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红楼之天下为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贾宝玉原以为那位堂姐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帮忙,结果,转头人家就送来了这些东西,让贾宝玉不免有些讪讪的,为自己误会了堂姐而有些不好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丫头来报,说是贾玖屋里的小红来了。
贾宝玉见过小红,还不止一次。在贾宝玉的眼中,这个名唤小红的丫头,不仅模样俏丽,口齿也十分伶俐。只是贾玖对自己屋里的丫头们管教甚严,所以,无论是小红也好、晴雯也罢,抑或是其他的丫头们。从来不敢跟贾宝玉的丫头那样,在各位姑娘小爷们跟前放肆。
对于贾玖和那些宫里出来的姑姑嬷嬷们来说,这样的丫头才是正常的。可是贾宝玉就十分不适应。
因此,当贾玖屋里的丫头们来的时候,贾宝玉都会格外亲热。
今天也一样。
听说小红来了,哪怕小红的容貌并不是顶尖的,也让贾宝玉的脸上多了三分热切,连声道:“还不快请。”甚至自己也走到门边迎接。
守在门边的小丫头连忙把打起帘子,让外面等着的小红进来。小红一进门,就跟贾宝玉并屋子里的诸位姑娘们见礼,而众人也看到了小红手里的小匣子。
史湘云道:“之前二姐姐已经让晴雯给三姐姐送了陈年旧纸。难道这里面又是纸张不成?”
小红行过礼,避开了贾宝玉搀扶的手,站直了身体。这才道:“回史大姑娘的话,这匣子里面不是纸张,而是我们姑娘亲自抄写、整理出来的《战国策》。我们姑娘说。《战国策》乃是上古史中的第一本,许多典故也都是从这本书里面开始的。那些四书五经什么的,因为是死记硬背,有些甚至连那些著作者自己都做不到的教条,只怕宝二爷没有这个耐心读。倒是这《战国策》,因为是一个个小故事,宝二爷说不定还能够多看几天。”
说着。又转过头来,对贾宝玉道:“宝二爷,道门对《战国策》的讲解和儒家对《战国策》的讲解有许多出入。我们姑娘结合倩姑娘清姑娘那边的读书笔记。经过数年时间,才把这部《战国策》整理出来。我们姑娘也说了,这部《战国策》并不是送给宝二爷的,而是借给宝二爷的。若是宝二爷不喜欢或者不需要。那婢子现在就拿回去……”
贾宝玉连忙道:“哪里会不喜欢。我正愁从哪里开始呢。真是让二姐姐费心了。”
小红看了看贾宝玉。这才道:“既然如此,那么,婢子就把这匣子留下。这里面是第一卷。我们姑娘说,宝二爷读完了,请记得归还,再借第二卷,不然,就让婢子直接把他拿回去。”
贾宝玉听了连连应下。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稀罕,这在贾宝玉身上最为明显。
对于贾宝玉来说。什么金银珠玉,什么古玩字画,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来得太容易,应有尽有。相反,那些什么花儿、露水之类的东西,必须要赶着新鲜采摘、搜集,贾宝玉屋里的那些丫头们又娇惯得很,心情好了,跟着贾宝玉一起弄,心情不好,照样甩手去玩了,让贾宝玉一个人顶着太阳或者是顶着晨曦做这些。
所以,在贾宝玉的心中,那些古董什么,的确不比上他弄的那些花啊水的。
当然,比那些花儿、水更不容易得的,便是贾玖的东西了。跟别的姑娘们不同,贾玖会给贾赦做腰带、会给贾琏做扇套、会给贾琮做书包,也会给惜春做荷包,但是其他的姑娘小爷们,从来不曾得到过贾玖的针线,更不要说比针线更难得的书籍、笔记之类的东西了。
在贾宝玉看来,他满屋子的书,都比不上这匣子里面的这本,哪怕这本只有第一卷。
匣子里的书,不止贾宝玉稀罕,薛家姐妹和探春一样稀罕。当然,他们稀罕的内容跟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稀罕这本书,那是因为贾玖第一次让丫头送东西给他——虽然事先已经说明了,这书是借给他的。——薛宝钗薛宝琴和探春三个稀罕的是,这本书上的注释,不但有道门中人对这本书的讲解,还有儒家名师对这本书的讲解。
这样的一本书,不要说在闺阁之中了,就是放到外面去,也会有造成无数的轰动,会有无数的士子、读书人,甚至是官员,为了早日抄录此书而明争暗斗,京师纸贵的盛况会在京师又一次上演。
等小红一走,薛宝钗立刻打开了匣子。
只见那匣子里面放着一本包得整整齐齐的书。藏青的封面上,用大大的瘦金体写着《战国策》三个字。翻开封面,第一页却是空白,而在第二张纸上,一样用瘦金体写着四个字:“卷一 东周”。
再往下翻,方是正文。
整部书的正文都是用瘦金体书写的,字字清贵,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就是读书态度最不纯粹的贾宝玉,此时此刻都不免浑身一震。如果有见识的人看了,便能知道,贾宝玉这是被那文字中的剑意给震慑到了。
可惜的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习武之人,只知道,这字清雅高贵,让人生不出一丝一毫异样的心思来。
每一段正文之后,都带着隶书写的注释。其中,蓝色是道门解释,朱砂是儒家解释,而最后的黑色,竟然是参考文献。连出自哪部书、哪一卷、哪一句,都注明了。像比较冷僻的生字、跟今文不同的古语用法,都标识了相关辞书,连位置也有标注。还有同样的故事,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因为作者的观念和看法的不同,也会跟着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也被细心地做了笔记,有的还注明了前因后果和特定的历史原因。
薛宝钗与薛宝琴、探春几个翻阅之后。都纷纷叹息,道:“二姐姐真是用心了。这样的一部书,若是读完、都记住了,只怕这里面相关的书籍也都记住了大半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贾宝玉把这本书都背下来了,哪怕他只背了几篇,也不用害怕贾政的盘问了。
这本书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薛宝琴最是心痒难耐。
他有些后悔了。若是他不用为贾宝玉补功课就好了。他可以在第一时间为自己抄录一份。然后... -->>
贾宝玉原以为那位堂姐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帮忙,结果,转头人家就送来了这些东西,让贾宝玉不免有些讪讪的,为自己误会了堂姐而有些不好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丫头来报,说是贾玖屋里的小红来了。
贾宝玉见过小红,还不止一次。在贾宝玉的眼中,这个名唤小红的丫头,不仅模样俏丽,口齿也十分伶俐。只是贾玖对自己屋里的丫头们管教甚严,所以,无论是小红也好、晴雯也罢,抑或是其他的丫头们。从来不敢跟贾宝玉的丫头那样,在各位姑娘小爷们跟前放肆。
对于贾玖和那些宫里出来的姑姑嬷嬷们来说,这样的丫头才是正常的。可是贾宝玉就十分不适应。
因此,当贾玖屋里的丫头们来的时候,贾宝玉都会格外亲热。
今天也一样。
听说小红来了,哪怕小红的容貌并不是顶尖的,也让贾宝玉的脸上多了三分热切,连声道:“还不快请。”甚至自己也走到门边迎接。
守在门边的小丫头连忙把打起帘子,让外面等着的小红进来。小红一进门,就跟贾宝玉并屋子里的诸位姑娘们见礼,而众人也看到了小红手里的小匣子。
史湘云道:“之前二姐姐已经让晴雯给三姐姐送了陈年旧纸。难道这里面又是纸张不成?”
小红行过礼,避开了贾宝玉搀扶的手,站直了身体。这才道:“回史大姑娘的话,这匣子里面不是纸张,而是我们姑娘亲自抄写、整理出来的《战国策》。我们姑娘说。《战国策》乃是上古史中的第一本,许多典故也都是从这本书里面开始的。那些四书五经什么的,因为是死记硬背,有些甚至连那些著作者自己都做不到的教条,只怕宝二爷没有这个耐心读。倒是这《战国策》,因为是一个个小故事,宝二爷说不定还能够多看几天。”
说着。又转过头来,对贾宝玉道:“宝二爷,道门对《战国策》的讲解和儒家对《战国策》的讲解有许多出入。我们姑娘结合倩姑娘清姑娘那边的读书笔记。经过数年时间,才把这部《战国策》整理出来。我们姑娘也说了,这部《战国策》并不是送给宝二爷的,而是借给宝二爷的。若是宝二爷不喜欢或者不需要。那婢子现在就拿回去……”
贾宝玉连忙道:“哪里会不喜欢。我正愁从哪里开始呢。真是让二姐姐费心了。”
小红看了看贾宝玉。这才道:“既然如此,那么,婢子就把这匣子留下。这里面是第一卷。我们姑娘说,宝二爷读完了,请记得归还,再借第二卷,不然,就让婢子直接把他拿回去。”
贾宝玉听了连连应下。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稀罕,这在贾宝玉身上最为明显。
对于贾宝玉来说。什么金银珠玉,什么古玩字画,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来得太容易,应有尽有。相反,那些什么花儿、露水之类的东西,必须要赶着新鲜采摘、搜集,贾宝玉屋里的那些丫头们又娇惯得很,心情好了,跟着贾宝玉一起弄,心情不好,照样甩手去玩了,让贾宝玉一个人顶着太阳或者是顶着晨曦做这些。
所以,在贾宝玉的心中,那些古董什么,的确不比上他弄的那些花啊水的。
当然,比那些花儿、水更不容易得的,便是贾玖的东西了。跟别的姑娘们不同,贾玖会给贾赦做腰带、会给贾琏做扇套、会给贾琮做书包,也会给惜春做荷包,但是其他的姑娘小爷们,从来不曾得到过贾玖的针线,更不要说比针线更难得的书籍、笔记之类的东西了。
在贾宝玉看来,他满屋子的书,都比不上这匣子里面的这本,哪怕这本只有第一卷。
匣子里的书,不止贾宝玉稀罕,薛家姐妹和探春一样稀罕。当然,他们稀罕的内容跟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稀罕这本书,那是因为贾玖第一次让丫头送东西给他——虽然事先已经说明了,这书是借给他的。——薛宝钗薛宝琴和探春三个稀罕的是,这本书上的注释,不但有道门中人对这本书的讲解,还有儒家名师对这本书的讲解。
这样的一本书,不要说在闺阁之中了,就是放到外面去,也会有造成无数的轰动,会有无数的士子、读书人,甚至是官员,为了早日抄录此书而明争暗斗,京师纸贵的盛况会在京师又一次上演。
等小红一走,薛宝钗立刻打开了匣子。
只见那匣子里面放着一本包得整整齐齐的书。藏青的封面上,用大大的瘦金体写着《战国策》三个字。翻开封面,第一页却是空白,而在第二张纸上,一样用瘦金体写着四个字:“卷一 东周”。
再往下翻,方是正文。
整部书的正文都是用瘦金体书写的,字字清贵,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就是读书态度最不纯粹的贾宝玉,此时此刻都不免浑身一震。如果有见识的人看了,便能知道,贾宝玉这是被那文字中的剑意给震慑到了。
可惜的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习武之人,只知道,这字清雅高贵,让人生不出一丝一毫异样的心思来。
每一段正文之后,都带着隶书写的注释。其中,蓝色是道门解释,朱砂是儒家解释,而最后的黑色,竟然是参考文献。连出自哪部书、哪一卷、哪一句,都注明了。像比较冷僻的生字、跟今文不同的古语用法,都标识了相关辞书,连位置也有标注。还有同样的故事,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因为作者的观念和看法的不同,也会跟着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也被细心地做了笔记,有的还注明了前因后果和特定的历史原因。
薛宝钗与薛宝琴、探春几个翻阅之后。都纷纷叹息,道:“二姐姐真是用心了。这样的一部书,若是读完、都记住了,只怕这里面相关的书籍也都记住了大半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贾宝玉把这本书都背下来了,哪怕他只背了几篇,也不用害怕贾政的盘问了。
这本书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薛宝琴最是心痒难耐。
他有些后悔了。若是他不用为贾宝玉补功课就好了。他可以在第一时间为自己抄录一份。然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