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寒门宰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视角写的书),咱们先做好自己的事,反省自己薄责别人,故而夷狄的事不记载。
王者不去研究夷狄,但如果有夷狄至中国来,咱们也就记载下,人家走了不记了。
章越这里引用韩愈的话,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蛮夷主动到中国来与我们打交道,那就是认同我们华夏文明的文明人。所以王者虽不治夷狄,但对于文明人咱们不能拒绝。
这论论题不难,难的是出处(公会戎于潜),引用注释的上下文(何休的一大段话)。
同时直引书中的话,或稍作变化为题目者为明数,比如章越这题《王者不治夷狄》就是明数。
另外颠倒句读,窜伏首尾而为题者为暗数,说白了要将注释出处隐伏全文中,不可以直白引用。
秘阁六论中必须明暗相参,暗数不过半,都用明数会显得你很没水平。
下面数题对于熟悉掌故的章越而言,一点不难。
到了礼义信足以成德论时。
这题出自樊迟向孔子学种庄稼。孔子说这事我不会,你问老农吧。樊迟走后,孔子背过身就对学生说,樊迟这人真是小人啊。君子好礼讲义,老百姓就会跟从你了,用什么自己种庄稼?
包咸在注疏里云‘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
章越在此想起了期集时,菊花落英不落英的问题。
有一人反问自己道:“何不问圣贤而问老农。”
此人大概是忘了这一句,孔子自己说得这句,学稼吾不如老农。
但孔子昔年也曾为乘田,苑囿之吏。
章越写到这题时就为樊迟辩护了一二。
最后则是形势不如德论。
这句话也很考验功夫。
这句话的出处,是在太史公赞曰里一句话‘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
但只是这句不行,吴起与魏武侯到底说了什么话?
这句话比原文更重要。
当时魏武侯与吴起顺西河而下,言此形势为魏国宝地。吴起对之,在德不在险,昔三苗……(列举夏商地利形势最后被灭国)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所以这两句并列才是交待清楚。
每论五百字以上,六论合计三千字余字。
章越在稿纸上写完,略进行删改,之后在卷上誊正。
六论书完后,章越发觉日已稍稍过午,至于苏轼他们都忙于抄录。
章越也留意到苏轼写字时特殊之处,想起当初苏轼刚进京时,很多人也说苏轼写字怪异,后来欧阳修对他说了一句,当使指运而腕不知。
苏轼从此也念头通达了。
章越当即收拾起桌子来,此举引得其他考官,考生一惊。这秘阁六论许一日一夜的,章越这么快就写完了?
此刻苏轼正为形势不如德论犯难,他记得在德不在险是吴起说的,形势不如德是吴起说的,但却忘了这两句话联系的上下文。
他却见章越收拾好桌案,将试卷递给面前的杨畋后,朝众人略一拱手,之后大步离去。
“好生潇洒自如!”苏轼叹了一句。
第一视角写的书),咱们先做好自己的事,反省自己薄责别人,故而夷狄的事不记载。
王者不去研究夷狄,但如果有夷狄至中国来,咱们也就记载下,人家走了不记了。
章越这里引用韩愈的话,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蛮夷主动到中国来与我们打交道,那就是认同我们华夏文明的文明人。所以王者虽不治夷狄,但对于文明人咱们不能拒绝。
这论论题不难,难的是出处(公会戎于潜),引用注释的上下文(何休的一大段话)。
同时直引书中的话,或稍作变化为题目者为明数,比如章越这题《王者不治夷狄》就是明数。
另外颠倒句读,窜伏首尾而为题者为暗数,说白了要将注释出处隐伏全文中,不可以直白引用。
秘阁六论中必须明暗相参,暗数不过半,都用明数会显得你很没水平。
下面数题对于熟悉掌故的章越而言,一点不难。
到了礼义信足以成德论时。
这题出自樊迟向孔子学种庄稼。孔子说这事我不会,你问老农吧。樊迟走后,孔子背过身就对学生说,樊迟这人真是小人啊。君子好礼讲义,老百姓就会跟从你了,用什么自己种庄稼?
包咸在注疏里云‘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
章越在此想起了期集时,菊花落英不落英的问题。
有一人反问自己道:“何不问圣贤而问老农。”
此人大概是忘了这一句,孔子自己说得这句,学稼吾不如老农。
但孔子昔年也曾为乘田,苑囿之吏。
章越写到这题时就为樊迟辩护了一二。
最后则是形势不如德论。
这句话也很考验功夫。
这句话的出处,是在太史公赞曰里一句话‘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
但只是这句不行,吴起与魏武侯到底说了什么话?
这句话比原文更重要。
当时魏武侯与吴起顺西河而下,言此形势为魏国宝地。吴起对之,在德不在险,昔三苗……(列举夏商地利形势最后被灭国)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所以这两句并列才是交待清楚。
每论五百字以上,六论合计三千字余字。
章越在稿纸上写完,略进行删改,之后在卷上誊正。
六论书完后,章越发觉日已稍稍过午,至于苏轼他们都忙于抄录。
章越也留意到苏轼写字时特殊之处,想起当初苏轼刚进京时,很多人也说苏轼写字怪异,后来欧阳修对他说了一句,当使指运而腕不知。
苏轼从此也念头通达了。
章越当即收拾起桌子来,此举引得其他考官,考生一惊。这秘阁六论许一日一夜的,章越这么快就写完了?
此刻苏轼正为形势不如德论犯难,他记得在德不在险是吴起说的,形势不如德是吴起说的,但却忘了这两句话联系的上下文。
他却见章越收拾好桌案,将试卷递给面前的杨畋后,朝众人略一拱手,之后大步离去。
“好生潇洒自如!”苏轼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