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春秋小领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被他视为股肱的家臣,被他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沿途……
如此慷慨的行为,被齐策赞赏不止,他凑在赵武身边低声自语:“‘吾土吾民……守土守民’。齐人曾不为人知的推进到此处,原本我们赵氏为了防范齐人,要花大力气构筑一条东部防线,但现在有了这些封臣,他们因为守土有责,便让我赵氏不花一分钱,建立起了东部防御屏障。”
齐策说的话,就是对“超稳定”封建社会的本质的描述:封臣们有了自己的封土,便拥有了自己的封民,这使他们成为贵族,封土封民是封建贵族立身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他们就成了一位浪人(流浪武士),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以及贵族身份,在他们遇到侵略时,不用别人招呼,他们会自发的拼死抵抗。所以在封建社会,绝不会出现类似宋末、明末那种一两个金兵攻陷数座城市的现象——除非当地封臣们都死光了。
这些沿途的无主之地,如果由赵氏亲自开发,不免要动用大量的家族财力与物力,将这片土地封赏给功臣,功臣们不免要动用自己历年的积蓄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发,由此,本地的开发从动用赵氏积蓄变成家臣群策群力,赵氏自己不需投一个钱,事后能获得家臣交纳的“征税”,而且赵氏有功必赏的行为,让家族武士对家族充满凝聚力……
这“一举”何止“三得”,简直令赵氏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对于齐策来说,他本人当然期望这片土地能得到大力开发,因为他自己的封地就在黄河南南支流的南岸。如果这片土地开发完善,则意味着他本人的领地得以与赵氏本土沟通起来,再也不是“孤悬海外”——正因为如此,齐策才凑到赵武身边,假装低声赞颂,却把话清晰地传入赵武耳中。
赵武一路封赏下来,也带来另一种后果,随着他一路南行,家臣们不断的派遣自己的家臣赶往邯郸城,他们呼朋唤友,开始组织家族迁移的事宜,他们的行为,又使得这条道路上人员来往不停,原先偏僻的大路,顿时熙熙攘攘成了主干道。
穿过了鸭泽,快马赶来的筑桥队伍也赶到了这附近,在伯州平的规划下,鸭泽左右将修建起两座连通南岸的大桥,筑桥工程师们紧张的谈论着筑桥方案,索要着筑桥物资。赵武在鸭泽停留数天,见这项工程一时难以结束,便留下伯州平继续与筑桥工人商议,自己又带着大部队向黄河入海口行进。
秋末,赵武的队伍一边走一边伐木修路,一边接近了赵氏位于海边的飞地——东津(东晋),此时,晋军的战况也接踵而至。中行吴不愧是天生打手,他抵达皋落氏后,立刻分兵两路,自己带队直奔鲜虞,击破了集结在鲜虞附近的中山国残余分子,而后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前锋已经进入燕国,与久不通中原的燕国国君开始接触。
而另一路大军则由赵获统领——此前,赵获得到赵武的允诺,他将担任晋国东部防区最高长官,这也意味着中山赵氏将在当地,重新获得一块自己的封地,并从赵氏独立出去,成为一位新贵族。
被巨额的奖励刺激的赵获,已完全陷入疯狂状态,他把自己家族所有的力量全部拿出来,马不停蹄的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向南扫荡着代国的游牧部落——据军报传来的消息,赵获居然创造了一日连破十一城的战绩,这份战绩连赵武见了都有点瞠目结舌。
“好凶猛啊”,赵武感慨:“一日连破十一城,我自己都做不到。”
一向喜欢唱反调的潘党照例开腔了,不过这次他唱得反调,其实是一个马屁:“主上何必妄自菲薄,代国所谓的‘城’,连中原一个小‘邦’都赶不上,顶多也就是一个村落。而赵获如此快速的攻击行动,终究是源于赵氏的骑兵战术。
当年赵获被你指使到了中山国,那中山国本身是个大牧场,赵获在中山国学到了赵氏的骑兵马鞍技术与马蹄铁技术,他在中山国这么多年,主要负责中山国的治安,所以天天与骑兵打交道,自然学会了赵氏游骑兵的游骑战术。在我看来,他这次行动,不过是赵氏巡警队战术的山寨而已。”
潘党是个军人——哦,现在应该叫他阳党了——他的说法纯粹从军事角度分析赵获的战术,这一点都没错。
赵获现在确实在采用中山巡警队扫荡当地游牧部族时所使用的战术。中山国毕竟是一个落后国家,该国游牧人使用的都是劣质青铜武器,因为冶炼技术欠发达,弓箭手们手里拿的箭杆很少有金属箭头,大多数属于骨质或石头制成的。赵获在那里多年,用铁器文明攻击处于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士兵……那不是一场战斗了,简直是一场屠杀。
赵获自己的家族武装并不多,只有大约一千多人。他带的的士兵中,除了家族武装外,剩下的,多数是中山国当地渴望获得功勋的低层武士,想当初他们出战的时候,配置的武器也不高级——毕竟中山国才开发了十多年。
但谁让赵获临走前去了一趟邯郸呐,从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如今赵获旗下两个师的队伍,最差也能得到一副金镂甲,高级军官则是全身板甲,再加上锋利的刀剑,用赵氏出产的钢刀对付手持棍棒的代国部族民,简直像全副武装的武士去攻击手无寸铁的农夫一样,那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
军报上说,赵获所有的战绩,几乎都是一鼓而下,脆弱的代国守军承受不住他的一次冲锋,基本上都溃散了,势如破竹的赵获现在已经开始分散军队,四处攻击代国人的定居点,渴望掠夺更多的奴隶,以及牛、马、羊等战利品。
“不对,兵力分散的太开”,赵武看着军报,低声嘟囔:“居然以‘卒(375人)’为单位,四散攻击代国人的村落,这样一来,攻击面是足够宽了,但,一旦代国反击,急切之间,赵获恐怕集结不起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
阳党嘲笑说:“你终究还是一个属乌龟的,总想着手中握有尽量多的兵力——其实,战争一旦发动,统帅应该倾听前线将领的判断,毕竟他们亲身感受到敌军的战斗力,可以给出第一手的资料。
嗯,赵获自发动攻击以来,所向披靡,代国的军力完全不值得一提,赵获依据自己的交战经历,做出合适的指挥……所以,你就别干涉他的行动了。”
赵武叹了口气,将军报扔到一边:“不是我多虑,侯晋之前来报告说,代国的攻击让他穷于应付——侯晋虽然出于郑国,但他好歹在晋国军中待过几年,既然他这么说了,说明代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赵获带领大军负责南部攻略,在我看来,他应该挥军直接攻击代国首都,如今,他才在边境打了几个小村子,就分散军队四处掳掠,一旦代国主力回军,我看他拿什么进行反击。”
阳党摆摆手:“代国终究是个小国,如今还处于部落联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听到晋国的上军将带领大军从北攻击,佐军佐则中路开花,而号称‘天下第一将’的元帅,偷偷的带领军队沿黄河向动推进,你猜代君的主力会冲谁来——别告诉我代君没有发现你的动态,这种说法纯粹是掩耳盗铃。”
赵武又好气又好笑:“你是说,我被赵获那厮利用了,明明我是来视察自己领地的,这厮却大肆宣扬我的到来,利用我引来代君的注意力,自己在后头闷头发财……我军是否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本被他视为股肱的家臣,被他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沿途……
如此慷慨的行为,被齐策赞赏不止,他凑在赵武身边低声自语:“‘吾土吾民……守土守民’。齐人曾不为人知的推进到此处,原本我们赵氏为了防范齐人,要花大力气构筑一条东部防线,但现在有了这些封臣,他们因为守土有责,便让我赵氏不花一分钱,建立起了东部防御屏障。”
齐策说的话,就是对“超稳定”封建社会的本质的描述:封臣们有了自己的封土,便拥有了自己的封民,这使他们成为贵族,封土封民是封建贵族立身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他们就成了一位浪人(流浪武士),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以及贵族身份,在他们遇到侵略时,不用别人招呼,他们会自发的拼死抵抗。所以在封建社会,绝不会出现类似宋末、明末那种一两个金兵攻陷数座城市的现象——除非当地封臣们都死光了。
这些沿途的无主之地,如果由赵氏亲自开发,不免要动用大量的家族财力与物力,将这片土地封赏给功臣,功臣们不免要动用自己历年的积蓄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发,由此,本地的开发从动用赵氏积蓄变成家臣群策群力,赵氏自己不需投一个钱,事后能获得家臣交纳的“征税”,而且赵氏有功必赏的行为,让家族武士对家族充满凝聚力……
这“一举”何止“三得”,简直令赵氏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对于齐策来说,他本人当然期望这片土地能得到大力开发,因为他自己的封地就在黄河南南支流的南岸。如果这片土地开发完善,则意味着他本人的领地得以与赵氏本土沟通起来,再也不是“孤悬海外”——正因为如此,齐策才凑到赵武身边,假装低声赞颂,却把话清晰地传入赵武耳中。
赵武一路封赏下来,也带来另一种后果,随着他一路南行,家臣们不断的派遣自己的家臣赶往邯郸城,他们呼朋唤友,开始组织家族迁移的事宜,他们的行为,又使得这条道路上人员来往不停,原先偏僻的大路,顿时熙熙攘攘成了主干道。
穿过了鸭泽,快马赶来的筑桥队伍也赶到了这附近,在伯州平的规划下,鸭泽左右将修建起两座连通南岸的大桥,筑桥工程师们紧张的谈论着筑桥方案,索要着筑桥物资。赵武在鸭泽停留数天,见这项工程一时难以结束,便留下伯州平继续与筑桥工人商议,自己又带着大部队向黄河入海口行进。
秋末,赵武的队伍一边走一边伐木修路,一边接近了赵氏位于海边的飞地——东津(东晋),此时,晋军的战况也接踵而至。中行吴不愧是天生打手,他抵达皋落氏后,立刻分兵两路,自己带队直奔鲜虞,击破了集结在鲜虞附近的中山国残余分子,而后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前锋已经进入燕国,与久不通中原的燕国国君开始接触。
而另一路大军则由赵获统领——此前,赵获得到赵武的允诺,他将担任晋国东部防区最高长官,这也意味着中山赵氏将在当地,重新获得一块自己的封地,并从赵氏独立出去,成为一位新贵族。
被巨额的奖励刺激的赵获,已完全陷入疯狂状态,他把自己家族所有的力量全部拿出来,马不停蹄的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向南扫荡着代国的游牧部落——据军报传来的消息,赵获居然创造了一日连破十一城的战绩,这份战绩连赵武见了都有点瞠目结舌。
“好凶猛啊”,赵武感慨:“一日连破十一城,我自己都做不到。”
一向喜欢唱反调的潘党照例开腔了,不过这次他唱得反调,其实是一个马屁:“主上何必妄自菲薄,代国所谓的‘城’,连中原一个小‘邦’都赶不上,顶多也就是一个村落。而赵获如此快速的攻击行动,终究是源于赵氏的骑兵战术。
当年赵获被你指使到了中山国,那中山国本身是个大牧场,赵获在中山国学到了赵氏的骑兵马鞍技术与马蹄铁技术,他在中山国这么多年,主要负责中山国的治安,所以天天与骑兵打交道,自然学会了赵氏游骑兵的游骑战术。在我看来,他这次行动,不过是赵氏巡警队战术的山寨而已。”
潘党是个军人——哦,现在应该叫他阳党了——他的说法纯粹从军事角度分析赵获的战术,这一点都没错。
赵获现在确实在采用中山巡警队扫荡当地游牧部族时所使用的战术。中山国毕竟是一个落后国家,该国游牧人使用的都是劣质青铜武器,因为冶炼技术欠发达,弓箭手们手里拿的箭杆很少有金属箭头,大多数属于骨质或石头制成的。赵获在那里多年,用铁器文明攻击处于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士兵……那不是一场战斗了,简直是一场屠杀。
赵获自己的家族武装并不多,只有大约一千多人。他带的的士兵中,除了家族武装外,剩下的,多数是中山国当地渴望获得功勋的低层武士,想当初他们出战的时候,配置的武器也不高级——毕竟中山国才开发了十多年。
但谁让赵获临走前去了一趟邯郸呐,从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如今赵获旗下两个师的队伍,最差也能得到一副金镂甲,高级军官则是全身板甲,再加上锋利的刀剑,用赵氏出产的钢刀对付手持棍棒的代国部族民,简直像全副武装的武士去攻击手无寸铁的农夫一样,那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
军报上说,赵获所有的战绩,几乎都是一鼓而下,脆弱的代国守军承受不住他的一次冲锋,基本上都溃散了,势如破竹的赵获现在已经开始分散军队,四处攻击代国人的定居点,渴望掠夺更多的奴隶,以及牛、马、羊等战利品。
“不对,兵力分散的太开”,赵武看着军报,低声嘟囔:“居然以‘卒(375人)’为单位,四散攻击代国人的村落,这样一来,攻击面是足够宽了,但,一旦代国反击,急切之间,赵获恐怕集结不起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
阳党嘲笑说:“你终究还是一个属乌龟的,总想着手中握有尽量多的兵力——其实,战争一旦发动,统帅应该倾听前线将领的判断,毕竟他们亲身感受到敌军的战斗力,可以给出第一手的资料。
嗯,赵获自发动攻击以来,所向披靡,代国的军力完全不值得一提,赵获依据自己的交战经历,做出合适的指挥……所以,你就别干涉他的行动了。”
赵武叹了口气,将军报扔到一边:“不是我多虑,侯晋之前来报告说,代国的攻击让他穷于应付——侯晋虽然出于郑国,但他好歹在晋国军中待过几年,既然他这么说了,说明代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赵获带领大军负责南部攻略,在我看来,他应该挥军直接攻击代国首都,如今,他才在边境打了几个小村子,就分散军队四处掳掠,一旦代国主力回军,我看他拿什么进行反击。”
阳党摆摆手:“代国终究是个小国,如今还处于部落联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听到晋国的上军将带领大军从北攻击,佐军佐则中路开花,而号称‘天下第一将’的元帅,偷偷的带领军队沿黄河向动推进,你猜代君的主力会冲谁来——别告诉我代君没有发现你的动态,这种说法纯粹是掩耳盗铃。”
赵武又好气又好笑:“你是说,我被赵获那厮利用了,明明我是来视察自己领地的,这厮却大肆宣扬我的到来,利用我引来代君的注意力,自己在后头闷头发财……我军是否做好了迎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