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从平乱悍将到威逼“四夷”之外交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和政府里那些往日与袁世凯交往较好的官员,也开始渐渐疏远他,更别说向他提供情报了。袁世凯越来越感到孤立无援。还有那些散落在汉城的日本浪人,东学党人余患,以及被袁世凯处置的朝鲜亲日分子,都想趁乱搞掉袁世凯。甚至日人还将大炮的炮口瞄准着他的汉城公署,吓得袁世凯不敢轻易再迈出公署大门。
6月8日,随着日军在汉城快速增兵,大岛圭介更显得有恃无恐,他直闯朝鲜外署,质问外署督办赵秉稷:你们朝鲜国王到底还承不承认你们是大清的藩属国啊!
只此一句话,便将赵秉稷一下子给擂懵了。吓得连忙跑去王宫向国王禀告。
6月0日,朝鲜政府也实在扛不住了,国王李熙和闵妃听说眼下的汉城,满大街到处都遛哒着日人,吓得晚上连觉都不敢睡了。最终迫于大鸟的压力,当天宣布不再是清国的属邦。派金弘集替代赵秉稷为外署督办,与大鸟商议改革。这对袁世凯来说,实在是个老大不小的打击。还有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听说大鸟这个老兔崽子,扬言要将自己抓起来,押送回国。这也太恐怖了啊!
就在这天,袁世凯一日三电,将朝鲜近几天里所发生的一切,如实地报告北洋大臣李鸿章:
电一:朝忽派金弘集为总理外交大臣,两日未遣人与商议,如坐鼓中,事情难知。韩意以为华不可恃,将派金弘集与日本商议改政,凯难干预。日本在韩专忤华意,凯为使臣,系一国国体,坐视胁凌,具何面目?如大举,应调回去询问情形,妥为筹办。暂不举,亦应调,派末员仅备坐探,徐议后举,庶全国体。乞速示遵。再,日人载兵十船,昨由日开,又遣电工数百分抵釜山,似无息和之意。
电二:日本昨又催韩派员议革政,限今午复,似非派不止。韩何能终持。且恐激生变。今又添兵一千五百至仁川,决无和意。我欲和,应以韩现情与日本商谈,冀可挽;欲战,应妥密筹。凯在此无办法,徒困辱,拟赴津面禀详情,佐筹和战。倘蒙允,即行,以唐守暂代。唐有胆识,无名望,倭不忌,探消息,密助韩较易。乞速示。
电三:前以朝鲜未认不是属邦,故仍在差。唯日本胁迫朝鲜欺华,朝鲜情形日渐变,消息常阻,凯坐视无益。朝鲜、日本情形,唯凯稔知,拟请调赴津、京,禀商和战各情,冀可速了,迟则枝节愈多,更难著手。奉调回派唐守绍仪暂代,无损事体,堪备坐探。是否,乞示遵。
以上三电,一个意思,请调回国。
是啊,一个人成天被人屁股后头盯梢着,随时都有被做掉的可能;一个人其办公室成天被个大炮眼子瞄着,说不定哪会儿大炮一响,人就飞灰烟灭了!这哪还是人呆的地方啊!
李鸿章接到电报,颇不以为然,心说;哪像你说得这么邪乎。我这儿正忙着请英俄居中调停哪,都快谈差不多了。只简单地回了个电,鼓励袁世凯要坚决顶住,“勿怯退”。
看来这位李爵爷在朝鲜玩了袁世凯十年,似乎还没玩个够。大有将袁世凯彻底玩完之势。其实要这么讲就有些冤枉咱这位李爵爷了。
李鸿章自接到袁世凯第一个电报,他便立即上奏了清廷,请调袁世凯回国。在他认为,眼下日人正在势头上,朝鲜国王又是个软弱无能之辈,加上日人的千军万马进逼汉城,这会儿怕是没被吓死也差不多了。让一个手中不握一兵一卒的人呆在那儿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可清廷哪里知道汉城的紧张局势呢?清廷不但不知道此时的袁世凯在朝鲜已无法正常行使职责,更不知道袁世凯每天都接受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清廷认为:回来干吗,在那儿常跟国内通个风报个信的也不赖嘛。
7月7日:清廷发出谕旨:现在韩日情势未定,袁世凯在彼可以常通消息,且与各国驻韩使臣商议事件,亦较熟悉。着勿庸回国。
完啦,慰庭,别说老夫没帮你。李鸿章苦笑了笑。可李鸿章又不敢将圣谕电转袁世凯,怕“贼娘”的小子受不了刺激。所以只好以“要坚贞,勿怯退”六字以资鼓励了。
既是如此,当袁世凯看罢李鸿章来电内容,竟也一急之下,轰然病倒。
有后人说袁世凯是在装病撂挑子,以此迫使清廷批准其回国。那么事实又是一个什么样情呢?
此时的朝鲜,以李熙和闵妃为代表的李氏王朝,已在日人武力恫吓下,完全屈服,甚至随时都有弃袁反水的可能。而袁世凯的汉城公署由于遭到日人的封锁,早已断粮断水,造成人心恐慌,很多公署职员都借故开溜了,署里所剩者无几。在这种内外情势十分恶化的情况下,请调不准,徒留无益,且杀机四伏。言此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病你来装下试试!
下面是汉城公署英文翻译唐绍仪连着发给李鸿章的两份电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袁世凯的处境多么的恶劣。
电一、在汉城两署(作者注:时唐绍仪兼龙山分署专员)办公只剩二人,今闻南北进兵,均马上逃走,没办法挽留。仪一人译电办公难处理,袁道有病又须照顾,势急情迫,乞速示。
电二、袁道病日重,发高烧,心跳厉害,左肢痛不可耐。韩国事态危险正极,医药并乏,留汉城难望治愈,仪目睹心忧如焚。韩国事务以袁道最为熟悉,调回尚可就近商办一切,无论战和,当可图报效。若弃置不顾,可惜。
远在天津的李鸿章连接两电,心里甚是着急。因为这位“但凡用人办事,应取起大者”的李爵爷,实不忍看着这个自己精心培植了十年的“贼娘”的袁世凯,病死在异国他乡。
李鸿章当即协商总理衙门:既然袁世凯徒留朝鲜无益,莫如调回可资询问。遂如实具奏清廷,调袁回国。
7月18日,既然战争难免,已下决心对日开战的光绪皇帝严旨李鸿章:速调北洋水师,各路淮军,备守战事宜,同时准袁自韩回国。
袁世凯接到李鸿章来电,这也是袁世凯在朝鲜十二年来,接到的最后一道北洋大臣的来电:
本日奉旨,袁世凯着准其调回。钦此。希将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即回津。
看了电报,袁世凯如获大赦般悲喜交并,泣不成声。
然而,就在袁世凯速将一切打理完毕,并于当日启程时,唐绍仪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密报,日人要密谋暗杀袁世凯,时间就在今天。唐绍仪不敢怠慢,遂通过税务司柏卓安向英国驻朝领事朱尔典紧急求援。在朱尔典策划帮助下,袁世凯当夜乔装改扮,出了分署后门,在唐绍仪双手双枪护卫下,袁世凯登上了朱尔典早已备好的英国兵船,直抵仁川。此时距离日人密谋动手的时间,仅仅相差十几分钟。
7月19日,朝鲜仁川。
此时已经安全登上北洋水师“平远”号兵舰的袁世凯,双手重重握着唐绍仪的手:
少川,生死之谊,此世难忘!
唐绍仪十分感动,眼泪盈动着说:大人能平安归国,卑职也就安心了。
“平远”号兵舰一声鸣笛,开始启航了。
随着兵舰渐渐远离码头,站在兵舰上的袁世凯,远眺着汉城的方向,心中充满无尽的滋味,想到自己苦心孤诣地经营和维护了1年大清的荣誉和地位,在明天将要来临的“霹雳雷电”中灰飞烟灭,而自己,却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无力施以挽救,不觉悲怆万分。
思之及此,袁世凯一阵急促心痛,未路英雄,不禁潸然泪下!
1894年7月5日,在朝鲜丰岛海面上,日人悍然发动袭击,炮击“高升”号商船,对清国不宣而战。
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公开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全本完)(未完待续)
和政府里那些往日与袁世凯交往较好的官员,也开始渐渐疏远他,更别说向他提供情报了。袁世凯越来越感到孤立无援。还有那些散落在汉城的日本浪人,东学党人余患,以及被袁世凯处置的朝鲜亲日分子,都想趁乱搞掉袁世凯。甚至日人还将大炮的炮口瞄准着他的汉城公署,吓得袁世凯不敢轻易再迈出公署大门。
6月8日,随着日军在汉城快速增兵,大岛圭介更显得有恃无恐,他直闯朝鲜外署,质问外署督办赵秉稷:你们朝鲜国王到底还承不承认你们是大清的藩属国啊!
只此一句话,便将赵秉稷一下子给擂懵了。吓得连忙跑去王宫向国王禀告。
6月0日,朝鲜政府也实在扛不住了,国王李熙和闵妃听说眼下的汉城,满大街到处都遛哒着日人,吓得晚上连觉都不敢睡了。最终迫于大鸟的压力,当天宣布不再是清国的属邦。派金弘集替代赵秉稷为外署督办,与大鸟商议改革。这对袁世凯来说,实在是个老大不小的打击。还有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听说大鸟这个老兔崽子,扬言要将自己抓起来,押送回国。这也太恐怖了啊!
就在这天,袁世凯一日三电,将朝鲜近几天里所发生的一切,如实地报告北洋大臣李鸿章:
电一:朝忽派金弘集为总理外交大臣,两日未遣人与商议,如坐鼓中,事情难知。韩意以为华不可恃,将派金弘集与日本商议改政,凯难干预。日本在韩专忤华意,凯为使臣,系一国国体,坐视胁凌,具何面目?如大举,应调回去询问情形,妥为筹办。暂不举,亦应调,派末员仅备坐探,徐议后举,庶全国体。乞速示遵。再,日人载兵十船,昨由日开,又遣电工数百分抵釜山,似无息和之意。
电二:日本昨又催韩派员议革政,限今午复,似非派不止。韩何能终持。且恐激生变。今又添兵一千五百至仁川,决无和意。我欲和,应以韩现情与日本商谈,冀可挽;欲战,应妥密筹。凯在此无办法,徒困辱,拟赴津面禀详情,佐筹和战。倘蒙允,即行,以唐守暂代。唐有胆识,无名望,倭不忌,探消息,密助韩较易。乞速示。
电三:前以朝鲜未认不是属邦,故仍在差。唯日本胁迫朝鲜欺华,朝鲜情形日渐变,消息常阻,凯坐视无益。朝鲜、日本情形,唯凯稔知,拟请调赴津、京,禀商和战各情,冀可速了,迟则枝节愈多,更难著手。奉调回派唐守绍仪暂代,无损事体,堪备坐探。是否,乞示遵。
以上三电,一个意思,请调回国。
是啊,一个人成天被人屁股后头盯梢着,随时都有被做掉的可能;一个人其办公室成天被个大炮眼子瞄着,说不定哪会儿大炮一响,人就飞灰烟灭了!这哪还是人呆的地方啊!
李鸿章接到电报,颇不以为然,心说;哪像你说得这么邪乎。我这儿正忙着请英俄居中调停哪,都快谈差不多了。只简单地回了个电,鼓励袁世凯要坚决顶住,“勿怯退”。
看来这位李爵爷在朝鲜玩了袁世凯十年,似乎还没玩个够。大有将袁世凯彻底玩完之势。其实要这么讲就有些冤枉咱这位李爵爷了。
李鸿章自接到袁世凯第一个电报,他便立即上奏了清廷,请调袁世凯回国。在他认为,眼下日人正在势头上,朝鲜国王又是个软弱无能之辈,加上日人的千军万马进逼汉城,这会儿怕是没被吓死也差不多了。让一个手中不握一兵一卒的人呆在那儿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可清廷哪里知道汉城的紧张局势呢?清廷不但不知道此时的袁世凯在朝鲜已无法正常行使职责,更不知道袁世凯每天都接受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清廷认为:回来干吗,在那儿常跟国内通个风报个信的也不赖嘛。
7月7日:清廷发出谕旨:现在韩日情势未定,袁世凯在彼可以常通消息,且与各国驻韩使臣商议事件,亦较熟悉。着勿庸回国。
完啦,慰庭,别说老夫没帮你。李鸿章苦笑了笑。可李鸿章又不敢将圣谕电转袁世凯,怕“贼娘”的小子受不了刺激。所以只好以“要坚贞,勿怯退”六字以资鼓励了。
既是如此,当袁世凯看罢李鸿章来电内容,竟也一急之下,轰然病倒。
有后人说袁世凯是在装病撂挑子,以此迫使清廷批准其回国。那么事实又是一个什么样情呢?
此时的朝鲜,以李熙和闵妃为代表的李氏王朝,已在日人武力恫吓下,完全屈服,甚至随时都有弃袁反水的可能。而袁世凯的汉城公署由于遭到日人的封锁,早已断粮断水,造成人心恐慌,很多公署职员都借故开溜了,署里所剩者无几。在这种内外情势十分恶化的情况下,请调不准,徒留无益,且杀机四伏。言此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病你来装下试试!
下面是汉城公署英文翻译唐绍仪连着发给李鸿章的两份电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袁世凯的处境多么的恶劣。
电一、在汉城两署(作者注:时唐绍仪兼龙山分署专员)办公只剩二人,今闻南北进兵,均马上逃走,没办法挽留。仪一人译电办公难处理,袁道有病又须照顾,势急情迫,乞速示。
电二、袁道病日重,发高烧,心跳厉害,左肢痛不可耐。韩国事态危险正极,医药并乏,留汉城难望治愈,仪目睹心忧如焚。韩国事务以袁道最为熟悉,调回尚可就近商办一切,无论战和,当可图报效。若弃置不顾,可惜。
远在天津的李鸿章连接两电,心里甚是着急。因为这位“但凡用人办事,应取起大者”的李爵爷,实不忍看着这个自己精心培植了十年的“贼娘”的袁世凯,病死在异国他乡。
李鸿章当即协商总理衙门:既然袁世凯徒留朝鲜无益,莫如调回可资询问。遂如实具奏清廷,调袁回国。
7月18日,既然战争难免,已下决心对日开战的光绪皇帝严旨李鸿章:速调北洋水师,各路淮军,备守战事宜,同时准袁自韩回国。
袁世凯接到李鸿章来电,这也是袁世凯在朝鲜十二年来,接到的最后一道北洋大臣的来电:
本日奉旨,袁世凯着准其调回。钦此。希将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即回津。
看了电报,袁世凯如获大赦般悲喜交并,泣不成声。
然而,就在袁世凯速将一切打理完毕,并于当日启程时,唐绍仪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密报,日人要密谋暗杀袁世凯,时间就在今天。唐绍仪不敢怠慢,遂通过税务司柏卓安向英国驻朝领事朱尔典紧急求援。在朱尔典策划帮助下,袁世凯当夜乔装改扮,出了分署后门,在唐绍仪双手双枪护卫下,袁世凯登上了朱尔典早已备好的英国兵船,直抵仁川。此时距离日人密谋动手的时间,仅仅相差十几分钟。
7月19日,朝鲜仁川。
此时已经安全登上北洋水师“平远”号兵舰的袁世凯,双手重重握着唐绍仪的手:
少川,生死之谊,此世难忘!
唐绍仪十分感动,眼泪盈动着说:大人能平安归国,卑职也就安心了。
“平远”号兵舰一声鸣笛,开始启航了。
随着兵舰渐渐远离码头,站在兵舰上的袁世凯,远眺着汉城的方向,心中充满无尽的滋味,想到自己苦心孤诣地经营和维护了1年大清的荣誉和地位,在明天将要来临的“霹雳雷电”中灰飞烟灭,而自己,却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无力施以挽救,不觉悲怆万分。
思之及此,袁世凯一阵急促心痛,未路英雄,不禁潸然泪下!
1894年7月5日,在朝鲜丰岛海面上,日人悍然发动袭击,炮击“高升”号商船,对清国不宣而战。
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公开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全本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