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跟曹操这种态度有关。但这三道命令反映出,曹操对于德才问题的看法是相当反传统的,特别是反儒家传统的。曹操的观点显然偏向“才性异”“才性离”,这种观点在大动乱的时代大概颇有市场。在大动乱过去、曹丕称帝之后,风气就有了变化。当时魏国掌管干部选拔的吏部尚书卢毓选人才时就主张“先举性行,而后言才”,李丰质疑,他回答说:“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意思是,做好事才算有才,有才而不能做好事,那就不能叫有才。这其实就是主张“才性同”“才性合”的意思了,跟曹操的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又回到儒家的正统了。
再回来看魏晋的人物品评,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见于《晋书·桓温传》: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伎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问。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首先是桓温的心态,他显然在心中不断把自己同逝去不久的英雄人物相比,希望自己跟他们一样,最好比他们更行。桓温长得大概有点特别,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碰巧温峤经过他家,听到他的哭声很洪亮,就说:“真英物也。”他父亲很高兴,就给他起名叫“温”,温峤的温。长大后,“姿貌甚伟,面有七星”(《晋书》本传),他的朋友刘惔很欣赏他,说他是孙权、司马懿一类人物(“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见《晋书》本传)。他有北伐之志,所以又常把自己和东晋初年有志北伐的刘琨相比。无论是温峤或是刘惔的评论,或是桓温自己的自许,其实都是一种人物品鉴。而上述故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品评者是一个老婢。这个老婢服侍过刘琨,她初见桓温时的惊讶让桓温心中窃喜,而她后来的评论又让桓温爽然若失。这老婢不可能有多少文化,大概也不懂得什么人物品鉴之理,居然说得头头是道,说明魏晋人物品鉴之风有多么流行。
《世说新语》这本书,尤其是其中《识鉴》《赏誉》《品藻》三篇中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再来看看其中几个。《识鉴》第五则: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王夷甫就是王衍,后来做到司空,是西晋末年的大官,也是对西晋的灭亡负有重大责任的人。王衍生于256年,羊祜死于278年,羊祜死时王衍才二十二岁,可见上面这个故事发生在王衍年轻的时候。山涛是以看人有眼光著名的,他长期担任西晋的尚书吏部郎和吏部尚书,也就是今天的组织部长,前后为司马氏选拔了很多干部,很少有失误的。《晋书》本传说他“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他在王衍年轻的时候就一眼看出了王衍的才能,可见深得人物评鉴之理,后来果然应验了。但羊祜更厉害,居然看得比山涛更深一层,认为将来乱天下的就是这个王衍,这也应验了。但是他俩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故事里没有说。
再看一个故事,是《识鉴》篇第六则: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跟前面的故事有类似之处,但是这个故事不仅讲了潘阳仲(即潘滔)对王敦的预言“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还讲了他做出这种预测的根据—“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后来王敦因造反而死,果然应验了潘滔的预测。到底什么是“蜂目”“豺声”,向来没人能说清楚,我想大概是指眼睛圆而突出,瞳仁四周露白,说话声音高而尖,听起来有点破裂,跟我们现在说的“磁性”嗓音刚好相反。这个评语偏重外貌,有点像后世所谓的“看相”。其实魏晋时人物品评跟看相并不是一码事,大多的评语并不偏重外貌,例如《赏誉》篇以下各则: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第四则)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第十则)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第十五则)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第三十七则)这些评语其实更多偏重于对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描述。第一条公孙度评价邴原的话,是说他胸怀大志,不是普通的金钱地位可以笼络的;第二条王戎评价山涛的话,是说他胸罗万象,满腹经纶,大家都知道他了不起,却说不出所以然;第三条庾敳评价和峤的话,是说他是个大才,虽然有些小缺点,却可以办大事;第四条王导评价王衍的话,是说他正直威严,高不可攀。这种描述通常采用简洁、形象而又有文采的语言,在当时叫“目”或“题目”,“目”和“题目”在这里都是动词,不是名词。
魏晋的人物品评还喜欢在人和人之间做比较,如《品藻》篇以下各则:顾劭尝与庞士元(庞统)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第三则)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第四则)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第十七则)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第三十则)以上例子说明,人物品评的确是汉末魏晋之间在贵族知识分子中非常盛行的一种风气,名士们不仅乐此不疲,还把它上升为理论。此后对人物的鉴识、品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现象,一直流行不辍。但后世常流为看相算命,魏晋时代那种偏重精神、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物评论则不多见了。
注释
【1】《世说新语·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刘注:“《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2】冯友兰说:“从一些现存的残缺材料看起来,所谓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所谓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所谓才,是指人的才能。在这一方面说,所谓才、性问题,就是“德”和“才”的关系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所谓才,是指人的才能;所谓性,是指人的才能所根据的天赋的本质。在这个方面,所谓才、性问题就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才能主要是由一种天赋本质所决定的,还是主要从学习得来;是先天所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见《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跟曹操这种态度有关。但这三道命令反映出,曹操对于德才问题的看法是相当反传统的,特别是反儒家传统的。曹操的观点显然偏向“才性异”“才性离”,这种观点在大动乱的时代大概颇有市场。在大动乱过去、曹丕称帝之后,风气就有了变化。当时魏国掌管干部选拔的吏部尚书卢毓选人才时就主张“先举性行,而后言才”,李丰质疑,他回答说:“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意思是,做好事才算有才,有才而不能做好事,那就不能叫有才。这其实就是主张“才性同”“才性合”的意思了,跟曹操的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又回到儒家的正统了。
再回来看魏晋的人物品评,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见于《晋书·桓温传》: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伎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问。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首先是桓温的心态,他显然在心中不断把自己同逝去不久的英雄人物相比,希望自己跟他们一样,最好比他们更行。桓温长得大概有点特别,据说他出生的时候碰巧温峤经过他家,听到他的哭声很洪亮,就说:“真英物也。”他父亲很高兴,就给他起名叫“温”,温峤的温。长大后,“姿貌甚伟,面有七星”(《晋书》本传),他的朋友刘惔很欣赏他,说他是孙权、司马懿一类人物(“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见《晋书》本传)。他有北伐之志,所以又常把自己和东晋初年有志北伐的刘琨相比。无论是温峤或是刘惔的评论,或是桓温自己的自许,其实都是一种人物品鉴。而上述故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品评者是一个老婢。这个老婢服侍过刘琨,她初见桓温时的惊讶让桓温心中窃喜,而她后来的评论又让桓温爽然若失。这老婢不可能有多少文化,大概也不懂得什么人物品鉴之理,居然说得头头是道,说明魏晋人物品鉴之风有多么流行。
《世说新语》这本书,尤其是其中《识鉴》《赏誉》《品藻》三篇中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再来看看其中几个。《识鉴》第五则: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王夷甫就是王衍,后来做到司空,是西晋末年的大官,也是对西晋的灭亡负有重大责任的人。王衍生于256年,羊祜死于278年,羊祜死时王衍才二十二岁,可见上面这个故事发生在王衍年轻的时候。山涛是以看人有眼光著名的,他长期担任西晋的尚书吏部郎和吏部尚书,也就是今天的组织部长,前后为司马氏选拔了很多干部,很少有失误的。《晋书》本传说他“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他在王衍年轻的时候就一眼看出了王衍的才能,可见深得人物评鉴之理,后来果然应验了。但羊祜更厉害,居然看得比山涛更深一层,认为将来乱天下的就是这个王衍,这也应验了。但是他俩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故事里没有说。
再看一个故事,是《识鉴》篇第六则: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跟前面的故事有类似之处,但是这个故事不仅讲了潘阳仲(即潘滔)对王敦的预言“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还讲了他做出这种预测的根据—“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后来王敦因造反而死,果然应验了潘滔的预测。到底什么是“蜂目”“豺声”,向来没人能说清楚,我想大概是指眼睛圆而突出,瞳仁四周露白,说话声音高而尖,听起来有点破裂,跟我们现在说的“磁性”嗓音刚好相反。这个评语偏重外貌,有点像后世所谓的“看相”。其实魏晋时人物品评跟看相并不是一码事,大多的评语并不偏重外貌,例如《赏誉》篇以下各则: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第四则)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第十则)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第十五则)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第三十七则)这些评语其实更多偏重于对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描述。第一条公孙度评价邴原的话,是说他胸怀大志,不是普通的金钱地位可以笼络的;第二条王戎评价山涛的话,是说他胸罗万象,满腹经纶,大家都知道他了不起,却说不出所以然;第三条庾敳评价和峤的话,是说他是个大才,虽然有些小缺点,却可以办大事;第四条王导评价王衍的话,是说他正直威严,高不可攀。这种描述通常采用简洁、形象而又有文采的语言,在当时叫“目”或“题目”,“目”和“题目”在这里都是动词,不是名词。
魏晋的人物品评还喜欢在人和人之间做比较,如《品藻》篇以下各则:顾劭尝与庞士元(庞统)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第三则)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第四则)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第十七则)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第三十则)以上例子说明,人物品评的确是汉末魏晋之间在贵族知识分子中非常盛行的一种风气,名士们不仅乐此不疲,还把它上升为理论。此后对人物的鉴识、品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现象,一直流行不辍。但后世常流为看相算命,魏晋时代那种偏重精神、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物评论则不多见了。
注释
【1】《世说新语·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刘注:“《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2】冯友兰说:“从一些现存的残缺材料看起来,所谓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所谓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所谓才,是指人的才能。在这一方面说,所谓才、性问题,就是“德”和“才”的关系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所谓才,是指人的才能;所谓性,是指人的才能所根据的天赋的本质。在这个方面,所谓才、性问题就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才能主要是由一种天赋本质所决定的,还是主要从学习得来;是先天所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见《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