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独孤晴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起湘西,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建国初期,这里就曾因匪患猖獗而被称为“中国的盲肠”但湘西,同时也是一个美得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奇异的山水、古老的村寨、淳朴的民风和神秘的文化,一部乌龙山剿匪记让藏在深闺的风景走进了人们的眼帘,血色湘西、战士则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也让人们逐步投入湘西的怀抱。

    在湘西,除了耳熟能详的凤凰古城、矮寨、德夯、猛洞河等热门景区,还散布着无数的古镇古村,像洒落在十万大山里的一颗颗珍珠,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永顺王村、花垣茶峒、龙山里耶和泸溪浦市这“湘西四大古镇”王村,因电影芙蓉镇而声名鹊起并更名为“芙蓉镇”;茶峒,也因小说边城闻名于世而更名为“边城镇”;里耶,因出土秦简而走出深闺;浦市,则享有“湘西四大古镇之首”的美誉,至今仍是沅水流域重要的商埠码头。里耶太远,浦市、茶峒曾经路过,去芙蓉镇倒成了一个心愿,几经周折,终于在国庆假期得以成行。

    说来惭愧,电影芙蓉镇我还没有看过。为了方便游览,我临阵磨枪看了这部影片,也算是做做功课吧。10月3日,与表弟、表妹3个家庭7大4小早早出发,先去芙蓉镇,再陪他们游边城,返程时顺路到矮寨大桥看看。

    小车在吉首下了高速,沿着s229省道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时而爬到山腰,时而扎进谷底,时而钻入隧道。沿途的风景曾在火车上见过多次,但不如坐小车这样身临其境的真实。毕竟坐小车可以随时下车踩踩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触摸路旁苍翠的草木,同时也因路况不熟、路途崎岖而充满着好奇与担心,这感受绝不是坐火车所能体会得了的。历经3个小时的跋涉之后,终于到达——

    芙蓉镇

    芙蓉古镇的入口是一座木质古门楼,檐三层,盖黑瓦,门楣上挂大导演谢晋亲笔题字的鎏金匾额——“芙蓉镇”旁边立一巨石,朱漆书就两个大字——“王邨”“邨”(音cun),即村也“王邨”即王村,为芙蓉镇的原名。由于时值晌午,烈日晒人,来不及游览古镇,大家商定先找住处稍作休整。当地一个拉客的介绍,到她们位于古镇里面的宾馆住,买门票可以打折,于是开车经芙蓉路绕到了猛洞河宾馆。宾馆地处酉水河畔,下面就是芙蓉镇码头。码头由青石铺成,上建一城楼,城楼虽只三层高,但从码头上看去,却也巍峨大观。城楼底层用麻石砌成,城门两边挂了副凸显芙蓉镇区位交通优势的行书长联;上两层为木楼,栉风沐雨,看上去也颇有了些年纪,二楼正中也挂“芙蓉镇”匾额,似在告诉游人这座小镇独特的文化底蕴。在码头边的一家餐馆匆匆吃罢午饭,回到码头先坐游船一观酉水画廊,船票40元/人,老船工把长篙在青石上一点,码头就渐渐地远了。

    待船掉好头,船工便开动马达,江风扑面而来,甚是舒爽。儿子自然欢呼雀跃,大家争相拿出手机在船头船尾狂拍。尽管早就知道芙蓉镇是因谢晋导演在这里拍摄了由刘晓庆和姜文主演的根据古华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芙蓉镇而得名,但想来这个小镇,还是因为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挂在瀑布上的芙蓉镇的视频。吸引我眼球的不是那飞檐翘角的土家建筑和米豆腐,而是源于那挂美丽的双叠瀑布。芙蓉镇巧借地势不做任何修整地建在酉水边的小山上,这是芙蓉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显著特征。从河面上看,芙蓉镇所在的小山就像一把太师椅,椅背和扶手三面建房高低错落有致,居中一水中流双瀑飞挂。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老照片,瀑布竟然是三叠,而眼前却少了一叠,大概是下游凤滩电站蓄了水,最下面的一叠已经沉到水里去了。瀑布下面的深潭里,游着三只大大的小黄鸭,远远望去,十分醒目,想必招徕了不是游客。船往下游驶去,河面上游船不时来回交汇,偶尔还有几艘客轮在此停泊。河面宽约三、四百米,河水清澈澄碧,沿岸绝壁高耸,裸露的岩石上间或点缀些许灌木和野草,在秋日的阳光下招摇着丝丝绿意。

    酉水,发源于湖北宣恩,由重庆酉阳、秀山辗转湘西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地后在怀化沅陵注入沅江,再经洞庭湖通江达海。20世纪60年代以前,湘西与外界的联络就靠这条黄金水道,一只只木船将湘西的桐油、五倍子、兽皮、药材等土特产运出,再将下游的洋油、盐巴、布匹、日杂百货运回来。河水多激流险滩,行船时,船工们每每喊出号子:“辰州上来十八滩,二面二幅桂竹山,人说桂竹无用处,小小桂竹撑大船,船儿弯到北关山,打酒称肉铁炉巷,东关豆腐西关酒,流氓痞子溪子口”船工即兴编唱,一般是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采用夸张、讽刺、比喻等手法,描绘酉水两岸的风土民情,感叹生活的艰辛。游船穿过芙蓉镇大桥和在建的永(顺)吉(首)高速高架桥后折返至芙蓉镇上游,一水之隔就是古丈县的河西镇,红石林、坐龙峡等热门景区就坐落在附近。在我们麻阳,锦江河流经12个乡镇,沿河两岸大都属同一个乡镇管辖。姑妈就住在锦江河边,她出门少,于是叹说道,这边是永顺,那边是古丈,只隔了一条河,就是两个县了啊,真是稀奇。我介绍说,我们明天要去的边城还是三个省呢,姑妈差点就惊掉了下巴。

    约莫半小时后重回码头,顺着城楼左侧的廊桥往瀑布而去。廊桥上有许多小商贩,叫卖着各种旅游产品和特色小吃。廊桥中间立着一座铜像,神形兼备,惟妙惟肖,头戴帽子留长辫,手拿算盘戴墨镜,活脱脱一副账房先生的模样。一女游客欲取下算盘拨弄时,铜像却突然咧嘴笑了“妈呀,这是活的!”女游客大惊,儿子也脱口爆出一句幼儿园学来的粗口?——“我草,吓老子一跳”引得周边的人笑成一团。我问“铜像”合个影多少钱,他说一次10元,想让儿子与这尊财神菩萨合个影,但儿子显然吓得不轻,马上跑开了。

    走过廊桥,便来到了瀑布底下。尽管时值秋天水量没有春夏的大,但瀑布看起来依然漂亮。河床靠近崖边的岩石把瀑布分成了三截,水从头顶跌落,飞珠溅玉般倾入脚下深潭,随风飘拂的水雾迎面送来阵阵凉意。儿子一直就喜欢瀑布,见到顺着崖壁流下来的水,马上拉着他妈妈跑过去,伸出小手与瀑布来了个亲密接触,全然不顾水流打湿了头发、衣服和鞋子。顺着崖下游道穿过瀑布,来到潭边一观瀑布全景。三截随风飘动的水幕在头顶流动,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了小小的彩虹,如梦似幻。瀑布上面是土家特色的建筑,无论明亮耀眼的黄色楼房,还是庄严凝重的黑色木屋,皆凌空展翅,几欲飞去,让人想起“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潭边矗立一块石头,拓谢导“芙蓉镇”三字于其上,这与在华山五座主峰上拓金庸先生的“华山论剑”异曲同工,引得游人纷纷驻足留影。其实,在谢导离世多年之后的今天来看,多处地方拓上他的题字,这是一种宣传,但又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怀念与感恩呢?观罢瀑布,回到宾馆,众人连了wifi,只顾忙着刷屏。

    小睡一会后,下午六时许再去古镇。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巷拾级而上,虽没有凤凰那般的商业化,却也热闹、嘈杂。两旁皆是木屋,有原样保存的,也有经过修缮的,但都保留了土家的特色。小巷曲曲折折,历经岁月的风雨,有的石板被磨得溜光溜光,往下走时得小心打滑。沿途商铺林立,姜糖、干鱼、土匪烟、竹筒酒、八月瓜、土家蜡染、旅游工艺品,琳琅满目,不一而足。更难得一见的是印有毛主席和林彪的年画,这可是大宝贝呢。还有我们儿时看过的连环画,崭新崭新,当然这都是后来加印的,封底定价2毛3,居然卖10元。儿子自然喜欢,让他自己挑,竟选了一本小二黑结婚。这小子是不是有点早熟啊,我有点担心呢,呵呵。

    当然,最具噱头的自然是米豆腐,处处标榜着“正宗刘晓庆米豆腐”真是瞎子见鬼——不计其数,令人难分真假。但在一处自称芙蓉镇拍摄地的店子里,厅中置一石头,拓有谢导的“芙蓉镇”三字,而其他的店子都没有这个招牌(估计也不敢用),我们相信这家米豆腐店是正宗的。妻小心谨慎的买了两碗,几个女人尝了一下,说并不怎么样。“刘晓庆米豆腐”本来就是个噱头,想当年她卖的米豆腐也只是个道具,是不是她亲手做的,味道怎样,都无从得知。来芙蓉镇吃“刘晓庆米豆腐”无非是受从众心理的驱动和想满足一下沾明星“光”的狭隘自豪感,味道怎样倒并不重要。店后的崖下就是瀑布,秋天的夜来得早,此时已是华灯初上,瀑布下的彩灯都打开了,水流变成了一匹匹五彩纷呈的画布。隔壁的“在水一方”酒吧正播放着音乐,有人在低吟浅唱,放纵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心情。

    走过姜文写标语口号的转角,还有他与刘晓庆扫过的巷弄,穿过贞节牌坊,出了古镇,在“天下第一螺”对面店子吃晚饭。这菜比中午那顿好吃多了,但饭钱没得讲,分文不让,人家生意好,还有很多人站在边上等桌子呢。街上车子堵成一团,大巴,小车,摩托,进城的,出城的,喇叭响个不停。据说平时都没有这么拥堵,谁叫咱们赶上黄金周了呢,难怪宾馆的总台说到晚上开房,两百多的要涨到四、五百,黄金周,这一周挣的真的是黄金啊。

    吃完晚饭,从入口再入古镇,沿途古树夹道欢迎。土司王广场边有座老戏台,透过夜色,依稀可见“摆手堂”的字样。摆手堂,即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场所。湘西永顺、龙山,湖北恩施、宣恩、来凤等县,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每年春节过后,土家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皆身着节日盛装,聚集摆手堂前,跳摆手舞,唱摆手歌,表演各种节目。

    过了广场,忽见前方旌旗猎猎,巨石上立了很多塑像,中竖一根长柱,原来是到了铜柱园。“溪州铜柱”我听到过这个名字,在湘西一带颇有名气,但未明其详。塑像有王,有土家领袖,有将士和随从,一幅双方会盟的场景。只是园内灯光欠佳,无法获悉更多内容。走过挂满书法作品的土王桥,来到土王行宫,但由于不是正式游览时间,此时行宫已是重门深锁。本想再到瀑布下面观观夜景,又担心老老小小走夜路不安全,只好经瀑布上面的跳岩走到巷道返回宾馆。

    路过城楼时,码头上十分安静,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城头灯火烈,没有了白日的热闹。可以想象,在宁静的夏夜,一个人坐在这码头上,和徐徐江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该是何等的享受。问及其他人的想法,有戴上耳机品读小资美文的,有邀上三五好友打牌下棋的,有点支烟枯坐犯傻发呆的,也有撒下鱼饵钓鱼的,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由于土王行宫边上的黑色木屋未曾走到,加之铜柱园未明究竟,总觉意犹未尽,于是决定第二天早上再走一次。

    次日清晨,与表弟沿着原路返回,部分店子刚刚开门,正在摆弄摊位,很多店门还关着,难得的清静。穿过贞节牌坊时,猛然想起昨夜有人在拍牌坊背面的字,但当时天色已暗,什么也看不清,现在一回头,只见赫然写着“圣旨”两字,一抹朝阳打在上面,为这牌坊增添了些许神秘。

    待回到铜柱园,方知铜柱是中国古代常作划分疆界的标志。据新旧五代史、九国志、资治通鉴记载,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爆发了湘西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战。溪州人民在刺史彭仕愁的率领下,反抗楚王马希范的统治,双方激战后两败俱伤,只好罢兵言和,立铜柱刻盟约,规定各自所辖地域,互不进犯,楚王不得在土司所属诸州内任意征收捐税、拉夫派差、强买土特产等。从此不管在中原经历怎样的风云动荡时,封闭自守的彭氏统治却始终偏安一隅,溪州人民得享近800年没有边患战乱的安定。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才终止了这种古代版“一国两制”的溪州土司制度。正中铜柱高4米,上刻“复溪州铜柱记”共2000余字。园内另立柱八根,其中最早的是东汉马援的“象浦铜柱”溪州铜柱铭文载:“我列祖昭灵王,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平徵侧于龙编,树铜柱于象浦。”

    到土王行宫时,还未到上班时间,大门依旧紧闭,只好返身走山的左侧,经翼南广场至左边崖下。崖上书“楚蜀通津”四个大字,津者,渡口码头也,意指王村自古以来就是楚国通往川蜀的重要渡口。本想到瀑布左上方的木屋群里去看看,恰好妻来电催促,只好从瀑布底下回到城楼边。

    在芙蓉镇转了三次,我一直有个疑问:芙蓉镇有这么漂亮的大瀑布,怎么当时的电影里竟然没有一个镜头呢?可能小说芙蓉镇本来写的是湘、粤、桂边界的一个小镇,并不在湘西,导演就刻意回避了这个地域特征鲜明的大瀑布。但是湘西有那么多依山傍水的古镇,为什么会偏偏垂青王村呢?也许谢导自有他的考量,由不得我这草根后人去评说的了。吃过早点,大家继续赶路,沿昨日来时的s229省道再转s230省道,穿过猕猴出没的猛洞河自然保护区,再上张(家界)花(垣)高速,过保靖、花垣,直抵——

    边城

    边城,原名茶峒,坐落在湖南、重庆(1997年前属四川省)、贵州交界处,河对岸就是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沿河上溯二三里地,就是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