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漠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历来被人们用来讥讽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刻意模仿他人反而弄巧成拙、引得别人厌恶甚至倒胃口的人。东施本来是一丑女,只因看到沉鱼落雁的西施捂胸蹙眉很美,忍不住模仿了一下,没想到竟成了千古笑话。
纵观中国历史,丑得出名的女人何止东施一个?从华夏始祖黄帝时起,就有一个“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的嫫母站在我们面前,可她却因德美而成了黄帝的妃子;战国时期齐国无盐县的钟离春也是,因极丑而四十未嫁,但其有胆有识曾面刺齐宣王之过,被齐宣王立为皇后。还有德才兼备的诸葛亮丑妻黄月英,洞房花烛之夜用才情留住了因自己貌丑而吓跑丈夫的许允妻阮氏,更有那“短而黑青,鼻孔朝天,嘴唇包地”、坏事做绝祸国殃民的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瘦弱驼背”的光绪帝丑后隆裕等。她们的身份和东施比起来,可谓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她们的知名度却远远没有只做了效颦这一件小事的东施高呢?
细究一下,这是比较和文化的结果。
比较是人们认识和辨别事物所采用的一种很普遍的逻辑方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所谓比较出真知,比较出真理是也。同样,比较也可以明是非,辨美丑。西施之美,那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甚至连天上飞的大雁,水中的鱼儿也因西施的美貌而震撼。东施的悲哀,就在于她只看到了西施的美而不知自己的丑,更不知她刻意模仿西施的动作所带来的对公众心目中美的形象的破坏而产生的强烈的对比反差,使人们在比较之下,更直观地看到美丑之间的差距——美之愈美,丑之愈丑。
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可以说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化一词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它是人类聚集起来的一种精神财富。所谓精神财富,是可以通过语言和书面文字代代相传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一旦被人们整理成约定俗成的成语,那就不可避免地从春秋一直传到今天,而东施,也就不可避免地一效成名,成为众多丑女中出类拔萃的翘楚级人物而家喻户晓,被人一笑至今。
可是,东施完全有理由再笑一笑其他人。因为,她只不过是一个庄子?天运中的寓言人物,她的故事,也只是传说;还因为,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类似东施效颦的故事一直在上演着。
不说邯郸学步了,他也是庄子?秋水中的人物。就说那个因写成三都赋而使得洛阳纸贵的西晋大文豪左思吧,他的故事简直就是东施效颦的真人版。史载他长相极丑而且口吃,他的父亲也因此很不待见他。他本是山东淄博人,因妹妹左棻被晋武帝选入宫中而全家迁至首都洛阳。帝京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可谓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左思在这里遇到一位和他同样才华横溢的大文豪潘岳。和左思不同的是,潘岳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容貌昳丽,丰神俊朗,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帅哥。潘岳就是人们熟知的潘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所称。一翻古书,只要说到哪位女子的如意郎君,不外乎都有这两句类似八股式的描写:“貌似潘安,才比子建”潘岳的美貌,同样也被世人所公认。南梁刘峻注引裴启的语林中说:“安仁﹙潘岳,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就是潘岳掷果盈车的典故。上了年龄的女人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闺中少妇和怀春少女对潘岳的崇拜了。可左思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是用自己的丑上演了一出东施效颦寓言的真实故事。世说新语?容止第四十里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左思,字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他的下场可比东施惨多了,竟然被众美女当面一顿乱吐唾沫。而东施只是“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可见在生活中,尽管左思才比子建,可怀才毕竟更像怀孕,只有通过时间,人们才会看出来。在被看出来之前,谁会买他的帐?难怪连孔夫子那样博闻强记见多识广的圣人都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在左思的这个故事没有被人整理成成语。若被整出个“左氏效潘”或“左思学岳”之类的典故,那他的知名度肯定会远远超过东施,因为通俗文化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何况左思是名人,名人效应也会为此推波助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自己的长相实在对不起观众,切记请勿模仿刘德华,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现实中呢?我想没必要再举例子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由盲目的、刻意的、不切合自身实际的模仿造成的笑话和损失还少吗?如果再不引以为戒,恐怕被人们嘲笑够了的东施还会再继续反过来嘲笑下去。
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历来被人们用来讥讽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刻意模仿他人反而弄巧成拙、引得别人厌恶甚至倒胃口的人。东施本来是一丑女,只因看到沉鱼落雁的西施捂胸蹙眉很美,忍不住模仿了一下,没想到竟成了千古笑话。
纵观中国历史,丑得出名的女人何止东施一个?从华夏始祖黄帝时起,就有一个“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的嫫母站在我们面前,可她却因德美而成了黄帝的妃子;战国时期齐国无盐县的钟离春也是,因极丑而四十未嫁,但其有胆有识曾面刺齐宣王之过,被齐宣王立为皇后。还有德才兼备的诸葛亮丑妻黄月英,洞房花烛之夜用才情留住了因自己貌丑而吓跑丈夫的许允妻阮氏,更有那“短而黑青,鼻孔朝天,嘴唇包地”、坏事做绝祸国殃民的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瘦弱驼背”的光绪帝丑后隆裕等。她们的身份和东施比起来,可谓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她们的知名度却远远没有只做了效颦这一件小事的东施高呢?
细究一下,这是比较和文化的结果。
比较是人们认识和辨别事物所采用的一种很普遍的逻辑方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所谓比较出真知,比较出真理是也。同样,比较也可以明是非,辨美丑。西施之美,那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甚至连天上飞的大雁,水中的鱼儿也因西施的美貌而震撼。东施的悲哀,就在于她只看到了西施的美而不知自己的丑,更不知她刻意模仿西施的动作所带来的对公众心目中美的形象的破坏而产生的强烈的对比反差,使人们在比较之下,更直观地看到美丑之间的差距——美之愈美,丑之愈丑。
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可以说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化一词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它是人类聚集起来的一种精神财富。所谓精神财富,是可以通过语言和书面文字代代相传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一旦被人们整理成约定俗成的成语,那就不可避免地从春秋一直传到今天,而东施,也就不可避免地一效成名,成为众多丑女中出类拔萃的翘楚级人物而家喻户晓,被人一笑至今。
可是,东施完全有理由再笑一笑其他人。因为,她只不过是一个庄子?天运中的寓言人物,她的故事,也只是传说;还因为,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类似东施效颦的故事一直在上演着。
不说邯郸学步了,他也是庄子?秋水中的人物。就说那个因写成三都赋而使得洛阳纸贵的西晋大文豪左思吧,他的故事简直就是东施效颦的真人版。史载他长相极丑而且口吃,他的父亲也因此很不待见他。他本是山东淄博人,因妹妹左棻被晋武帝选入宫中而全家迁至首都洛阳。帝京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可谓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左思在这里遇到一位和他同样才华横溢的大文豪潘岳。和左思不同的是,潘岳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容貌昳丽,丰神俊朗,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帅哥。潘岳就是人们熟知的潘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所称。一翻古书,只要说到哪位女子的如意郎君,不外乎都有这两句类似八股式的描写:“貌似潘安,才比子建”潘岳的美貌,同样也被世人所公认。南梁刘峻注引裴启的语林中说:“安仁﹙潘岳,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就是潘岳掷果盈车的典故。上了年龄的女人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闺中少妇和怀春少女对潘岳的崇拜了。可左思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是用自己的丑上演了一出东施效颦寓言的真实故事。世说新语?容止第四十里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左思,字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他的下场可比东施惨多了,竟然被众美女当面一顿乱吐唾沫。而东施只是“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可见在生活中,尽管左思才比子建,可怀才毕竟更像怀孕,只有通过时间,人们才会看出来。在被看出来之前,谁会买他的帐?难怪连孔夫子那样博闻强记见多识广的圣人都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在左思的这个故事没有被人整理成成语。若被整出个“左氏效潘”或“左思学岳”之类的典故,那他的知名度肯定会远远超过东施,因为通俗文化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何况左思是名人,名人效应也会为此推波助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自己的长相实在对不起观众,切记请勿模仿刘德华,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现实中呢?我想没必要再举例子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由盲目的、刻意的、不切合自身实际的模仿造成的笑话和损失还少吗?如果再不引以为戒,恐怕被人们嘲笑够了的东施还会再继续反过来嘲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