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惑道:“可朝廷那边接到的奏报,两浙路这两年盐产量下降的很厉害啊!”
“晒盐的百姓说,官府时常前去收购海盐……不过价格一直不高……甚至许多渔民都被拉回来让去晒盐了……看得出来,靠海盐吃饭的那些百姓,生活着实困苦……”这几日看到了许多悲惨境遇,苏岸很是于心不忍。
人手增加了,产量反而下降了?林昭轻轻摇摇头,又问道:“那百姓之中贩卖私盐的情况如何?”记得盐铁官营的封建时代,东南一带贩卖私盐的状况一直都存在。历朝历代如是,比如元末起义的张士诚,就是个私盐贩子起家的。
“也有,但就我了解的情况,现在民间的私盐贩子越发少了……途中有听到消息,余杭县本来有个上百人的盐帮,小有名气,结果前两年被袭击了,死伤惨重,死了几个,活着的也都成了残废了……他们是私盐贩子,也不敢报知官府……这种案子,官府通常也会以盐枭斗殴处理,根本不会多管……
以前贩私盐,顶多是被官府抓获,受些牢狱之灾,至少不会有杀身之祸,但是这次……许多人吓破了胆……只有少数人,迫不得已才铤而走险……”
林昭沉默了,贩卖私盐本就是顶风作案,其中大部分也是走投无路的苦哈哈,虽说是违法之举,却也可怜。想不到还会有此等悲惨遭遇,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心狠手辣呢?
“对了,两浙路的盐价你有了解吗?”林昭又提及另一个问题。
苏岸道:“正常,连同附近的江南东、西,淮南路,盐价一直还算稳定。”
“如此说来,供求是没问题的,人还是那么多,食盐用量变化不大,价格不变,产量却减少了,显然不正常……”
林昭摇头道:“看来两浙路的盐务确实出问题了,朝廷那边显示,这几年两浙的盐产减少了四到五成……可就眼下了解的情况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怎么会这样?”苏岸很是惊奇。
林昭淡淡道:“哼,这就是了,看来两浙路的水很深啊!”
没错,皇帝赵顼这次派林昭前来杭州,目的就是一个字——盐!
古代盐铁铜,甚至是茶叶都是官营的,这也是朝廷十分重要的赋税来源。
古代盐有多种产出方式,东南食用海盐,并州西北一带则产池盐,西南川蜀则是井盐。其中海盐比重甚大,东南地区,江淮两浙一带,是重要海盐产地,自然也就是盐税重地。
可自从英宗治平元年起,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两浙路的盐产量逐年减少,甚至可以说是暴跌。相比于仁宗晚年全盛时期,差不多降低了一半。与此同时,盐税也是大大减少。
两浙路地方给出的原因是海民消极怠工,以及自然原因,海盐产量大幅度减少。监察御史也查不出所以然来,加之一些其他缘故,英宗皇帝也就一直不曾过问。
但是到了赵顼这,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变本加厉。老爹的历史遗留问,赵顼不能容忍,自然是要解决的。改革变法需要大量钱财,两浙的盐税意义重大。当然了,赵顼做事向来是一环套一环,喜欢在背后做文章,这次也不例外。
明目张胆地派人去查不方便,估计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赵顼思前想后,必须从根上入手,找出个妥善解决之法。恰好此时,林昭“犯错”,便趁机将林昭贬官去杭州。
理由充足,人有能力,又忠诚,林昭绝对是不二人选。赵顼也不指望能瞒住什么人,至少打草惊蛇的目的达到了。之后就看林昭的能力,一旦查出端倪,便会全力支持,以雷霆手段处置。
任务艰巨,林昭很清楚幕后之人一定会防着自己,孤身一人,很可能是举步维艰。好在苏岸跟着来了,身边还有个可靠之人可用。于是便一明一暗,自己打掩护,苏岸出去暗访,还真收获不小……
只是知晓了内情又能如何呢?按眼下情形,两浙路的私盐贩卖问题不小。如此规模,已经不可能是一些小贩小打小闹了,那么必然牵涉甚广,甚至一些两浙路的地方官也不大干净。
强权,阻力什么的林昭倒是不怕,可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呢?眼下根本就没个突破口!有心无力,无所作为,这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就在林昭纠结的时候,一份香艳的邀约送上门来,邀请次日晚间西湖一游。落款处三个娟秀的小字清晰可见……沐思虹!RS
惑道:“可朝廷那边接到的奏报,两浙路这两年盐产量下降的很厉害啊!”
“晒盐的百姓说,官府时常前去收购海盐……不过价格一直不高……甚至许多渔民都被拉回来让去晒盐了……看得出来,靠海盐吃饭的那些百姓,生活着实困苦……”这几日看到了许多悲惨境遇,苏岸很是于心不忍。
人手增加了,产量反而下降了?林昭轻轻摇摇头,又问道:“那百姓之中贩卖私盐的情况如何?”记得盐铁官营的封建时代,东南一带贩卖私盐的状况一直都存在。历朝历代如是,比如元末起义的张士诚,就是个私盐贩子起家的。
“也有,但就我了解的情况,现在民间的私盐贩子越发少了……途中有听到消息,余杭县本来有个上百人的盐帮,小有名气,结果前两年被袭击了,死伤惨重,死了几个,活着的也都成了残废了……他们是私盐贩子,也不敢报知官府……这种案子,官府通常也会以盐枭斗殴处理,根本不会多管……
以前贩私盐,顶多是被官府抓获,受些牢狱之灾,至少不会有杀身之祸,但是这次……许多人吓破了胆……只有少数人,迫不得已才铤而走险……”
林昭沉默了,贩卖私盐本就是顶风作案,其中大部分也是走投无路的苦哈哈,虽说是违法之举,却也可怜。想不到还会有此等悲惨遭遇,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心狠手辣呢?
“对了,两浙路的盐价你有了解吗?”林昭又提及另一个问题。
苏岸道:“正常,连同附近的江南东、西,淮南路,盐价一直还算稳定。”
“如此说来,供求是没问题的,人还是那么多,食盐用量变化不大,价格不变,产量却减少了,显然不正常……”
林昭摇头道:“看来两浙路的盐务确实出问题了,朝廷那边显示,这几年两浙的盐产减少了四到五成……可就眼下了解的情况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怎么会这样?”苏岸很是惊奇。
林昭淡淡道:“哼,这就是了,看来两浙路的水很深啊!”
没错,皇帝赵顼这次派林昭前来杭州,目的就是一个字——盐!
古代盐铁铜,甚至是茶叶都是官营的,这也是朝廷十分重要的赋税来源。
古代盐有多种产出方式,东南食用海盐,并州西北一带则产池盐,西南川蜀则是井盐。其中海盐比重甚大,东南地区,江淮两浙一带,是重要海盐产地,自然也就是盐税重地。
可自从英宗治平元年起,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两浙路的盐产量逐年减少,甚至可以说是暴跌。相比于仁宗晚年全盛时期,差不多降低了一半。与此同时,盐税也是大大减少。
两浙路地方给出的原因是海民消极怠工,以及自然原因,海盐产量大幅度减少。监察御史也查不出所以然来,加之一些其他缘故,英宗皇帝也就一直不曾过问。
但是到了赵顼这,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变本加厉。老爹的历史遗留问,赵顼不能容忍,自然是要解决的。改革变法需要大量钱财,两浙的盐税意义重大。当然了,赵顼做事向来是一环套一环,喜欢在背后做文章,这次也不例外。
明目张胆地派人去查不方便,估计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赵顼思前想后,必须从根上入手,找出个妥善解决之法。恰好此时,林昭“犯错”,便趁机将林昭贬官去杭州。
理由充足,人有能力,又忠诚,林昭绝对是不二人选。赵顼也不指望能瞒住什么人,至少打草惊蛇的目的达到了。之后就看林昭的能力,一旦查出端倪,便会全力支持,以雷霆手段处置。
任务艰巨,林昭很清楚幕后之人一定会防着自己,孤身一人,很可能是举步维艰。好在苏岸跟着来了,身边还有个可靠之人可用。于是便一明一暗,自己打掩护,苏岸出去暗访,还真收获不小……
只是知晓了内情又能如何呢?按眼下情形,两浙路的私盐贩卖问题不小。如此规模,已经不可能是一些小贩小打小闹了,那么必然牵涉甚广,甚至一些两浙路的地方官也不大干净。
强权,阻力什么的林昭倒是不怕,可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呢?眼下根本就没个突破口!有心无力,无所作为,这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就在林昭纠结的时候,一份香艳的邀约送上门来,邀请次日晚间西湖一游。落款处三个娟秀的小字清晰可见……沐思虹!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