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最后一位大少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月十五高公圣诞之后,紧接着就是冬播,在冬天里把油菜、豆类种到田里,仙霞贯的冬天,豆类主还是豌豆和蚕豆两种,类型不多,只是田亩种的整整齐齐,绝不落下。

    时间一天的过去,朱学休放下手头所有的东西,抓紧恢复、锻炼,到了十二月初,油菜苗开始发芽的季节,他已经能够下地,拄着拐杖轻轻的走几步。

    在家里闷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能行走,他迫不及待的让人抬着他,坐着竹轿子到处转悠。

    这一转不打紧,然而他却发现仙霞贯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

    路上行人变多了,集市上的店铺也变多了,好像还多开了几家,而且朱学休总感觉有些不明来路的人来到了仙霞贯,在仙霞贯的各处晃悠。

    流行的人口太多,光靠盘查也检查不出什么东西,只是朱学休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对劲,很不对劲。

    回到家里,在院子里坐着。

    从第二天早上晒太阳,吃过早饭,一直晒到中午,浑身暖洋洋,然而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些不对是在哪里。

    想着已是年关,钟天福忙着到处对账,管清心也是如此,方民平忙着处理乡公所公事和方氏的族事,每个人似乎都在忙着,兄弟朱学德似乎也在忙着,出多归少。

    想来想去,整个仙霞贯似乎只有一个人有着空闲,光裕堂的族学已经开始放假。

    朱学休坐着竹轿子,一溜烟的来到了光裕堂祖词旁的小学堂,谢先生恰巧没有外出,两个人坐在谢先生的小房间里,温着美酒围着小火炉,喝的天南地北,边喝边聊。

    气氛慢慢变得浓烈,朱学休正想请教,问问谢先生对仙霞贯近来的变化有什么变化,突然窗外就传来了动静,有人在外面叫卖。

    “笔墨纸砚洋字管;勾针铁针锡箔纸,还有洋火。”

    “嘭嘭……,嘭嘭……”

    “快来看看啊,每种颜色的线都有,可好看啰!”

    “大家都来买,不买看看啦!”

    “嘭嘭……,嘭嘭……”

    叫卖之中,夹杂着拨浪鼓的声音,这是卖货郎最常见、最传统的叫卖方式。

    洋火是指火柴,洋字管是指铅笔,因为铅笔像个管状,最初还是舶来品,所以雩县周边皆称之为洋字管。

    锡箔纸是小孩子的玩具,至于它怎么个玩法,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同学们都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在这里不复简述。

    五颜六色的线最适合大姑娘、新媳妇锈花或者刺绣使用,她们总喜欢在自己制作的帕子、手绢、鞋垫上绣些花花朵朵,要是实地方绣了,衣服上她们也会绣几朵。

    这些都是一些小物件,大多数是妇女和孩子们喜爱的物品。

    朱休坐在竹椅子上,静静地听着,听着听着,他的脸色就变了,变得一塌糊涂,黑得不能再黑。

    原因无它,因为这卖货郎的口音不是仙霞贯或者周边乡镇的口音,听着颇为驳杂,好不容易听到对方的叫卖声间停了下来,朱学休就开口说话。

    道:“这卖货郎哪来的,来了多久,怎么以前没听过他来这里卖货?”

    “笔墨纸砚,小学堂都放假了,他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朱学休问着。

    朱学休没有指名道姓,然而小房间里只有他和谢先生两位,只能是问的谢先生。

    只是还不等谢先生答话,接着他又说道:“听他口音,似乎是会昌(县)口音,他不回家过年吗?”

    仙霞贯不是没有外地的生意人,只是每每到了这年关之际,外县人都会离开仙霞贯,回乡过年,会昌县与雩县不远,但也不近,走路要好些天,一般来说过了十五都会往家赶,鲜少留在仙霞贯过年,尤其还是一位走村串户的卖货郎。

    行迹十分可疑。

    仙霞贯的不是特别冷,但是能寒到骨子里,因为它将寒气透在空气里,要是多雨的季节,穿的再厚也没有办法挡住这股寒意,这样的冷与北方的冷完全不一样。

    因此有条件的人家,总喜欢在房间里搞个炭盆,火盆之类的,不仅能取暖,更能吸收房屋里的湿气、寒气,保持室内温度。

    谢先生闲人一个,没出去买炭,也没有出去折树枝,经常又要会客,所以小学堂给他准备了一个煤炉,放在屋里子,既能待客温酒,天气寒冷的时候还能放在教室让学生们免得挨冻。

    此时,谢先生正端着酒壶温酒,把它拿起来,给朱学休和自己满上,听到朱学休的话,他面色一愣,过后微微笑起。

    “我哪晓得他来自哪里,不过他出现在这里也有好几回了……”谢先生一边说,一边似乎是在回忆,补充道:“确切来说是四五回,九月开始就来了,收稻谷的时候我就看到过他,还光顾了两回。”

    这里的收稻谷就是收晚稻,仙霞贯的晚稻就是农历九月底、十月初进行收割。

    谢先生端起酒盏咪了一口,神情中似乎特别的享受。

    过后,他看着朱学休,又说道:“怎么,他是会昌人?”

    “大少爷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他来了这么多回了,我只是觉得他的口音不似仙霞贯的口音,但是分辨不出他从哪里来,十里不同音,你让我上哪找和他一样口音的人去。”

    “呵呵……”谢先生呵呵的笑起,丝毫没有难为情。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说话就会沾上当地的口音,谢先生如此,谢灶生也是这样,许许多多的人员都是这样,除非是从不出远门、不走乡串户的人才能保证纯正的口音,否则难免带上外地口音。

    媳妇们自然不消多说,娘家是一个口音,夫家又是一个口音,就是光裕堂许多的男掌柜,到临近的乡镇多了,也会口音开始变杂,说话的腔调和语气变得不同,朱学休从小在仙霞贯长大,但是受到邦兴公和其祖母的影响,口音就与仙霞贯大有不同,而且词汇、用词上与仙霞贯和光裕堂大有差别。

    “会昌离这里并不远,走路也就三五天,如果脚程急些,走得快的,时间更短,说不定他下午就回去了,回到会昌也不迟。”谢先生如此说道。

    他的解释颇有道理,合情合理。

    朱学休初时还微微点头,只是听到最后,他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看到了谢先生的慌张。

    谢先生掩饰的很好,但是朱学休从小跟在谢先生身旁,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