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明朝第一弄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紫禁城。
在皇城里面做事的宫女太监都知道,这里是天家的地方,对礼仪上的要求严格得很,做事讲究一个不徐不疾,进退之间都要遵从法度。
尤其是王岳公公提督司礼监之后,对大伙儿的要求就更高了,几乎可以跟大臣们上朝相比。因此,除了乾清宫及其周边地带,紫禁城其他地方一向都消停得很,高声喧哗或是快走慢跑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不过,此时的景阳道上,却是有人不顾禁令一路疾走,脚步声还很重,有那管事的首领太监当即大怒,心说:刚刚就很吵,不过那是皇上路过,属于正常情况,咱家也管不来;可现在又是哪个没第258章 局势与应对规矩的?非得被好好收拾一顿才能长记性么?
管事太监怒气冲冲的一张望,却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立刻就没了声息,等那人走出老远,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心中却是很奇怪。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古怪了,皇上不守规矩都十几年了,本也没什么,怎么现在连谢大学士也不顾身份气度了呢?这几天都是一散朝就追着皇上,连礼仪都顾不上了,难道又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谢迁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给宫里的几个太监造成了困扰,知道他也不会在意,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赶在皇上出宫或者做其他事情之前,把皇上给堵在乾清宫。
最近这几天,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有的时候成功,有的时候失败,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是要做的。何况,最近谢大学士已经摸到了规律,知道如何把握好时间,才能把正德堵个正着了。
他急急忙忙的跑来堵正德,并不是朝中有什么大事,而是谢迁想出来的,针对目前局势的应对手段。尽管谢宏是他的本家,可在三大学士当中,论第258章 局势与应对起对谢宏的警惕性和敌视程度,谢迁都是最高的一个。
这种敌视的情绪起源于正德偷跑,在一系列谢宏引起的事件中不断增强,可最终让谢迁按捺不住的,正是谢宏前些日子的举措,那就是珍宝斋的一系列敛财行为。
与出身于河南的刘健和湖广的李东阳不同,谢迁在内阁中地位最低,可在朝中的潜势力却是最大,因为他是浙江余姚人。
江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地方富庶,读书的士子也多,考取进士步入仕途的自然也更多。而这个时代的人又非常重视乡党这层关系,同气连枝之下,早在成化年间,江南人在朝中的势力就已经相当大了。
当谢迁入阁之后,他就成了江南士人的领军人物,是这个眼下里潜势力最大,在后世历史上,更是垄断了明廷的庞大集团的代表。
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曾经提出大同边警,饷费不足,要求增加南方两税折银的数字。谢迁当即便表示反对,他说: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他的意思就是说:江南的税赋已经比别的地方高了,所以不能再增加了,而且钱这东西,只要皇上省着点花,其实是够用的。
当时,谢迁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其余人等,以礼部尚书倪岳为首,也是群起附和,老实厚道的弘治皇帝最怕这个了,于是,马文升的提议没有通过。而谢大学士在江南士林中博得了为民请命的美名,赞誉颇多。
也是以此为开端,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朝廷当然不会轻忽,时不时的就要打打主意,因此,谢迁只能频繁的为民请命,最终博得了一个‘谢公尤侃侃’的名头。
当然,谢迁自己并不以这个名头为耻,反以为荣,之后更是逢事一定要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时候也是一定要长篇大论,将尤侃侃这个名声彻底的发扬光大了。
江南多豪商,谢迁出身于江南,多年来也一直站在维护江南‘民众’利益的第一线,所以,他对商业手段是不陌生的,至少比另外两位阁臣精通得多,也因此对珍宝斋的警惕心更重。
南镇抚司到底是怎么操作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率,谢迁不知道,可他知道,这样的效率一旦推广开来,那对江南的商业将会造成致命的打击。而且,谢宏正在做的,就是他最担心的结果。
因为李东阳的提议,跟朝中有关系的豪商们都是慢了一步,最终通过代理制度获利最大的,都是些小门小户的商人。
若是从前,各大户自然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击,可现在,有谢宏这个威慑在,他们却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赚大头,自己只能喝残汤,他们心里的滋味自是可想而知。
而... -->>
第二天,紫禁城。
在皇城里面做事的宫女太监都知道,这里是天家的地方,对礼仪上的要求严格得很,做事讲究一个不徐不疾,进退之间都要遵从法度。
尤其是王岳公公提督司礼监之后,对大伙儿的要求就更高了,几乎可以跟大臣们上朝相比。因此,除了乾清宫及其周边地带,紫禁城其他地方一向都消停得很,高声喧哗或是快走慢跑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不过,此时的景阳道上,却是有人不顾禁令一路疾走,脚步声还很重,有那管事的首领太监当即大怒,心说:刚刚就很吵,不过那是皇上路过,属于正常情况,咱家也管不来;可现在又是哪个没第258章 局势与应对规矩的?非得被好好收拾一顿才能长记性么?
管事太监怒气冲冲的一张望,却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立刻就没了声息,等那人走出老远,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心中却是很奇怪。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古怪了,皇上不守规矩都十几年了,本也没什么,怎么现在连谢大学士也不顾身份气度了呢?这几天都是一散朝就追着皇上,连礼仪都顾不上了,难道又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谢迁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给宫里的几个太监造成了困扰,知道他也不会在意,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赶在皇上出宫或者做其他事情之前,把皇上给堵在乾清宫。
最近这几天,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有的时候成功,有的时候失败,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是要做的。何况,最近谢大学士已经摸到了规律,知道如何把握好时间,才能把正德堵个正着了。
他急急忙忙的跑来堵正德,并不是朝中有什么大事,而是谢迁想出来的,针对目前局势的应对手段。尽管谢宏是他的本家,可在三大学士当中,论第258章 局势与应对起对谢宏的警惕性和敌视程度,谢迁都是最高的一个。
这种敌视的情绪起源于正德偷跑,在一系列谢宏引起的事件中不断增强,可最终让谢迁按捺不住的,正是谢宏前些日子的举措,那就是珍宝斋的一系列敛财行为。
与出身于河南的刘健和湖广的李东阳不同,谢迁在内阁中地位最低,可在朝中的潜势力却是最大,因为他是浙江余姚人。
江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地方富庶,读书的士子也多,考取进士步入仕途的自然也更多。而这个时代的人又非常重视乡党这层关系,同气连枝之下,早在成化年间,江南人在朝中的势力就已经相当大了。
当谢迁入阁之后,他就成了江南士人的领军人物,是这个眼下里潜势力最大,在后世历史上,更是垄断了明廷的庞大集团的代表。
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曾经提出大同边警,饷费不足,要求增加南方两税折银的数字。谢迁当即便表示反对,他说: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他的意思就是说:江南的税赋已经比别的地方高了,所以不能再增加了,而且钱这东西,只要皇上省着点花,其实是够用的。
当时,谢迁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其余人等,以礼部尚书倪岳为首,也是群起附和,老实厚道的弘治皇帝最怕这个了,于是,马文升的提议没有通过。而谢大学士在江南士林中博得了为民请命的美名,赞誉颇多。
也是以此为开端,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朝廷当然不会轻忽,时不时的就要打打主意,因此,谢迁只能频繁的为民请命,最终博得了一个‘谢公尤侃侃’的名头。
当然,谢迁自己并不以这个名头为耻,反以为荣,之后更是逢事一定要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时候也是一定要长篇大论,将尤侃侃这个名声彻底的发扬光大了。
江南多豪商,谢迁出身于江南,多年来也一直站在维护江南‘民众’利益的第一线,所以,他对商业手段是不陌生的,至少比另外两位阁臣精通得多,也因此对珍宝斋的警惕心更重。
南镇抚司到底是怎么操作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率,谢迁不知道,可他知道,这样的效率一旦推广开来,那对江南的商业将会造成致命的打击。而且,谢宏正在做的,就是他最担心的结果。
因为李东阳的提议,跟朝中有关系的豪商们都是慢了一步,最终通过代理制度获利最大的,都是些小门小户的商人。
若是从前,各大户自然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击,可现在,有谢宏这个威慑在,他们却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赚大头,自己只能喝残汤,他们心里的滋味自是可想而知。
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