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后的几日里,军机处众人忙得是焦头烂额,与朝廷的其他衙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种忙碌又是军机处诸人多年来所一直期盼的,能得到皇帝的重视,有机会献身于自己为之向往已久的事业,对这些人来说,即使再忙再累,内心也是充实快乐的。
孙承宗、张惟贤先是亲自到了京东的通州,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通州城的西北角选定了一处北面靠山、南面临河的一处所谓风水宝地,作为军机处讲武堂的地址,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涿州和易县,勘察新军大营的选址,最后把第一座新军大营,选定在了涿州的一处相对开阔的荒山谷地。他们的选址奏疏一上报,很快就被皇帝批准了。
首批募民屯田的地方,正是皇帝捐献出来的皇庄,这几乎连绵成片的田庄,总面积足有几万顷,足可以招募二十万流民,而且抛荒时间不长,易于开垦,再者此地靠近京师,也方便军机处人员往来指导。若是以后募民屯垦走上正轨,那么就会往易州和保定方向拓展。
涿州的屯田地址定下来以后,杨应乾这个军机处分管屯田事务的军屯司郎中,就开始忙上了,先是交割土地,立碑标记,然后请旨从户部、兵部和自己在辽东屯垦时的老部属中抽调人员,搭建军屯司在涿州的办事机构,然后就是起草和发布文告,面向蓟辽、宣府、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公开招募无地无业百姓前往涿州屯垦。募民屯垦的文告,在锦衣卫和各地官府的帮助下,迅速从京师向京畿四周扩散,甚至沿着运河传到了南直隶。
当然有人不相信皇帝会拿出自家的皇庄给他们无偿耕种,而且给吃的、给住的,给种子、给农具,毕竟万历以来皇帝的贪婪可是天下皆知的。但是总有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会来试试看,若是朝廷的文告里说的都是真的,那岂不是天上掉下来个馒头,刚好落在自己脚下吗?
加上北直隶各州府的地方官们,也都正在为自己治下的流民救济发愁呢,把这些流民赶走,既完成了军机处的任务,又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募民屯垦的文告发布几天后,最先知道消息的那些明末“北漂们”,就开始三五成群地赶到设在顺天府衙门前的京师招募点打听消息了。
而有些胆子大的,就登记了户主和家人姓名,跟着募民的官差,开始往良乡、房山而去。一个成年男丁就给地十亩,一户人家有成年男丁两人就给地二十亩,给种子,给农具,给建造房屋,第一年免收任何税赋和粮食,第二年才收取全年粮食收成的两成,而且一两银子不要,就要地里打出来的粮食。很快,那些第一批分到原来皇庄耕地的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就成了各个募民屯田点儿最好的义务宣传员,而且随着一天天过去,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州府官吏的推波助澜,关于皇帝募集流民无偿耕种皇庄土地,谁耕种收成就归谁的传闻,越传越广,越传越悬乎。
徐光启就是在前往京师觐见皇帝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的。看着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前往通州、涿州等地应募屯田的流民,徐光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对新皇帝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了。本来他在天... -->>
随后的几日里,军机处众人忙得是焦头烂额,与朝廷的其他衙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种忙碌又是军机处诸人多年来所一直期盼的,能得到皇帝的重视,有机会献身于自己为之向往已久的事业,对这些人来说,即使再忙再累,内心也是充实快乐的。
孙承宗、张惟贤先是亲自到了京东的通州,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通州城的西北角选定了一处北面靠山、南面临河的一处所谓风水宝地,作为军机处讲武堂的地址,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涿州和易县,勘察新军大营的选址,最后把第一座新军大营,选定在了涿州的一处相对开阔的荒山谷地。他们的选址奏疏一上报,很快就被皇帝批准了。
首批募民屯田的地方,正是皇帝捐献出来的皇庄,这几乎连绵成片的田庄,总面积足有几万顷,足可以招募二十万流民,而且抛荒时间不长,易于开垦,再者此地靠近京师,也方便军机处人员往来指导。若是以后募民屯垦走上正轨,那么就会往易州和保定方向拓展。
涿州的屯田地址定下来以后,杨应乾这个军机处分管屯田事务的军屯司郎中,就开始忙上了,先是交割土地,立碑标记,然后请旨从户部、兵部和自己在辽东屯垦时的老部属中抽调人员,搭建军屯司在涿州的办事机构,然后就是起草和发布文告,面向蓟辽、宣府、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公开招募无地无业百姓前往涿州屯垦。募民屯垦的文告,在锦衣卫和各地官府的帮助下,迅速从京师向京畿四周扩散,甚至沿着运河传到了南直隶。
当然有人不相信皇帝会拿出自家的皇庄给他们无偿耕种,而且给吃的、给住的,给种子、给农具,毕竟万历以来皇帝的贪婪可是天下皆知的。但是总有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会来试试看,若是朝廷的文告里说的都是真的,那岂不是天上掉下来个馒头,刚好落在自己脚下吗?
加上北直隶各州府的地方官们,也都正在为自己治下的流民救济发愁呢,把这些流民赶走,既完成了军机处的任务,又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募民屯垦的文告发布几天后,最先知道消息的那些明末“北漂们”,就开始三五成群地赶到设在顺天府衙门前的京师招募点打听消息了。
而有些胆子大的,就登记了户主和家人姓名,跟着募民的官差,开始往良乡、房山而去。一个成年男丁就给地十亩,一户人家有成年男丁两人就给地二十亩,给种子,给农具,给建造房屋,第一年免收任何税赋和粮食,第二年才收取全年粮食收成的两成,而且一两银子不要,就要地里打出来的粮食。很快,那些第一批分到原来皇庄耕地的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就成了各个募民屯田点儿最好的义务宣传员,而且随着一天天过去,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州府官吏的推波助澜,关于皇帝募集流民无偿耕种皇庄土地,谁耕种收成就归谁的传闻,越传越广,越传越悬乎。
徐光启就是在前往京师觐见皇帝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的。看着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前往通州、涿州等地应募屯田的流民,徐光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对新皇帝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了。本来他在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