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春秋小领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他的国家不敢挑战我们。这个道理放在家族事务上面也是一样——当日,赵氏要是团结一心,就不会有下宫之乱了。
单姑娘跟随主上多年,到现在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主上却已经预先给她安排居城,这不是要分裂我赵氏吗?下臣不赞成。不,下臣不同意主上把‘大家臣评议会’安排在邯郸。”
师修虽然没有直说,但他也满脸的不乐意,他站起身来,颤巍巍的鞠了一躬:“臣下也不赞成这点,恳请主上改变主意。”
赵武楼了搂单婉清,微笑着回答:“如今,邯郸城不是还没有封出去吗?它现在依旧是赵氏的领地,至于说单姑娘至今没能生个一儿半女,那不是她的责任,这几年里,你看我呆在家里的时间有几天?”
此前,正与赵武商议事情的齐策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赵武怎么把话题拐了个弯,忽悠到邯郸城的争论上。眼见得双方相持不下,齐策偷偷派人去内院通知智姬。
赵武很有耐心,他兴致勃勃分析着邯郸城的好处,单姑娘眉开眼笑。稍停,智姬一手拉着一个儿子,背后跟着小丫头,怒气冲冲的冲入大厅,大喊:“主,你让我们母女三个都去死吗?”
赵武愕然:“没那么严重吧?!……丫头,过来,父亲抱。”
小丫头将身子一扭,回答:“我不,听说父亲要把最好的土地,最雄伟的城市分给还没出世的小弟弟——父亲这是不要我们了,我也不要父亲了。”
小丫头虽然是女孩,但她是正妻智姬亲生的,这年头虽然重男轻女,但赵武对着小丫头比较偏爱,加上两个儿子已经被老师教育成春秋人,唯有女孩活泼可爱,所以赵武也喜欢跟女儿呆在一起。
原本这种场面,没有小丫头露头的份,因智姬得到齐策特别嘱咐,所以带着小丫头出现了。现在看来,小丫头的出现确实有效,两个儿子在赵武面前唯唯诺诺,唯独小丫头敢说。
齐策慢悠悠插话:“虽然邯郸城还没有封出去,但主上在邯郸城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时候,就决定把家族评定大会设在那里,下面的小武士们不知道事情真相,会怎么想?而且邯郸城的建筑格局根本不是支城的建筑格局,分明是一座超越赵城的主城。下面的人见了邯郸城的雄伟,会不会以为主上有废长立幼的心思?
主上现在虽口口声声说自己没别的意思,但我怕主上百年之后,会有一些小人起了别的心思,故此,请主上慎重考虑——要么把邯郸城的建筑规格降下来,要么,把邯郸城收归家族所有。”
单婉清跳了起来:“那是我的城市——”
齐策慢悠悠的回答:“你还没有生养子嗣呢!”
赵武无力的叹了口气,齐策这一表态,等于家臣们表达了他们的最后态度。
春秋不自由啊,这个万恶的封建时代,连国君做事都要按规则来,否则,臣下不惜宰了那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国君。
为人要厚道啊,赵武想把家臣忽悠糊涂,没想到他随口安排的一个小花招,引来这么大的风浪。
“看来是我失误了”,赵武从善如流:“我只想到甲氏土地肥沃,如果把水利设施建好了,整个甲氏的出产,甚至比郑国还要富饶。而尤其难得的是,从甲氏向外扩张,是没有限制的。甲氏北方的北燕弱小,齐国在黄河之南,甲氏之东,一直沿着黄河通向大海的土地都是无主的,我们的扩张一直可以抵达海边——渔盐的利润,足以支撑起一个国家。
我把家族评定会议安排在邯郸,是想让家族的人都把目光东移,集中在甲氏身上,而那些秦国民夫,我打算直接归家族(也就是赵武)直属,去开发甲氏。唯有这样,才能让秦国民夫与故土彻底隔绝。等他们心安定下来,将成为我们甲氏的重要武力……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有点太天真,好吧,既然你们一致反对,那我决定邯郸城收归家族所有,不再转封。”
单婉清眼睛瞪得很大。胸膛急剧起伏,停了一会儿,她平静下来,淡然的说:“我岂是打算分裂赵氏?邯郸城岂是为我单氏而建,这座邯郸城,不过是夫主打着我的旗号,为了方便赵氏开发甲氏而特意修建的。我终究还是赵氏的人,赵氏要把这座城市拿走,不过是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既然你们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
单姑娘如此大方,到让智姬有点不好意思,她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齐策上前,郑重其事的跪在单婉清面前,发誓:“单姑娘如此深明大义,那是我赵氏的福气,我齐策在这里发誓,今后一定还单姑娘一座城市。
单姑娘不用着急,等你生下孩子,孩子长大还有十多年,十多年后,我赵氏的力量也不一样了,我等还会建一座更雄伟的城市,我发誓:无论单姑娘生下的是男是女,他都拥有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产业,或者作为嫁妆。”
师修师偃也赶紧过去,与齐策并排跪在一起,郑重向单姑娘誓词。
赵武看到风波过去,继续刚才的话题:“那么,家族评定会议放在邯郸,没有问题吧?”
三位赵氏上卿一起点头:“主上说的不错,甲氏的土地确实肥沃,今后我们就以许国为前驱,尽力往东扩展,直到抵达大海之滨……现在看来,我们要早准备渔夫以及舟船制作技术!”
赵武气的直翻白眼——原来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大家都赞同,除了准备把邯郸分封给单姑娘的决定。废除了这一决定,家臣们立马觉得赵武的计划完美无瑕……
就在赵武家中吵成一团的时候,郑国也吵成一团。楚军大军压境,郑国六卿立刻分成两派:子驷、子国(子产的父亲)、子耳主张归附楚国,子孔、子蟜、子展主张坚守,等待晋国援兵。
双方激烈争论后仍然莫衷一是,郑国执政子驷急了:“不要浪费口舌了,我们这样吵来吵去,什么时候是结束。就象《周诗》里说的:‘等待黄河变清,人生能寿几何?占卜次数太多,等于自织网罗’。
我认为:恭敬地准备财物,以等待大国到来,这是小国的本分。现在我们郑国国人(自由民)已经很急迫了,我们应该在南北边境预备好牺牲(祭祀的供品)和玉帛等待强者的到来,以此来庇护我们的国民。这样,入侵的敌寇不会造成祸害,民众也不至于疲乏劳困,不是很好吗?即使以后晋国人来问罪,我们还可以再服从晋国嘛。
正卿子展立即反驳:“我们郑国是小人物,小人物活在这个世上,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信用(仗莫如信),因为,作为小人物来说,没有耍赖的资格。大国凭什么看重我们,凭什么雇用我们做他们的打手,凭什么让我们给他们打工,不就是因为小人物还拥有信用吗?
如果我们有信用,大国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给我们,不会担心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趁机贪墨了他们的货款(征税),或者卷款私逃。如果我们失去了信用——小人物失去‘信用’,就只有被‘利用’的份了,今后,没有国家会再把我们当做一个忠心小弟,肯把事情托付给我们、并重用我们,提拔我们。如果他们对我们只剩下利用,过后必然是抛弃,那么,我们离饿死也就不远了。
我们与晋国已经盟誓五次,如今却要背叛,如果晋国发怒了,即使楚国能来援救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楚国人亲近我们并非出于善意,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要把我国当成他们的边境领土随意进出,要把我们的国土当做战场,与晋国交战。
所以我们不应该背弃盟誓抛弃信用服从楚军,而应坚守等待晋军援救。现在的晋国,国君正直英明,四军军备齐整,八卿关系和睦,一定不会抛弃郑国的。楚军远道而来,粮食即将吃完,很快一定会撤退,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应该修缮工事以疲惫楚军,倚仗信用以等待晋国救援,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信任与重用啊!”
但子驷毕竟是执政,他不肯再讨论这件事:“《诗》云:‘出主意的人太多,事情就难以办成;大庭上七嘴八舌,到最后谁都不愿负责;行路人询问行路人,难以找到正确的路。’这次大家听我的好了,出了问题,罪责我担着!”
于是,郑国再次附楚——此时,郑国向晋国报捷的使者刚刚离开新田,正是这位使节,将郑国俘虏的蔡国司马进献给晋国。
郑国人叛变了,这时的郑人还不知道秦人临时抽腿撤了,也不知道楚人因等不到秦人,已有撤退的心思。他们只想着郑国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郑国人也知道,这次背叛,算是彻底惹怒了晋国人。因为晋国人绝不会容忍楚国把郑国当做踏板进攻晋国。
郑国与晋国相邻,前一次楚国就是以郑国为踏板,直接入侵了晋国本土。故此,晋国人一定会先发制人,狠狠的报复楚国人。
为了尽量平息晋国人的怒气,郑国国君(简公)派使公子伯骈到晋国向悼公解释,说:“您曾命令敝邑(敝国):‘修整你们的战车,戒备你们的军队,去讨伐捣乱的国家。’蔡国人不服从贵国,因此敝邑的人不敢安居,全数调集部队讨伐他们,俘获他们的司马燮,并献给了贵国。
现在楚国来征讨我们,质问‘你们为什么对蔡用兵?’楚国人焚烧我们堡垒,侵凌我们的城郭。敝邑的人民,无论夫妇男女,为了相互救援,难有片刻歇息。眼看我们的社稷就要倾覆,但我们郑国却无从控诉。
我们那些死去和流亡的人,不是父兄,就是子弟,国内人人愁苦悲痛,不知道去那里寻求保护。如今我们的国人已穷困不堪了,他们不得已接受了楚国的盟约,狐(郑简公的名字)与身边的大臣看到众怒难犯不能禁止。我郑国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敢不来向您报告。”
这样的强词夺理自然不会被晋国人接受,郑国公子伯骈根本没有得到晋国高端的接见,执政荀罃派行人(外交官)子员回复:“您(郑简公)受到楚国的威胁,并没有派一个使者来告知寡君前去援救,就立刻顺从了楚国。可见这完全是您想这么做,你是郑国国君,郑国还有谁敢反对您?!既然你这么决定了(指背叛晋国),寡君将帅领诸侯,和您在您的都城下见面,您就等着吧。”
赶走了郑国使者,荀罂立即下达了动员令——全国动员令。
战争,再度降临晋国。
,其他的国家不敢挑战我们。这个道理放在家族事务上面也是一样——当日,赵氏要是团结一心,就不会有下宫之乱了。
单姑娘跟随主上多年,到现在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主上却已经预先给她安排居城,这不是要分裂我赵氏吗?下臣不赞成。不,下臣不同意主上把‘大家臣评议会’安排在邯郸。”
师修虽然没有直说,但他也满脸的不乐意,他站起身来,颤巍巍的鞠了一躬:“臣下也不赞成这点,恳请主上改变主意。”
赵武楼了搂单婉清,微笑着回答:“如今,邯郸城不是还没有封出去吗?它现在依旧是赵氏的领地,至于说单姑娘至今没能生个一儿半女,那不是她的责任,这几年里,你看我呆在家里的时间有几天?”
此前,正与赵武商议事情的齐策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赵武怎么把话题拐了个弯,忽悠到邯郸城的争论上。眼见得双方相持不下,齐策偷偷派人去内院通知智姬。
赵武很有耐心,他兴致勃勃分析着邯郸城的好处,单姑娘眉开眼笑。稍停,智姬一手拉着一个儿子,背后跟着小丫头,怒气冲冲的冲入大厅,大喊:“主,你让我们母女三个都去死吗?”
赵武愕然:“没那么严重吧?!……丫头,过来,父亲抱。”
小丫头将身子一扭,回答:“我不,听说父亲要把最好的土地,最雄伟的城市分给还没出世的小弟弟——父亲这是不要我们了,我也不要父亲了。”
小丫头虽然是女孩,但她是正妻智姬亲生的,这年头虽然重男轻女,但赵武对着小丫头比较偏爱,加上两个儿子已经被老师教育成春秋人,唯有女孩活泼可爱,所以赵武也喜欢跟女儿呆在一起。
原本这种场面,没有小丫头露头的份,因智姬得到齐策特别嘱咐,所以带着小丫头出现了。现在看来,小丫头的出现确实有效,两个儿子在赵武面前唯唯诺诺,唯独小丫头敢说。
齐策慢悠悠插话:“虽然邯郸城还没有封出去,但主上在邯郸城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时候,就决定把家族评定大会设在那里,下面的小武士们不知道事情真相,会怎么想?而且邯郸城的建筑格局根本不是支城的建筑格局,分明是一座超越赵城的主城。下面的人见了邯郸城的雄伟,会不会以为主上有废长立幼的心思?
主上现在虽口口声声说自己没别的意思,但我怕主上百年之后,会有一些小人起了别的心思,故此,请主上慎重考虑——要么把邯郸城的建筑规格降下来,要么,把邯郸城收归家族所有。”
单婉清跳了起来:“那是我的城市——”
齐策慢悠悠的回答:“你还没有生养子嗣呢!”
赵武无力的叹了口气,齐策这一表态,等于家臣们表达了他们的最后态度。
春秋不自由啊,这个万恶的封建时代,连国君做事都要按规则来,否则,臣下不惜宰了那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国君。
为人要厚道啊,赵武想把家臣忽悠糊涂,没想到他随口安排的一个小花招,引来这么大的风浪。
“看来是我失误了”,赵武从善如流:“我只想到甲氏土地肥沃,如果把水利设施建好了,整个甲氏的出产,甚至比郑国还要富饶。而尤其难得的是,从甲氏向外扩张,是没有限制的。甲氏北方的北燕弱小,齐国在黄河之南,甲氏之东,一直沿着黄河通向大海的土地都是无主的,我们的扩张一直可以抵达海边——渔盐的利润,足以支撑起一个国家。
我把家族评定会议安排在邯郸,是想让家族的人都把目光东移,集中在甲氏身上,而那些秦国民夫,我打算直接归家族(也就是赵武)直属,去开发甲氏。唯有这样,才能让秦国民夫与故土彻底隔绝。等他们心安定下来,将成为我们甲氏的重要武力……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有点太天真,好吧,既然你们一致反对,那我决定邯郸城收归家族所有,不再转封。”
单婉清眼睛瞪得很大。胸膛急剧起伏,停了一会儿,她平静下来,淡然的说:“我岂是打算分裂赵氏?邯郸城岂是为我单氏而建,这座邯郸城,不过是夫主打着我的旗号,为了方便赵氏开发甲氏而特意修建的。我终究还是赵氏的人,赵氏要把这座城市拿走,不过是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既然你们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
单姑娘如此大方,到让智姬有点不好意思,她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齐策上前,郑重其事的跪在单婉清面前,发誓:“单姑娘如此深明大义,那是我赵氏的福气,我齐策在这里发誓,今后一定还单姑娘一座城市。
单姑娘不用着急,等你生下孩子,孩子长大还有十多年,十多年后,我赵氏的力量也不一样了,我等还会建一座更雄伟的城市,我发誓:无论单姑娘生下的是男是女,他都拥有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产业,或者作为嫁妆。”
师修师偃也赶紧过去,与齐策并排跪在一起,郑重向单姑娘誓词。
赵武看到风波过去,继续刚才的话题:“那么,家族评定会议放在邯郸,没有问题吧?”
三位赵氏上卿一起点头:“主上说的不错,甲氏的土地确实肥沃,今后我们就以许国为前驱,尽力往东扩展,直到抵达大海之滨……现在看来,我们要早准备渔夫以及舟船制作技术!”
赵武气的直翻白眼——原来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大家都赞同,除了准备把邯郸分封给单姑娘的决定。废除了这一决定,家臣们立马觉得赵武的计划完美无瑕……
就在赵武家中吵成一团的时候,郑国也吵成一团。楚军大军压境,郑国六卿立刻分成两派:子驷、子国(子产的父亲)、子耳主张归附楚国,子孔、子蟜、子展主张坚守,等待晋国援兵。
双方激烈争论后仍然莫衷一是,郑国执政子驷急了:“不要浪费口舌了,我们这样吵来吵去,什么时候是结束。就象《周诗》里说的:‘等待黄河变清,人生能寿几何?占卜次数太多,等于自织网罗’。
我认为:恭敬地准备财物,以等待大国到来,这是小国的本分。现在我们郑国国人(自由民)已经很急迫了,我们应该在南北边境预备好牺牲(祭祀的供品)和玉帛等待强者的到来,以此来庇护我们的国民。这样,入侵的敌寇不会造成祸害,民众也不至于疲乏劳困,不是很好吗?即使以后晋国人来问罪,我们还可以再服从晋国嘛。
正卿子展立即反驳:“我们郑国是小人物,小人物活在这个世上,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信用(仗莫如信),因为,作为小人物来说,没有耍赖的资格。大国凭什么看重我们,凭什么雇用我们做他们的打手,凭什么让我们给他们打工,不就是因为小人物还拥有信用吗?
如果我们有信用,大国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给我们,不会担心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趁机贪墨了他们的货款(征税),或者卷款私逃。如果我们失去了信用——小人物失去‘信用’,就只有被‘利用’的份了,今后,没有国家会再把我们当做一个忠心小弟,肯把事情托付给我们、并重用我们,提拔我们。如果他们对我们只剩下利用,过后必然是抛弃,那么,我们离饿死也就不远了。
我们与晋国已经盟誓五次,如今却要背叛,如果晋国发怒了,即使楚国能来援救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楚国人亲近我们并非出于善意,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要把我国当成他们的边境领土随意进出,要把我们的国土当做战场,与晋国交战。
所以我们不应该背弃盟誓抛弃信用服从楚军,而应坚守等待晋军援救。现在的晋国,国君正直英明,四军军备齐整,八卿关系和睦,一定不会抛弃郑国的。楚军远道而来,粮食即将吃完,很快一定会撤退,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应该修缮工事以疲惫楚军,倚仗信用以等待晋国救援,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信任与重用啊!”
但子驷毕竟是执政,他不肯再讨论这件事:“《诗》云:‘出主意的人太多,事情就难以办成;大庭上七嘴八舌,到最后谁都不愿负责;行路人询问行路人,难以找到正确的路。’这次大家听我的好了,出了问题,罪责我担着!”
于是,郑国再次附楚——此时,郑国向晋国报捷的使者刚刚离开新田,正是这位使节,将郑国俘虏的蔡国司马进献给晋国。
郑国人叛变了,这时的郑人还不知道秦人临时抽腿撤了,也不知道楚人因等不到秦人,已有撤退的心思。他们只想着郑国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郑国人也知道,这次背叛,算是彻底惹怒了晋国人。因为晋国人绝不会容忍楚国把郑国当做踏板进攻晋国。
郑国与晋国相邻,前一次楚国就是以郑国为踏板,直接入侵了晋国本土。故此,晋国人一定会先发制人,狠狠的报复楚国人。
为了尽量平息晋国人的怒气,郑国国君(简公)派使公子伯骈到晋国向悼公解释,说:“您曾命令敝邑(敝国):‘修整你们的战车,戒备你们的军队,去讨伐捣乱的国家。’蔡国人不服从贵国,因此敝邑的人不敢安居,全数调集部队讨伐他们,俘获他们的司马燮,并献给了贵国。
现在楚国来征讨我们,质问‘你们为什么对蔡用兵?’楚国人焚烧我们堡垒,侵凌我们的城郭。敝邑的人民,无论夫妇男女,为了相互救援,难有片刻歇息。眼看我们的社稷就要倾覆,但我们郑国却无从控诉。
我们那些死去和流亡的人,不是父兄,就是子弟,国内人人愁苦悲痛,不知道去那里寻求保护。如今我们的国人已穷困不堪了,他们不得已接受了楚国的盟约,狐(郑简公的名字)与身边的大臣看到众怒难犯不能禁止。我郑国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敢不来向您报告。”
这样的强词夺理自然不会被晋国人接受,郑国公子伯骈根本没有得到晋国高端的接见,执政荀罃派行人(外交官)子员回复:“您(郑简公)受到楚国的威胁,并没有派一个使者来告知寡君前去援救,就立刻顺从了楚国。可见这完全是您想这么做,你是郑国国君,郑国还有谁敢反对您?!既然你这么决定了(指背叛晋国),寡君将帅领诸侯,和您在您的都城下见面,您就等着吧。”
赶走了郑国使者,荀罂立即下达了动员令——全国动员令。
战争,再度降临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