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五代十国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张恶子,是蜀地的一个传说中的蛇神。传说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在蜀地时就受过它的点拨;传说僖宗驾幸蜀地时,张恶子腾云驾雾,显现真身,迎接僖宗皇帝,僖宗皇帝解下随身佩剑赐给它,希望它能帮助自己平叛,不久之后,黄巢伏诛,僖宗皇帝派人给张恶子庙送来许多祭祀品,酬谢它的“平叛之功”。
面对蜀地第一灵张恶子的“逆天者殃”指示,王宗衍仍然认为这是群臣们为了劝谏自己而使用的小伎俩,很不以为然。
在去往秦州的路上,王宗衍与成都府尹韩昭、翰林学士李浩弼、中书舍人王仁裕颇为风雅,吟诗答对,消遣无聊的时光。
王宗衍作诗云:
“乔岩簇冷烟,幽迳上寒天。
下瞰峨嵋岭,上窥华岳巅。
驰驱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此去将登涉,歌楼路几千。”
随从拍手叫好,纷纷点赞。王宗衍龙颜大悦,随即命王仁裕作诗附和。
王仁裕遂作诗云:
“彩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
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徳安疲俗,仁风扇远边。
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文字游戏,王仁裕在句末必须保留王宗衍的“天、颠、边、千”,还不能突兀、牵强,要有一定的意境和逻辑上的合理性。
行至剑州,王宗衍再遇灵异事件:半夜忽闻山谷中传来喊杀擂鼓声,似有千军万马在激烈厮杀,众人大惊,忽然一只猛兽从山林中蹿出,在惊骇的人群中叼走一人。
王宗衍气定神闲,毫不畏惧,命随从官员作诗纪念。
中书舍人王仁裕作诗云: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
不与大朝除患难,惟于当路食生灵。
从教户口资馋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翰林学士李浩弼作诗云: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王宗衍看完李浩弼所作,忍不住“哈哈”大笑。
等走到白卫岭,王宗衍又让韩昭作诗纪念,韩昭奉诏作诗云:
“吾王巡狩为安边,此去秦亭尚数千。
夜照路岐山店火,晩通消息戍瓶烟。
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
八骏似龙人似虎,何愁飞过大漫天。”
这马屁拍得已经不够委婉了,全是王宗衍最爱听的词儿。王宗衍于是诗兴大发,作诗附和云: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王尚自亲平冦,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青天。”
秦始皇神马的都弱爆了,哪儿有我王宗衍逍遥快活!
王仁裕亦作诗和曰:
“龙斾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
登髙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
自学汉王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到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陛下,您岂止能把秦始皇比下去呀,连周穆王也不在话下啊!
王宗衍不日到梓潼,再次发生不详之征召,据史籍记载,“大风发屋”。有关部门奏报,说按照科学规律,此等大风预示着千里之外有破国称臣者。
王宗衍再次化身无神论者,“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刮大风、下大雨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不用大惊小瓜。接着奏乐,接着舞。”酬答吟咏无虚日。
这些诗词之所以得以详细记录下来,传于后世,多亏了一本《王氏见闻录》,这本书以写实的风格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成为宝贵的文字版纪录片。而它的其中一篇之所以能成为王宗衍的“秦州游记”,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正是中书舍人王仁裕。
伴随这场大风吹来的,是李继岌的伐蜀檄文。
在这篇檄文中,李继岌对蜀地之民并无冒犯之处,还夸他们都是忠贞骁勇之士,将他们文比杨雄、司马相如,武比关羽、张飞,蜀地庇护过玄宗、僖宗两位先圣,人杰地灵,都是好样的,但——姓王的匪徒裂土分疆,罪不容赦!
檄文中,李继岌指出王宗衍的任何抵抗都将是螳臂当车,此番王师前来,“步卒则矗如山,列车骑则迅若雷奔,振雄声而聒动乾坤,腾锐气而动摇河岳”,请蜀地军民务必审时度势,不要逆势而动。
最后,对于迷途知返者,后唐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诱降前蜀将官军民,强调“只诛首恶,余皆不问”的原则,凡能弃暗投明者,皆有厚赏。并拿后梁做反面教材,告诉他们不要妄图负隅顽抗。
《册府元龟》载有李继岌伐蜀檄文的全文,霸气侧漏,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前往鉴赏。
nbsp;张恶子,是蜀地的一个传说中的蛇神。传说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在蜀地时就受过它的点拨;传说僖宗驾幸蜀地时,张恶子腾云驾雾,显现真身,迎接僖宗皇帝,僖宗皇帝解下随身佩剑赐给它,希望它能帮助自己平叛,不久之后,黄巢伏诛,僖宗皇帝派人给张恶子庙送来许多祭祀品,酬谢它的“平叛之功”。
面对蜀地第一灵张恶子的“逆天者殃”指示,王宗衍仍然认为这是群臣们为了劝谏自己而使用的小伎俩,很不以为然。
在去往秦州的路上,王宗衍与成都府尹韩昭、翰林学士李浩弼、中书舍人王仁裕颇为风雅,吟诗答对,消遣无聊的时光。
王宗衍作诗云:
“乔岩簇冷烟,幽迳上寒天。
下瞰峨嵋岭,上窥华岳巅。
驰驱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此去将登涉,歌楼路几千。”
随从拍手叫好,纷纷点赞。王宗衍龙颜大悦,随即命王仁裕作诗附和。
王仁裕遂作诗云:
“彩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
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徳安疲俗,仁风扇远边。
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文字游戏,王仁裕在句末必须保留王宗衍的“天、颠、边、千”,还不能突兀、牵强,要有一定的意境和逻辑上的合理性。
行至剑州,王宗衍再遇灵异事件:半夜忽闻山谷中传来喊杀擂鼓声,似有千军万马在激烈厮杀,众人大惊,忽然一只猛兽从山林中蹿出,在惊骇的人群中叼走一人。
王宗衍气定神闲,毫不畏惧,命随从官员作诗纪念。
中书舍人王仁裕作诗云: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
不与大朝除患难,惟于当路食生灵。
从教户口资馋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翰林学士李浩弼作诗云: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王宗衍看完李浩弼所作,忍不住“哈哈”大笑。
等走到白卫岭,王宗衍又让韩昭作诗纪念,韩昭奉诏作诗云:
“吾王巡狩为安边,此去秦亭尚数千。
夜照路岐山店火,晩通消息戍瓶烟。
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
八骏似龙人似虎,何愁飞过大漫天。”
这马屁拍得已经不够委婉了,全是王宗衍最爱听的词儿。王宗衍于是诗兴大发,作诗附和云: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王尚自亲平冦,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青天。”
秦始皇神马的都弱爆了,哪儿有我王宗衍逍遥快活!
王仁裕亦作诗和曰:
“龙斾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
登髙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
自学汉王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到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陛下,您岂止能把秦始皇比下去呀,连周穆王也不在话下啊!
王宗衍不日到梓潼,再次发生不详之征召,据史籍记载,“大风发屋”。有关部门奏报,说按照科学规律,此等大风预示着千里之外有破国称臣者。
王宗衍再次化身无神论者,“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刮大风、下大雨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不用大惊小瓜。接着奏乐,接着舞。”酬答吟咏无虚日。
这些诗词之所以得以详细记录下来,传于后世,多亏了一本《王氏见闻录》,这本书以写实的风格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成为宝贵的文字版纪录片。而它的其中一篇之所以能成为王宗衍的“秦州游记”,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正是中书舍人王仁裕。
伴随这场大风吹来的,是李继岌的伐蜀檄文。
在这篇檄文中,李继岌对蜀地之民并无冒犯之处,还夸他们都是忠贞骁勇之士,将他们文比杨雄、司马相如,武比关羽、张飞,蜀地庇护过玄宗、僖宗两位先圣,人杰地灵,都是好样的,但——姓王的匪徒裂土分疆,罪不容赦!
檄文中,李继岌指出王宗衍的任何抵抗都将是螳臂当车,此番王师前来,“步卒则矗如山,列车骑则迅若雷奔,振雄声而聒动乾坤,腾锐气而动摇河岳”,请蜀地军民务必审时度势,不要逆势而动。
最后,对于迷途知返者,后唐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诱降前蜀将官军民,强调“只诛首恶,余皆不问”的原则,凡能弃暗投明者,皆有厚赏。并拿后梁做反面教材,告诉他们不要妄图负隅顽抗。
《册府元龟》载有李继岌伐蜀檄文的全文,霸气侧漏,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前往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