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汉龙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种人内乱,贪至王投降,三郡乌丸大败,丘力居惨死,一时间天下震动,朝野欢庆,灵帝当下迁公孙瓒为中郎将、辽东属国国尉进驻辽东属国。
所谓属国,与郡县并不相同,虽然从其行政机构的架设来看已有郡县化的倾向,但这不过是羁縻政策的雏形罢了,或者说是汉承先秦‘要服荒服’政策的改良。早在西汉时,比郡属国便设立了七个,分别是安定属国、天水属国、西河属国、上郡属国、五原属国、张掖属国、金城属国,其中金城属国为安置羌族,其余属国安置匈奴,而到了东汉不仅继承了西汉所设的属国与属国制,更在安帝时期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分别是广汉属国、犍为属国、蜀郡属国、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和辽东属国等六个比郡属国,而在其内部,虽然如太守长史都尉等上层官吏由朝廷指派,但下面的基层官吏则由属国内的胡人酋长担任,而无-错- .. 这带有浓郁羁縻色彩的双重官制,对管理属国胡人更为有利,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属国官员插手胡人基层内部事务的事情却屡见不鲜,由此导致胡人连年反叛,对此汉王朝虽然以武力镇压为主,但往往收获甚丰,兵来则安兵退则叛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在这般空耗国力的情况下,汉帝国做出变革,在原有属国的基础上,比郡属国应运而生,由胡人为东汉王朝守塞备警,便成为了汉帝国对待胡人最为理想的状态。
而公孙瓒的进驻辽东属国,无疑是大汉帝国对大败的三郡乌丸挥出的一记铁拳。即起到对乌丸人的监视目的,又可在其有所异动时能够及时防备。这一点可以从其被任命的官职看出,公孙瓒不仅是以中郎将的身份进驻辽东属国。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辽东属国都尉,如果是在各郡国,这两个职位看似都是武职,可比郡属国官职与郡县官职不同,乃是由属国都尉领护下的部落首领官吏,即所谓的;因其故俗而治’,所以比郡属国的属国都尉就相当于郡县中的太守,可以说公孙瓒因此一战不仅获得了骑都尉的军职还在右北平都尉的前提下升了一级,变成了辽东属国都尉(太守)。可谓是双丰收。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本战首功的孟益和刘澜却始终没有等到朝廷封赏的消息,孟益当然要等到回京复命时一并与岩郎封赏,可刘澜出了这么大的力朝廷却没半点表示这让帐下或多或少都表露出些怨懑来,不过当公孙瓒前往昌黎赴任时,刘澜却得到了另一道命令,来自刘虞的,命他押赴胡人俘虏前往蓟县。
虽然没有得到朝廷赏赐,但如果能够得到州牧赏赐也成。刘澜当即与孟益启程,启程在即,孟益盯着他看了半晌,喟然长叹。道:“德然,朝廷为何不对你封赏,转道蓟县回京之后我会打探清楚派人告诉你。其实本朝以来一直重文轻武,难免在朝廷内部出现些争论。你也不必心灰。”其实他的中心思想还是以你的人脉,功劳还能跑了?
不过刘澜当然听不出他这深层次的含义。心中却有些不平,如果是武人的原因,那公孙瓒算什么?可细一想,公孙瓒那可是实实在在是由文吏转武职,说白了还是文吏出身,而刘澜呢,却是军旅出身转文职,朝廷刁难在所难免,来到这个时代越久,他对此也就越有体会,大汉朝重文轻武,以夷制夷的国策往上追溯可追溯到光武帝的头上。…
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内附,以之为汉家边防的捍蔽,利用南匈奴的力量打击、制约北匈奴,将贾谊、晁错提出的‘以蛮夷制蛮夷‘的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成为后来东汉边防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对匈奴还是对鲜卑、羌族、乌桓,以夷制夷成为奉行不贰的法门。
以夷制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有其客观原因。立国伊始,经济凋敝,在籍人口不过西汉时期的百分之三十,城邑丘墟,哀鸿遍地,锋镝余生之民,急需休养生息。刘秀弃西域、迁边民,其边防方针是实事求是的,对东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确实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可不要忘记刘秀‘柔道’的核心并不是‘以夷制夷’而是‘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如此一来教民骑射的责任就落在了出身‘文吏’对武事知之甚少的官吏身上,而这也就是公孙瓒和刘澜最本质的区别,对此刘澜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但这并不等于刘澜会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就算自己那份受大环境的影响可以不要,可那些卖命的士卒兄弟,不管是朝廷还是刘虞都要有个交代吧?而此行刘澜就是想通过刘虞,希望他能够帮自己向朝廷据理力争,或者说由他发放抚恤金、安葬费还有立功者的赏赐。
~~~~~
已是一八六年,早春三月,不得不说春天和冬天好像就只隔了一座长城,长城北面,天寒... -->>
种人内乱,贪至王投降,三郡乌丸大败,丘力居惨死,一时间天下震动,朝野欢庆,灵帝当下迁公孙瓒为中郎将、辽东属国国尉进驻辽东属国。
所谓属国,与郡县并不相同,虽然从其行政机构的架设来看已有郡县化的倾向,但这不过是羁縻政策的雏形罢了,或者说是汉承先秦‘要服荒服’政策的改良。早在西汉时,比郡属国便设立了七个,分别是安定属国、天水属国、西河属国、上郡属国、五原属国、张掖属国、金城属国,其中金城属国为安置羌族,其余属国安置匈奴,而到了东汉不仅继承了西汉所设的属国与属国制,更在安帝时期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分别是广汉属国、犍为属国、蜀郡属国、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和辽东属国等六个比郡属国,而在其内部,虽然如太守长史都尉等上层官吏由朝廷指派,但下面的基层官吏则由属国内的胡人酋长担任,而无-错- .. 这带有浓郁羁縻色彩的双重官制,对管理属国胡人更为有利,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属国官员插手胡人基层内部事务的事情却屡见不鲜,由此导致胡人连年反叛,对此汉王朝虽然以武力镇压为主,但往往收获甚丰,兵来则安兵退则叛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在这般空耗国力的情况下,汉帝国做出变革,在原有属国的基础上,比郡属国应运而生,由胡人为东汉王朝守塞备警,便成为了汉帝国对待胡人最为理想的状态。
而公孙瓒的进驻辽东属国,无疑是大汉帝国对大败的三郡乌丸挥出的一记铁拳。即起到对乌丸人的监视目的,又可在其有所异动时能够及时防备。这一点可以从其被任命的官职看出,公孙瓒不仅是以中郎将的身份进驻辽东属国。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辽东属国都尉,如果是在各郡国,这两个职位看似都是武职,可比郡属国官职与郡县官职不同,乃是由属国都尉领护下的部落首领官吏,即所谓的;因其故俗而治’,所以比郡属国的属国都尉就相当于郡县中的太守,可以说公孙瓒因此一战不仅获得了骑都尉的军职还在右北平都尉的前提下升了一级,变成了辽东属国都尉(太守)。可谓是双丰收。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本战首功的孟益和刘澜却始终没有等到朝廷封赏的消息,孟益当然要等到回京复命时一并与岩郎封赏,可刘澜出了这么大的力朝廷却没半点表示这让帐下或多或少都表露出些怨懑来,不过当公孙瓒前往昌黎赴任时,刘澜却得到了另一道命令,来自刘虞的,命他押赴胡人俘虏前往蓟县。
虽然没有得到朝廷赏赐,但如果能够得到州牧赏赐也成。刘澜当即与孟益启程,启程在即,孟益盯着他看了半晌,喟然长叹。道:“德然,朝廷为何不对你封赏,转道蓟县回京之后我会打探清楚派人告诉你。其实本朝以来一直重文轻武,难免在朝廷内部出现些争论。你也不必心灰。”其实他的中心思想还是以你的人脉,功劳还能跑了?
不过刘澜当然听不出他这深层次的含义。心中却有些不平,如果是武人的原因,那公孙瓒算什么?可细一想,公孙瓒那可是实实在在是由文吏转武职,说白了还是文吏出身,而刘澜呢,却是军旅出身转文职,朝廷刁难在所难免,来到这个时代越久,他对此也就越有体会,大汉朝重文轻武,以夷制夷的国策往上追溯可追溯到光武帝的头上。…
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内附,以之为汉家边防的捍蔽,利用南匈奴的力量打击、制约北匈奴,将贾谊、晁错提出的‘以蛮夷制蛮夷‘的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成为后来东汉边防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对匈奴还是对鲜卑、羌族、乌桓,以夷制夷成为奉行不贰的法门。
以夷制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有其客观原因。立国伊始,经济凋敝,在籍人口不过西汉时期的百分之三十,城邑丘墟,哀鸿遍地,锋镝余生之民,急需休养生息。刘秀弃西域、迁边民,其边防方针是实事求是的,对东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确实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可不要忘记刘秀‘柔道’的核心并不是‘以夷制夷’而是‘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如此一来教民骑射的责任就落在了出身‘文吏’对武事知之甚少的官吏身上,而这也就是公孙瓒和刘澜最本质的区别,对此刘澜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但这并不等于刘澜会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就算自己那份受大环境的影响可以不要,可那些卖命的士卒兄弟,不管是朝廷还是刘虞都要有个交代吧?而此行刘澜就是想通过刘虞,希望他能够帮自己向朝廷据理力争,或者说由他发放抚恤金、安葬费还有立功者的赏赐。
~~~~~
已是一八六年,早春三月,不得不说春天和冬天好像就只隔了一座长城,长城北面,天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