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天梅雨季的时候,下了十几天的雨,下得人全身骨节都发着霉酸了。
天儿才放晴,这天早上杨媛按例去中宫请早安,这才听说翠华宫的刘美人今日告了病。自中宫出来,她便忙去了翠华宫。
才一进门,雷允恭忙迎了出来,杨媛一边进去一边问道:“姐姐身子怎么样了。前儿还好好的,可请过太医了!”
雷允恭忙回道:“谢婕妤关心,我们主子无碍,不过是见昨晚天刚刚放晴,贪看月色着了点凉。太医已经开了方子。”见杨媛已经进了院子,忙追上前几步道:“娘子稍候,容奴婢进去回禀一声!”
杨媛奇怪地看着雷允恭:“我素日来,都不见你这么蝎蝎蛰蛰的,今天是怎么了?”
雷允恭压低了声音道:“娘娘,官家在里头了!”
杨媛啊了一声,平日这个时候正是真宗上朝去了,一时倒不曾想到这个,忙笑道:“我来得不巧了,呆会儿再来看姐姐罢!”这边正要退出去,却听得里屋刘娥的声音道:“允恭,你跟谁外头说话呢?”
杨媛只得道:“姐姐,是我呢!”
刘娥啊了一声道:“是媛妹,进来吧!”
侍女打起帘子,杨媛进来时,却见刘娥与真宗并肩儿站在桌前,拿着一样东西正在看着。两人均只着了家常小衣,刘娥单挽了一条大辫,竟是不施脂粉。杨媛凝目看去,岁月似乎对她格外青睐,竟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依然是肤若凝脂,却是因为今日室内暖炉生得旺了些,映得脸儿更加红艳娇媚。
此时见了杨媛,刘娥笑道:“妹妹今儿来得早,不想还有人比你更早吧!”一边说,一边笑瞥了一眼真宗。
杨媛忙行下礼去,真宗笑道:“罢了!在这里倒不拘些个礼数。”这边奇怪地问刘娥:“你如何称她为妹妹!”
刘娥含笑道:“官家,我与杨家妹妹一见就投缘,结义为姐妹,还未曾禀过官家呢!”
真宗甚喜道:“如此甚好。朕还怕你初入宫怕陌生,却是多虑了。以你的性子,自然是人人都会投缘的。”
杨媛忙含笑侍立一边,心中却空空落落地,象长满了草似荒得紧。
她自服侍当今天子,也已经有五年了,真宗看似温和,却淡淡地远远地高不可攀。此时见他与刘娥站在一起,穿着家常衣服笑嘻嘻地,两人举止并不格外亲呢,可是言行举止却是说不出的自然默契,竟是毫无君臣之分,帝妃之别。
却见刘娥向她招手道:“妹妹过来,也看看这希罕东西呢。”说着把手中的一张楮色的纸递给她,却正是方才她与真宗一起在看的东西。
杨媛接过来,却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只见这楮纸比平常的纸约厚一些,宽六寸长三寸,上面印了一排铜钱,下面画着小人店铺的图案,正反面却又是密密麻麻的凿了许多朱墨间色的印章与暗记花押,隐隐认得是一些中间又有“十六家商号通用并同见钱一千五百文文流转行使”等字样。
她看了好一会儿,却认不得是什么来,只得交还刘娥笑道:“我看不出来,好像有些像传说中的当票子呢!”
刘娥接了这张楮纸笑道:“这可不是当票子,你们不曾见过当票子,我却是见过的。这是昨天益州知府张咏夹在奏折里头带来的,听说叫什么交子的。莫说你不认得,我也不认得,只怕通京城通天下也没几人认得。你别小看这一张纸,在蜀中可以实当一千五百文大钱呢!如今蜀中民间商号中都用这个当实钱用呢!”
真宗皱眉道:“蜀中铁钱份量重却又不值钱,张咏在奏折上说,如今市价买罗一匹,要蜀钱两万,两万铁钱实重就一百三十多斤,蜀中山高水远,携带不便。李顺造反,铸钱局停工多年,铁钱更是不够用。就有商号之间用交子来代钱流转行使。只是如今为这个商号之间起了不少讼诉,容易成为民乱。”
刘娥拿着交子道:“张乖崖必不是没主意的人,想来他的奏折里总是说了解决之道。”
真宗点头笑道:“果然如此。张咏请旨,一则是禁了交子之事;二则是收归官办。这样也可免些纷争。”
刘娥想了想忽然笑道:“他这是留了余地,请官家给个更英明的决断呢!”
真宗知她已经会意,笑道:“偏是你鬼灵精,朕已经下旨,交子既有好处,何必禁呢。叫他先在蜀中试着官督民办,先试试其中的利弊,等成熟了些,再看着。”
真宗今日听说刘娥受凉了,便有些无心朝政,早早退了朝,也不往勤政殿里去,素性带上奏折,搬进翠华宫里看,倒也自在。这边拣了几件有点意思的政事给刘娥说着解闷,听着她妙语连珠,倒不象平日独看奏折这般无聊。
刘娥抬头看了看窗外,叹道:“这天也真是的,昨天刚晴了一天,看这天色,明后日必还有雨。这样的下雨天,咱们倒也罢了,那些住低洼地的贫民,可就把家都给冲了。”
真宗叹道:“何止呢,城外的汴河水涨,若是雨一大就容易冲坏田园庄稼。年年修,年年积淤泛滥,京城中养兵马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漕运都要从此河中来,此河却是最令朕头疼不过了。”
刘娥道:“我也听说过每年的十月河水枯干时,都会关了运河来清淤,为何还会年年积淤,莫非是清理得不够,没有一个限定!”
真宗道:“这河水清淤到几尺,却是无法限定。这一层层都有敷衍了事之人,先皇当年曾经为督办此事,还亲自跳进都是泥水的汴河中,以晓喻群臣,也不过是好得几年罢了,时间一长,照样惫赖起来!”
刘娥微笑道:“这有何难!”
真宗笑了:“小娥说得好生轻松,几十年的痼疾了,朝臣们都没议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办法来!”
刘娥道:“臣妾记得小时候在都江堰边,听老人们传说,打从李冰治河开始,就在河底下埋下三个石人做为水则,水涨过石人脖部,就该提早开闸放水,免得洪水泛滥。水底下又有石板,水枯时清理河道,必要挖到露出石板,才算合格。”
真宗重重地一击书案,喜道:“正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汴河的难题了!”
刘娥颦眉道:“臣妾只是不明白,都江堰治河之法,已经上千年了,何以汴河治水,竟不知其法?”
真宗点头道:“皆是因为历代战乱的缘故,许多民间的好法子没有传下来。都江堰治河之法虽好,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消息不通,也是一个原因。”
刘娥道:“既如此,皇上何不下旨,令各地地方官吏,搜集灌溉农田的好法子,上呈朝廷,再由工部审定,颁行天下。岂... -->>
春天梅雨季的时候,下了十几天的雨,下得人全身骨节都发着霉酸了。
天儿才放晴,这天早上杨媛按例去中宫请早安,这才听说翠华宫的刘美人今日告了病。自中宫出来,她便忙去了翠华宫。
才一进门,雷允恭忙迎了出来,杨媛一边进去一边问道:“姐姐身子怎么样了。前儿还好好的,可请过太医了!”
雷允恭忙回道:“谢婕妤关心,我们主子无碍,不过是见昨晚天刚刚放晴,贪看月色着了点凉。太医已经开了方子。”见杨媛已经进了院子,忙追上前几步道:“娘子稍候,容奴婢进去回禀一声!”
杨媛奇怪地看着雷允恭:“我素日来,都不见你这么蝎蝎蛰蛰的,今天是怎么了?”
雷允恭压低了声音道:“娘娘,官家在里头了!”
杨媛啊了一声,平日这个时候正是真宗上朝去了,一时倒不曾想到这个,忙笑道:“我来得不巧了,呆会儿再来看姐姐罢!”这边正要退出去,却听得里屋刘娥的声音道:“允恭,你跟谁外头说话呢?”
杨媛只得道:“姐姐,是我呢!”
刘娥啊了一声道:“是媛妹,进来吧!”
侍女打起帘子,杨媛进来时,却见刘娥与真宗并肩儿站在桌前,拿着一样东西正在看着。两人均只着了家常小衣,刘娥单挽了一条大辫,竟是不施脂粉。杨媛凝目看去,岁月似乎对她格外青睐,竟未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依然是肤若凝脂,却是因为今日室内暖炉生得旺了些,映得脸儿更加红艳娇媚。
此时见了杨媛,刘娥笑道:“妹妹今儿来得早,不想还有人比你更早吧!”一边说,一边笑瞥了一眼真宗。
杨媛忙行下礼去,真宗笑道:“罢了!在这里倒不拘些个礼数。”这边奇怪地问刘娥:“你如何称她为妹妹!”
刘娥含笑道:“官家,我与杨家妹妹一见就投缘,结义为姐妹,还未曾禀过官家呢!”
真宗甚喜道:“如此甚好。朕还怕你初入宫怕陌生,却是多虑了。以你的性子,自然是人人都会投缘的。”
杨媛忙含笑侍立一边,心中却空空落落地,象长满了草似荒得紧。
她自服侍当今天子,也已经有五年了,真宗看似温和,却淡淡地远远地高不可攀。此时见他与刘娥站在一起,穿着家常衣服笑嘻嘻地,两人举止并不格外亲呢,可是言行举止却是说不出的自然默契,竟是毫无君臣之分,帝妃之别。
却见刘娥向她招手道:“妹妹过来,也看看这希罕东西呢。”说着把手中的一张楮色的纸递给她,却正是方才她与真宗一起在看的东西。
杨媛接过来,却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只见这楮纸比平常的纸约厚一些,宽六寸长三寸,上面印了一排铜钱,下面画着小人店铺的图案,正反面却又是密密麻麻的凿了许多朱墨间色的印章与暗记花押,隐隐认得是一些中间又有“十六家商号通用并同见钱一千五百文文流转行使”等字样。
她看了好一会儿,却认不得是什么来,只得交还刘娥笑道:“我看不出来,好像有些像传说中的当票子呢!”
刘娥接了这张楮纸笑道:“这可不是当票子,你们不曾见过当票子,我却是见过的。这是昨天益州知府张咏夹在奏折里头带来的,听说叫什么交子的。莫说你不认得,我也不认得,只怕通京城通天下也没几人认得。你别小看这一张纸,在蜀中可以实当一千五百文大钱呢!如今蜀中民间商号中都用这个当实钱用呢!”
真宗皱眉道:“蜀中铁钱份量重却又不值钱,张咏在奏折上说,如今市价买罗一匹,要蜀钱两万,两万铁钱实重就一百三十多斤,蜀中山高水远,携带不便。李顺造反,铸钱局停工多年,铁钱更是不够用。就有商号之间用交子来代钱流转行使。只是如今为这个商号之间起了不少讼诉,容易成为民乱。”
刘娥拿着交子道:“张乖崖必不是没主意的人,想来他的奏折里总是说了解决之道。”
真宗点头笑道:“果然如此。张咏请旨,一则是禁了交子之事;二则是收归官办。这样也可免些纷争。”
刘娥想了想忽然笑道:“他这是留了余地,请官家给个更英明的决断呢!”
真宗知她已经会意,笑道:“偏是你鬼灵精,朕已经下旨,交子既有好处,何必禁呢。叫他先在蜀中试着官督民办,先试试其中的利弊,等成熟了些,再看着。”
真宗今日听说刘娥受凉了,便有些无心朝政,早早退了朝,也不往勤政殿里去,素性带上奏折,搬进翠华宫里看,倒也自在。这边拣了几件有点意思的政事给刘娥说着解闷,听着她妙语连珠,倒不象平日独看奏折这般无聊。
刘娥抬头看了看窗外,叹道:“这天也真是的,昨天刚晴了一天,看这天色,明后日必还有雨。这样的下雨天,咱们倒也罢了,那些住低洼地的贫民,可就把家都给冲了。”
真宗叹道:“何止呢,城外的汴河水涨,若是雨一大就容易冲坏田园庄稼。年年修,年年积淤泛滥,京城中养兵马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漕运都要从此河中来,此河却是最令朕头疼不过了。”
刘娥道:“我也听说过每年的十月河水枯干时,都会关了运河来清淤,为何还会年年积淤,莫非是清理得不够,没有一个限定!”
真宗道:“这河水清淤到几尺,却是无法限定。这一层层都有敷衍了事之人,先皇当年曾经为督办此事,还亲自跳进都是泥水的汴河中,以晓喻群臣,也不过是好得几年罢了,时间一长,照样惫赖起来!”
刘娥微笑道:“这有何难!”
真宗笑了:“小娥说得好生轻松,几十年的痼疾了,朝臣们都没议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办法来!”
刘娥道:“臣妾记得小时候在都江堰边,听老人们传说,打从李冰治河开始,就在河底下埋下三个石人做为水则,水涨过石人脖部,就该提早开闸放水,免得洪水泛滥。水底下又有石板,水枯时清理河道,必要挖到露出石板,才算合格。”
真宗重重地一击书案,喜道:“正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汴河的难题了!”
刘娥颦眉道:“臣妾只是不明白,都江堰治河之法,已经上千年了,何以汴河治水,竟不知其法?”
真宗点头道:“皆是因为历代战乱的缘故,许多民间的好法子没有传下来。都江堰治河之法虽好,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消息不通,也是一个原因。”
刘娥道:“既如此,皇上何不下旨,令各地地方官吏,搜集灌溉农田的好法子,上呈朝廷,再由工部审定,颁行天下。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