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娱乐初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临走的时候团里的每个女人都十分不舍,甚至还流了眼泪。李好在她们走的时候还给文工团的团长提了些建议,让她记得招下有编曲能力的人还要去跟李二申请让文工团平时可以出去给大唐的百姓表演下的,这样既可以增长团队的表演能力也还能挣些外快让文工团的人心不至于散掉。
送走了文工团后李好的日子又进入到清闲的时候了,南方早春的雨水特别多,每天都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还带着一丝寒意。李好以前就是南方的人,所以对这种天气见怪不怪了,不过其他人都还不怎么习惯。李恪就坐在李好的书房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他没有出去,一些事情安排手下的人去做就好了。为上者不一定事事都要亲历的,这点他很佩服李好,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但是事情又做的很好。此刻看着外面的雨他感叹的说道:“春雨贵于油啊,今年看来南方这边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了。”
李好没有接他的话题,他在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穿越前的南方似乎年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的,如果不是后世的物资丰富,交通方便那么南方早乱了。但是现在的南方灾害就非常少了,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时候的洞庭湖还没开发到后世那么厉害,九穴十三口全部都在,泄洪蓄水方便,所以很大的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可以说大唐是真正的占据了天时。大唐年间无论黄河还是长江泛滥都很少,有记载的唐朝黄河洪水没有,长江只有几次。还是在唐后期。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时候这两个地方的环境还没完全被破坏,如果这个时候开始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保护和治理那么这就是造福万代的功绩了。黄河李好已经考察和委托人在考察,但是这长江流域以及八百里洞庭就靠自己招人收集资料和考察了,不过李恪虽然不能理解李好对治水这个东西无比的热情,但还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他。
在南方过了一个热闹的年后,节假刚过李恪把自己的公事安排好以后就陪着李好往洞庭而去,这次李好身边只带了四个宫女和聂小倩。因为武顺和如烟都怀孕了,不能随行。李好这次考察的时间也紧迫。他必须在两女生产前回来,怀孕的时候不能陪着是因为公事,但是生产的时候自己无论如何得陪着了,尤其是这个年代的生产条件非常差。
一路沿江边修建的水泥路一路放马急行。李好和李恪两人没有坐马车,他们骑马跟着马车而行。这条沿江的水泥路花了南方百姓三年时间才修筑好,这条路能双向并行四辆马车,两边还种植了树木固路成荫,修成后这条路不仅有通行的便利还加固了原来的堤坝。李好选择骑马而行就是为了观察这长江两边的治理工程的,他一直崇向的就是堵不如疏,围不如导,所以这江边的堤坝的修筑也是依靠这种思路来修建的。只是同是长江,这江南江北就差的远了。对面江北那边依然还是原始的土坝,这让李好皱起了眉头,只是两边不是一人管理。所以他也没有过多的办法,想帮手也力不从心,只能先把江南治好了再说。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洞庭湖的风光,不论从宏观或微观赏览,远眺或者近看,也不论是春夏或秋冬,晴天或阴雨,各有其特色,都十分绮丽迷人的。尤其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后,老范从岳阳楼的视角,展视洞庭湖变化多端的奇丽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更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传千古。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在李好穿越过来的时候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后来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这是李好穿越前的洞庭湖的现状。
但是在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有记载的是洞庭湖面积最大时是清顺治年间到清道光年间,汛期的湖面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而之前的洞庭湖面积更大,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未完待续)
临走的时候团里的每个女人都十分不舍,甚至还流了眼泪。李好在她们走的时候还给文工团的团长提了些建议,让她记得招下有编曲能力的人还要去跟李二申请让文工团平时可以出去给大唐的百姓表演下的,这样既可以增长团队的表演能力也还能挣些外快让文工团的人心不至于散掉。
送走了文工团后李好的日子又进入到清闲的时候了,南方早春的雨水特别多,每天都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还带着一丝寒意。李好以前就是南方的人,所以对这种天气见怪不怪了,不过其他人都还不怎么习惯。李恪就坐在李好的书房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他没有出去,一些事情安排手下的人去做就好了。为上者不一定事事都要亲历的,这点他很佩服李好,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但是事情又做的很好。此刻看着外面的雨他感叹的说道:“春雨贵于油啊,今年看来南方这边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了。”
李好没有接他的话题,他在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穿越前的南方似乎年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的,如果不是后世的物资丰富,交通方便那么南方早乱了。但是现在的南方灾害就非常少了,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时候的洞庭湖还没开发到后世那么厉害,九穴十三口全部都在,泄洪蓄水方便,所以很大的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可以说大唐是真正的占据了天时。大唐年间无论黄河还是长江泛滥都很少,有记载的唐朝黄河洪水没有,长江只有几次。还是在唐后期。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时候这两个地方的环境还没完全被破坏,如果这个时候开始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保护和治理那么这就是造福万代的功绩了。黄河李好已经考察和委托人在考察,但是这长江流域以及八百里洞庭就靠自己招人收集资料和考察了,不过李恪虽然不能理解李好对治水这个东西无比的热情,但还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他。
在南方过了一个热闹的年后,节假刚过李恪把自己的公事安排好以后就陪着李好往洞庭而去,这次李好身边只带了四个宫女和聂小倩。因为武顺和如烟都怀孕了,不能随行。李好这次考察的时间也紧迫。他必须在两女生产前回来,怀孕的时候不能陪着是因为公事,但是生产的时候自己无论如何得陪着了,尤其是这个年代的生产条件非常差。
一路沿江边修建的水泥路一路放马急行。李好和李恪两人没有坐马车,他们骑马跟着马车而行。这条沿江的水泥路花了南方百姓三年时间才修筑好,这条路能双向并行四辆马车,两边还种植了树木固路成荫,修成后这条路不仅有通行的便利还加固了原来的堤坝。李好选择骑马而行就是为了观察这长江两边的治理工程的,他一直崇向的就是堵不如疏,围不如导,所以这江边的堤坝的修筑也是依靠这种思路来修建的。只是同是长江,这江南江北就差的远了。对面江北那边依然还是原始的土坝,这让李好皱起了眉头,只是两边不是一人管理。所以他也没有过多的办法,想帮手也力不从心,只能先把江南治好了再说。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洞庭湖的风光,不论从宏观或微观赏览,远眺或者近看,也不论是春夏或秋冬,晴天或阴雨,各有其特色,都十分绮丽迷人的。尤其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后,老范从岳阳楼的视角,展视洞庭湖变化多端的奇丽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更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传千古。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在李好穿越过来的时候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后来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这是李好穿越前的洞庭湖的现状。
但是在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有记载的是洞庭湖面积最大时是清顺治年间到清道光年间,汛期的湖面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而之前的洞庭湖面积更大,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