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明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子的问话,引来殿中朝臣们心中的一阵激荡,终于要开始了。
不过却没有人马上接话开口,殿中反而一阵静默。这静默让崇祯有一刹那的疑惑,难道刘钧在朝中人缘如此之好?
倒不是刘钧人缘好,要不然也不会有无数弹章飞上御案了。只不过,人的名树的影,刘钧毕竟是本朝的一个异数,二百余年大明朝,还从没有出过他这样的人物。一时间,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
毕竟,刘钧虽然才二十来岁,却还有着一个阎王爷的混名。
殿中的沉默让崇祯脸色有些难看,一个个飞章弹劾,措词激烈,可真的让他们开口了,却又一个个缩在后面。崇祯目光在殿中臣子身上扫过一遍,最后沉着脸望向刘宗周。
“刘卿,你是左都御史,九卿之一,言官之首,职责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
刘宗宗位居二品,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并称大九卿,地位崇高。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御史虽是言官之首,但却不能冒然出手的。弹劾博击之事应当让那些地位不高、资历不深、年纪较轻、顾忌较少的官员去干。用明太祖的话,是应该建立一种“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的监察体制。也正因此,大明才建立了一套被称为“科道”的监察系统。
可是现在,崇祯却直接点了刘周宗的名字。
崇祯的话语里带着些严厉。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就没有什么可再犹豫的,他依然还信任刘钧,可刘钧已经表现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他必须加以遏制。提前控制。在他看来,这其实也是对刘钧的保护。
刘钧是把锋利的刀子,但必须掌握好了。绝不能反伤。
刘宗周私下里也赞赏过刘钧,认为刘钧天纵英才。不但会练兵会打仗,还不仅仅于兵事擅长,还懂经济,他很支持刘钧弄出来的清理卫所整顿屯田,以及开放海贸修建海关,征收商税等政策,认为这是富国之策,也支持刘钧的整编新军。移民台湾,认为这是强军富民之举。
不过赞赏归赞赏,一码是一码。正因刘钧如此全能多才,刘宗周越发的反对让刘钧继续在辽东统兵。他认为辽东三镇并不需要刘钧亲自坐镇,应当把刘钧调回京师,不论是让他训练京营,还是入朝为官,都强过让他继续统领辽东兵马。
“回陛下,楚国公屡立功勋,自率军东征。屡战屡捷,收复失地千里,夺回大明百姓数十万。又下朝鲜、日本,让二藩国重新归服,功高当赏。目前辽东战局平稳,臣以为并不需要楚国公继续留在辽东。况我朝祖制,以文驭武,楚国公爵尊品官,若继续留在辽东,不利于督抚统领辽东战局。”
这番话刘宗周还是有所保留的,他反对刘钧继续统兵。是为防范未然,刘钧现在而言。虽也有消极避战,跋扈嚣张之嫌。可刘宗周认为刘钧也是有大功于国的,不能因为这战过错,就一棒子把人打死。
王承恩站在天子身侧不远肃立着,听着刘周宗一板一眼的说着刘钧劳苦功高,丝毫不提刘钧避战跋扈之事,心道这刘宗周倒也还不枉正人君子之名。
王承恩如今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还负责京营军务,自曹化淳走后,已经坐稳了宫内第一太监的位置。手握批红之权,王承恩更深得崇祯信任,日夕不离跟前。他很清楚皇帝对此事的底线,皇帝既担心过于放纵刘钧,以后难以控制,但又并还未失去对刘钧的信任。
这一次,皇帝并不是要处置刘钧。那些打着想要一棒子打倒刘钧的人,注定是要失望的。
刘宗周说了一通,但都没有弹劾刘钧,反倒是多次提到刘钧的功劳,话里话外都没有对刘钧下手之意,反倒是提议皇上要重用刘钧,应当把刘钧召回朝中,委以要职,而不仅是留在辽东。
崇祯耐着性子听完刘宗周的话,并不置可否。
沉吟片刻,皇帝把头转向周延儒,“首辅,你觉得呢?”
周延儒是巴不得从重处置刘钧,若是能降个罪就更好了。可刘宗周这个老倔驴最先开口,却说了那么一通话出来,哪像是弹劾,倒像是论功。现在皇帝问到他,他身为首辅,虽是此次弹劾刘钧的幕后推手,可却不想当着众官的面亲自冲锋在前。
“臣以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在外,必须审时夺势而行。楚国公在辽东征战半余多,大小数十战,收复旅顺、镇江两府,救出被奴役百姓数十万,还使得朝鲜、日本归复,这... -->>
天子的问话,引来殿中朝臣们心中的一阵激荡,终于要开始了。
不过却没有人马上接话开口,殿中反而一阵静默。这静默让崇祯有一刹那的疑惑,难道刘钧在朝中人缘如此之好?
倒不是刘钧人缘好,要不然也不会有无数弹章飞上御案了。只不过,人的名树的影,刘钧毕竟是本朝的一个异数,二百余年大明朝,还从没有出过他这样的人物。一时间,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
毕竟,刘钧虽然才二十来岁,却还有着一个阎王爷的混名。
殿中的沉默让崇祯脸色有些难看,一个个飞章弹劾,措词激烈,可真的让他们开口了,却又一个个缩在后面。崇祯目光在殿中臣子身上扫过一遍,最后沉着脸望向刘宗周。
“刘卿,你是左都御史,九卿之一,言官之首,职责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
刘宗宗位居二品,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并称大九卿,地位崇高。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御史虽是言官之首,但却不能冒然出手的。弹劾博击之事应当让那些地位不高、资历不深、年纪较轻、顾忌较少的官员去干。用明太祖的话,是应该建立一种“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的监察体制。也正因此,大明才建立了一套被称为“科道”的监察系统。
可是现在,崇祯却直接点了刘周宗的名字。
崇祯的话语里带着些严厉。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就没有什么可再犹豫的,他依然还信任刘钧,可刘钧已经表现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他必须加以遏制。提前控制。在他看来,这其实也是对刘钧的保护。
刘钧是把锋利的刀子,但必须掌握好了。绝不能反伤。
刘宗周私下里也赞赏过刘钧,认为刘钧天纵英才。不但会练兵会打仗,还不仅仅于兵事擅长,还懂经济,他很支持刘钧弄出来的清理卫所整顿屯田,以及开放海贸修建海关,征收商税等政策,认为这是富国之策,也支持刘钧的整编新军。移民台湾,认为这是强军富民之举。
不过赞赏归赞赏,一码是一码。正因刘钧如此全能多才,刘宗周越发的反对让刘钧继续在辽东统兵。他认为辽东三镇并不需要刘钧亲自坐镇,应当把刘钧调回京师,不论是让他训练京营,还是入朝为官,都强过让他继续统领辽东兵马。
“回陛下,楚国公屡立功勋,自率军东征。屡战屡捷,收复失地千里,夺回大明百姓数十万。又下朝鲜、日本,让二藩国重新归服,功高当赏。目前辽东战局平稳,臣以为并不需要楚国公继续留在辽东。况我朝祖制,以文驭武,楚国公爵尊品官,若继续留在辽东,不利于督抚统领辽东战局。”
这番话刘宗周还是有所保留的,他反对刘钧继续统兵。是为防范未然,刘钧现在而言。虽也有消极避战,跋扈嚣张之嫌。可刘宗周认为刘钧也是有大功于国的,不能因为这战过错,就一棒子把人打死。
王承恩站在天子身侧不远肃立着,听着刘周宗一板一眼的说着刘钧劳苦功高,丝毫不提刘钧避战跋扈之事,心道这刘宗周倒也还不枉正人君子之名。
王承恩如今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还负责京营军务,自曹化淳走后,已经坐稳了宫内第一太监的位置。手握批红之权,王承恩更深得崇祯信任,日夕不离跟前。他很清楚皇帝对此事的底线,皇帝既担心过于放纵刘钧,以后难以控制,但又并还未失去对刘钧的信任。
这一次,皇帝并不是要处置刘钧。那些打着想要一棒子打倒刘钧的人,注定是要失望的。
刘宗周说了一通,但都没有弹劾刘钧,反倒是多次提到刘钧的功劳,话里话外都没有对刘钧下手之意,反倒是提议皇上要重用刘钧,应当把刘钧召回朝中,委以要职,而不仅是留在辽东。
崇祯耐着性子听完刘宗周的话,并不置可否。
沉吟片刻,皇帝把头转向周延儒,“首辅,你觉得呢?”
周延儒是巴不得从重处置刘钧,若是能降个罪就更好了。可刘宗周这个老倔驴最先开口,却说了那么一通话出来,哪像是弹劾,倒像是论功。现在皇帝问到他,他身为首辅,虽是此次弹劾刘钧的幕后推手,可却不想当着众官的面亲自冲锋在前。
“臣以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在外,必须审时夺势而行。楚国公在辽东征战半余多,大小数十战,收复旅顺、镇江两府,救出被奴役百姓数十万,还使得朝鲜、日本归复,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