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枢纽:3000年的中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h3 class="j-chapter section" data-paragraphid="d692d57d35e1478ca636dc0171cbeb83_5">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h3>
20世纪前半段,中国历史通过革命开启其现代平民社会建设的历史,外部世界的压力与刺激是中国历史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极为重要的动因。直到二战结束,外部世界在远东的力量格局当中,可以看到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海洋秩序、俄罗斯(苏联)的大陆秩序以及日本的亚细亚秩序这三种谋划的对峙与冲撞;这三种谋划在一战前与一战后,都有着深刻的变化。作为弱者的中国,只能在这诸种强国谋划的夹缝中艰难地推进自我的重构。
<span class="bold">一、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span class="bold">1.英国的秩序想象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是远东秩序事实上的主导者;这一地位自进入20世纪开始缓慢下降,到20世纪中期,逐渐被美国所替代。两个国家对于秩序的主导,都是以其对国际贸易秩序的主导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明了普遍自由贸易的原则,他极力批评当时的英国通过殖民地贸易垄断制度来积累财富的做法,谴责这种制度破坏了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均衡。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依托于一个具有普遍开放性的自由制度,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达到普遍均衡。他进一步提出,全球普遍市场的运行,最终会展开为一个世界历史过程。通过不断的商业交互与技术传播,包括对于亚洲非洲等地落后民族的传播,“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气与实力。只有这样,才可引起相互的恐惧,从而威压一切独立国的专横,使它们能相互尊重彼此的权利”<span class="mark" title="[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95—196页。">。 这将带来人类对于自由的普遍享有。斯密的论证,使得后来英国所推行的自由贸易获得了高度的伦理正当性,其支撑的全球普遍秩序被承认为一个可欲的秩序。
然而,英国政府却并未马上理会斯密的说法,仍长期地采行保护贸易的政策,因为彼时英国的政治精英主要是贵族地主阶层,保护贸易利于其所经营的农业。工业革命当中诞生的工业家阶层不断抗争,终于通过议会改革而在政治上有了更大的声音,推动着英国经济政策的缓慢转型。以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为标志,英国终于完成政策转型,实行了自由贸易,这距离《国富论》的出版已经过去七十余年了。一旦开始自由贸易,英国就走到了极致,实行单方面自由贸易,即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向英国实行自由贸易,英国都向它们实行自由贸易。
英国的国家利益却正是在这一初看上去极为理想主义的政策中获得了最大的实现。彼时的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国,它进口的是原材料和粮食,出口的是制成品。自由贸易使得英国制造业从原料成本和粮食价格决定的劳动力成本两方面获得了最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放大自己的工业优势,其他国家除非出现英国无法匹敌的技术革命,否则将无法与英国的工业进行竞争,只能作为原材料殖民地和产品市场存在。自由贸易令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得以操控全球的金融和贸易规则,并以其海洋霸主身份作为规则执行力的终极担保。波兰尼提出,从19世纪后期到一战前,世界秩序是建立在政治、经济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四个机制之上的,它们分别是均势体系、国际金本位制、自我调节的市场以及自由主义国家。英国支撑起来的金本位是这四个制度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金本位的源泉和基体是自我调节的市场;金本位制是把国内市场体系扩大到国际领域的尝试;均势体系是金本位基础的上层建筑,并通过金本位来运转;自由主义国家则是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结果。<span class="mark" title="[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第3页。">
在此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国家利益与其世界主义取向的深刻关联,这也是真正的霸主国的关键所在——只有将一己之私包纳在一个普遍秩序当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样一种包纳,会自然形成霸主国运用其力量时的自我节制,因其力量只有用来维护此一普遍秩序,才最符合其国家的长远利益;从而,其他国家对霸主国运用力量的方式可以形成相对有效的预期,并对其形成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基于对霸主国的善意的相信,而是基于对霸主国能够识别其本身的长远利益之能力的相信。这些国家的力量从而不会与霸主国处于本质性的对抗关系中,后者因此可大幅降低统治世界的成本,使其霸主地位可持续。
<span class="bold">2.直迄一战的英国远东战略
切换到远东来看,便可知,英国在这里的谋划势必要以远东最大的市场——中国的普遍开放为其基本目标,其在远东的经济、政治、军事战略等的设定都是围绕此一目标展开的。若欲中国市场的普遍开放,则维持一个统一而又适度繁荣,并且接受英国“规训”的中国,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让中国有能力在英国的主导下自我统治,英国便既无须承担治理的责任,又能获得全部的贸易好处;倘若中国被列强瓜分,则其他列强可能会向英国封闭其瓜分部分的市场;倘若中国过于贫穷,则不可能拥有对于英国商品的消费力;倘若中国太过强大,英国又会无力对其进行控制,中国的市场则未必能为英国所占有——这样一种政治逻辑,与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草原帝国对于中原的“榨取-保护”的关系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其中的行为主体和经济逻辑发生了变化。
因此,英国最初的政策是扶助大清,对其进行“规训”,将其引导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从而成为自己的庞大市场;同时要通过对大清的扶助而形成远东的均势体系,与俄国形成相互制衡,使得英国仍然可以一种离岸平衡手的超然姿态,成为整个格局的主导者。但是甲午战争证明了大清并不是个合格的远东代理人,英国不得不将眼光转向日本。反过来,英国对于大清则更多地寻求一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策略,在《马关条约》之后大清努力筹钱支付对日赔款的时候,英国极力推动大清向英国的汇丰银行借贷;大清为了“以夷制夷”的考虑,也向其他列强进行了大量借贷,英国遂进一步胁迫大清,令其同意海关总税务司一直由英国人来担任,以此来掌控帝国财政。由于大清向各国的贷款及分期支付的赔款基本都是以关税作为担保,英国因此获得了相对于其他列强的对华优势。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相对国力下降,面对德国在海上的挑战、俄国在亚洲陆上的挑战,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故而英国被迫开始放弃其“光荣孤立”的政策,寻求结盟,1902年的英日同盟遂构成此后英国远东政策的基石。但英国的结盟政策,仍然是确保其普遍经贸利益的手段而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确保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统一与适度繁荣,以及确保英国对其的控制。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引导下,英国赞同美国在19世纪末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在庚子之变后,会同美国重申此一政策,力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保证中国不被肢解。
而在当时美国的外交决策层及其智囊团看来,世纪之交的时代正面临着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和巴黎向外转移的契机,它或者向东移至柏林和彼得堡,或者向西移到纽约。这个重大问题最终将取决于由哪一方控制亚洲市场,海洋民族和非海洋民族将会展开竞争,所以英国和美国这种海洋民族应该结盟对抗非海洋的俄国人和德国人。<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卷,周桂银、杨光海、石斌、刘飞涛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452—453页。美国的相关战略思考,还可参见[美]阿尔弗雷德·塞尔·马汉《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范祥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这样一种战略规划,也是后来美国能够顺畅地接过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的原因之一。
英国的远东战略一直延续到一战结束,并未因辛亥革命而发生什么太大变化。在辛亥革命后,英国很快主导并带同其他列强,向袁世凯发放了“善后大借款”,力图以此扶植起一个有能力在中国维系基本统一局面、保证市场繁荣的政权;同时,通过五国银行团的协同行动,将其他列强也捆绑在同一利益格局当中,以确保英国所主导的远东格局不受挑战。英美两国的这种政策取向,是中国在最衰弱的年代中得以“以夷制夷”,不至于彻底遭到瓜分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出于英美的善意,而是出于它们对于自身最佳利益的判断。
<span class="bold">3.一战及其后的英美转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让列强关系彻底洗了牌,美国和日本都崛起为强国,英、法两国遭到严重削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全部崩溃;一战还带来人类在国际秩序观上的深刻变迁,即,从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一战前的国际秩序观是由欧洲列强主导的现实主义。这种理念认为,国际秩序以国家实力为前提,脱离开实力对比的理想是没有意义的。但现实主义对实力的讨论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它认为,和平的基础是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因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力量均衡将使得各国无法通过战争来实现政治目标,而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和平谈判来实现。只有这样,和平才是有保障的;试图简单地通过各国间的善意来实现和平,这种和平是没有保障的,因为我们无法确认其他国家的善意是否可靠。为了确保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以便保障和平,必要的时候便要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牺牲弱者也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现实世界本来就不是理想的。<span class="mark" title="国际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对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堪为经典。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这套国际秩序理念,保障了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直到一战之前大约一百年的和平;期间虽然有过一些战争,但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就是调整力量均衡的。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现实主义的逻辑说不通了。一方面,现实主义完全没能阻止一战的爆发;另一方面,一战打到后来呈现出极大的荒谬性,人们几乎都忘记了为何要打仗,只是在战争惯性下咬着牙坚持,这使源自古希腊、古希伯来的西方政治哲学和神学传统中的“正义战争论”<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正义战争论”在西方精神传统中的传承与流变,可参见[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任辉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美]理查德·塔克《战争与和平的权利——从格劳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与国际秩序》,罗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林国华《西洋正义战争学说简述——从奥古斯丁到维多利亚》,《学术月刊》2015年第2期;等等。"> 遭到巨大挑战,所有的正义性都在毫无意义的血腥厮杀当中被还原为梦呓。<span class="mark" title="现实主义同样是坚持正义战争论的,由此还会转化出一种现实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只不过在理想主义看来,现实主义对“正义”的界定可能是有问题的。但理想主义的这种批判对现实主义没有实际杀伤力,因为这是两种正义观之间的争论,无从找到独立的标准来判断孰是孰非。现实主义的承诺在一战中的落空,才是对现实主义真正有杀伤力的。">
这样一种荒谬的战争,不啻对19世纪以来洋溢在西方世界的理性主义乐观精神的巨大嘲弄;除非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政治叙事逻辑,为战争本身重新确立正义基础,否则这场战争有可能彻底毁掉西方的精神和伦理世界。而一旦找到这样一种新的叙事逻辑,就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将被重新定义,战争的起因及其最初的目标都已经不重要,甚至会被人们刻意遗忘掉;战争的目标会被重新定义,战后的秩序安排也会因此获得一种规范性的方向引导,西方的精神世界也因此获得新生的机会——虽则这种机会不一定会成功,但原有的精神世界肯定是会失败的。因此,在一战末期,出现了理想主义的理念,认为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并不能保障和平,一种符合道德的、公正的国际秩序才能保障和平。此时有两种主要的理想主义理念,一种是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另一种是列宁主义。两人都反对现实主义,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才算符合道德,他们的主张区别很大。<span class="mark" title="简单说,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民族自决”,各个民族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懂得了尊重其他民族的命运,和平便有了保障。列宁则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发展到了最深刻阶段,统治阶级要向外转移矛盾,便爆发了战争;就算战争打完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仍然在,还有对外转移矛盾的需求,所以未来还会爆发大战。要保障世界和平,唯有各个国家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之后,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消失,阶级矛盾便得到消除,人类实现大同。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全球革命”。这两种理想主义理念,嗣后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关于列宁主义,留待后文详叙,此处先展开谈一下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一经提出,便迅速占据了整个国际政治界的道德制高点。英法两国即便很讨厌威尔逊主义的不切实际,却也不得不在名义上接受它。因为在荒谬的战争中挣扎出来的两国,要想获得精神救赎,让数百万死者和伤者的巨大牺牲获得意义,接受威尔逊主义便是其为数不多的机会。依照传统的战争伦理,德奥两国只是战败国,却无罪责,德国的领导人之所以肯于接受投降的要求,也是基于这样一种传统的预设;但威尔逊主义要想成立,必须要有一个道德上的敌人,所以也只能将战争归罪于战败的德奥,<span class="mark" title="马克斯·韦伯也思考过相关问题,意识到传统的战争观已不足以解决为一战赋予意义的问题,必须重新设立战争观及责任观。但是作为德国人,他只能对外归责,同时这个责任的识别也必须是基于可获得普遍性认同的理由。所以他认为:“唯一一个只有通过一场侵略战争才能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就是与俄国统治阶级的帝国主义态度融为一体的沙皇制度。沙皇统治负有真正的战争责任,而同盟国则是未能‘以任何体面的方式避免军事冲突’。‘沙皇统治……构成了各民族以往从未设想到的最可怕的奴役制度——它一直存在到这个和约出现为止。’德国人民1914年‘团结起来毅然决然投入战斗’,‘仅仅是一场抗击沙皇统治的防御战’。”(参见[德]沃尔夫冈·J. 蒙森《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阎克文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316页。)"> 使其背负起一种伦理枷锁。可以说,因为西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获得救赎,德奥两国便不得不成了新的道德祭坛上的祭品。
威尔逊主义是一种普遍主义的逻辑,其所主张的“民族自决”原则虽然被西方人限定在了“白人世界”,但这种限定并无足够强的理论根基,相反,突破白人世界而达致全人类,才能让该原则真正获得逻辑自洽。所以,到了巴黎和会上,该原则迅速获得所有弱小国家的热情支持,“民族自决”原则遂也构成约束战后秩序安排的规范性原则。很多人都热望着这一次和会将是人类永久和平的开始,力图让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一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主义内生于西方世界的精神需求,却进一步打破了西方在近代基于“文明”“野蛮”之二分而成的“二元外交体系”,<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相关讨论。"> 将其法权秩序从西方世界的禁脔拓展为属于全人类的公共善,在规范意义上,它从一种特殊秩序自我实现为一种普遍秩序。
但是,威尔逊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主张,也有一种尴尬的困境。它的实现,实际上需要国际层面的深层合作,但是由于“囚徒困境”的存在,不合作反倒是单个博弈者的理性选择,深层合作很难出现。要打破囚徒困境,有两种途径,一是多次的反复博弈,另一是有第三方执行人机制的出现,使得违约的成本远大于违约的收益,合作便会成为更加理性的选择。<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囚徒困境以及对囚徒困境的破解,可参见[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多次博弈以破除囚徒困境,其有效性很依赖于博弈主体对历史经验的体会,行为主体的持续参与是基本前提;令人遗憾的是,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多次博弈,往往是以数十年为时间单位,经常一两代人就这样过去了,参与博弈的行为主体事实上已经换人了,而人类从历史教训当中学到的往往很有限,以前吃的亏到了后面的代际经常还会再吃。以多次博弈来破除囚徒困境,在国际政治上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打破囚徒困境的效率更高的方式还是第三方执行人机制的出现,通常这就是一个超越于各博弈国之上的一个霸主国。
但是这里又有新的困境。一方面,这个执行人本身的中立性如何确保?唯一的可能性在于,作为第三方执行人的身份本身,对于霸主国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它为此愿意保证中立性,并且愿意节制自己不以此自肥,否则会损害其长期利益,但这种保障并不总是够牢靠。另一方面,姑且假定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期利益,从而愿意自我节制,但如此承担起第三方执行人的责任,相当于输出秩序,这同样是需要财政输出来作为支撑的,而财政输出则需要在本国内部进行政治博弈,那么该国内政的博弈结果是否能够形成这样一种政治意志,以便完成财政与秩序的输出?这种输出还必须让输出国能够有效地从过程中收租,事情才是可持续的;而收租过程只能通过一种经贸过程来完成,倘若输出国在需要其作为执行人的地方却无足够的成比例的经济利益,则它在事实上不会向这里输出秩序。所有这些条件加在一块,就意味着以第三方执行人机制来破除囚徒困境,也是个高度困难的事情。
这一系列困难的存在,意味着威尔逊主义所需要的那种深层合作是非常难出现的,它需要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因此,威尔逊主义作为理想主义的口号可以喊得很响,但在实践中经常难以落实,反倒会让它显得很虚伪。而倘若明白拒斥威尔逊主义,仍然坚持过去那种现实主义的话,又很容易让拒斥者在国际上陷入道德困境。这一种两难格局,是一战后的世界秩序陷入一系列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种困境在巴黎和会上关于远东问题的处理当中呈现了出来。为了拉拢日本在大战中站在自己一边,英法等国向日本承诺了在战后让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在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行为当中是常见的利益交换。但是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置换,使得该承诺丧失了正当性;而英法倘若不接受威尔逊主义,则其无法以现实主义将这四年的荒谬战争正当化——这一场战争的代价已经超过了任何现实主义所能容忍与辩护的边界——反过来会让本国遇到更多的麻烦。所以英法便不得不对威尔逊主义虚与委蛇,但这又使其要兑现当年对日本的承诺时变得很尴尬;更及英法仍然坚持在远东的殖民利益,这更使得其口头上的威尔逊主义变得虚伪。
美国当然愿意采行威尔逊主义的外交原则,它高度鄙弃老牌殖民帝国肮脏的现实主义政治。但是美国在内政层面上并无法形成足够强的政治意志,以至于可以用强力来担保其理想主义的秩序原则一定会落实,所以美国对于中国只能表达一种道义上的支持,而无法给出实质性的支持。这让当初对于美国抱有巨大希望的中国极度失望。
日本则认为自己对于山东的主张是有着较为充分的理由的,因为段祺瑞执政府曾在“西原借款”当中承诺,以山东的路矿权作为抵押品。但是日本也愿意支持威尔逊主义,因为它从威尔逊主义当中进一步引申出“种族平等”的主张,要求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平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主张或许会吸引中国的支持,但日本面对山东问题的现实主义态度,与理想主义自相矛盾,反而在中国受到巨大的敌视。
各种自相矛盾的困境,差不多都是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来交易与化解的,德国的山东权益最终还是在列强的妥协中被交予了日本。中国在巨大的希望中迎来更加巨大的失望,于是在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它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成果,以剧烈而又深刻的方式扩散于中国社会,民族主义焕发出巨大的动员力量。辛亥革命只影响到了中国的精英阶层,五四运动才将精神自觉灌注到一般市民阶层当中,寻找现代中国的精神历程由此展开。但是这也开启了后来历史上所能看到的各种思想分歧与对抗,它们都构成后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展开过程当中的重要因素。
巴黎和会的各种权宜之计与虚与委蛇,是不可能真正带来和平的,它带来的只不过是二十年的休战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终结了欧洲列强的旧秩序,战后的美国相对于西欧国家在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欧洲各国若欲形成合作,所需的第三方执行人终于出现了,战后欧洲踏上了统一的进程。美国的强大国力与其强大的政治意志,在远东获得了同样清晰的体现,英国终于从远东霸主的地位上彻底退了下来,将远东主导权过渡给了美国。
此时的美国仍然坚持其理想主义的逻辑,但是由于其强大的国力带来其全球性的利益,从而使得秩序输出所需要承担的国内政治成本大幅下降。对外输出秩序,成为全球秩序的主导者,一一成为可能,美国的理想主义秩序置换掉了英国的现实主义秩序,成为远东的海洋要素的政治呈现,并构成了嗣后冷战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精神动力机制。
<span class="bold">二、俄国的谋划
<span class="bold">1.俄国的秩序想象
俄国的秩序想象与东正教及其所孕育出来的弥赛亚主义有着深刻关联,由此衍生出一种深刻的帝国情结,这里面可以发现一条从沙皇俄国到苏联的精神线索。
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倒在了奥斯曼武士的铁蹄之下,帝国末代皇帝的一个侄女逃到了俄罗斯,在1472年与莫斯科君主伊凡三世结婚,后者从此开始自称“恺撒”,其俄语发音近似于“沙”,这便是沙皇制度的起源。伊凡三世又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添加到自己家族的圣乔治标志上,从此,沙皇俄国自视为东正教的帝国。
任何一个宗教都会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于是这个帝国也就会自视为世上唯一正宗的帝国,是文明的唯一寄托所在。1510—1511年间,费洛菲伊修士上书沙皇:“所有的王国都将因信仰不纯而被淹没,而新的俄罗斯的王国将成为东正教的顶梁柱……所有信奉基督正教的王国聚集在您的帝国,在普天下您是唯一的基督教沙皇。您可知道,虔敬上帝的君主,所有的基督教王国都统归于您,两个罗马先后衰落了,第三罗马(莫斯科)正屹立着,第四个罗马不会再有。您的基督教王国不会落入他人之手。”<span class="mark" title="郭小丽:《俄罗斯的弥赛亚意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莫斯科—第三罗马”说——俄罗斯弥赛亚意识的文本符号》。"> 第三罗马的意象被构造出来之后,俄罗斯便将自己与更加久远的历史、更加伟大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它进一步自视为人类文明使命的真正担纲者。这一使命的道德意义,当然是来源于东正教。
区别于西部欧洲有着理性主义气质的天主教,东正教有着更强的神秘主义传统。它不认为人类可以依凭自己的理性去探究神的意志,更反对理性对于世界的统摄作用——当然,这不是反对理性,而是反对以理性为世界的根本尺度。它对上帝创世的神秘意图有着一种深刻的信仰,坚信人类终将通过弥赛亚获得拯救。获得拯救的途径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信仰——东正教信仰,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帝国从而便是属于人类的帝国,俄罗斯民族便是这个世间的弥赛亚民族。耶稣基督是上帝派到世间的弥赛亚,他通过自己的苦难而使得人类获得救赎;俄罗斯这个弥赛亚民族也将模仿耶稣基督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苦难而帮助全人类获得救赎。于是,第三罗马的信念进一步地演化为弥赛亚帝国的精神结构。
由于这样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结构,我们便可以看到俄罗斯一系列非常独特的历史呈现。这个民族承受着深重的苦难,而且苦难遍及于从底层到上层的整个社会——苦难首先不是一种物理事实,而是一种自我体验。帝俄时期,底层的农民在贫困、愚昧当中挣扎,其苦难体现在物质层面;托尔斯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面对着底层人民的这种苦难而承受着深刻的心灵折磨,苦难体现在精神层面;具有反抗精神的贵族被流放西伯利亚,承受着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苦难;甚至是沙皇本人也时刻有着一种深刻的苦难意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经受的苦难,才能使俄国获得拯救,进而使欧洲与人类获得拯救。
但是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忍受苦难并不是目的,通过苦难的磨炼并战胜苦难,才能证明自己作为弥赛亚民族的独特命运。苦难在俄罗斯人的眼中被审美化,并不是一种悲惨的命运,相反,它可能是一种珍贵的礼物,只有通过它,俄罗斯民族的意义才真正获得呈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每每能够在逆境中奋起,在绝望中获得胜利。无论是1812年击败拿破仑的战争,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俄罗斯都是在极度的困境当中,焕发出一种超拔的勇气... -->>
<h3 class="j-chapter section" data-paragraphid="d692d57d35e1478ca636dc0171cbeb83_5">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h3>
20世纪前半段,中国历史通过革命开启其现代平民社会建设的历史,外部世界的压力与刺激是中国历史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极为重要的动因。直到二战结束,外部世界在远东的力量格局当中,可以看到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海洋秩序、俄罗斯(苏联)的大陆秩序以及日本的亚细亚秩序这三种谋划的对峙与冲撞;这三种谋划在一战前与一战后,都有着深刻的变化。作为弱者的中国,只能在这诸种强国谋划的夹缝中艰难地推进自我的重构。
<span class="bold">一、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span class="bold">1.英国的秩序想象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是远东秩序事实上的主导者;这一地位自进入20世纪开始缓慢下降,到20世纪中期,逐渐被美国所替代。两个国家对于秩序的主导,都是以其对国际贸易秩序的主导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明了普遍自由贸易的原则,他极力批评当时的英国通过殖民地贸易垄断制度来积累财富的做法,谴责这种制度破坏了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均衡。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依托于一个具有普遍开放性的自由制度,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达到普遍均衡。他进一步提出,全球普遍市场的运行,最终会展开为一个世界历史过程。通过不断的商业交互与技术传播,包括对于亚洲非洲等地落后民族的传播,“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气与实力。只有这样,才可引起相互的恐惧,从而威压一切独立国的专横,使它们能相互尊重彼此的权利”<span class="mark" title="[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95—196页。">。 这将带来人类对于自由的普遍享有。斯密的论证,使得后来英国所推行的自由贸易获得了高度的伦理正当性,其支撑的全球普遍秩序被承认为一个可欲的秩序。
然而,英国政府却并未马上理会斯密的说法,仍长期地采行保护贸易的政策,因为彼时英国的政治精英主要是贵族地主阶层,保护贸易利于其所经营的农业。工业革命当中诞生的工业家阶层不断抗争,终于通过议会改革而在政治上有了更大的声音,推动着英国经济政策的缓慢转型。以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为标志,英国终于完成政策转型,实行了自由贸易,这距离《国富论》的出版已经过去七十余年了。一旦开始自由贸易,英国就走到了极致,实行单方面自由贸易,即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向英国实行自由贸易,英国都向它们实行自由贸易。
英国的国家利益却正是在这一初看上去极为理想主义的政策中获得了最大的实现。彼时的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国,它进口的是原材料和粮食,出口的是制成品。自由贸易使得英国制造业从原料成本和粮食价格决定的劳动力成本两方面获得了最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放大自己的工业优势,其他国家除非出现英国无法匹敌的技术革命,否则将无法与英国的工业进行竞争,只能作为原材料殖民地和产品市场存在。自由贸易令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得以操控全球的金融和贸易规则,并以其海洋霸主身份作为规则执行力的终极担保。波兰尼提出,从19世纪后期到一战前,世界秩序是建立在政治、经济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四个机制之上的,它们分别是均势体系、国际金本位制、自我调节的市场以及自由主义国家。英国支撑起来的金本位是这四个制度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金本位的源泉和基体是自我调节的市场;金本位制是把国内市场体系扩大到国际领域的尝试;均势体系是金本位基础的上层建筑,并通过金本位来运转;自由主义国家则是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结果。<span class="mark" title="[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第3页。">
在此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国家利益与其世界主义取向的深刻关联,这也是真正的霸主国的关键所在——只有将一己之私包纳在一个普遍秩序当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样一种包纳,会自然形成霸主国运用其力量时的自我节制,因其力量只有用来维护此一普遍秩序,才最符合其国家的长远利益;从而,其他国家对霸主国运用力量的方式可以形成相对有效的预期,并对其形成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基于对霸主国的善意的相信,而是基于对霸主国能够识别其本身的长远利益之能力的相信。这些国家的力量从而不会与霸主国处于本质性的对抗关系中,后者因此可大幅降低统治世界的成本,使其霸主地位可持续。
<span class="bold">2.直迄一战的英国远东战略
切换到远东来看,便可知,英国在这里的谋划势必要以远东最大的市场——中国的普遍开放为其基本目标,其在远东的经济、政治、军事战略等的设定都是围绕此一目标展开的。若欲中国市场的普遍开放,则维持一个统一而又适度繁荣,并且接受英国“规训”的中国,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让中国有能力在英国的主导下自我统治,英国便既无须承担治理的责任,又能获得全部的贸易好处;倘若中国被列强瓜分,则其他列强可能会向英国封闭其瓜分部分的市场;倘若中国过于贫穷,则不可能拥有对于英国商品的消费力;倘若中国太过强大,英国又会无力对其进行控制,中国的市场则未必能为英国所占有——这样一种政治逻辑,与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草原帝国对于中原的“榨取-保护”的关系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其中的行为主体和经济逻辑发生了变化。
因此,英国最初的政策是扶助大清,对其进行“规训”,将其引导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从而成为自己的庞大市场;同时要通过对大清的扶助而形成远东的均势体系,与俄国形成相互制衡,使得英国仍然可以一种离岸平衡手的超然姿态,成为整个格局的主导者。但是甲午战争证明了大清并不是个合格的远东代理人,英国不得不将眼光转向日本。反过来,英国对于大清则更多地寻求一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策略,在《马关条约》之后大清努力筹钱支付对日赔款的时候,英国极力推动大清向英国的汇丰银行借贷;大清为了“以夷制夷”的考虑,也向其他列强进行了大量借贷,英国遂进一步胁迫大清,令其同意海关总税务司一直由英国人来担任,以此来掌控帝国财政。由于大清向各国的贷款及分期支付的赔款基本都是以关税作为担保,英国因此获得了相对于其他列强的对华优势。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相对国力下降,面对德国在海上的挑战、俄国在亚洲陆上的挑战,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故而英国被迫开始放弃其“光荣孤立”的政策,寻求结盟,1902年的英日同盟遂构成此后英国远东政策的基石。但英国的结盟政策,仍然是确保其普遍经贸利益的手段而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确保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统一与适度繁荣,以及确保英国对其的控制。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引导下,英国赞同美国在19世纪末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在庚子之变后,会同美国重申此一政策,力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保证中国不被肢解。
而在当时美国的外交决策层及其智囊团看来,世纪之交的时代正面临着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和巴黎向外转移的契机,它或者向东移至柏林和彼得堡,或者向西移到纽约。这个重大问题最终将取决于由哪一方控制亚洲市场,海洋民族和非海洋民族将会展开竞争,所以英国和美国这种海洋民族应该结盟对抗非海洋的俄国人和德国人。<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卷,周桂银、杨光海、石斌、刘飞涛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452—453页。美国的相关战略思考,还可参见[美]阿尔弗雷德·塞尔·马汉《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范祥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这样一种战略规划,也是后来美国能够顺畅地接过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的原因之一。
英国的远东战略一直延续到一战结束,并未因辛亥革命而发生什么太大变化。在辛亥革命后,英国很快主导并带同其他列强,向袁世凯发放了“善后大借款”,力图以此扶植起一个有能力在中国维系基本统一局面、保证市场繁荣的政权;同时,通过五国银行团的协同行动,将其他列强也捆绑在同一利益格局当中,以确保英国所主导的远东格局不受挑战。英美两国的这种政策取向,是中国在最衰弱的年代中得以“以夷制夷”,不至于彻底遭到瓜分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出于英美的善意,而是出于它们对于自身最佳利益的判断。
<span class="bold">3.一战及其后的英美转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让列强关系彻底洗了牌,美国和日本都崛起为强国,英、法两国遭到严重削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全部崩溃;一战还带来人类在国际秩序观上的深刻变迁,即,从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一战前的国际秩序观是由欧洲列强主导的现实主义。这种理念认为,国际秩序以国家实力为前提,脱离开实力对比的理想是没有意义的。但现实主义对实力的讨论并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它认为,和平的基础是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因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力量均衡将使得各国无法通过战争来实现政治目标,而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和平谈判来实现。只有这样,和平才是有保障的;试图简单地通过各国间的善意来实现和平,这种和平是没有保障的,因为我们无法确认其他国家的善意是否可靠。为了确保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以便保障和平,必要的时候便要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牺牲弱者也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现实世界本来就不是理想的。<span class="mark" title="国际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对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堪为经典。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这套国际秩序理念,保障了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直到一战之前大约一百年的和平;期间虽然有过一些战争,但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就是调整力量均衡的。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现实主义的逻辑说不通了。一方面,现实主义完全没能阻止一战的爆发;另一方面,一战打到后来呈现出极大的荒谬性,人们几乎都忘记了为何要打仗,只是在战争惯性下咬着牙坚持,这使源自古希腊、古希伯来的西方政治哲学和神学传统中的“正义战争论”<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正义战争论”在西方精神传统中的传承与流变,可参见[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任辉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美]理查德·塔克《战争与和平的权利——从格劳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与国际秩序》,罗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林国华《西洋正义战争学说简述——从奥古斯丁到维多利亚》,《学术月刊》2015年第2期;等等。"> 遭到巨大挑战,所有的正义性都在毫无意义的血腥厮杀当中被还原为梦呓。<span class="mark" title="现实主义同样是坚持正义战争论的,由此还会转化出一种现实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只不过在理想主义看来,现实主义对“正义”的界定可能是有问题的。但理想主义的这种批判对现实主义没有实际杀伤力,因为这是两种正义观之间的争论,无从找到独立的标准来判断孰是孰非。现实主义的承诺在一战中的落空,才是对现实主义真正有杀伤力的。">
这样一种荒谬的战争,不啻对19世纪以来洋溢在西方世界的理性主义乐观精神的巨大嘲弄;除非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政治叙事逻辑,为战争本身重新确立正义基础,否则这场战争有可能彻底毁掉西方的精神和伦理世界。而一旦找到这样一种新的叙事逻辑,就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将被重新定义,战争的起因及其最初的目标都已经不重要,甚至会被人们刻意遗忘掉;战争的目标会被重新定义,战后的秩序安排也会因此获得一种规范性的方向引导,西方的精神世界也因此获得新生的机会——虽则这种机会不一定会成功,但原有的精神世界肯定是会失败的。因此,在一战末期,出现了理想主义的理念,认为大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并不能保障和平,一种符合道德的、公正的国际秩序才能保障和平。此时有两种主要的理想主义理念,一种是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另一种是列宁主义。两人都反对现实主义,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才算符合道德,他们的主张区别很大。<span class="mark" title="简单说,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民族自决”,各个民族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懂得了尊重其他民族的命运,和平便有了保障。列宁则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发展到了最深刻阶段,统治阶级要向外转移矛盾,便爆发了战争;就算战争打完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仍然在,还有对外转移矛盾的需求,所以未来还会爆发大战。要保障世界和平,唯有各个国家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之后,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消失,阶级矛盾便得到消除,人类实现大同。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全球革命”。这两种理想主义理念,嗣后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关于列宁主义,留待后文详叙,此处先展开谈一下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一经提出,便迅速占据了整个国际政治界的道德制高点。英法两国即便很讨厌威尔逊主义的不切实际,却也不得不在名义上接受它。因为在荒谬的战争中挣扎出来的两国,要想获得精神救赎,让数百万死者和伤者的巨大牺牲获得意义,接受威尔逊主义便是其为数不多的机会。依照传统的战争伦理,德奥两国只是战败国,却无罪责,德国的领导人之所以肯于接受投降的要求,也是基于这样一种传统的预设;但威尔逊主义要想成立,必须要有一个道德上的敌人,所以也只能将战争归罪于战败的德奥,<span class="mark" title="马克斯·韦伯也思考过相关问题,意识到传统的战争观已不足以解决为一战赋予意义的问题,必须重新设立战争观及责任观。但是作为德国人,他只能对外归责,同时这个责任的识别也必须是基于可获得普遍性认同的理由。所以他认为:“唯一一个只有通过一场侵略战争才能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就是与俄国统治阶级的帝国主义态度融为一体的沙皇制度。沙皇统治负有真正的战争责任,而同盟国则是未能‘以任何体面的方式避免军事冲突’。‘沙皇统治……构成了各民族以往从未设想到的最可怕的奴役制度——它一直存在到这个和约出现为止。’德国人民1914年‘团结起来毅然决然投入战斗’,‘仅仅是一场抗击沙皇统治的防御战’。”(参见[德]沃尔夫冈·J. 蒙森《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阎克文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316页。)"> 使其背负起一种伦理枷锁。可以说,因为西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获得救赎,德奥两国便不得不成了新的道德祭坛上的祭品。
威尔逊主义是一种普遍主义的逻辑,其所主张的“民族自决”原则虽然被西方人限定在了“白人世界”,但这种限定并无足够强的理论根基,相反,突破白人世界而达致全人类,才能让该原则真正获得逻辑自洽。所以,到了巴黎和会上,该原则迅速获得所有弱小国家的热情支持,“民族自决”原则遂也构成约束战后秩序安排的规范性原则。很多人都热望着这一次和会将是人类永久和平的开始,力图让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一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主义内生于西方世界的精神需求,却进一步打破了西方在近代基于“文明”“野蛮”之二分而成的“二元外交体系”,<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相关讨论。"> 将其法权秩序从西方世界的禁脔拓展为属于全人类的公共善,在规范意义上,它从一种特殊秩序自我实现为一种普遍秩序。
但是,威尔逊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主张,也有一种尴尬的困境。它的实现,实际上需要国际层面的深层合作,但是由于“囚徒困境”的存在,不合作反倒是单个博弈者的理性选择,深层合作很难出现。要打破囚徒困境,有两种途径,一是多次的反复博弈,另一是有第三方执行人机制的出现,使得违约的成本远大于违约的收益,合作便会成为更加理性的选择。<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囚徒困境以及对囚徒困境的破解,可参见[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多次博弈以破除囚徒困境,其有效性很依赖于博弈主体对历史经验的体会,行为主体的持续参与是基本前提;令人遗憾的是,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多次博弈,往往是以数十年为时间单位,经常一两代人就这样过去了,参与博弈的行为主体事实上已经换人了,而人类从历史教训当中学到的往往很有限,以前吃的亏到了后面的代际经常还会再吃。以多次博弈来破除囚徒困境,在国际政治上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打破囚徒困境的效率更高的方式还是第三方执行人机制的出现,通常这就是一个超越于各博弈国之上的一个霸主国。
但是这里又有新的困境。一方面,这个执行人本身的中立性如何确保?唯一的可能性在于,作为第三方执行人的身份本身,对于霸主国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它为此愿意保证中立性,并且愿意节制自己不以此自肥,否则会损害其长期利益,但这种保障并不总是够牢靠。另一方面,姑且假定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期利益,从而愿意自我节制,但如此承担起第三方执行人的责任,相当于输出秩序,这同样是需要财政输出来作为支撑的,而财政输出则需要在本国内部进行政治博弈,那么该国内政的博弈结果是否能够形成这样一种政治意志,以便完成财政与秩序的输出?这种输出还必须让输出国能够有效地从过程中收租,事情才是可持续的;而收租过程只能通过一种经贸过程来完成,倘若输出国在需要其作为执行人的地方却无足够的成比例的经济利益,则它在事实上不会向这里输出秩序。所有这些条件加在一块,就意味着以第三方执行人机制来破除囚徒困境,也是个高度困难的事情。
这一系列困难的存在,意味着威尔逊主义所需要的那种深层合作是非常难出现的,它需要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因此,威尔逊主义作为理想主义的口号可以喊得很响,但在实践中经常难以落实,反倒会让它显得很虚伪。而倘若明白拒斥威尔逊主义,仍然坚持过去那种现实主义的话,又很容易让拒斥者在国际上陷入道德困境。这一种两难格局,是一战后的世界秩序陷入一系列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种困境在巴黎和会上关于远东问题的处理当中呈现了出来。为了拉拢日本在大战中站在自己一边,英法等国向日本承诺了在战后让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在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行为当中是常见的利益交换。但是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置换,使得该承诺丧失了正当性;而英法倘若不接受威尔逊主义,则其无法以现实主义将这四年的荒谬战争正当化——这一场战争的代价已经超过了任何现实主义所能容忍与辩护的边界——反过来会让本国遇到更多的麻烦。所以英法便不得不对威尔逊主义虚与委蛇,但这又使其要兑现当年对日本的承诺时变得很尴尬;更及英法仍然坚持在远东的殖民利益,这更使得其口头上的威尔逊主义变得虚伪。
美国当然愿意采行威尔逊主义的外交原则,它高度鄙弃老牌殖民帝国肮脏的现实主义政治。但是美国在内政层面上并无法形成足够强的政治意志,以至于可以用强力来担保其理想主义的秩序原则一定会落实,所以美国对于中国只能表达一种道义上的支持,而无法给出实质性的支持。这让当初对于美国抱有巨大希望的中国极度失望。
日本则认为自己对于山东的主张是有着较为充分的理由的,因为段祺瑞执政府曾在“西原借款”当中承诺,以山东的路矿权作为抵押品。但是日本也愿意支持威尔逊主义,因为它从威尔逊主义当中进一步引申出“种族平等”的主张,要求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平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主张或许会吸引中国的支持,但日本面对山东问题的现实主义态度,与理想主义自相矛盾,反而在中国受到巨大的敌视。
各种自相矛盾的困境,差不多都是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来交易与化解的,德国的山东权益最终还是在列强的妥协中被交予了日本。中国在巨大的希望中迎来更加巨大的失望,于是在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它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成果,以剧烈而又深刻的方式扩散于中国社会,民族主义焕发出巨大的动员力量。辛亥革命只影响到了中国的精英阶层,五四运动才将精神自觉灌注到一般市民阶层当中,寻找现代中国的精神历程由此展开。但是这也开启了后来历史上所能看到的各种思想分歧与对抗,它们都构成后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展开过程当中的重要因素。
巴黎和会的各种权宜之计与虚与委蛇,是不可能真正带来和平的,它带来的只不过是二十年的休战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终结了欧洲列强的旧秩序,战后的美国相对于西欧国家在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欧洲各国若欲形成合作,所需的第三方执行人终于出现了,战后欧洲踏上了统一的进程。美国的强大国力与其强大的政治意志,在远东获得了同样清晰的体现,英国终于从远东霸主的地位上彻底退了下来,将远东主导权过渡给了美国。
此时的美国仍然坚持其理想主义的逻辑,但是由于其强大的国力带来其全球性的利益,从而使得秩序输出所需要承担的国内政治成本大幅下降。对外输出秩序,成为全球秩序的主导者,一一成为可能,美国的理想主义秩序置换掉了英国的现实主义秩序,成为远东的海洋要素的政治呈现,并构成了嗣后冷战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精神动力机制。
<span class="bold">二、俄国的谋划
<span class="bold">1.俄国的秩序想象
俄国的秩序想象与东正教及其所孕育出来的弥赛亚主义有着深刻关联,由此衍生出一种深刻的帝国情结,这里面可以发现一条从沙皇俄国到苏联的精神线索。
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倒在了奥斯曼武士的铁蹄之下,帝国末代皇帝的一个侄女逃到了俄罗斯,在1472年与莫斯科君主伊凡三世结婚,后者从此开始自称“恺撒”,其俄语发音近似于“沙”,这便是沙皇制度的起源。伊凡三世又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添加到自己家族的圣乔治标志上,从此,沙皇俄国自视为东正教的帝国。
任何一个宗教都会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于是这个帝国也就会自视为世上唯一正宗的帝国,是文明的唯一寄托所在。1510—1511年间,费洛菲伊修士上书沙皇:“所有的王国都将因信仰不纯而被淹没,而新的俄罗斯的王国将成为东正教的顶梁柱……所有信奉基督正教的王国聚集在您的帝国,在普天下您是唯一的基督教沙皇。您可知道,虔敬上帝的君主,所有的基督教王国都统归于您,两个罗马先后衰落了,第三罗马(莫斯科)正屹立着,第四个罗马不会再有。您的基督教王国不会落入他人之手。”<span class="mark" title="郭小丽:《俄罗斯的弥赛亚意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莫斯科—第三罗马”说——俄罗斯弥赛亚意识的文本符号》。"> 第三罗马的意象被构造出来之后,俄罗斯便将自己与更加久远的历史、更加伟大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它进一步自视为人类文明使命的真正担纲者。这一使命的道德意义,当然是来源于东正教。
区别于西部欧洲有着理性主义气质的天主教,东正教有着更强的神秘主义传统。它不认为人类可以依凭自己的理性去探究神的意志,更反对理性对于世界的统摄作用——当然,这不是反对理性,而是反对以理性为世界的根本尺度。它对上帝创世的神秘意图有着一种深刻的信仰,坚信人类终将通过弥赛亚获得拯救。获得拯救的途径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信仰——东正教信仰,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帝国从而便是属于人类的帝国,俄罗斯民族便是这个世间的弥赛亚民族。耶稣基督是上帝派到世间的弥赛亚,他通过自己的苦难而使得人类获得救赎;俄罗斯这个弥赛亚民族也将模仿耶稣基督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苦难而帮助全人类获得救赎。于是,第三罗马的信念进一步地演化为弥赛亚帝国的精神结构。
由于这样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结构,我们便可以看到俄罗斯一系列非常独特的历史呈现。这个民族承受着深重的苦难,而且苦难遍及于从底层到上层的整个社会——苦难首先不是一种物理事实,而是一种自我体验。帝俄时期,底层的农民在贫困、愚昧当中挣扎,其苦难体现在物质层面;托尔斯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面对着底层人民的这种苦难而承受着深刻的心灵折磨,苦难体现在精神层面;具有反抗精神的贵族被流放西伯利亚,承受着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苦难;甚至是沙皇本人也时刻有着一种深刻的苦难意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经受的苦难,才能使俄国获得拯救,进而使欧洲与人类获得拯救。
但是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忍受苦难并不是目的,通过苦难的磨炼并战胜苦难,才能证明自己作为弥赛亚民族的独特命运。苦难在俄罗斯人的眼中被审美化,并不是一种悲惨的命运,相反,它可能是一种珍贵的礼物,只有通过它,俄罗斯民族的意义才真正获得呈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每每能够在逆境中奋起,在绝望中获得胜利。无论是1812年击败拿破仑的战争,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俄罗斯都是在极度的困境当中,焕发出一种超拔的勇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