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字经(7) (1/2)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昔仲尼[1],师项橐[2],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1]仲尼: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2]项橐(tuó):春秋时期鲁国神童,七岁时教过孔子,十一岁死亡。
【译文】
从前的孔子是好学之人,当时鲁国有个神童,名叫项橐,孔子曾向他求教。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
【解读】
项橐,自幼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从小爱观察事物,遇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夏天电闪雷鸣,就问父亲:“为什么夏天闪电打雷?”父亲说:“老天爷打闪照明,打雷劈坏人和妖怪。”项橐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夏天有,冬天没有吗?”问得父亲张口结舌。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听说过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打算会会这位神童。孔子坐着子路赶的马车,项橐站在路中不让路,地上还用小石头围了圈。孔子下车问他为什么不让路。项橐说:“是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和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孔子的袍子在路上被棘子刮破了,一个弟子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就问:“先生,什么是‘有用之材’?”孔子说:“诸木之中,唯四季长青之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的确是有用之材,为什么松柏四季长青呢?”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心红无孔。”项橐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竹子心白有孔,也四季长青呢?”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一生曾经拜项橐学乐曲、拜郯子学礼仪,拜老子学人生哲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把学习放在崇高地位的人,定是虚心向人求教而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的。
赵中令[1],读鲁论[2],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官至中书令。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言论闻天下。[2]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译文】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官至中书令,长年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虽然他已当高官,但依旧勤奋好学。
【解读】
赵普当宰相的时候从《论语》中学习很多为臣之道,他能引经据典,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但也有人攻击他只会读《论语》,赵普回答说:“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披[1]蒲[2]编,削竹简[3],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1]披:披开。[2]蒲: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草蒲编成书。西汉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他把蒲草编成书,借书抄读。[3]竹简:把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西汉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借书抄读。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用蒲草抄《尚书》阅读,公孙弘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俩无钱买书,但还不忘勤奋,如此苦学。
【解读】
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创造环境也要读书,没有钱买就借书,借完了还要还给人家呢。所以就把草蒲编成书,用竹简刻成书,抄书、刻书以阅读。如今,书本、笔记本、电子书等已习以为常,学习的环境条件样样不缺,不好好读书真是没理由啊。
头悬梁[1],锥[2]刺股[3],彼不教[4],自勤苦。
【注释】
[1]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梁。[2]锥:钻孔用的锐器。[3]股:大腿。[4]教:督促。
【译文】
汉朝孙敬常常刻苦读书,唯恐晚上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用功读书,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大腿来痛醒自己。
【解读】
汉朝孙敬就是太喜欢读书,不让一寸光阴虚度,苦学后成为当世的大儒。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与鬼谷子学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有学识的人,需要刻苦读书,当然不是提倡以伤害身体的方式来激发勤奋,而是提倡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因为求知这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学到,任何人替代不了。
如囊[1]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
【注释】
[1]囊:装在袋子里,此处名词作动词用。[2]辍:中止、停止。
【译文】
>
昔仲尼[1],师项橐[2],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1]仲尼: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2]项橐(tuó):春秋时期鲁国神童,七岁时教过孔子,十一岁死亡。
【译文】
从前的孔子是好学之人,当时鲁国有个神童,名叫项橐,孔子曾向他求教。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
【解读】
项橐,自幼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从小爱观察事物,遇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夏天电闪雷鸣,就问父亲:“为什么夏天闪电打雷?”父亲说:“老天爷打闪照明,打雷劈坏人和妖怪。”项橐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夏天有,冬天没有吗?”问得父亲张口结舌。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听说过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打算会会这位神童。孔子坐着子路赶的马车,项橐站在路中不让路,地上还用小石头围了圈。孔子下车问他为什么不让路。项橐说:“是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和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孔子的袍子在路上被棘子刮破了,一个弟子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就问:“先生,什么是‘有用之材’?”孔子说:“诸木之中,唯四季长青之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的确是有用之材,为什么松柏四季长青呢?”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心红无孔。”项橐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竹子心白有孔,也四季长青呢?”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一生曾经拜项橐学乐曲、拜郯子学礼仪,拜老子学人生哲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把学习放在崇高地位的人,定是虚心向人求教而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的。
赵中令[1],读鲁论[2],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官至中书令。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言论闻天下。[2]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译文】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官至中书令,长年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虽然他已当高官,但依旧勤奋好学。
【解读】
赵普当宰相的时候从《论语》中学习很多为臣之道,他能引经据典,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但也有人攻击他只会读《论语》,赵普回答说:“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披[1]蒲[2]编,削竹简[3],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1]披:披开。[2]蒲: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草蒲编成书。西汉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他把蒲草编成书,借书抄读。[3]竹简:把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西汉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借书抄读。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用蒲草抄《尚书》阅读,公孙弘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俩无钱买书,但还不忘勤奋,如此苦学。
【解读】
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创造环境也要读书,没有钱买就借书,借完了还要还给人家呢。所以就把草蒲编成书,用竹简刻成书,抄书、刻书以阅读。如今,书本、笔记本、电子书等已习以为常,学习的环境条件样样不缺,不好好读书真是没理由啊。
头悬梁[1],锥[2]刺股[3],彼不教[4],自勤苦。
【注释】
[1]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梁。[2]锥:钻孔用的锐器。[3]股:大腿。[4]教:督促。
【译文】
汉朝孙敬常常刻苦读书,唯恐晚上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用功读书,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大腿来痛醒自己。
【解读】
汉朝孙敬就是太喜欢读书,不让一寸光阴虚度,苦学后成为当世的大儒。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与鬼谷子学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有学识的人,需要刻苦读书,当然不是提倡以伤害身体的方式来激发勤奋,而是提倡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因为求知这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学到,任何人替代不了。
如囊[1]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
【注释】
[1]囊:装在袋子里,此处名词作动词用。[2]辍:中止、停止。
【译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