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重生三国之袁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九章 鲁肃来投(求订阅鲜花)
翌日,袁基神情气爽的来到了议事殿,坐在上首,看了眼下面的众人,道:“还有几日就要出征了,大家准备的如何了?”
荀彧首先站起道:“主公,粮草已经齐备,只等运送到江夏和庐陵即可。”
“好,荀彧你干的不错,这个要给你记一功。还有呢,难道就荀彧一人准备好了?”
张飞随即站起,有些不好意思道:“主公,我还没准备好,但再过几日应该可以,保证在十日之期到来之时整顿好队伍。”
“恩,几日后整顿好就行,但不可*之过急,以免出乱子,这次是有些急切了,但不得不如此啊,时间紧迫啊。”
典韦见张飞说了,也站起道:“主公,我也必定在几日之后整顿好大军。”
“好,你们抓紧就好。”
就在袁基准备散去时,郭嘉却站起道:“主公,我有一事禀报。”
“哦?奉孝有何事?但说无妨。”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向主公引荐一人,此人原本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得不到重用,听主公素有仁德之名,所以来投之,我观之,此人以后必定不凡,乃是大才也。”
“哦?你说的是何人?姓甚名谁?”
“他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什么?你说谁?鲁肃?”袁基不由失声叫道。
郭嘉也被袁基这幅样子给吓了一跳,难道主公认识这鲁肃?还是这鲁肃有什么不对?
“是的,主公,他就叫鲁肃。”
“快快带上来,我要立刻见他,其他人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站起躬身告退,同时心里也在嘀咕着这鲁肃是谁,怎么主公会如此失态。
而此刻袁基则在回忆着鲁肃的一切信息,据三国志所书,鲁肃(17年~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东汉建宁五年(17年)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舒人周瑜为居巢(今巢湖)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000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
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
建安十三年,曹*率0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惧曹军势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鲁肃私下劝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仍可谋得一官半职,你若投降可就没有安身之地了。”孙权醒悟,决心抗曹。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又被授为横江将军。
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名将,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年仅46岁。
袁基正想着这些前世的记载,郭嘉就带着鲁肃来到议事殿里,鲁肃见到坐在上首的袁基,立刻拜倒道:“在下鲁肃,拜见大人。”
袁基赶忙离座走了下来,来到鲁肃身边,扶起他道:“不用多礼,在这里不用这样。”
被袁基扶起的鲁肃也是有些受宠若惊,原本他以为袁基只是想先见见他,然后随意给他个职位就罢了,想不到这荆州牧如此礼贤下士,看来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
这一幕让郭嘉更疑惑了,自己明明考验过了这鲁肃,才智是可担当大才,但也没到这一步吧。
他可不知那是鲁肃怕刚到荆州引起袁基首席谋士的妒忌而没有全部表露出来,只是适当的显示了自己的才华罢了。希望得到引荐而已。
拉着鲁肃的手就往一旁的座位走去坐下。二人坐定,袁基自己看了看这历史上的鲁肃威名赫赫的,鲁肃在三国时可说是叱咤风云的“人杰”了,论深谋远虑,恐比周瑜、孔明还略胜一筹。如果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甚至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越看袁基心里就越开怀,这鲁肃自己来投,显然还没和周瑜结下友谊,否则便不会来此了,真是天佑我也。算了算时间,现在的鲁肃也就十九岁罢了。
“子敬啊,你... -->>
第一百零九章 鲁肃来投(求订阅鲜花)
翌日,袁基神情气爽的来到了议事殿,坐在上首,看了眼下面的众人,道:“还有几日就要出征了,大家准备的如何了?”
荀彧首先站起道:“主公,粮草已经齐备,只等运送到江夏和庐陵即可。”
“好,荀彧你干的不错,这个要给你记一功。还有呢,难道就荀彧一人准备好了?”
张飞随即站起,有些不好意思道:“主公,我还没准备好,但再过几日应该可以,保证在十日之期到来之时整顿好队伍。”
“恩,几日后整顿好就行,但不可*之过急,以免出乱子,这次是有些急切了,但不得不如此啊,时间紧迫啊。”
典韦见张飞说了,也站起道:“主公,我也必定在几日之后整顿好大军。”
“好,你们抓紧就好。”
就在袁基准备散去时,郭嘉却站起道:“主公,我有一事禀报。”
“哦?奉孝有何事?但说无妨。”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向主公引荐一人,此人原本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得不到重用,听主公素有仁德之名,所以来投之,我观之,此人以后必定不凡,乃是大才也。”
“哦?你说的是何人?姓甚名谁?”
“他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什么?你说谁?鲁肃?”袁基不由失声叫道。
郭嘉也被袁基这幅样子给吓了一跳,难道主公认识这鲁肃?还是这鲁肃有什么不对?
“是的,主公,他就叫鲁肃。”
“快快带上来,我要立刻见他,其他人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站起躬身告退,同时心里也在嘀咕着这鲁肃是谁,怎么主公会如此失态。
而此刻袁基则在回忆着鲁肃的一切信息,据三国志所书,鲁肃(17年~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东汉建宁五年(17年)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舒人周瑜为居巢(今巢湖)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000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
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
建安十三年,曹*率0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惧曹军势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鲁肃私下劝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仍可谋得一官半职,你若投降可就没有安身之地了。”孙权醒悟,决心抗曹。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又被授为横江将军。
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名将,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年仅46岁。
袁基正想着这些前世的记载,郭嘉就带着鲁肃来到议事殿里,鲁肃见到坐在上首的袁基,立刻拜倒道:“在下鲁肃,拜见大人。”
袁基赶忙离座走了下来,来到鲁肃身边,扶起他道:“不用多礼,在这里不用这样。”
被袁基扶起的鲁肃也是有些受宠若惊,原本他以为袁基只是想先见见他,然后随意给他个职位就罢了,想不到这荆州牧如此礼贤下士,看来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
这一幕让郭嘉更疑惑了,自己明明考验过了这鲁肃,才智是可担当大才,但也没到这一步吧。
他可不知那是鲁肃怕刚到荆州引起袁基首席谋士的妒忌而没有全部表露出来,只是适当的显示了自己的才华罢了。希望得到引荐而已。
拉着鲁肃的手就往一旁的座位走去坐下。二人坐定,袁基自己看了看这历史上的鲁肃威名赫赫的,鲁肃在三国时可说是叱咤风云的“人杰”了,论深谋远虑,恐比周瑜、孔明还略胜一筹。如果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甚至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越看袁基心里就越开怀,这鲁肃自己来投,显然还没和周瑜结下友谊,否则便不会来此了,真是天佑我也。算了算时间,现在的鲁肃也就十九岁罢了。
“子敬啊,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