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宋朝好丈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多的是左氏的姐妹,他想着:
如果是他左家里的姨姐庶妹们,遇上了这样横刀夺爱的事情,岂有忍气吞声的道理?
她们中有心计的,当然会暗箭阴枪,不着痕迹叫那仇人出乖露丑,一消心头之恨。
她们中没心计的,也会忍不住和仇人当面难看,寻着理由扒下楼家的面皮往死里踩。
那怕自己也叫人议论一番呢,比起那不要脸暗中**别人未婚夫婿的楼大小姐,谁会成为明州城里最大的笑柄?
只当楼家真是书香世家,就一定没有脏事污事叫大家看在眼里吗?
谁也不是瞎子聋子!
他左家的姐姐妹妹们都会如此,更何况是季大娘子?
她抬手阻止了他还想替王世强解释的意思,先开了口,继续道:
“就算不是如此,你们公子能娶到楼夫人都是他赚了。楼家毕竟也没有绑着他去拜堂,再要说些不甘不愿的话只会叫人笑话。至于现在,他觉得靠楼家这门婚事办起事来事半功倍。他还想顺道拉上我这样新认的亲戚再议一门更省事的亲事,好替他王纲首再铺铺路,垫垫脚。你回去告诉他——”
左平已经做好了被她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的准备,半点也没料到她突然间话锋一转,居然笑着道:
“你回去和他说,这事儿也不是不成——”
“……”
且不说左平,连帘子后面的小蕊娘都几乎忍不住惊讶看来,不知道她这样的回答,到底是什么意思。
却见她笑道,“还有——”
左平连忙把纷乱的思绪抚平,凝神而听。
“我当初答应他,等我嫁到王家之后,如果他计划中的北伐果然成真。我会说服我两个弟弟,让唐坊出钱、出船、出人,扰乱高丽南部海岸。唐坊会牵制它的水师,配合你们的谋划,阻止高丽为宗主金国出兵。这件事——”
他的心已经吊在了嗓子眼。
这一回他家公子一再求见被拒绝,却如此急迫上门的理由,为的不过就是她一句承诺?
公子知道北伐之事虽密,却绝瞒不过她的耳目,也需要她的帮助。
黄纲首也说过,她未必不会答应。
“这件事,我已经和他说过,恕唐坊不能奉陪了。不过,我还是恭喜他宿愿成真——”
“大娘子——”
左平震惊至极,却又见她风一转,问道:
“说罢,他想让我嫁给谁?他们江浙海商里的子弟?我料着他是不会让我嫁到官宦府中的,我这外夷的身份也不可能——”
“是……”
左平被她忽东忽西地问话,绕得有些分不理条理。
他只能被她牵着鼻子走,再灵俐的舌头也不由得有些结巴了起来,道:
“……是,公子说……说也不是海商人家,而是江北边境榷场里的大商——”
他总算把舌头捋直了,镇定下来。
她愿意听就已经是好事。
“那人的年纪也三十不到,正儿八经是旧辽国的皇亲后裔。当初灭国时没来得及逃到花子刺模那边去,只能带着部落族人降了金国女真。他家里如今还有兄弟在金国皇宫御前班直契丹部里当差。他自己有爵位散衔,是江北榷场里最大的契丹豪商,绝不会在意大娘子的外夷身份——”
听得分明是金国人的身份,被她**得对西北情况熟悉万分的小蕊娘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季青辰也微微有些意外,失笑道:
“你们家王纲首,难不成是叫我嫁到金国。难不成,他想让我在大宋的职方馆领一份坐探的差事?这人又是皇亲,又是豪商,在金国什么样的显贵人家不能结亲?反倒叫王纲首给他说下这门亲?”
然而,毕竟还是让她有些意外。
这门亲事,并不是一丝都不可议。
她早就听黄七郎说过:
契丹辽部被金国灭亡后,一部分王族投降了女真,成了金国里的贵族。然而还有一些契丹王族逃得远远的,逃到了花刺子模那边的地方建立了西辽国。
她当然也在黄氏货栈的驼队里参了股,驼队最重要的事情是收集西夏和蒙古的消息,但她听说过,花刺子模是西辽国的属国。
传回来的消息里说:
西辽国里有很多走商的驼队,他们最远的生意已经横穿沙漠,横穿了草原,甚至过了盐海,到了一片绿色大海的附近。
她的地埋学得不错,她知道,那是地中海。
他们的货物通过地中海的港口,用船队运向了海的那一面。
而地中海那一面的的外国人,因为没来过大宋,所以更不知道宋人。
他们从西辽国商人手中得到了丝绸、瓷器还有茶饼后,他们就把遥远的中原之地,把那些制造出丝绸和瓷器的人,称为“契丹”。
在他们的眼中,丝绸之国就是契丹之国。
虽然这是误传,但远在东海的她,却能由此察觉到:
在西域之地,西辽国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强大。
她虽然完全没有去西辽国的意思,课本上也没有写过西辽国,但她这一世在史书上看过:
汉武帝为了击败匈奴,曾经派出了张骞去西域寻找大月氏。
汉武帝是希望能和大月氏联手,夹击匈奴。
尽管因为大月氏已经外迁,在遥远的地方安居了下来,他们不再想回到草原上与匈奴决一死战。
而张骞在十几年后返回汉朝回报后,汉帝也已经依靠自己,依靠名将雄兵赶走了匈奴。
但大宋不是汉朝,赵官家也不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她也只需要在蒙古南下时,保住性命就好。
至于恢复燕云,重返旧都,她自知没那个本事。不管那位韩参政是不是为了擅权,只要他也确实有北伐的打算,她不介意继续保持金源供奉,全力支持这件事。
这也是她为唐坟,在大宋安排好的退路。
她知道,西辽国和蒙古大草原接壤。
虽然历史课本上没有写,但她一看地图就能猜出来,西辽国将来也一定会被蒙古灭亡。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王世强必定也是想结交这位旧辽契丹大商,所以才提起了这门亲事。
这是送上门来的机会。
她压根不认为有王世强出面,这样的契丹王族就愿意和她一个夷女订亲,但她也当然有办法,见面后不订亲也能结上到这个盟友,通过他和西辽国搭上线。
如果王世强愿意再多听她一句,愿意在韩参政府中把这件事拿出来好好商量商量:
赵官家当然也应该明白,东边交结高丽,西面结交西辽,都是为了他的江山。
唐坊造出的火枪、弩机、铠甲、投石机等武器,迟早都会交给王世强转呈官家,但仅靠这些就能灭金诛夏,而后与蒙古决战?
她并没有这样的信心。
“大娘子不需担心,这门亲事,只需大娘子点头,就没有公子说不下来的。”
他左平得过王世强的叮嘱,当然不会完全透露那位旧辽豪商的内情。
他是在榷场做生意时,经黄七郎引介与公子相识交好的。
因为他每年和西辽国驼队有大批生意往来,他在江北榷场上谈生意时也曾刻意结交宋商。所以公子察觉到——他未必就对金国有多少忠心。
公子为了拉拢他,曾经为他办了朝廷通行证,请他到了江南的内河一带游玩。
公子本来是想在内河勾栏里摆宴,请他看戏,随便瞧瞧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娶妻是看重家世嫡庶,还是看重长相性情。
查清楚后,公子才好在他王家的堂姐妹里选取一位,向他提亲。
没料到那个契丹人眼神好,他偶然看到了王家码头上的水力吊装机。
不提公子,就连当时也在场的叔老爷王老纲首,他回来后召了公子在书房商议,只说他当时看那契丹人的脸色,就已经拿定:
只要让他知道水力吊装机是大娘子的手笔,这门亲事就是板上钉钉。
叔老爷说,男女亲事讲究个缘份,他王家的姐妹们虽然个个都好,却未必能叫他点头答应娶过门去。
但季大娘子却说不定能吃住他。
更重要,这是为了他们家公子着想。
江浙海商里埋怨他悔婚另娶的风声实在不小,如果他能帮着大娘子议下这门亲事,不但对他在韩参政府谋事有利,对江浙海商们也是一个交代。
公子当时虽然没听进去,现在却不得不开始考虑了。
总不至于真的叫她嫁得那样远。
反正是先订亲,有了这一层亲戚关系,公子才好慢慢游说打听他真正的心思。即使不能让他做个内应,也能探听些金国的朝廷密事,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毕竟,现在那楼云和各地官员来往频繁,因为赵宰相病死在了路上,他们上奏弹劾韩参政的折子是雪片似地进了政事堂。
连官家也在宫中坐不住,派了中贵人到政事堂,唤了另几位参知政事去御前奏对。
独独没有韩参政。
要不是吴太后还在宫中坐镇,要不是公子劝说韩宰相——官家必定是想要借北伐一雪旧耻,名留青史的——要不是公子如此拿得定主意,韩参政都准备使个下下之策以试探官家的心意。
但假模假样的辞官谢罪,绝不是个好办法。
还是公子所言极是,只要北伐一战,韩宰相在朝中权位可定。(未完待续)
却多的是左氏的姐妹,他想着:
如果是他左家里的姨姐庶妹们,遇上了这样横刀夺爱的事情,岂有忍气吞声的道理?
她们中有心计的,当然会暗箭阴枪,不着痕迹叫那仇人出乖露丑,一消心头之恨。
她们中没心计的,也会忍不住和仇人当面难看,寻着理由扒下楼家的面皮往死里踩。
那怕自己也叫人议论一番呢,比起那不要脸暗中**别人未婚夫婿的楼大小姐,谁会成为明州城里最大的笑柄?
只当楼家真是书香世家,就一定没有脏事污事叫大家看在眼里吗?
谁也不是瞎子聋子!
他左家的姐姐妹妹们都会如此,更何况是季大娘子?
她抬手阻止了他还想替王世强解释的意思,先开了口,继续道:
“就算不是如此,你们公子能娶到楼夫人都是他赚了。楼家毕竟也没有绑着他去拜堂,再要说些不甘不愿的话只会叫人笑话。至于现在,他觉得靠楼家这门婚事办起事来事半功倍。他还想顺道拉上我这样新认的亲戚再议一门更省事的亲事,好替他王纲首再铺铺路,垫垫脚。你回去告诉他——”
左平已经做好了被她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的准备,半点也没料到她突然间话锋一转,居然笑着道:
“你回去和他说,这事儿也不是不成——”
“……”
且不说左平,连帘子后面的小蕊娘都几乎忍不住惊讶看来,不知道她这样的回答,到底是什么意思。
却见她笑道,“还有——”
左平连忙把纷乱的思绪抚平,凝神而听。
“我当初答应他,等我嫁到王家之后,如果他计划中的北伐果然成真。我会说服我两个弟弟,让唐坊出钱、出船、出人,扰乱高丽南部海岸。唐坊会牵制它的水师,配合你们的谋划,阻止高丽为宗主金国出兵。这件事——”
他的心已经吊在了嗓子眼。
这一回他家公子一再求见被拒绝,却如此急迫上门的理由,为的不过就是她一句承诺?
公子知道北伐之事虽密,却绝瞒不过她的耳目,也需要她的帮助。
黄纲首也说过,她未必不会答应。
“这件事,我已经和他说过,恕唐坊不能奉陪了。不过,我还是恭喜他宿愿成真——”
“大娘子——”
左平震惊至极,却又见她风一转,问道:
“说罢,他想让我嫁给谁?他们江浙海商里的子弟?我料着他是不会让我嫁到官宦府中的,我这外夷的身份也不可能——”
“是……”
左平被她忽东忽西地问话,绕得有些分不理条理。
他只能被她牵着鼻子走,再灵俐的舌头也不由得有些结巴了起来,道:
“……是,公子说……说也不是海商人家,而是江北边境榷场里的大商——”
他总算把舌头捋直了,镇定下来。
她愿意听就已经是好事。
“那人的年纪也三十不到,正儿八经是旧辽国的皇亲后裔。当初灭国时没来得及逃到花子刺模那边去,只能带着部落族人降了金国女真。他家里如今还有兄弟在金国皇宫御前班直契丹部里当差。他自己有爵位散衔,是江北榷场里最大的契丹豪商,绝不会在意大娘子的外夷身份——”
听得分明是金国人的身份,被她**得对西北情况熟悉万分的小蕊娘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季青辰也微微有些意外,失笑道:
“你们家王纲首,难不成是叫我嫁到金国。难不成,他想让我在大宋的职方馆领一份坐探的差事?这人又是皇亲,又是豪商,在金国什么样的显贵人家不能结亲?反倒叫王纲首给他说下这门亲?”
然而,毕竟还是让她有些意外。
这门亲事,并不是一丝都不可议。
她早就听黄七郎说过:
契丹辽部被金国灭亡后,一部分王族投降了女真,成了金国里的贵族。然而还有一些契丹王族逃得远远的,逃到了花刺子模那边的地方建立了西辽国。
她当然也在黄氏货栈的驼队里参了股,驼队最重要的事情是收集西夏和蒙古的消息,但她听说过,花刺子模是西辽国的属国。
传回来的消息里说:
西辽国里有很多走商的驼队,他们最远的生意已经横穿沙漠,横穿了草原,甚至过了盐海,到了一片绿色大海的附近。
她的地埋学得不错,她知道,那是地中海。
他们的货物通过地中海的港口,用船队运向了海的那一面。
而地中海那一面的的外国人,因为没来过大宋,所以更不知道宋人。
他们从西辽国商人手中得到了丝绸、瓷器还有茶饼后,他们就把遥远的中原之地,把那些制造出丝绸和瓷器的人,称为“契丹”。
在他们的眼中,丝绸之国就是契丹之国。
虽然这是误传,但远在东海的她,却能由此察觉到:
在西域之地,西辽国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强大。
她虽然完全没有去西辽国的意思,课本上也没有写过西辽国,但她这一世在史书上看过:
汉武帝为了击败匈奴,曾经派出了张骞去西域寻找大月氏。
汉武帝是希望能和大月氏联手,夹击匈奴。
尽管因为大月氏已经外迁,在遥远的地方安居了下来,他们不再想回到草原上与匈奴决一死战。
而张骞在十几年后返回汉朝回报后,汉帝也已经依靠自己,依靠名将雄兵赶走了匈奴。
但大宋不是汉朝,赵官家也不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她也只需要在蒙古南下时,保住性命就好。
至于恢复燕云,重返旧都,她自知没那个本事。不管那位韩参政是不是为了擅权,只要他也确实有北伐的打算,她不介意继续保持金源供奉,全力支持这件事。
这也是她为唐坟,在大宋安排好的退路。
她知道,西辽国和蒙古大草原接壤。
虽然历史课本上没有写,但她一看地图就能猜出来,西辽国将来也一定会被蒙古灭亡。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王世强必定也是想结交这位旧辽契丹大商,所以才提起了这门亲事。
这是送上门来的机会。
她压根不认为有王世强出面,这样的契丹王族就愿意和她一个夷女订亲,但她也当然有办法,见面后不订亲也能结上到这个盟友,通过他和西辽国搭上线。
如果王世强愿意再多听她一句,愿意在韩参政府中把这件事拿出来好好商量商量:
赵官家当然也应该明白,东边交结高丽,西面结交西辽,都是为了他的江山。
唐坊造出的火枪、弩机、铠甲、投石机等武器,迟早都会交给王世强转呈官家,但仅靠这些就能灭金诛夏,而后与蒙古决战?
她并没有这样的信心。
“大娘子不需担心,这门亲事,只需大娘子点头,就没有公子说不下来的。”
他左平得过王世强的叮嘱,当然不会完全透露那位旧辽豪商的内情。
他是在榷场做生意时,经黄七郎引介与公子相识交好的。
因为他每年和西辽国驼队有大批生意往来,他在江北榷场上谈生意时也曾刻意结交宋商。所以公子察觉到——他未必就对金国有多少忠心。
公子为了拉拢他,曾经为他办了朝廷通行证,请他到了江南的内河一带游玩。
公子本来是想在内河勾栏里摆宴,请他看戏,随便瞧瞧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娶妻是看重家世嫡庶,还是看重长相性情。
查清楚后,公子才好在他王家的堂姐妹里选取一位,向他提亲。
没料到那个契丹人眼神好,他偶然看到了王家码头上的水力吊装机。
不提公子,就连当时也在场的叔老爷王老纲首,他回来后召了公子在书房商议,只说他当时看那契丹人的脸色,就已经拿定:
只要让他知道水力吊装机是大娘子的手笔,这门亲事就是板上钉钉。
叔老爷说,男女亲事讲究个缘份,他王家的姐妹们虽然个个都好,却未必能叫他点头答应娶过门去。
但季大娘子却说不定能吃住他。
更重要,这是为了他们家公子着想。
江浙海商里埋怨他悔婚另娶的风声实在不小,如果他能帮着大娘子议下这门亲事,不但对他在韩参政府谋事有利,对江浙海商们也是一个交代。
公子当时虽然没听进去,现在却不得不开始考虑了。
总不至于真的叫她嫁得那样远。
反正是先订亲,有了这一层亲戚关系,公子才好慢慢游说打听他真正的心思。即使不能让他做个内应,也能探听些金国的朝廷密事,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毕竟,现在那楼云和各地官员来往频繁,因为赵宰相病死在了路上,他们上奏弹劾韩参政的折子是雪片似地进了政事堂。
连官家也在宫中坐不住,派了中贵人到政事堂,唤了另几位参知政事去御前奏对。
独独没有韩参政。
要不是吴太后还在宫中坐镇,要不是公子劝说韩宰相——官家必定是想要借北伐一雪旧耻,名留青史的——要不是公子如此拿得定主意,韩参政都准备使个下下之策以试探官家的心意。
但假模假样的辞官谢罪,绝不是个好办法。
还是公子所言极是,只要北伐一战,韩宰相在朝中权位可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