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立主权国家”,要到战国。
不叫国家,叫什么?
邦国。[4]
邦国是最合适的称呼。因为所有的邦,都包括城市和农村。城市叫国,加上农村叫邦。邦是全境,国是都城,邦比国更准确。当然,邦与国也可以通用。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行。叫国家,不行。
邦国有大小。小一点的,是一个城市加周边农村。因此,其国名往往从邑。这就是“城市国家”。大一些的,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首都,再加若干城市和周边农村,这就是“领土国家”。西周初年,大多数邦国都是城市国家。只有周例外,有丰、镐、洛邑好几个城市。
周,也是邦国吗?
也是。只不过,是最大也最高级的。周的国君称王,因此是王国。而且,也只有周君可以称王。其他邦国之君,或为公(如宋),或为侯(如齐),或为伯、子、男,不等。但他们可以统称为侯。因为侯是“有国者”,或“封藩守疆之殊爵”,也就是在边疆保卫天子的人,所以又叫“侯卫”。侯是很多的,所以叫“诸侯”,也就是“诸多的侯”。等到战国,诸侯们纷纷称王,邦国制度就解体了。
由周王国和诸邦国组成的世界,叫“周天下”。这个天下,跟秦汉以后的大不一样。秦汉以后,是“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一个天子,一个元首”。比方说,秦帝国与秦天下是合一的,秦天子也就是秦皇帝,这就叫“帝国制度”。
邦国制度则不同,是“一个天下,许多邦国,一个天子,许多元首”。天下只有一个,即周天下;天子也只有一个,即周天王。但在这个天下里面,有许多邦国,比如宋公国、齐侯国、郑伯国、楚子国、许男国,等等。这些邦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而且不一定同姓。
这样的天下,怎么能叫“王朝”?
也只能叫“国家联盟”。
这样的国家联盟,或多或少有点像英联邦。但,英国不是联邦的“宗主国”,女王也不“封建诸侯”。英联邦的成员国,包括英国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是平等的。联盟则是“松散的联合体”,成员国可以加入,也可以退出。
国名 姓及始建之君 所在地
邘(yú )姬姓,武王之子 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
邢(xíng) 姬姓,周公之后 今河北邢台市内
<;支阝>;(qí) 姬姓,文王之子 陕西岐山县东北
邠(bīn) 姬姓,周太王之国 今陕西彬县
邶(bèi) 纣王之子 今河南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
邰(tái) 姜姓 陕西武功县西南
(邑)(zài) 姬姓 河南民权县东
邿(shī) 妊姓,鲁之附庸国 山东济宁市东南
郕(chéng) 姬姓,武王之弟叔 武河南范县境内
邾(zhū) 颛顼之后 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后迁至湖北黄冈
郇(xún) 姬姓,文王之子 山西临猗县南
郜(gào) 姬姓,文王之子 山东成武县东南
<;昔阝>;(xí) 古蜀中小国 今四川邛崃
<;奄阝>;(yǎn) 嬴姓,商之盟国 山东曲阜县旧城东
郲(lái) 姜姓 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一带
郳(ní) 曹姓,邾侯之后 山东滕县东
郮(zhōu) 姜姓,炎帝之后 ——
郭(guō) 春秋国名 山东北部某地
郯(tán) 传为少昊之后 山东临沂郯城北
<;契阝>;(jì) 黄帝之后 今北京市西南
<;禹阝>;(yǔ) 妘姓 山东临沂县北
鄎(xī) 姬姓 河南息县东南
邹(zōu) 曹姓,颛顼之后 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
鄟(zhuān) 鲁之附庸国 山东郯城县东北
鄘(yōng) 管叔封地 河南新乡西北
<;覃阝>;(tán) —— 山东章丘西
<;無阝>;(xǔ) 姜姓 河南许昌县东
鄫(zēng) 姒姓,夏禹之后山东枣庄市东
<;寻阝>;(xún) 姒姓 山东潍县西南
邓(dèng) 曼姓 河南邓县
郐(kuài) 妘姓,祝融之后 河南密县东南
周天下却颇为不同。
首先,周天下在理论上和名义上是周和周王的,周联盟的成员国不是“加盟国”,而是“隶属国”。其次,周王国与诸侯国,周天子与各国君,是君臣关系,并不能平起平坐。第三,各诸侯国的主权和治权,至少在名义上都是周天子授予的,天子对他们不但要封,而且要建。
建,也许比封更关键。
我们的田野
什么是“建”?
建就是建国。它包括三个内容:授土、授民、授爵。
册封仪式是隆重的。祭坛由青白红黑黄五色土筑成,象征着东西南北中。诸侯封到哪一方,就取哪一方的土,再掺和代表中央的黄土,用白茅包裹交到诸侯手里。这就叫“授土”,表示诸侯拥有对那片土地的使用权。
赐给诸侯的人民则包括三部分:本族臣僚、殷商遗民,以及封地上的原住民。当然,这主要是指鲁、卫、晋、燕之类。其他邦国不一定有殷商遗民,原住民则一定有的,领导班子也一定是他自己的。这就叫“授民”,表示诸侯拥有对那些人民的统治权。这也是周人的一大发明。因为像这样土地和人民并赐,殷商卜辞中并没有记录。
由此可见,只有周的封建,才是“真封建”。
第三件事是指定国君,包括命名国号(比如宋、齐、鲁、卫),发表训示(比如《康诰》),赐予受封的象征物(比如冠冕、礼器、仪仗)。这就叫“授爵”,表示诸侯相对独立,权力合法,并拥有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世袭权。
这三个程序意义重大。
事实上,封邦建国必须授土、授民、授爵,表现出来的正是周人对“国家概念”的理解。尽管这个时候的邦国,还只是初级阶段的国家,甚至不能叫做国家。但从此,土地、人民和领袖,就成为我们民族的“国家三要素”。比如新中国的赞美诗《歌唱祖国》,就是第一段唱土地,第二段唱人民,第三段唱领袖。这是周制度的深远影响。
现实意义也很明显。授土和授民,表示周王才是全世界土地和人民的唯一产权人和法人;授爵,则表示他是所有邦国的最高统治者。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权和产权都是周王的,诸侯只有财权和治权。
但当时似乎没人想那么多。程序结束后,受封的诸侯个个峨冠博带,珠光宝气,焕然一新。他们率领部属、族人、庶众、臣妾,欢天喜地奔赴封区,定疆域,建社稷,封子弟,收赋税,分田分地真忙。
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宗庙和社稷。宗庙祭祀列祖列宗,社稷则祭祀土地和谷神。这个祭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土有谷就有民。于是,社稷便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由此还诞生了一种建筑制度,即国都的中央是宫殿,宫殿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叫“左祖右社”。
分到的土地和人民也要整合。具体方案是人民编组,土地分块。先把一大片土地分成均等的九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边八块是“私田”。私田由按照血缘关系重新编组的农民包产到户,但八户农民必须先耕种中间的公田,才能再耕种私田。公田的收入,用于公共事务,这就叫“井田制”。
我们的田野,是这样的吗?
不钻牛角尖就是。整整齐齐规划成井字形,周边封疆,中间阡陌,每块田地刚好百亩,当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但“平均地权,公私两利”,则是可能的。大夫和诸侯从公田获利,更是可能。
从象征的意义讲,井田制甚至也是一种“封建”。或者反过来把封建看作井田。天下之中的周王,封国之中的诸侯,就是当中那块公田。
但,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本身就有维稳功能”呢?
因为封建是一种秩序。
封建是一种秩序
封建制,把世界分成了三个层次。
最高也最大的,叫“天下”。按照当时的观念,它就是全世界,所以又叫“普天之下”。天下的最高领袖叫“天子”,即周王,也叫周天王。他是天底所有人共同的君主,叫“天下共主”。他的邦国是王国,他的族人是王族,他的家庭是王室,他的社稷则叫王社。
次一级的叫“国”,也就是“封国”。封国的君主叫“国君”,其爵位细分应有五等,统称则为“公侯”。所以,他们的族人是公族,他们的家庭是公室。他们的社稷,为人民立的叫国社,为自己立的叫侯社。[5]
再次一级的叫“家”,也就是“采邑”。采邑的君主叫“家君”,也就是大夫。大夫也是世袭的,叫“某某氏”,比如春秋时鲁国的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也是家与国的区别:国君称姓(姬姓、姜姓、姒姓、嬴姓),大夫称氏。所以,大夫的族人是氏族,他们的家庭是氏室。
层级 名称 君主 身份 家庭 家族 儿子
第一级 天下 天子 天下共主 王室 王族 王子
第二级 国 诸侯 国君 公室 公族 公子
第三级 家 大夫 家君 氏室 氏族 君子
天下、国、家,层次分明吧?
这就是所谓“封建”。
很清楚,封,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建,就是“厘定君臣关系”。为什么是君臣?因为诸侯是天子所封,大夫是诸侯所立。前者叫“封邦建国”,后者叫“封土立家”。后一种封建(封建大夫之家),也是有青铜器铭文为证的。
所以,诸侯是天子之臣,大夫是诸侯之臣。大夫对诸侯要尽力辅佐,并承担从征、纳贡等义务。诸侯的义务,则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当然,如果受到其他诸侯欺侮,也可以向天子投诉,天子则应出面为他主持公道。这是天子的义务。
同样,权利和权力也很明确。
天子的权力是封建诸侯,这就是建国;诸侯的权力是封建大夫,这就是立家。但是大夫不能把自己的“家”再分封给别的什么人。也就是说,大夫没有再封之权。这个规定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我们以后还要再说。
享有治权的,也只有天子、诸侯和大夫。不同的是,天子在理论上对周天下,在实际上对周王国,都有统治权。诸侯和大夫则只对自己的封国和采邑有权统治,但他们的治权既是理论上的,也是实际上的。
也就是说,大夫的家,诸侯的国,都自治。大夫有权自行管理采邑,叫“齐家”,诸侯不干预;诸侯有权自行治理封国,叫“治国”,天子也不过问。但,大夫除了齐家,还有义务协助诸侯治国。诸侯也有义务在发生动乱时,奉天子之命摆平江湖,叫“平天下”。
哈,三级所有,层层转包,秩序井然吧?
这就是“邦国制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在这种制度中,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却“虚君共和”。大夫的家和诸侯的国,则共同组成真正的政治实体,即“家国”。家国变成国家,要到战国。秦汉以后,国家与天下合二为一,邦国就变成了帝国。从此,天下只设郡县,不封诸侯,封建制和邦国制寿终正寝。
封建,是战国以前的“国际秩序”。
这样的事,别的地方有吗?
没有。
周人的邦国制,不同于大多数文明古国的君主制,不同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共和制,也不同于近现代的联邦制或邦联制,跟欧洲和日本的封建制也只有相似之处。与井田、宗法、礼乐相配套的封建制,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国家体制,也是周人的制度创新。
创新是智慧的。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封建制是上层建筑,同时也都是巩固政权的手段。封建制把姬周和异姓、中央及地方捆绑在一起,井田制则把民生和民心、人民及土地捆绑在一起。农民不离乡背井,豪酋不犯上作乱,闲汉们不无事生非,可不就天下太平?
何况封建也好,井田也罢,都是秩序。有秩序,就不乱。但光有秩序,还不足以“维稳”,因为秩序可以破坏。春秋礼坏乐崩,战国诸侯独立,就是封建秩序的崩溃。
那么,周公及其继承人“维护封建秩序,防止社会动乱”的办法还有什么呢?
宗法和礼乐。
立主权国家”,要到战国。
不叫国家,叫什么?
邦国。[4]
邦国是最合适的称呼。因为所有的邦,都包括城市和农村。城市叫国,加上农村叫邦。邦是全境,国是都城,邦比国更准确。当然,邦与国也可以通用。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行。叫国家,不行。
邦国有大小。小一点的,是一个城市加周边农村。因此,其国名往往从邑。这就是“城市国家”。大一些的,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首都,再加若干城市和周边农村,这就是“领土国家”。西周初年,大多数邦国都是城市国家。只有周例外,有丰、镐、洛邑好几个城市。
周,也是邦国吗?
也是。只不过,是最大也最高级的。周的国君称王,因此是王国。而且,也只有周君可以称王。其他邦国之君,或为公(如宋),或为侯(如齐),或为伯、子、男,不等。但他们可以统称为侯。因为侯是“有国者”,或“封藩守疆之殊爵”,也就是在边疆保卫天子的人,所以又叫“侯卫”。侯是很多的,所以叫“诸侯”,也就是“诸多的侯”。等到战国,诸侯们纷纷称王,邦国制度就解体了。
由周王国和诸邦国组成的世界,叫“周天下”。这个天下,跟秦汉以后的大不一样。秦汉以后,是“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一个天子,一个元首”。比方说,秦帝国与秦天下是合一的,秦天子也就是秦皇帝,这就叫“帝国制度”。
邦国制度则不同,是“一个天下,许多邦国,一个天子,许多元首”。天下只有一个,即周天下;天子也只有一个,即周天王。但在这个天下里面,有许多邦国,比如宋公国、齐侯国、郑伯国、楚子国、许男国,等等。这些邦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而且不一定同姓。
这样的天下,怎么能叫“王朝”?
也只能叫“国家联盟”。
这样的国家联盟,或多或少有点像英联邦。但,英国不是联邦的“宗主国”,女王也不“封建诸侯”。英联邦的成员国,包括英国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是平等的。联盟则是“松散的联合体”,成员国可以加入,也可以退出。
国名 姓及始建之君 所在地
邘(yú )姬姓,武王之子 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
邢(xíng) 姬姓,周公之后 今河北邢台市内
<;支阝>;(qí) 姬姓,文王之子 陕西岐山县东北
邠(bīn) 姬姓,周太王之国 今陕西彬县
邶(bèi) 纣王之子 今河南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
邰(tái) 姜姓 陕西武功县西南
(邑)(zài) 姬姓 河南民权县东
邿(shī) 妊姓,鲁之附庸国 山东济宁市东南
郕(chéng) 姬姓,武王之弟叔 武河南范县境内
邾(zhū) 颛顼之后 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后迁至湖北黄冈
郇(xún) 姬姓,文王之子 山西临猗县南
郜(gào) 姬姓,文王之子 山东成武县东南
<;昔阝>;(xí) 古蜀中小国 今四川邛崃
<;奄阝>;(yǎn) 嬴姓,商之盟国 山东曲阜县旧城东
郲(lái) 姜姓 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一带
郳(ní) 曹姓,邾侯之后 山东滕县东
郮(zhōu) 姜姓,炎帝之后 ——
郭(guō) 春秋国名 山东北部某地
郯(tán) 传为少昊之后 山东临沂郯城北
<;契阝>;(jì) 黄帝之后 今北京市西南
<;禹阝>;(yǔ) 妘姓 山东临沂县北
鄎(xī) 姬姓 河南息县东南
邹(zōu) 曹姓,颛顼之后 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
鄟(zhuān) 鲁之附庸国 山东郯城县东北
鄘(yōng) 管叔封地 河南新乡西北
<;覃阝>;(tán) —— 山东章丘西
<;無阝>;(xǔ) 姜姓 河南许昌县东
鄫(zēng) 姒姓,夏禹之后山东枣庄市东
<;寻阝>;(xún) 姒姓 山东潍县西南
邓(dèng) 曼姓 河南邓县
郐(kuài) 妘姓,祝融之后 河南密县东南
周天下却颇为不同。
首先,周天下在理论上和名义上是周和周王的,周联盟的成员国不是“加盟国”,而是“隶属国”。其次,周王国与诸侯国,周天子与各国君,是君臣关系,并不能平起平坐。第三,各诸侯国的主权和治权,至少在名义上都是周天子授予的,天子对他们不但要封,而且要建。
建,也许比封更关键。
我们的田野
什么是“建”?
建就是建国。它包括三个内容:授土、授民、授爵。
册封仪式是隆重的。祭坛由青白红黑黄五色土筑成,象征着东西南北中。诸侯封到哪一方,就取哪一方的土,再掺和代表中央的黄土,用白茅包裹交到诸侯手里。这就叫“授土”,表示诸侯拥有对那片土地的使用权。
赐给诸侯的人民则包括三部分:本族臣僚、殷商遗民,以及封地上的原住民。当然,这主要是指鲁、卫、晋、燕之类。其他邦国不一定有殷商遗民,原住民则一定有的,领导班子也一定是他自己的。这就叫“授民”,表示诸侯拥有对那些人民的统治权。这也是周人的一大发明。因为像这样土地和人民并赐,殷商卜辞中并没有记录。
由此可见,只有周的封建,才是“真封建”。
第三件事是指定国君,包括命名国号(比如宋、齐、鲁、卫),发表训示(比如《康诰》),赐予受封的象征物(比如冠冕、礼器、仪仗)。这就叫“授爵”,表示诸侯相对独立,权力合法,并拥有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世袭权。
这三个程序意义重大。
事实上,封邦建国必须授土、授民、授爵,表现出来的正是周人对“国家概念”的理解。尽管这个时候的邦国,还只是初级阶段的国家,甚至不能叫做国家。但从此,土地、人民和领袖,就成为我们民族的“国家三要素”。比如新中国的赞美诗《歌唱祖国》,就是第一段唱土地,第二段唱人民,第三段唱领袖。这是周制度的深远影响。
现实意义也很明显。授土和授民,表示周王才是全世界土地和人民的唯一产权人和法人;授爵,则表示他是所有邦国的最高统治者。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权和产权都是周王的,诸侯只有财权和治权。
但当时似乎没人想那么多。程序结束后,受封的诸侯个个峨冠博带,珠光宝气,焕然一新。他们率领部属、族人、庶众、臣妾,欢天喜地奔赴封区,定疆域,建社稷,封子弟,收赋税,分田分地真忙。
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宗庙和社稷。宗庙祭祀列祖列宗,社稷则祭祀土地和谷神。这个祭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土有谷就有民。于是,社稷便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由此还诞生了一种建筑制度,即国都的中央是宫殿,宫殿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叫“左祖右社”。
分到的土地和人民也要整合。具体方案是人民编组,土地分块。先把一大片土地分成均等的九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边八块是“私田”。私田由按照血缘关系重新编组的农民包产到户,但八户农民必须先耕种中间的公田,才能再耕种私田。公田的收入,用于公共事务,这就叫“井田制”。
我们的田野,是这样的吗?
不钻牛角尖就是。整整齐齐规划成井字形,周边封疆,中间阡陌,每块田地刚好百亩,当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但“平均地权,公私两利”,则是可能的。大夫和诸侯从公田获利,更是可能。
从象征的意义讲,井田制甚至也是一种“封建”。或者反过来把封建看作井田。天下之中的周王,封国之中的诸侯,就是当中那块公田。
但,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本身就有维稳功能”呢?
因为封建是一种秩序。
封建是一种秩序
封建制,把世界分成了三个层次。
最高也最大的,叫“天下”。按照当时的观念,它就是全世界,所以又叫“普天之下”。天下的最高领袖叫“天子”,即周王,也叫周天王。他是天底所有人共同的君主,叫“天下共主”。他的邦国是王国,他的族人是王族,他的家庭是王室,他的社稷则叫王社。
次一级的叫“国”,也就是“封国”。封国的君主叫“国君”,其爵位细分应有五等,统称则为“公侯”。所以,他们的族人是公族,他们的家庭是公室。他们的社稷,为人民立的叫国社,为自己立的叫侯社。[5]
再次一级的叫“家”,也就是“采邑”。采邑的君主叫“家君”,也就是大夫。大夫也是世袭的,叫“某某氏”,比如春秋时鲁国的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也是家与国的区别:国君称姓(姬姓、姜姓、姒姓、嬴姓),大夫称氏。所以,大夫的族人是氏族,他们的家庭是氏室。
层级 名称 君主 身份 家庭 家族 儿子
第一级 天下 天子 天下共主 王室 王族 王子
第二级 国 诸侯 国君 公室 公族 公子
第三级 家 大夫 家君 氏室 氏族 君子
天下、国、家,层次分明吧?
这就是所谓“封建”。
很清楚,封,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建,就是“厘定君臣关系”。为什么是君臣?因为诸侯是天子所封,大夫是诸侯所立。前者叫“封邦建国”,后者叫“封土立家”。后一种封建(封建大夫之家),也是有青铜器铭文为证的。
所以,诸侯是天子之臣,大夫是诸侯之臣。大夫对诸侯要尽力辅佐,并承担从征、纳贡等义务。诸侯的义务,则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当然,如果受到其他诸侯欺侮,也可以向天子投诉,天子则应出面为他主持公道。这是天子的义务。
同样,权利和权力也很明确。
天子的权力是封建诸侯,这就是建国;诸侯的权力是封建大夫,这就是立家。但是大夫不能把自己的“家”再分封给别的什么人。也就是说,大夫没有再封之权。这个规定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我们以后还要再说。
享有治权的,也只有天子、诸侯和大夫。不同的是,天子在理论上对周天下,在实际上对周王国,都有统治权。诸侯和大夫则只对自己的封国和采邑有权统治,但他们的治权既是理论上的,也是实际上的。
也就是说,大夫的家,诸侯的国,都自治。大夫有权自行管理采邑,叫“齐家”,诸侯不干预;诸侯有权自行治理封国,叫“治国”,天子也不过问。但,大夫除了齐家,还有义务协助诸侯治国。诸侯也有义务在发生动乱时,奉天子之命摆平江湖,叫“平天下”。
哈,三级所有,层层转包,秩序井然吧?
这就是“邦国制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在这种制度中,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却“虚君共和”。大夫的家和诸侯的国,则共同组成真正的政治实体,即“家国”。家国变成国家,要到战国。秦汉以后,国家与天下合二为一,邦国就变成了帝国。从此,天下只设郡县,不封诸侯,封建制和邦国制寿终正寝。
封建,是战国以前的“国际秩序”。
这样的事,别的地方有吗?
没有。
周人的邦国制,不同于大多数文明古国的君主制,不同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共和制,也不同于近现代的联邦制或邦联制,跟欧洲和日本的封建制也只有相似之处。与井田、宗法、礼乐相配套的封建制,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国家体制,也是周人的制度创新。
创新是智慧的。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封建制是上层建筑,同时也都是巩固政权的手段。封建制把姬周和异姓、中央及地方捆绑在一起,井田制则把民生和民心、人民及土地捆绑在一起。农民不离乡背井,豪酋不犯上作乱,闲汉们不无事生非,可不就天下太平?
何况封建也好,井田也罢,都是秩序。有秩序,就不乱。但光有秩序,还不足以“维稳”,因为秩序可以破坏。春秋礼坏乐崩,战国诸侯独立,就是封建秩序的崩溃。
那么,周公及其继承人“维护封建秩序,防止社会动乱”的办法还有什么呢?
宗法和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