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回到明朝做塞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齐泰和黄子澄见方孝孺率先提了出来,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一样,心里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的说道:“皇上,臣等以为方大人说得对。先帝在世时,出于对儿子们的偏爱而设立了藩王制度,他老人家本意是让藩王作为国家的藩篱,保卫中间的朝廷的。可是,这些年来,下面的这些藩王都仗着先帝的宠幸,越来越目无法纪,越来越嚣张跋扈,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上应该还记得臣等给皇上讲的春秋战国和七国之乱的故事,周天子设置诸侯来拱卫王室,这些诸侯虽然是皇帝的血亲,但是几代之后,随着血脉的疏远,他们对周王室的感情越来越淡,最后演变成互相攻打,甚至是灭亡了周朝。”
“这些藩王虽然是皇上的亲叔叔,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图谋不轨,在皇位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来,为了皇帝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还请皇上三思,及早动手,以免到时候诸王尾大不掉,在动手的话,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见齐泰和黄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持他,心里也很高兴,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就扯开了说,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设置藩王制度本来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为对儿子们的溺爱才犯了这个错误。藩王就藩之后,虽然偶有战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视朝廷法纪,鱼肉百姓,为祸甚烈。现在我皇登基,应该革除这项弊政,效仿尧舜禹汤,任用贤臣来管理国家,以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广孝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确不错,方孝孺的内心里只有儒家的思想,满满的都是儒家的情节,时刻妄想着将明朝变成上古社会那样,皇帝贤明,垂拱而治,任用儒家的大臣,共同治理国家,而不是将天下当成他个人的私产。岂不知,这些话都是历代的儒生故意编出来骗人的,专门给皇帝洗脑子,好让皇帝来重视他们。
方孝孺不仅信了,而且还要求朱允炆也相信,对朱允炆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方孝孺还在和朱允炆研究周朝的官职,妄图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真是吃饱了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就是周文王了,他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儒家学说所要求的优点。
宽宏大量,任用贤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文王拉车八百步的传说,在看他看来,周文王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到了极致,才最终打败了残害忠良,迫害文臣的商纣王。
事实上,商周之间的战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商纣王的那副残暴昏庸的形象是后来的儒家人物为了迎合自己的学说故意编出来的。周武王伐商时在《牧誓》中只列举了商纣王六条罪名:第一是爱喝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王族为官,第三是任用奴隶为官,第四是听女人的话,第五是不按时祭祀。
这些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厘头,甚至按照现在的观点,不任用王族和贵戚,反而大胆任用奴隶是很有魄力的举动。儒家的人也感觉这些罪名不足以支撑他们商纣王是暴君的观点,就开始挥动笔杆子编排他,什么比干、黄飞虎、酒池肉林这样的故事都给整了出来。
实际上《韩非子》当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反倒是说明纣王是很贤明的,那里面记载说,费仲对纣王说:“西昌伯很贤明,百姓爱戴,诸侯归附,应该及早杀了他,以免后患。”纣王却认为仁义是君王用来勉励臣民的,不能杀,所以放过了西昌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后来的周文王趁着商朝内部斗争和跟四夷之间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对被商纣王收拾过,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在商朝的主力东征东夷之时,突然从背后捅刀子,一举灭亡了商朝。纣王当时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派奴隶上战场,最后在牧野被以周朝为首的诸侯联军击败,他还算是个比较有骨气的君主,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之后周朝养的那些御用文人就开始对周文王、周武王大肆吹捧,为了巩固周朝的江山,又将商纣王不断贬低,就形成了影视剧中的形象。周朝建立之后,商朝的一些遗老遗少一直不服他们,一直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太龌龊了。
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制。按照史书中的观点,这么做是为了拱卫周王朝的江山,帮助周朝控制大面积的国土,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
其实这完全扯淡,上面说过了,商朝不是周朝一家灭掉的,而是他们联合八百诸侯灭掉的,属于兄弟几个一起做买卖,既然是这样,成功了之后,胜利果实你肯定不能独享,只能将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但是,周朝的统治者,又不放心这些外姓在外面封侯裂土,就又大封了一堆同姓为诸侯,将同姓和异性全都打乱,混合到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互相制衡,比如说,齐国和鲁国就是一个同姓,一个异性,将同姓封到异性边上,就可以监视异性,使得他们不敢对周王朝怀有二心。
这才是周朝大举分封的目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这三位儒家的大臣苦口婆心的跟朱允炆说了半天,彻底打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将朱元璋临死之前的教导全都忘在了脑后,其实在朱允炆的内心里,他也认为他的皇爷爷是错的,自古以来的圣人先贤都反对分封,主张重用文臣治国,皇爷爷为什么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很英明,但是他再英明能胜过所有的圣人先贤吗?朱允炆对此深表怀疑,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他的几位心腹,坚定的说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朕决定采纳你... -->>
齐泰和黄子澄见方孝孺率先提了出来,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一样,心里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的说道:“皇上,臣等以为方大人说得对。先帝在世时,出于对儿子们的偏爱而设立了藩王制度,他老人家本意是让藩王作为国家的藩篱,保卫中间的朝廷的。可是,这些年来,下面的这些藩王都仗着先帝的宠幸,越来越目无法纪,越来越嚣张跋扈,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上应该还记得臣等给皇上讲的春秋战国和七国之乱的故事,周天子设置诸侯来拱卫王室,这些诸侯虽然是皇帝的血亲,但是几代之后,随着血脉的疏远,他们对周王室的感情越来越淡,最后演变成互相攻打,甚至是灭亡了周朝。”
“这些藩王虽然是皇上的亲叔叔,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图谋不轨,在皇位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来,为了皇帝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还请皇上三思,及早动手,以免到时候诸王尾大不掉,在动手的话,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见齐泰和黄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持他,心里也很高兴,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就扯开了说,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设置藩王制度本来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为对儿子们的溺爱才犯了这个错误。藩王就藩之后,虽然偶有战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视朝廷法纪,鱼肉百姓,为祸甚烈。现在我皇登基,应该革除这项弊政,效仿尧舜禹汤,任用贤臣来管理国家,以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广孝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确不错,方孝孺的内心里只有儒家的思想,满满的都是儒家的情节,时刻妄想着将明朝变成上古社会那样,皇帝贤明,垂拱而治,任用儒家的大臣,共同治理国家,而不是将天下当成他个人的私产。岂不知,这些话都是历代的儒生故意编出来骗人的,专门给皇帝洗脑子,好让皇帝来重视他们。
方孝孺不仅信了,而且还要求朱允炆也相信,对朱允炆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方孝孺还在和朱允炆研究周朝的官职,妄图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真是吃饱了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就是周文王了,他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儒家学说所要求的优点。
宽宏大量,任用贤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文王拉车八百步的传说,在看他看来,周文王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到了极致,才最终打败了残害忠良,迫害文臣的商纣王。
事实上,商周之间的战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商纣王的那副残暴昏庸的形象是后来的儒家人物为了迎合自己的学说故意编出来的。周武王伐商时在《牧誓》中只列举了商纣王六条罪名:第一是爱喝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王族为官,第三是任用奴隶为官,第四是听女人的话,第五是不按时祭祀。
这些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厘头,甚至按照现在的观点,不任用王族和贵戚,反而大胆任用奴隶是很有魄力的举动。儒家的人也感觉这些罪名不足以支撑他们商纣王是暴君的观点,就开始挥动笔杆子编排他,什么比干、黄飞虎、酒池肉林这样的故事都给整了出来。
实际上《韩非子》当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反倒是说明纣王是很贤明的,那里面记载说,费仲对纣王说:“西昌伯很贤明,百姓爱戴,诸侯归附,应该及早杀了他,以免后患。”纣王却认为仁义是君王用来勉励臣民的,不能杀,所以放过了西昌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后来的周文王趁着商朝内部斗争和跟四夷之间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对被商纣王收拾过,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在商朝的主力东征东夷之时,突然从背后捅刀子,一举灭亡了商朝。纣王当时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派奴隶上战场,最后在牧野被以周朝为首的诸侯联军击败,他还算是个比较有骨气的君主,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之后周朝养的那些御用文人就开始对周文王、周武王大肆吹捧,为了巩固周朝的江山,又将商纣王不断贬低,就形成了影视剧中的形象。周朝建立之后,商朝的一些遗老遗少一直不服他们,一直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太龌龊了。
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制。按照史书中的观点,这么做是为了拱卫周王朝的江山,帮助周朝控制大面积的国土,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
其实这完全扯淡,上面说过了,商朝不是周朝一家灭掉的,而是他们联合八百诸侯灭掉的,属于兄弟几个一起做买卖,既然是这样,成功了之后,胜利果实你肯定不能独享,只能将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但是,周朝的统治者,又不放心这些外姓在外面封侯裂土,就又大封了一堆同姓为诸侯,将同姓和异性全都打乱,混合到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互相制衡,比如说,齐国和鲁国就是一个同姓,一个异性,将同姓封到异性边上,就可以监视异性,使得他们不敢对周王朝怀有二心。
这才是周朝大举分封的目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这三位儒家的大臣苦口婆心的跟朱允炆说了半天,彻底打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将朱元璋临死之前的教导全都忘在了脑后,其实在朱允炆的内心里,他也认为他的皇爷爷是错的,自古以来的圣人先贤都反对分封,主张重用文臣治国,皇爷爷为什么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很英明,但是他再英明能胜过所有的圣人先贤吗?朱允炆对此深表怀疑,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他的几位心腹,坚定的说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朕决定采纳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