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隐形官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早日买套房子。妻子也说,早晚都得买房子,你看着办吧。
萧干趁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时间,转了不少房地产公司,了解到现在的房地产价格高得吓人,而且有不断上涨趋势,越往后越贵。终于在滨河小区,搞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房价将近三十万元,自己不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清房价,而且孩子即将考入大学,也要花钱,倾囊而出是不行的。可是,为了及早有个窝,还是狠狠心,咬咬牙认了。好在可以通过按揭付款的办法,免得经济上造成过大的压力。在去房地产公司交割首期付款十五万元时,萧干又是一阵心绞痛,吞下了两粒“天王救心丹”才得以缓解,这东西越来越离不开了,和手机一块儿经常装在衣袋里。
到了年底,办公室主任给萧干送来了一把宾馆餐饮部的签单条子。办公室主任抱歉地说:“都怪我没有给你服务好,这些单是你自己签的,咱局里有规定,副职除了正职同意,不安排招待客人。凡是你的签单,局长一律不给签字报销。”
萧干接过这些条子,一口气上不来,赶紧掏出药瓶子往嘴里塞了救心丹,忍气吞声地问:“你为什么不早说?要是说了,我有客人时,自然会对局长说的,局长不会不同意安排的。我根本没有对局长说过一次,局长也许认为我自作主张了,你这不是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吗?”
办公室主任辩解说:“哎呀,都怪我,我还以为你懂得,或者都对局长说过了呢。”
萧干没法和这个阴险的家伙多争辩,又问:“其他副局长也都是这么处理的吗?”
办公室主任狡黠地说:“是啊,都是这么处理的。不过,他们请客一般都是找他们管辖的部门和单位自我消化了。我这个办公室没有权也没有钱,实在对不起你了。”
萧干的气不打一处来,想想来这个市直单位任职不是个好事儿,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是不争那个县长,继续留在县里当原职,甚至到人大、政协去任职,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三杜思宝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陪同市委副书记宋炯进京跑项目,竟然奠定了两年后回到县里任职的基础。这是一个中外合资的火力发电厂项目,投资额度很大,有两亿欧元,相当于二十多亿人民币。
宋炯分包这个项目,据说是有背景的。这是因为他能够当上我们唐都市的副书记,也是有背景的。齐书记调走以后,省委已经把外地的一个地委组织部长调整过来,配备成市委副书记,接替了齐书记的工作,这里的组织部长同时调整到外地去任地委副书记,由唐都市的常务副市长过来接替他任组织部长,市委办公室秘书长去接任常务副市长,县里上来了一个县委书记,接任了市委秘书长。这一次党政班子的重新洗牌,另外还牵扯到一批干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有意思的是,市委突破了职数限制,从省里增派了一名副书记,就是宋炯。
宋炯上任以来,平常不怎么露面,所以在电视、电台报道和唐都日报上很少露脸、露名字,显得比较神秘。市直单位头头和县市的主要领导们,好像都认为这个副书记是方书记请来的人才,利用他特殊的关系,专职为唐都市跑项目的。因此,宋炯这个副书记,每个月的时间,差不多都住在省里和京里,经常见不到他。听说他这个人,到了省里或者京里,关系网密布,到处都有管用的朋友,而且不像其他官员,食宿在唐都市驻省办事处和驻京办事处,却住在高级宾馆。市领导专门授权给他,只要能把项目跑成,允许他一掷千金,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
在杜思宝陪同他进京之前,已经听说这个项目基本上跑了下来,就是宋炯的特殊背景起了重大作用。社会上流传有多种离奇古怪的说法,都是猜测宋炯这个人和这个项目的。较为主流的说法是,这个宋炯,当年不过是另一个地市的小混混,因为和“文化大革命”中落难的中央大首长的儿子是要好的同学朋友,在那些岁月中,帮助过大首长的儿子,两个人很有点患难至交的意思。后来,大首长恢复了名誉和职务,他的儿子暴发性地在落难的地方,当上了县委书记,把这个宋炯立即重用了。更为奇特的是,大首长的儿子并不是省人大代表,却在一次省人代会上,他们那个地市的人大代表们有感于大首长的威望,几十个人联名提名他当副省长的候选人,居然顺利地当选了。大首长的儿子一当上副省长,不忘旧恩,提携故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久就把宋炯这个铁哥们儿,带到省里一个单位任职。宋炯开始不会当领导,这并没有关系,他只要会在机关里领工资、高消费就行了,经常出入省政府,和突飞猛进的大首长的儿子打得火热,仍然不失共患难的情谊。大首长的儿子在副省长的位置上没有几年,又被调整到国家某部委任职,到了那里,没有办法再带上宋炯了,况且把宋炯已经培养得羽翼丰满了,也许是宋炯向他要求什么了,于是,宋炯没有离开本省,戏剧性地来到我们唐都市,当上了跑项目的专职副书记。
宋炯的升迁是个传奇,然而,关于宋炯的人品却被人们渲染得不怎么好。许多人街谈巷议的是,这个宋炯就是靠着和大首长的儿子一起吃喝嫖赌起家的。他能够一直与大首长的儿子沆瀣一气,一直关系比较铁,原因就是他能够揣摩大首长儿子的心意,大首长的儿子特别信任他。许多不足以与外人道的事情,为大首长的儿子搞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娱乐活动,都是宋炯策划参与的,让大首长的儿子的苦难年华,用灯红酒绿补偿了回来。传得最不像样子的,就是他能够到各大专院校和大医院、大酒店等美女如云的地方物色猎物,供大首长的儿子消遣。人们常说,凡是一道“吃过糠、下过乡、扛过枪、嫖过娼”的人,关系最铁,他们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朋友。不管传言是不是真的,关系到了这个份儿上,宋炯能够到唐都市任职,就不足为怪了。
传得神乎其神的是宋炯的个人能量。在宋炯到任之前,市里筹备这个项目已经很久了,与外商的谈判不下数十个回合,一直攻不下来。关键是外商把国家立项这个难题抛给了唐都市委、市政府,国家在当时又严格控制上此类项目,所以被卡着了脖子。正是这个宋炯接手后,很快就被国家计委批准了。据说就是宋炯通过那个大首长的儿子,跑到正要准备登机出国访问的分管计划的副总理那里“叔叔长叔叔短”地一番死缠,副总理站在专机前,用大首长的儿子递上去的一支笔,在报告上草草地画了几句,这个项目就正式立项了。所以,宋炯成了唐都市的功臣。
杜思宝接到通知以后,按照要求,要先同宋炯见个面,把活动的行程安排一下。杜思宝就到市委办公大楼去,面见这位副书记。本来是约定好的,到了市委领导办公的三楼,仍然被宋炯的贴身秘书挡驾了。秘书说宋书记有事儿,让他在小会议室里稍候。干练的秘书用一次性杯子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忙去了。
环保局的第五副局长杜思宝,基本上没有来过市委的三楼。到了这里,心理上有一种森严的感觉。让他一个人坐在常委们议事的小会议室里,等候一个大领导,更加使杜思宝惴惴不安。开始坐都不敢坐,后来才见其他人来找领导们,大大方方地坐下来,仿佛很熟悉这里的环境,也效仿他们,半坐半蹭地歪在沙发上。
就这样,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杜思宝忍不住探头探脑地张望了多次,才见到一个花枝招展的女青年,从宋书记的办公室里出来,袅袅婷婷地走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宋书记的秘书才过来,招呼杜局长去面见宋书记。
秘书轻轻敲敲宋书记的门,里边传出威严的声音:“进来!”秘书就带杜思宝进了宋书记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一股幽香袭入杜思宝的鼻孔。
秘书介绍了杜思宝的身份,侧身出去了。杜思宝这才敢直起头来,瞻仰了从来没有谋面的宋炯。宋炯这个人面目清癯,架一副金丝眼镜,很有点文绉绉的样子,坐在老板椅内,瘦小的身子似乎填不满其中的空缺。
宋书记慢条斯理地对杜思宝讲了这次进京的任务,原来是关于火力发电厂的一个辅助项目。带杜思宝去的原因,主要是让他当环保方面的技术顾问。杜思宝当时的感觉是,这位领导虽然瘦小,却很有派头。自己在下面虽然常常认为自己是专家型干部,很有点骄傲和自豪,但在高级领导面前,心理上挫败了几分。
一行同去的只有一个发改委的副主任,用的车辆是一辆商务用别克车,第三厢被拆除了,装得满满当当的是唐都市有名的玉器、黄石砚和恐龙蛋,还有一块土里土气的石条,上面刻有汉画。
上了车,发改委的副主任和宋书记坐在后排,杜思宝觉得他和宋书记非常熟悉,说话的口气非常敬重和热乎,宋书记往往哼哈两声,表示赞许。谁知,跑上十几公里以后,宋书记主动地和这个发改委的副主任开起玩笑来,说出去的笑话,非常粗鄙。杜思宝联想到社会上的传言,心想,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才是宋炯的本相。一路上,宋书记一点也没有了高官的架子,司机他们四个人没有了上下级之分,兴致勃勃地说了许多男女之间黄得不能再黄的笑话,好不快活。
到了京里,杜思宝感到自己基本上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他起草的文本不过是通过宋书记自己的渠道递了上去。让杜思宝比较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见到大首长的儿子。刚刚到京时,他们住在了大首长的儿子已经派员为他们订好的北京饭店。这是一个唯有大首长和国家级外宾才能出入的地方,武警盘查很严。宋炯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其余三个人住一个房间。
宋书记在房间里,唯一一次大领导派头地严肃地挥挥手,让他们三个出去,自己拿起内线电话,不知和哪些人通了半晌电话。然后,大首长的儿子派人把宋炯拉走,两天两夜不归。发改委的副主任神秘地告诉杜思宝,宋书记一定是和大首长的儿子一道,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神秘之处活动去了。
宋书记回来后,仍然由那个接他出去的领导带领,一连几个晚上,分别去了不少地方送礼。司机必须去,发改委的副主任和杜思宝却没有资格跟着去。只有一次,他们要往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送那块石条时,这一行五个人才一同前往。司机、杜思宝和发改委的副主任三个人当了一次民工,吭吭哧哧地把石条抬进了那个大院。除了见到一个年轻的小保姆,指挥他们把石条放在了一个地方,连个别的人影也没有见到,就退出了那个大院。宋书记上车前,就开始吹起了口哨,曲调仿佛是运动员进行曲。杜思宝想,这个人五花八门的,都是些下三滥的勾当。
十几天下来,宋书记和杜思宝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他们到八达岭长城游玩时,站在烽火台上,宋炯好像诗兴大发,对着蓝天,大呼一声:
“啊,
长城——”
大家瞪着眼,等待宋炯的下文,半天没有说出什么来。
杜思宝催促他:“宋书记,把你的诗吟下去呀!”
宋炯憋了半天,嘟囔着说:“真毬长!”
一行人开心地大笑起来,杜思宝奉承说:“宋书记,用这种句子更加耐人寻味了!”
宋书记非常得意,在下山的路上,特意问了杜思宝的出生年月,并且说,那我该称呼你为“杜哥”了。杜思宝忍了忍没有答应,当然也不敢冒昧地称呼宋炯为“宋老弟”一任宋书记不再叫他杜局长,在“杜哥,杜哥”地胡称乱叫的同时,开他的国际玩笑,搞一些恶作剧。
等到发改委的副主任带去的那一个保险箱里的人民币花得差不多时,事情全部搞定了。
回来后,杜思宝对这一行的活动,一点也没有透露给范哲,范哲也不敢多问。
等杜思宝同孙丫丫幽会时,却喜不自禁地对情人说了不少进京的花絮。他告诉孙丫丫,原来以为大领导都是十分严肃的,可这个宋书记根本不像个首长,倒像个顽皮的大孩子,只是神通广大,非同凡响。尤其是到了北京,更加随和。因为在北京那个天子脚下,皇城根儿里,小小的一个市委副书记,根本算不上干部。
有一次,他们到一个“星期八”饭店的大餐厅用餐,和所有到北京的各色人等混同在一起,看不出来谁是处级、厅级干部。宋炯本来不喜欢讲普通话,这次却与那个漂亮的女招待,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跟人家开玩笑。宋炯向人家要馒头吃,喊道:“嫂姐(小姐)——摸摸(馍馍)!”人家端上了小馒头,他又让人家端米饭:“嫂姐(小姐)——蜜蜜(米米)!”就这样比比画画,等菜上齐了,宋炯看到旁边有人吃饺子,又招呼女招待过来,下流地问人家:“嫂姐(小姐),睡觉(水饺)一晚(一碗)多钱?”那个漂亮的女招待听得见得多了,也不禁脸红,惹得杜思宝等人发笑。
孙丫丫听了这些笑话,笑得直擦眼泪,打着嗝儿说:“说什么大领导,其实都是人嘛!你们男人没有一个不是色眯眯的!”
说罢,两个人滚到了一起。那场肉搏战,比以往更加有力有趣。
事毕,孙丫丫正告杜思宝,这样的领导像个地痞流氓,还是少接近为好。杜思宝说,你以为那么好接近呀,我明显地感觉到,当我们的车辆还没有到市区时,宋书记就像变了一个人,架子大了起来。我一个小小的技术干部,他不早把我给忘了?
其实,宋炯并没忘记杜思宝。这个人很佩服有知识、有内涵的人才,况且他历来好朋好友,不改草莽英雄本色。到了唐都市任职,一直在外跑项目,没有同更多的人交往,认识的人,面比较窄。所以经常打电话邀请杜思宝去坐坐,并且还和其他几个“跑友”喝过几次酒。说心里话,杜思宝还是很喜欢这位领导的。
如早日买套房子。妻子也说,早晚都得买房子,你看着办吧。
萧干趁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时间,转了不少房地产公司,了解到现在的房地产价格高得吓人,而且有不断上涨趋势,越往后越贵。终于在滨河小区,搞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房价将近三十万元,自己不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清房价,而且孩子即将考入大学,也要花钱,倾囊而出是不行的。可是,为了及早有个窝,还是狠狠心,咬咬牙认了。好在可以通过按揭付款的办法,免得经济上造成过大的压力。在去房地产公司交割首期付款十五万元时,萧干又是一阵心绞痛,吞下了两粒“天王救心丹”才得以缓解,这东西越来越离不开了,和手机一块儿经常装在衣袋里。
到了年底,办公室主任给萧干送来了一把宾馆餐饮部的签单条子。办公室主任抱歉地说:“都怪我没有给你服务好,这些单是你自己签的,咱局里有规定,副职除了正职同意,不安排招待客人。凡是你的签单,局长一律不给签字报销。”
萧干接过这些条子,一口气上不来,赶紧掏出药瓶子往嘴里塞了救心丹,忍气吞声地问:“你为什么不早说?要是说了,我有客人时,自然会对局长说的,局长不会不同意安排的。我根本没有对局长说过一次,局长也许认为我自作主张了,你这不是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吗?”
办公室主任辩解说:“哎呀,都怪我,我还以为你懂得,或者都对局长说过了呢。”
萧干没法和这个阴险的家伙多争辩,又问:“其他副局长也都是这么处理的吗?”
办公室主任狡黠地说:“是啊,都是这么处理的。不过,他们请客一般都是找他们管辖的部门和单位自我消化了。我这个办公室没有权也没有钱,实在对不起你了。”
萧干的气不打一处来,想想来这个市直单位任职不是个好事儿,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是不争那个县长,继续留在县里当原职,甚至到人大、政协去任职,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三杜思宝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陪同市委副书记宋炯进京跑项目,竟然奠定了两年后回到县里任职的基础。这是一个中外合资的火力发电厂项目,投资额度很大,有两亿欧元,相当于二十多亿人民币。
宋炯分包这个项目,据说是有背景的。这是因为他能够当上我们唐都市的副书记,也是有背景的。齐书记调走以后,省委已经把外地的一个地委组织部长调整过来,配备成市委副书记,接替了齐书记的工作,这里的组织部长同时调整到外地去任地委副书记,由唐都市的常务副市长过来接替他任组织部长,市委办公室秘书长去接任常务副市长,县里上来了一个县委书记,接任了市委秘书长。这一次党政班子的重新洗牌,另外还牵扯到一批干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有意思的是,市委突破了职数限制,从省里增派了一名副书记,就是宋炯。
宋炯上任以来,平常不怎么露面,所以在电视、电台报道和唐都日报上很少露脸、露名字,显得比较神秘。市直单位头头和县市的主要领导们,好像都认为这个副书记是方书记请来的人才,利用他特殊的关系,专职为唐都市跑项目的。因此,宋炯这个副书记,每个月的时间,差不多都住在省里和京里,经常见不到他。听说他这个人,到了省里或者京里,关系网密布,到处都有管用的朋友,而且不像其他官员,食宿在唐都市驻省办事处和驻京办事处,却住在高级宾馆。市领导专门授权给他,只要能把项目跑成,允许他一掷千金,可以大把大把地花钱。
在杜思宝陪同他进京之前,已经听说这个项目基本上跑了下来,就是宋炯的特殊背景起了重大作用。社会上流传有多种离奇古怪的说法,都是猜测宋炯这个人和这个项目的。较为主流的说法是,这个宋炯,当年不过是另一个地市的小混混,因为和“文化大革命”中落难的中央大首长的儿子是要好的同学朋友,在那些岁月中,帮助过大首长的儿子,两个人很有点患难至交的意思。后来,大首长恢复了名誉和职务,他的儿子暴发性地在落难的地方,当上了县委书记,把这个宋炯立即重用了。更为奇特的是,大首长的儿子并不是省人大代表,却在一次省人代会上,他们那个地市的人大代表们有感于大首长的威望,几十个人联名提名他当副省长的候选人,居然顺利地当选了。大首长的儿子一当上副省长,不忘旧恩,提携故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久就把宋炯这个铁哥们儿,带到省里一个单位任职。宋炯开始不会当领导,这并没有关系,他只要会在机关里领工资、高消费就行了,经常出入省政府,和突飞猛进的大首长的儿子打得火热,仍然不失共患难的情谊。大首长的儿子在副省长的位置上没有几年,又被调整到国家某部委任职,到了那里,没有办法再带上宋炯了,况且把宋炯已经培养得羽翼丰满了,也许是宋炯向他要求什么了,于是,宋炯没有离开本省,戏剧性地来到我们唐都市,当上了跑项目的专职副书记。
宋炯的升迁是个传奇,然而,关于宋炯的人品却被人们渲染得不怎么好。许多人街谈巷议的是,这个宋炯就是靠着和大首长的儿子一起吃喝嫖赌起家的。他能够一直与大首长的儿子沆瀣一气,一直关系比较铁,原因就是他能够揣摩大首长儿子的心意,大首长的儿子特别信任他。许多不足以与外人道的事情,为大首长的儿子搞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娱乐活动,都是宋炯策划参与的,让大首长的儿子的苦难年华,用灯红酒绿补偿了回来。传得最不像样子的,就是他能够到各大专院校和大医院、大酒店等美女如云的地方物色猎物,供大首长的儿子消遣。人们常说,凡是一道“吃过糠、下过乡、扛过枪、嫖过娼”的人,关系最铁,他们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朋友。不管传言是不是真的,关系到了这个份儿上,宋炯能够到唐都市任职,就不足为怪了。
传得神乎其神的是宋炯的个人能量。在宋炯到任之前,市里筹备这个项目已经很久了,与外商的谈判不下数十个回合,一直攻不下来。关键是外商把国家立项这个难题抛给了唐都市委、市政府,国家在当时又严格控制上此类项目,所以被卡着了脖子。正是这个宋炯接手后,很快就被国家计委批准了。据说就是宋炯通过那个大首长的儿子,跑到正要准备登机出国访问的分管计划的副总理那里“叔叔长叔叔短”地一番死缠,副总理站在专机前,用大首长的儿子递上去的一支笔,在报告上草草地画了几句,这个项目就正式立项了。所以,宋炯成了唐都市的功臣。
杜思宝接到通知以后,按照要求,要先同宋炯见个面,把活动的行程安排一下。杜思宝就到市委办公大楼去,面见这位副书记。本来是约定好的,到了市委领导办公的三楼,仍然被宋炯的贴身秘书挡驾了。秘书说宋书记有事儿,让他在小会议室里稍候。干练的秘书用一次性杯子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忙去了。
环保局的第五副局长杜思宝,基本上没有来过市委的三楼。到了这里,心理上有一种森严的感觉。让他一个人坐在常委们议事的小会议室里,等候一个大领导,更加使杜思宝惴惴不安。开始坐都不敢坐,后来才见其他人来找领导们,大大方方地坐下来,仿佛很熟悉这里的环境,也效仿他们,半坐半蹭地歪在沙发上。
就这样,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杜思宝忍不住探头探脑地张望了多次,才见到一个花枝招展的女青年,从宋书记的办公室里出来,袅袅婷婷地走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宋书记的秘书才过来,招呼杜局长去面见宋书记。
秘书轻轻敲敲宋书记的门,里边传出威严的声音:“进来!”秘书就带杜思宝进了宋书记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一股幽香袭入杜思宝的鼻孔。
秘书介绍了杜思宝的身份,侧身出去了。杜思宝这才敢直起头来,瞻仰了从来没有谋面的宋炯。宋炯这个人面目清癯,架一副金丝眼镜,很有点文绉绉的样子,坐在老板椅内,瘦小的身子似乎填不满其中的空缺。
宋书记慢条斯理地对杜思宝讲了这次进京的任务,原来是关于火力发电厂的一个辅助项目。带杜思宝去的原因,主要是让他当环保方面的技术顾问。杜思宝当时的感觉是,这位领导虽然瘦小,却很有派头。自己在下面虽然常常认为自己是专家型干部,很有点骄傲和自豪,但在高级领导面前,心理上挫败了几分。
一行同去的只有一个发改委的副主任,用的车辆是一辆商务用别克车,第三厢被拆除了,装得满满当当的是唐都市有名的玉器、黄石砚和恐龙蛋,还有一块土里土气的石条,上面刻有汉画。
上了车,发改委的副主任和宋书记坐在后排,杜思宝觉得他和宋书记非常熟悉,说话的口气非常敬重和热乎,宋书记往往哼哈两声,表示赞许。谁知,跑上十几公里以后,宋书记主动地和这个发改委的副主任开起玩笑来,说出去的笑话,非常粗鄙。杜思宝联想到社会上的传言,心想,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才是宋炯的本相。一路上,宋书记一点也没有了高官的架子,司机他们四个人没有了上下级之分,兴致勃勃地说了许多男女之间黄得不能再黄的笑话,好不快活。
到了京里,杜思宝感到自己基本上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他起草的文本不过是通过宋书记自己的渠道递了上去。让杜思宝比较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见到大首长的儿子。刚刚到京时,他们住在了大首长的儿子已经派员为他们订好的北京饭店。这是一个唯有大首长和国家级外宾才能出入的地方,武警盘查很严。宋炯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其余三个人住一个房间。
宋书记在房间里,唯一一次大领导派头地严肃地挥挥手,让他们三个出去,自己拿起内线电话,不知和哪些人通了半晌电话。然后,大首长的儿子派人把宋炯拉走,两天两夜不归。发改委的副主任神秘地告诉杜思宝,宋书记一定是和大首长的儿子一道,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神秘之处活动去了。
宋书记回来后,仍然由那个接他出去的领导带领,一连几个晚上,分别去了不少地方送礼。司机必须去,发改委的副主任和杜思宝却没有资格跟着去。只有一次,他们要往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送那块石条时,这一行五个人才一同前往。司机、杜思宝和发改委的副主任三个人当了一次民工,吭吭哧哧地把石条抬进了那个大院。除了见到一个年轻的小保姆,指挥他们把石条放在了一个地方,连个别的人影也没有见到,就退出了那个大院。宋书记上车前,就开始吹起了口哨,曲调仿佛是运动员进行曲。杜思宝想,这个人五花八门的,都是些下三滥的勾当。
十几天下来,宋书记和杜思宝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他们到八达岭长城游玩时,站在烽火台上,宋炯好像诗兴大发,对着蓝天,大呼一声:
“啊,
长城——”
大家瞪着眼,等待宋炯的下文,半天没有说出什么来。
杜思宝催促他:“宋书记,把你的诗吟下去呀!”
宋炯憋了半天,嘟囔着说:“真毬长!”
一行人开心地大笑起来,杜思宝奉承说:“宋书记,用这种句子更加耐人寻味了!”
宋书记非常得意,在下山的路上,特意问了杜思宝的出生年月,并且说,那我该称呼你为“杜哥”了。杜思宝忍了忍没有答应,当然也不敢冒昧地称呼宋炯为“宋老弟”一任宋书记不再叫他杜局长,在“杜哥,杜哥”地胡称乱叫的同时,开他的国际玩笑,搞一些恶作剧。
等到发改委的副主任带去的那一个保险箱里的人民币花得差不多时,事情全部搞定了。
回来后,杜思宝对这一行的活动,一点也没有透露给范哲,范哲也不敢多问。
等杜思宝同孙丫丫幽会时,却喜不自禁地对情人说了不少进京的花絮。他告诉孙丫丫,原来以为大领导都是十分严肃的,可这个宋书记根本不像个首长,倒像个顽皮的大孩子,只是神通广大,非同凡响。尤其是到了北京,更加随和。因为在北京那个天子脚下,皇城根儿里,小小的一个市委副书记,根本算不上干部。
有一次,他们到一个“星期八”饭店的大餐厅用餐,和所有到北京的各色人等混同在一起,看不出来谁是处级、厅级干部。宋炯本来不喜欢讲普通话,这次却与那个漂亮的女招待,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跟人家开玩笑。宋炯向人家要馒头吃,喊道:“嫂姐(小姐)——摸摸(馍馍)!”人家端上了小馒头,他又让人家端米饭:“嫂姐(小姐)——蜜蜜(米米)!”就这样比比画画,等菜上齐了,宋炯看到旁边有人吃饺子,又招呼女招待过来,下流地问人家:“嫂姐(小姐),睡觉(水饺)一晚(一碗)多钱?”那个漂亮的女招待听得见得多了,也不禁脸红,惹得杜思宝等人发笑。
孙丫丫听了这些笑话,笑得直擦眼泪,打着嗝儿说:“说什么大领导,其实都是人嘛!你们男人没有一个不是色眯眯的!”
说罢,两个人滚到了一起。那场肉搏战,比以往更加有力有趣。
事毕,孙丫丫正告杜思宝,这样的领导像个地痞流氓,还是少接近为好。杜思宝说,你以为那么好接近呀,我明显地感觉到,当我们的车辆还没有到市区时,宋书记就像变了一个人,架子大了起来。我一个小小的技术干部,他不早把我给忘了?
其实,宋炯并没忘记杜思宝。这个人很佩服有知识、有内涵的人才,况且他历来好朋好友,不改草莽英雄本色。到了唐都市任职,一直在外跑项目,没有同更多的人交往,认识的人,面比较窄。所以经常打电话邀请杜思宝去坐坐,并且还和其他几个“跑友”喝过几次酒。说心里话,杜思宝还是很喜欢这位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