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幸福员工守则:快乐工作获得幸福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多数职场人似乎都有些急躁不安,换句话说,大家都有一种对成功畸形的渴望。于是,在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刺激源打击着某一部分人。刚毕业的大学生攀比就业单位,工作一两年的新人攀比工资,工作三五年的职员攀比岗位和福利,工作十年的职员攀比年薪,更胜一筹就会令人快乐,略逊一等就会令人难过。大家都在用一种攫取、贪婪、回报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奖励认同。这种过于世俗、过于功利的心态会抵消人们的工作热情,产生懈怠和应付情绪。大家把工作的目的、幸福的标准归结于感官的快乐,于是一个充满渴望的人生不是在绽放,而是在压榨。
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虽然赢得了财富,却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这是为何呢?这些纷扰归结于一个字:争。如同佛教所说三毒“贪、嗔、痴”中的“贪”,“争”让你的世界充满着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生活中,争的欲望无处不在,而伴随欲望产生的损失也随即发生。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拼死拼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幸福、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本·沙哈尔老师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快乐其实很简单,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欲望满满的心中,放下牵挂,开阔心胸,心中自然清静无忧。
(2)自信:悦纳自我——植入正能量的基础做法在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要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个人,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老师却没有教,那就是“学会爱自己”。
人的一生跟谁相处得最久?父母还是另一半?都不是,这个人只能是你自己。可是很多人往往对“自己”这个终身伴侣不甚满意,甚至无法接受。拿出一面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很多人看到的是如此,并联想到诸如此类:五官丑陋,满脸雀斑;跟别人站在一起,身高矮人一头,身材更是无从谈起;与人交谈,别人妙语连珠,自己却不善言辞;同身边的朋友进行对比,别人有殷实的家境做后盾,而自己只能拼命去争取一切;看看和自己同龄的同事,别人能轻松完成工作,而自己一点小事总是做不好……怎么看自己都不如别人,痛恨自己天生条件不如人,后天的能力也不给自己争气,到最后自己都不想做自己,在这种状态下还怎么谈快乐。
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么史冬鹏肯定不快乐,因为有刘翔在的时候他总是赢不了;巴菲特也不会快乐,因为有个叫比尔·盖茨的人总是比自己有钱;所有过了40岁的女人肯定不会快乐,因为她们永远也不可能再次拥有20岁少女的青春……如果人们都这样看待身边的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感到快乐,因为不管一个人有多优秀,总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这叫“悦纳自我”。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面对自己,是否愿意悦纳自己。
悦纳自我,首先要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容貌和家庭。接受自己不够俊美的相貌,接受自己不够伟岸的身躯,接受自己贫困的家庭状况。不过,你完全可以去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去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情。
悦纳自我,还要接受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接受自己没有优于别人的天赋,接受自己没有惊世的才华,接受自己不是精英也不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但你可以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接受自己与理想的差距,重视自己的成长,不去嫉妒他人所拥有的财富,放下对自己过高的要求。
悦纳自我,不仅要接受现在,也要接受自己不如意的过去。接受自己年少无知虚度光阴,接受自己走过的弯路,接受自己错失的大好时机,接受自己犯下愚蠢的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一大进步,直面过错之后应是吸取教训以便走得更好,而不是在悔恨、遗憾中伫足不前。
悦纳自我,最后要接受未来的失败和错误。未来仍然会不断失败,甚至会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如果奋斗多年仍然没有到达梦想的彼岸,仍要自珍自重,自信自如,不放弃希望和努力。
(3)乐观:方法总比困难多
东京有一家高档法国餐厅,生意好得不得了,想要预约用餐起码得等半年。这里的招牌菜就是“木村先生的苹果汤”。主厨介绍说:“这种苹果居然不会烂,可能会聚了生产者的灵魂。”通常,苹果切开后放一阵子就会变质、坏掉。然而,餐厅厨房里被切成两半放了两年的“木村苹果”却没有烂,只是越缩越小,最后竟变成了干果。
苹果“不会烂”的奥妙何在?答案要到木村的苹果园里去找。木村的果园简直就像荒芜的野山。为什么果园会荒芜到这种程度?原因是从1978年开始,木村就没有在果园里用过一滴农药、一撮有机肥料。木村要在果园里实现自然农业的梦想。让他产生这个念头的是一本日本农业专家写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什么都不做,也不使用农药和肥料的农业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木村连续好几年没有收入,一家7口人过着赤贫的生活。为了除尽30多种苹果树害虫,木村带领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不结果的果园里劳作,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喷洒醋液。
在木村停止使用农药的第8年,果园里开出了7朵苹果花,其中有2朵结了果,这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苹果放在佛堂祭拜后,全家人一起分享。这两个苹果好吃得令人惊讶,木村终于看到了苦尽之后的曙光。
一个拥有乐观心态的人,看待糟糕的事情的时候,能把糟糕的程度减半,而看待快乐的事情的时候,却能将快乐加倍。
(4)感恩心态:感激要说出来
很多中国人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腼腆,不善于表达,一句简单的“谢谢”,估计一个人一天即使说也不会超过三次。天气冷了,父母打电话来叮嘱要注意保暖;回家时,妻子为你准备好了饭菜;上班时,有人已经为你擦了桌子;挤公车时,有人给你让出了一个位置……每天总有人为你着想,为你做了一些事,也许你心存感激,可是你是否说出了一句“谢谢”?
虽然心里有所感激,但是人们往往不会表达出来。人们这样做的理由通常有两个:第一,觉得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没必要说出来;第二,虽然别人帮助了自己,但是自己也帮助了别人,所以两人之间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为什么要这么想呢?为什么不把心里的感激表达出来呢?你藏在心里别人怎么会知道,即便留到以后说,恐怕到最后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感激是一门学问,掌握好了不但别人舒服,你自己也会因为大胆的表白而感到愉悦。
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激,首先要“诚心实意”。“谢谢”两个字不能只是寒暄、客套,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感谢对方的愿望。其次要“直截了当”。向对方表示谢意的最好方式是当面感谢,不要委托别人,也不要含糊其辞地让人听不明白,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要向他道谢而不好意思。再次要“指名道姓”。如果你要感谢一同帮你办事的几个人,那就不仅仅要说概括性的“谢谢大家”,而且要一个一个指名道姓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最后要“主动及时”。马上找上门去,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向对方传达你的谢意。
(5)生存基础:身体也重要
50岁之前,用命换钱;50岁之后,用钱换命。每个人都有一瓶生命之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蒸发。年轻的时候这瓶水还有很多,于是不经意倒出一点,当时并不影响生命的质量。然而到了一定年纪,别人的生命之水还剩下半瓶,而你的却寥寥无几了,这时候身体的债主就找上门来了。
(6)韧性:不轻言放弃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一些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论怎样挣扎都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在对狗进行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蜂音器一响,大部分狗不但不逃避,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会卧倒在地,并开始呻吟和颤抖起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如此,实验中总是会有三分之一的狗依然尝试逃离。通过这个实验,塞里格曼发现,大部分狗本来有机会逃避,可是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样的现象被他称为“习得性无助”。
后来,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广仁把人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一次类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大部分人在多次无法解决问题的状况下变得无助,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放弃。
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人们发现,即便是将动物和人置于绝望的环境中,人为地让他们无法逃脱失败或惩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个体不会放弃,还是会做“徒劳”的挣扎与努力。
现实也正是如此。人的一生难免会遭遇挫折,然而每个人应对挫折的方式却又不同。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能在事业初期充满了奋斗的热情,保持旺盛的斗志。在这个阶段,普通人与杰出人士的差别不大。然而用不了十年,顽强者与懈怠者便显示出了差异。前者能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而后者则丧失信心,放弃努力,于是便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大多数职场人似乎都有些急躁不安,换句话说,大家都有一种对成功畸形的渴望。于是,在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刺激源打击着某一部分人。刚毕业的大学生攀比就业单位,工作一两年的新人攀比工资,工作三五年的职员攀比岗位和福利,工作十年的职员攀比年薪,更胜一筹就会令人快乐,略逊一等就会令人难过。大家都在用一种攫取、贪婪、回报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奖励认同。这种过于世俗、过于功利的心态会抵消人们的工作热情,产生懈怠和应付情绪。大家把工作的目的、幸福的标准归结于感官的快乐,于是一个充满渴望的人生不是在绽放,而是在压榨。
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虽然赢得了财富,却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这是为何呢?这些纷扰归结于一个字:争。如同佛教所说三毒“贪、嗔、痴”中的“贪”,“争”让你的世界充满着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生活中,争的欲望无处不在,而伴随欲望产生的损失也随即发生。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拼死拼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幸福、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本·沙哈尔老师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快乐其实很简单,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欲望满满的心中,放下牵挂,开阔心胸,心中自然清静无忧。
(2)自信:悦纳自我——植入正能量的基础做法在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要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个人,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老师却没有教,那就是“学会爱自己”。
人的一生跟谁相处得最久?父母还是另一半?都不是,这个人只能是你自己。可是很多人往往对“自己”这个终身伴侣不甚满意,甚至无法接受。拿出一面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很多人看到的是如此,并联想到诸如此类:五官丑陋,满脸雀斑;跟别人站在一起,身高矮人一头,身材更是无从谈起;与人交谈,别人妙语连珠,自己却不善言辞;同身边的朋友进行对比,别人有殷实的家境做后盾,而自己只能拼命去争取一切;看看和自己同龄的同事,别人能轻松完成工作,而自己一点小事总是做不好……怎么看自己都不如别人,痛恨自己天生条件不如人,后天的能力也不给自己争气,到最后自己都不想做自己,在这种状态下还怎么谈快乐。
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么史冬鹏肯定不快乐,因为有刘翔在的时候他总是赢不了;巴菲特也不会快乐,因为有个叫比尔·盖茨的人总是比自己有钱;所有过了40岁的女人肯定不会快乐,因为她们永远也不可能再次拥有20岁少女的青春……如果人们都这样看待身边的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感到快乐,因为不管一个人有多优秀,总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这叫“悦纳自我”。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面对自己,是否愿意悦纳自己。
悦纳自我,首先要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容貌和家庭。接受自己不够俊美的相貌,接受自己不够伟岸的身躯,接受自己贫困的家庭状况。不过,你完全可以去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去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情。
悦纳自我,还要接受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接受自己没有优于别人的天赋,接受自己没有惊世的才华,接受自己不是精英也不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但你可以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接受自己与理想的差距,重视自己的成长,不去嫉妒他人所拥有的财富,放下对自己过高的要求。
悦纳自我,不仅要接受现在,也要接受自己不如意的过去。接受自己年少无知虚度光阴,接受自己走过的弯路,接受自己错失的大好时机,接受自己犯下愚蠢的错误。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一大进步,直面过错之后应是吸取教训以便走得更好,而不是在悔恨、遗憾中伫足不前。
悦纳自我,最后要接受未来的失败和错误。未来仍然会不断失败,甚至会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如果奋斗多年仍然没有到达梦想的彼岸,仍要自珍自重,自信自如,不放弃希望和努力。
(3)乐观:方法总比困难多
东京有一家高档法国餐厅,生意好得不得了,想要预约用餐起码得等半年。这里的招牌菜就是“木村先生的苹果汤”。主厨介绍说:“这种苹果居然不会烂,可能会聚了生产者的灵魂。”通常,苹果切开后放一阵子就会变质、坏掉。然而,餐厅厨房里被切成两半放了两年的“木村苹果”却没有烂,只是越缩越小,最后竟变成了干果。
苹果“不会烂”的奥妙何在?答案要到木村的苹果园里去找。木村的果园简直就像荒芜的野山。为什么果园会荒芜到这种程度?原因是从1978年开始,木村就没有在果园里用过一滴农药、一撮有机肥料。木村要在果园里实现自然农业的梦想。让他产生这个念头的是一本日本农业专家写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什么都不做,也不使用农药和肥料的农业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木村连续好几年没有收入,一家7口人过着赤贫的生活。为了除尽30多种苹果树害虫,木村带领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不结果的果园里劳作,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喷洒醋液。
在木村停止使用农药的第8年,果园里开出了7朵苹果花,其中有2朵结了果,这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苹果放在佛堂祭拜后,全家人一起分享。这两个苹果好吃得令人惊讶,木村终于看到了苦尽之后的曙光。
一个拥有乐观心态的人,看待糟糕的事情的时候,能把糟糕的程度减半,而看待快乐的事情的时候,却能将快乐加倍。
(4)感恩心态:感激要说出来
很多中国人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腼腆,不善于表达,一句简单的“谢谢”,估计一个人一天即使说也不会超过三次。天气冷了,父母打电话来叮嘱要注意保暖;回家时,妻子为你准备好了饭菜;上班时,有人已经为你擦了桌子;挤公车时,有人给你让出了一个位置……每天总有人为你着想,为你做了一些事,也许你心存感激,可是你是否说出了一句“谢谢”?
虽然心里有所感激,但是人们往往不会表达出来。人们这样做的理由通常有两个:第一,觉得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没必要说出来;第二,虽然别人帮助了自己,但是自己也帮助了别人,所以两人之间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为什么要这么想呢?为什么不把心里的感激表达出来呢?你藏在心里别人怎么会知道,即便留到以后说,恐怕到最后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感激是一门学问,掌握好了不但别人舒服,你自己也会因为大胆的表白而感到愉悦。
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激,首先要“诚心实意”。“谢谢”两个字不能只是寒暄、客套,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感谢对方的愿望。其次要“直截了当”。向对方表示谢意的最好方式是当面感谢,不要委托别人,也不要含糊其辞地让人听不明白,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要向他道谢而不好意思。再次要“指名道姓”。如果你要感谢一同帮你办事的几个人,那就不仅仅要说概括性的“谢谢大家”,而且要一个一个指名道姓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最后要“主动及时”。马上找上门去,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向对方传达你的谢意。
(5)生存基础:身体也重要
50岁之前,用命换钱;50岁之后,用钱换命。每个人都有一瓶生命之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蒸发。年轻的时候这瓶水还有很多,于是不经意倒出一点,当时并不影响生命的质量。然而到了一定年纪,别人的生命之水还剩下半瓶,而你的却寥寥无几了,这时候身体的债主就找上门来了。
(6)韧性:不轻言放弃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一些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论怎样挣扎都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在对狗进行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蜂音器一响,大部分狗不但不逃避,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会卧倒在地,并开始呻吟和颤抖起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如此,实验中总是会有三分之一的狗依然尝试逃离。通过这个实验,塞里格曼发现,大部分狗本来有机会逃避,可是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样的现象被他称为“习得性无助”。
后来,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广仁把人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一次类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大部分人在多次无法解决问题的状况下变得无助,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放弃。
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人们发现,即便是将动物和人置于绝望的环境中,人为地让他们无法逃脱失败或惩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个体不会放弃,还是会做“徒劳”的挣扎与努力。
现实也正是如此。人的一生难免会遭遇挫折,然而每个人应对挫折的方式却又不同。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能在事业初期充满了奋斗的热情,保持旺盛的斗志。在这个阶段,普通人与杰出人士的差别不大。然而用不了十年,顽强者与懈怠者便显示出了差异。前者能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而后者则丧失信心,放弃努力,于是便出现了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