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明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取士,也就是选拔官吏,其实只是选拔官员,科举考出来的人基本不会去做吏员。而官员选拔,却正是国家管理中极重要的一环。毕竟不论什么样的国家制度,终归还是需要官员来施行。
自隋开创科举,到了明朝时,已是鼎盛时期。明朝也是各朝中对科举最为高度重视的,科举的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到了如今,科举的鼎盛,也造就了明代庞大的读书人群体。
天下此时拥有秀才功名者,就有六十余万人,拥有举人功名者,也有两万余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要成为一个秀才,得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难关,才能进学成为一名秀才。
而天下秀才居然有六十余万,可想而知,此时读书识字的人该有多少。
而秀才想成为举人,更难。得通过省提学官举行的岁考和科考,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然后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乡试的录取率大约三十取一。考中举人,再进京参加会试,最后还要通过殿试,才能真正成为进士。
不过明代的科举不同于唐宋时期,唐时主要考贴经墨义,宋朝主考策问。而到了明朝,乡试、会试头场都考八股文。
能否考中,都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既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还得有一定的程式,字数又还有限制,句法还要求对偶。
八股文就是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有六段。
在这种考试制度下,无数的读书人都把毕生的精力用于研究八股文。
而在刘钧看来,八股文更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他比做诗填词,要求更多。而这种选出来的八股高手,对于管理国家。治理地方,有什么作用帮助吗?
刘钧觉得没什么帮助。
官员需要的是哪些能力?
刘钧认为是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需要的是他们的品德操守,以及个人业务能力。
读圣贤经典,固然能提升品德操守。但业务能力也得强。明末之时东林党等自认为君子的那些官员,他们少部份人有节操,大部份人道貌岸然,至于个人业务能力更是几近于无。
当官需要哪些业务能力?
当官得有文化有知识,连字都不识的人当不了官。没见识少阅历。而且这个有知识,还不能仅是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你还得有专业的知识,不会熟通经典,你也还得懂得些数学,知道些地理、天气,甚至懂些管理,明白些人际关系、公关广告等这些知识。
还得有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力和用人能力等。
而科举出来的许多官员,往往最缺的就是这些。
用这样一群人来管理天下,刘钧觉得很忧伤。
这就好比用一群书呆子去指挥军队做战一样,一窍不通。只会乱拍脑袋,结果不吃败仗都不可能。
刘钧的军队为何能战无不胜?抛开装备和训练不说,楚军从来不用外行指导内行是个关键。
袁继咸也是科举出身的,他对于科举制度是很维护的,听说皇帝想要改革科举,很是担忧。
看着他那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样子,刘钧不由的摇头笑了笑。
“元辅你了不必太担忧,我也很明白科举的重大意义,实行了千年的取士制度。一度改革,必然会触及无数人利益,尤其眼下还是多事之秋,不能一棒子把天下读书人都惹怒了。”
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怎么也有百万。
若是把识字的都算上,估计得有千万。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寒门子弟,无数的人都在盯着科举这条路呢,千军万马都想要挤独木桥。
刘钧若敢突然把这桥拆了,那真是引天下读书人众怒了。
“朕也知道饭要一口口吃,但有些事情却得早做考虑谋划。这一次的科举还是照以往形式进行。但我也希望有些小小改革,算是探探路。不如就从取消八股策问,改为贴经墨义加策问如何?”刘钧问袁继咸。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各朝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设十科。而到了唐朝时,考试科目也很多,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科,到了明代,则只设进士一科。
但除了些特制科目外,不管明经... -->>
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取士,也就是选拔官吏,其实只是选拔官员,科举考出来的人基本不会去做吏员。而官员选拔,却正是国家管理中极重要的一环。毕竟不论什么样的国家制度,终归还是需要官员来施行。
自隋开创科举,到了明朝时,已是鼎盛时期。明朝也是各朝中对科举最为高度重视的,科举的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到了如今,科举的鼎盛,也造就了明代庞大的读书人群体。
天下此时拥有秀才功名者,就有六十余万人,拥有举人功名者,也有两万余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要成为一个秀才,得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难关,才能进学成为一名秀才。
而天下秀才居然有六十余万,可想而知,此时读书识字的人该有多少。
而秀才想成为举人,更难。得通过省提学官举行的岁考和科考,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然后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乡试的录取率大约三十取一。考中举人,再进京参加会试,最后还要通过殿试,才能真正成为进士。
不过明代的科举不同于唐宋时期,唐时主要考贴经墨义,宋朝主考策问。而到了明朝,乡试、会试头场都考八股文。
能否考中,都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既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还得有一定的程式,字数又还有限制,句法还要求对偶。
八股文就是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有六段。
在这种考试制度下,无数的读书人都把毕生的精力用于研究八股文。
而在刘钧看来,八股文更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他比做诗填词,要求更多。而这种选出来的八股高手,对于管理国家。治理地方,有什么作用帮助吗?
刘钧觉得没什么帮助。
官员需要的是哪些能力?
刘钧认为是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需要的是他们的品德操守,以及个人业务能力。
读圣贤经典,固然能提升品德操守。但业务能力也得强。明末之时东林党等自认为君子的那些官员,他们少部份人有节操,大部份人道貌岸然,至于个人业务能力更是几近于无。
当官需要哪些业务能力?
当官得有文化有知识,连字都不识的人当不了官。没见识少阅历。而且这个有知识,还不能仅是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你还得有专业的知识,不会熟通经典,你也还得懂得些数学,知道些地理、天气,甚至懂些管理,明白些人际关系、公关广告等这些知识。
还得有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力和用人能力等。
而科举出来的许多官员,往往最缺的就是这些。
用这样一群人来管理天下,刘钧觉得很忧伤。
这就好比用一群书呆子去指挥军队做战一样,一窍不通。只会乱拍脑袋,结果不吃败仗都不可能。
刘钧的军队为何能战无不胜?抛开装备和训练不说,楚军从来不用外行指导内行是个关键。
袁继咸也是科举出身的,他对于科举制度是很维护的,听说皇帝想要改革科举,很是担忧。
看着他那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样子,刘钧不由的摇头笑了笑。
“元辅你了不必太担忧,我也很明白科举的重大意义,实行了千年的取士制度。一度改革,必然会触及无数人利益,尤其眼下还是多事之秋,不能一棒子把天下读书人都惹怒了。”
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怎么也有百万。
若是把识字的都算上,估计得有千万。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寒门子弟,无数的人都在盯着科举这条路呢,千军万马都想要挤独木桥。
刘钧若敢突然把这桥拆了,那真是引天下读书人众怒了。
“朕也知道饭要一口口吃,但有些事情却得早做考虑谋划。这一次的科举还是照以往形式进行。但我也希望有些小小改革,算是探探路。不如就从取消八股策问,改为贴经墨义加策问如何?”刘钧问袁继咸。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各朝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设十科。而到了唐朝时,考试科目也很多,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科,到了明代,则只设进士一科。
但除了些特制科目外,不管明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