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独孤晴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地雨,卷入楚天云”就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独特区位优势。如果说,芙蓉镇捧红了刘晓庆(凭此剧获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而刘晓庆又捧红了芙蓉镇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边城成就了沈从文,而沈从文又带火了边城。

    边城,4年前去秀山考察时曾临时停车小走一番,对地形、路况还有些印象。停好车准备进景区时,却发现前方拦了一道木杠,原来要收门票了,我一同学上个星期才到都不收啊,又是黄金周。有了芙蓉镇的经验,在边上找了个当地人,她们说坐她们的游览车进去不要门票,每人只收5元钱的车费。大家仔细询问了一番,确信她们不是骗子,于是跳上游览车一溜烟进了城。湘西古镇的风格其实大同小异,以吊脚楼、封火窨子屋居多。看过了凤凰,又才游了芙蓉镇,对古城没了什么兴致,在车上转了一圈之后,下车来到河街。

    芙蓉镇的山,是比较伟岸大气的,而边城的山,却多了几分妩媚灵秀。“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清水江从贵州流过来,过花垣,在保靖县城上游汇入酉水。河水到达边城时拐了两道弯,在第一个拐弯处,与从洪安那边过来的一条小溪把水中的沙地分成了两个小岛。左边的较小,名“三不管岛”顾名思义,原来是重庆、贵州、湖南都不管的地方,但现属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管辖。岛上建了家宾馆,托地名之福,生意自然红红火火。右边的稍大,叫“翠翠岛”显然是为旅游开发新起的名字。岛上立有翠翠的雕像,但她是背对河街的,到底“长”的什么模样,不得而知。想看芳容,得买门票坐船过去(这也确实是增加门票的好办法),4年前就曾因忙于赶路来不及登岛而倍感遗憾,只是与翠翠的背影合影做留念。

    河街游人如织,水边停了很多游船。这游船,跟芙蓉镇的机动游船不一样,全是船工划桨,要坐的话,每人20,逆流而上到三省交界处的水坝。时间已到中午,因还要去矮寨看大桥,只得放弃了坐船,于是带上儿子坐了乌篷船去翠翠岛,其他人就在河边闲逛。

    小岛四周翠柳环抱,横向长约百米,纵向长不过五六十米,周围摆上石墩,用铁链连着。翠翠站在岛的上端,面前是一个小广场,一批游人正在学唱苗歌,还有些游客在舞龙师傅的指导下学舞龙,手脚自然笨拙,令人忍俊不禁。再走近看翠翠,是一尊白色雕像,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身后,大黄狗就站在她的身边,抬起头看着它的主人。也许是阴天的缘故,翠翠的肤色看起来有点黑。“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此时的翠翠向右侧着头望着高速公路那边,眸子里却似有淡淡的哀愁,她一定是在等那个人回来。

    岛的下端建了一道河坝,提升了清水江边城段的水位,让河水显得如翡翠般的碧绿。坝下约200余米的山腰处有一白色的小塔,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远处就是高速公路高架桥。“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从边城开头这两段文字来看,白塔应该在小溪上游的三里地处,但现在的白塔就在茶峒下方300米的大河边,与文中的位置不相符。倒是后来在卫星地图上看到今洪安收费站附近,小溪拐了一个大弯,距茶峒约二三里地,与文中描述有些吻合,白塔应该在那个位置吧。到底是沈大师将这些资源都整合到茶峒去了,还是后人为旅游在大河边新建了白塔,不得而知。

    上岛时,老船工曾要我们回去时坐大船。所谓大船,其实就是拉拉渡。“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这是边城原文的描述,但现在的拉拉渡已经不是渡船,更像一艘游船,船内漆得朱红发亮。船的两头都是敞开的,两头都是船头,没有船尾,上的时候在这边上,下的时候从另一头下。船舱两头的中间位置各绑定一根碗口粗的木头,各挂一铁环,中间穿了一根手指粗的钢缆,两头嵌入码头上。待客人坐好,船工将一截挖有凹槽的尺余圆木卡在钢缆上,一点一点把船拉到对岸。拉船的动作并不复杂,船工面向钢缆打开双腿站好,伸开左手把圆木卡在钢缆上往右慢慢拉,腿不用移动,待圆木移到右肩时松了圆木,复又卡在左边去,如此反复,船便慢慢向对岸驶去。有人借过圆木卡在钢缆上,用两只手拉着从船中间走到船的另一头,我说“哥们,你那是拉纤的节奏啊”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也蠢蠢欲动,终于按耐不住,一把要过圆木,照船工的样子拉了起来,效果不错,但动作远没有船工的娴熟。

    上岸汇合后,大家沿着河街找店子吃饭。到了边城,不得不提起一道菜,名叫“一口吃三省”(洪安那边叫“一锅端三省”)。听口气,连皇帝老子也会吓一跳,一口就吃掉三个省,那几口下去,老子的天下还不被茶峒的吃货吞掉了吗?据说这食材用的是湖南的鱼、贵州的豆腐和重庆的酸菜,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吃的酸菜鱼炖豆腐。但食材是不是三个省的,鬼才知道,可能跟“正宗刘晓庆米豆腐”一样,也只是一个噱头。那年路过边城时,我们是在洪安那边吃的,鱼是鲤鱼,今天在边城却找不到鲤鱼,全是黄刺鱼。估计不是没有鲤鱼卖,而是黄刺鱼价格高,好赚钱,这又是黄金周惹的祸。店子里生意火爆,客人满满,老板娘、打杂的忙得团团转,往往是这一座刚吃好,还来不及收拾碗筷,在边上等候的人马上就抢着坐了下来。等主菜端上来,我要了杯糯米酒。表妹夫却要了杯猕猴桃酒,抿了一下,是包谷烧泡的,十分厉害,赶紧找老板娘换成糯米酒。说是糯米酒,其实就像甜酒,没什么度数,极好下喉,于是又多要了两杯。

    走到边城古码头,这里也是拉拉渡,两端连着边城和洪安。洪安,为重庆的东南大门,也曾经是湘川军事要地。1949年11月6日下午,刘、邓大军前卫部队到达花垣茶峒附近。国民党守军封锁了洪安与茶峒之间的所有通道,把上百船只全部拖走,烧掉了湘川公路入西南的唯一大桥,截断了水路陆路交通,妄图阻止刘邓大军入川。解放军先头部队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将木船改装成简易渡船,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由20多个搬运工人撑船,载着数十名解放军战士向洪安码头边打边进,一举击溃洪安守敌,胜利进入大西南第一镇,第二天便解放了秀山县。为纪念这一战役,后来在洪安桥头修建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纪念碑”邓小平亲笔题写碑名:“走向大西南”纪念碑旁,立着刘邓二人的雕像,刘伯承抬起右手指向前方,似在指挥大军西进。2011年11月到洪安考察时,当地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二野”司令部洪安旧址和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陈列馆。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当年渡江时用的木船和部分枪炮,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面前,竟意外的见到了老乡——平江起义的领导人之一、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也可以说是他乡遇“故知”了。

    水面游船来来往往,欸乃桨声划碎了如黛青山的倒影。其实,花20元去看“一脚踏三省”的水坝,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徜徉,相比在芙蓉镇坐船看酉水画廊,性价比自然要高出不少。想到这里,不禁为弃坐游船而暗生悔意,也许事不过三,留得下次再说吧。

    回到停车场,本想步行去洪安,带他们一起走走重庆的土地,但也许是这两天舟车劳顿,大家都没有了兴致。于是以车当步,钻过边城楼,跨过边城——洪安大桥“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纪念碑”也不看了,径自穿过洪安镇,在洪安收费站上高速返程。车过边城时,翠翠还站在岛上向这边张望,似在目送我们离去。这是一座属于翠翠的边城,来边城的人都是源于对翠翠的向往,对她的拉拉渡的好奇;翠翠也只属于边城,她一直未曾离开边城,至今仍在守护着这一方生她养她的山水。想起去年某地办节会,竟让翠翠跑了200来里路,在河中的跳岩上大跳小苹果博眼球,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搞商业活动,与其说是一大创意,倒不如说是不择手段,这是对翠翠的绑架,对原著的恶搞,对沈老的不尊。倘若沈老再世,真不知他老人家会做何反应还来不及多作思索,车已过清水江高架桥,载着我们赶往——

    矮寨

    矮寨,位于湘西自治州吉首市西约15公里处,湘川公路在此穿过。在山顶上俯瞰寨子,觉得很矮,房子似火柴盒般大小,矮寨因此而得名。矮寨大桥是湘渝高速、包茂高速吉(首)茶(峒)段的重点工程,大桥的建成,使得过往车辆不用再绕道令人心惊肉跳的“矮寨公路奇观”不仅改变了湘渝两地的交通现状,还为美丽的德夯大峡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过往游客到此都要去观景台拍照留念。

    在矮寨收费站下了高速,表弟却一时找不到去观景台的路,加之突然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只好放弃去观景台,再上高速回家。大家虽心有不甘,也只能相约下次。车行数里,忽见对面山腰停了很多小车,密密麻麻,那上面就应该是观景台了吧。前方出现一个隧道,妻先前曾打此路过,她告诉我们,过了这隧道就是大桥了,大家顿时兴奋起来。穿过这个弧形隧道,就看到了大桥,大家掏出手机准备拍照。

    令人惊讶的是,大桥上面竟然停了很多车辆,很多人站在桥上拍照。md,大桥上停车拍照,这不是作死的节奏么?真是天下奇闻!妻说,以前有交警在桥头值班,今天怎么不见了?我一边拍,一边说不要停车,这很不安全,只要表弟慢点开,好让我们拍得清晰一点。但峡谷的风光确实迷人,加之桥上人、车实在太多,大家的胆子突然大了起来,像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在桥中间停了,小心翼翼地下了车,站到栏杆边拍照。眼前是奇峰秀谷,矮寨镇就在我们的脚下,山风吹来,真怕自己一不小心会被吹了下去。这风景,用再华丽的辞藻来描绘都是多余,只能概括为一句话:美到没朋友!

    这桥为钢桁梁悬索桥,桥面到峡谷底落差达355米,创造了跨峡谷悬索桥(主跨1176米),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等四个世界第一。修桥时,用飞艇拉着悬索桥先导索从茶峒端飞向峡谷对岸,将先导索牵引到吉首端的巨型桥塔上。先导索直径虽只1毫米,但可承受450公斤的重量,它是第一级绳的引导索。通过先导索再逐级把牵引绳放大,第二级绳直径放到6毫米,接着是9毫米、16毫米、22毫米的钢丝绳,一级一级加大,将桥主体结构从桥的一端牵引到另一端。那年去花垣时,大桥正在施工,就想等第二年通车了再来看大桥,谁知这一等,就是4年。

    桥面下方还建造了一条长廊,供游人观光。但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站在桥上,视野空阔,山雨微来,这千年一遇的感受应该可以甩观光走廊好几条街了吧。忽然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此时此刻,站在桥上的我们,不也正成了观景台上游人眼里的风景么?

    桥下就是享誉盛名的矮寨公路,从矮寨镇顺着绝壁一直盘旋到山顶。整条公路就是在这近乎垂直的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公路全长近7公里,从坡顶到坡下共13道大弯。这段公路水平距离虽不到100米,垂直高度却有440米,坡度约70-90度,因而被称为“矮寨天险”入川道路尚且如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不难理解了。据说当年施工时,是先在山体上切割出一道道长条台阶,然后将台阶两端连接,实在无法连接的便悬空砌出一个圆形的转盘,让汽车成“”形转弯。车近山顶,处于两山之间的公路已无法修上去,便大胆采用了立交桥的设计,依山在公路上方建桥而过,因此这座立交桥成了中国的第一座公路立交桥。

    公路始建于1933年,1936年竣工,是当时华中通往重庆的唯一通道,主要是为了撤退转移和迁都方便。由于工程异常艰险,死难员工200余人,为了纪念他们,就在这里塑造“开路先峰铜像”铜像一手紧握钢钎,一手挥动铁锤,不畏艰险开山凿石。在山顶上,还立了一座“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它与“开路先锋铜像”上下呼应,永垂千古!

    回到家里,感慨良久,草写一首小诗,过矮寨:“矮寨天险十三弯,峡谷长桥凌空悬。寨里望桥帽已落,桥上瞰寨腿犹颤。热血巧架通天路,丹魂勇凿生命线。湖湘儿女多壮志,开来继往铸奇观。”

    回想这两天的旅程,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来描述三个景区特点的话,那芙蓉镇就是“瀑布之上”边城为“山水画卷”而矮寨,该如何概括这大桥和天险,却是一道不小的难题“天险天路”总觉得俗气“旷世两奇观”也并不如意,且留得日后再去斟酌吧。

    美丽神秘的大湘西,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2015年10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