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浅谈清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康熙帝经此一激,决意铲除鳌拜集团。但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
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不到一年,都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帝也得了一点本领。于是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这次一召,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
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在上面,两旁站立的,便是一班少年贵胄。鳌拜昂着头,走至康熙帝前。说道:“皇上召臣何事!”
康熙帝竖起龙目,怒向鳌拜道:“你知罪么?”
鳌拜毫不畏惧,直答道:“臣有何罪?”
康熙帝道:“你结党树私,妨功害能,罪不胜举,还说无罪!”
鳌拜听了此语,恼着性子,忍耐不住,仍旧发作攘臂故态。康熙帝索性激他一激,便道:“左右与我拿下!”
鳌拜厉声道:“哪个敢来拿我!”
言未毕,一群少年应声而出,拥住鳌拜,你一拳,我一脚,鳌拜不防这童子军,竟有如许能力,方想极力招架,谁知已被众少年掀翻,束手就擒。
接着,康熙帝命议政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的爵位。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康熙帝铲除鳌拜之后,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实操朝政大权。
这时文武百官,方晓得康熙帝年少英明,不敢肆无忌惮。这事传到外省,别人倒还不甚介意,只有那两朝柱石功高望重的吴三桂,偏觉心中不安起来。此时还要从清朝入关开始说起,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政权也垮台了。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
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广东镇守平南王尚可喜,因其子尚之信酗酒暴虐,不服父训,恐怕弄出大祸,遂用了食客金光之计,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他的意思,无非望康熙召还,得以面陈一切,免致延累。适值康熙因鳌拜一事,痛恨权臣,见了此奏,即群臣议复。
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即议定藩王现存,儿子不得承袭,尚可喜既请归老,不如撤藩回籍等语。康熙帝遂照议下逾。
吴三桂在云南,日日探听朝廷消息,他的儿子吴应熊曾招为驸马,在京供职,所有国事,朝夕飞报。尚可喜还未接谕,吴三桂早已闻知,当下写了密函,寄到福建。此时靖南王耿继茂已死,由其子靖忠袭封,仍镇守福建。耿精忠得了三桂密书,就照书中行事。二人在同年七月先后疏请撤兵,以试探朝廷意旨。
康熙帝召集廷臣会议,索尼之子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康熙帝道:“朕阅前史,藩镇久握重兵,总不免惹出祸端,朕意还是早撤。况吴三桂子应熊,耿精忠弟昭忠、聚忠等,都在京师供职,趁此撤藩,彼等投鼠忌器,尚不至有变动。”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听到此语,就随声附和,力请徙藩。
康熙帝遂准奏撤藩,差了学士博达礼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左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康熙帝经此一激,决意铲除鳌拜集团。但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
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不到一年,都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帝也得了一点本领。于是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这次一召,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
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在上面,两旁站立的,便是一班少年贵胄。鳌拜昂着头,走至康熙帝前。说道:“皇上召臣何事!”
康熙帝竖起龙目,怒向鳌拜道:“你知罪么?”
鳌拜毫不畏惧,直答道:“臣有何罪?”
康熙帝道:“你结党树私,妨功害能,罪不胜举,还说无罪!”
鳌拜听了此语,恼着性子,忍耐不住,仍旧发作攘臂故态。康熙帝索性激他一激,便道:“左右与我拿下!”
鳌拜厉声道:“哪个敢来拿我!”
言未毕,一群少年应声而出,拥住鳌拜,你一拳,我一脚,鳌拜不防这童子军,竟有如许能力,方想极力招架,谁知已被众少年掀翻,束手就擒。
接着,康熙帝命议政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的爵位。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康熙帝铲除鳌拜之后,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实操朝政大权。
这时文武百官,方晓得康熙帝年少英明,不敢肆无忌惮。这事传到外省,别人倒还不甚介意,只有那两朝柱石功高望重的吴三桂,偏觉心中不安起来。此时还要从清朝入关开始说起,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政权也垮台了。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
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广东镇守平南王尚可喜,因其子尚之信酗酒暴虐,不服父训,恐怕弄出大祸,遂用了食客金光之计,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他的意思,无非望康熙召还,得以面陈一切,免致延累。适值康熙因鳌拜一事,痛恨权臣,见了此奏,即群臣议复。
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即议定藩王现存,儿子不得承袭,尚可喜既请归老,不如撤藩回籍等语。康熙帝遂照议下逾。
吴三桂在云南,日日探听朝廷消息,他的儿子吴应熊曾招为驸马,在京供职,所有国事,朝夕飞报。尚可喜还未接谕,吴三桂早已闻知,当下写了密函,寄到福建。此时靖南王耿继茂已死,由其子靖忠袭封,仍镇守福建。耿精忠得了三桂密书,就照书中行事。二人在同年七月先后疏请撤兵,以试探朝廷意旨。
康熙帝召集廷臣会议,索尼之子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康熙帝道:“朕阅前史,藩镇久握重兵,总不免惹出祸端,朕意还是早撤。况吴三桂子应熊,耿精忠弟昭忠、聚忠等,都在京师供职,趁此撤藩,彼等投鼠忌器,尚不至有变动。”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听到此语,就随声附和,力请徙藩。
康熙帝遂准奏撤藩,差了学士博达礼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左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