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32kan.com,炮火19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被当作伤病员送回国,职务由海军中将约翰?德?罗贝克继任。
月18日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几乎大功告成,但毕竟没有成功。下午时前,土耳其守军火力减弱,几乎停止射击。炮手们士气低落,有些火炮遭到破坏,通信器材被摧毁,火力控制系统也受损,弹药几乎耗尽,剩下的穿甲弹不足0发。但是命运之神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背弃了英国人,紧接着发生一连串的事件:法国老式战列舰布韦号被水雷击沉;坚定号触雷,无敌号触雷。稍后海洋号被水雷和炮弹重伤。英军撤退时放弃了在敌人面前不断下沉的无敌号和海洋号。月 18日可谓虎头蛇尾,现在该轮到陆军了。
英国调来一支仓促集结的远征军,起初约有7.8万人,其主力是一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其中只有一个独立团中有其他有色人种,英国还不敢动用在埃及的那七万人的文莱土著军队。
这支远征军的当面是新编土耳其第5集团军,约8.4万人,配置在海峡两岸,由冯?桑德斯指挥。协约国远征军则由难以捉摸的"英国诗人将军"伊恩?汉密尔顿爵士统率。
4月5日的登陆取得某些初步成功。加利波利半岛狭窄的蜂腰部的重要地形差不多被澳-新军攻占。但是一位土耳其师长的战术慧眼和大无畏的领导,把登陆部队逐回。这位师长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后来成为阿塔土尔克——现代土耳其之父。最初夺取的滩头阵地未能充分地加以利用;缺少领导和将才,尽管伊恩?汉密尔顿爵士是一位有效力的绅士和有经验的军人,但他未能以两栖作战所需的干脆利落和果断精神来协调和指导分散的登陆行动。
这场战役还要拖延好几个月,但是头几天就决定了它的结局。处于敌人制高点控制下的滩头遭到火力扫荡。旨在摆脱西线式的僵局而采取为翼侧迂回行动陷入了堑壕战的困境。双方一再发起进攻,但战果甚微,而伤亡巨大。随着地中海炎夏的到来,进攻一方开始病倒:疟疾和痢疾导致大批人员丧生。在5月1-1日夜间,一艘土耳其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英国战列舰巨人号,一艘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凯旋号和威严号。达达尼尔海峡变成了敞开的、逐渐扩大的伤口。
然而英国人抓住公牛的尾巴不放,他们为失败增援,给汉密尔顿增派个师,同时,在埃及的三个师的文莱土著军队也被调了上来。
土耳其也在集结部队,8月间英国集团军试图再次登陆时。土耳其第5集团军已达 1个师。8月进攻从6日进行到10日,在苏夫拉湾开辟了一个新的登陆场,但这次进攻的目标——早在4月间澳-新军营试图攻占的沙里拜尔高地——仍然没有达到。剩下的问题是后果和困境:如何面对失败,让公牛走开。
这其中的唯一亮点,便是文莱独立团对于友军的掩护作用,他们多次被作为奇兵使用,成功的在局部战场制造了一系列的胜利,即便这些胜利对大局于事无补,但是还是让指挥官们感到无比振奋。
在文莱军的带领下,澳新军团也无比的英勇,甚至不输给英法军队,而文莱土著军队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炮灰。
虽然土著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但是,他们的表现还是让英国高层刮目相看,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猴子并不适合战争。
这些猴子应该听到枪炮声就簌簌发抖,甚至扔下手中的枪逃跑。
可是,这些猴子嗷嗷叫着,像英法军队一样,迎着枪炮冲锋陷阵,不惧生死。
他们无比的嗜血,疯狂的投入战争,喜欢这种杀戮的味道。
在了解之后,英国才知道,原来文莱共和国给予这些土著的抚恤条件,便是只要立功无论牺牲受伤与否,他们都能够享受到高规格的军人待遇。
文莱的军人待遇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土著们也不会拼命打破头要抢着挤进文莱军队。
在大半年的时间之内,文莱土著军队一直在高强度的作战之中,出现了大批的伤亡,但是文莱共和国实现了承诺,那就是始终保持四个师的兵力。
在这期间,文莱补充了11万的兵力,可见文莱土著军队牺牲之剧烈。
9月间,1个法国师和两个英国师转移到萨洛尼卡;10月,汉密尔顿被召回国,并由查尔斯?门罗将军继任他的职务。但直到11月日,由于敌人火力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伤亡不断增加,在基钦纳爵士视察加利波利以后,才决定撤退。1月开始分阶段撤退,尽管预料会有重大伤亡,但还是最终获得成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人进行的这次撤退,比战役的任何其他阶段都更为出色, 文莱共和国军队依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保全了撤退的英法澳新军队。
尽管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反正这是一场大失败,是"介于萨拉托加和新加坡之间,英国人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协约国方面有54.9万人参战,伤亡达1.万人。在约50万人的土耳其军队中就有8109人阵亡、负伤、失踪、病死,或因病后送。加利波利半岛战役也是名人和声誉的创造者和破坏者:基钦纳无懈可击的名声被玷污,费希尔爵士于5月辞职,接着不久丘吉尔下台,汉密尔顿除回忆录和回忆之外永远与军人生涯绝缘。然而穆斯塔法?凯末尔则福星高照,他被欢呼为"加利波利的救星"。
达达尼尔远征的想法是很好的,实施的结果是可悲的。自始至终,它是一部一无所成而且尽放马后炮的历史。
1915年在西线是相持不下和陷于僵局的一年。处于战略防御态势的德国人,在从瑞士到大海一线的堑壕里部署了近00万军队,面对着约达00万的协约国士兵。这是增强兵力的一年:英国远征军从10个师扩大到7个师,法国扩大到107个师;德军在西线的战斗序列几乎达到100个师。但这也是对不断加强的堑壕体系、铁丝网和野战工事进行猛烈而无效的冲击的一年。
协约国没有最高统帅部,也没有协调一致的名副其实的大战略。霞飞统帅下的法军,刚刚取得马恩河会战的胜利,仍受进攻作战思想的影响。早在这年春天,霞飞即断言他将在秋天打到莱茵河。
当时有多种战略思想学派:温斯顿?丘吉尔等人赞成"外围战略",即运用英国的海上力量在欧洲翼侧开辟新战场;有些富于想像力的头脑已在探索某种新武器以击破机枪和铁丝网的血腥统治;更多的人仍然认为借助密集的炮火和密集的人群在西线实施突破是可能的。协约国置集中兵力原则于不顾,尝试了所有的变通办法,从而注定了酝酿中的一些计划必然失败。但是"西线"一般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约翰?弗伦奇爵士和继任的道格拉斯?海格爵士均同意霞飞和法国人的观点,只不过稍加修改。因此1915年以及随后几年,欧洲的年轻人月复一月、一批又一批地在无谓的恐怖中丧生,成了顽固不化的错误观念的牺牲品。
这样,1915年西线的历次会战以大屠杀著称而不是以胜利著称。
不仅白人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黄种人也开始承受了大量的牺牲。
在文莱共和国土著军队的示范下,英国动用了大量的印度军队,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印度军队起到了许多的负面作用,让总参谋部无比的感激文莱共和国军队,原来,黄皮猴子跟黄皮猴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被当作伤病员送回国,职务由海军中将约翰?德?罗贝克继任。
月18日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几乎大功告成,但毕竟没有成功。下午时前,土耳其守军火力减弱,几乎停止射击。炮手们士气低落,有些火炮遭到破坏,通信器材被摧毁,火力控制系统也受损,弹药几乎耗尽,剩下的穿甲弹不足0发。但是命运之神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背弃了英国人,紧接着发生一连串的事件:法国老式战列舰布韦号被水雷击沉;坚定号触雷,无敌号触雷。稍后海洋号被水雷和炮弹重伤。英军撤退时放弃了在敌人面前不断下沉的无敌号和海洋号。月 18日可谓虎头蛇尾,现在该轮到陆军了。
英国调来一支仓促集结的远征军,起初约有7.8万人,其主力是一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其中只有一个独立团中有其他有色人种,英国还不敢动用在埃及的那七万人的文莱土著军队。
这支远征军的当面是新编土耳其第5集团军,约8.4万人,配置在海峡两岸,由冯?桑德斯指挥。协约国远征军则由难以捉摸的"英国诗人将军"伊恩?汉密尔顿爵士统率。
4月5日的登陆取得某些初步成功。加利波利半岛狭窄的蜂腰部的重要地形差不多被澳-新军攻占。但是一位土耳其师长的战术慧眼和大无畏的领导,把登陆部队逐回。这位师长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后来成为阿塔土尔克——现代土耳其之父。最初夺取的滩头阵地未能充分地加以利用;缺少领导和将才,尽管伊恩?汉密尔顿爵士是一位有效力的绅士和有经验的军人,但他未能以两栖作战所需的干脆利落和果断精神来协调和指导分散的登陆行动。
这场战役还要拖延好几个月,但是头几天就决定了它的结局。处于敌人制高点控制下的滩头遭到火力扫荡。旨在摆脱西线式的僵局而采取为翼侧迂回行动陷入了堑壕战的困境。双方一再发起进攻,但战果甚微,而伤亡巨大。随着地中海炎夏的到来,进攻一方开始病倒:疟疾和痢疾导致大批人员丧生。在5月1-1日夜间,一艘土耳其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英国战列舰巨人号,一艘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凯旋号和威严号。达达尼尔海峡变成了敞开的、逐渐扩大的伤口。
然而英国人抓住公牛的尾巴不放,他们为失败增援,给汉密尔顿增派个师,同时,在埃及的三个师的文莱土著军队也被调了上来。
土耳其也在集结部队,8月间英国集团军试图再次登陆时。土耳其第5集团军已达 1个师。8月进攻从6日进行到10日,在苏夫拉湾开辟了一个新的登陆场,但这次进攻的目标——早在4月间澳-新军营试图攻占的沙里拜尔高地——仍然没有达到。剩下的问题是后果和困境:如何面对失败,让公牛走开。
这其中的唯一亮点,便是文莱独立团对于友军的掩护作用,他们多次被作为奇兵使用,成功的在局部战场制造了一系列的胜利,即便这些胜利对大局于事无补,但是还是让指挥官们感到无比振奋。
在文莱军的带领下,澳新军团也无比的英勇,甚至不输给英法军队,而文莱土著军队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炮灰。
虽然土著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但是,他们的表现还是让英国高层刮目相看,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猴子并不适合战争。
这些猴子应该听到枪炮声就簌簌发抖,甚至扔下手中的枪逃跑。
可是,这些猴子嗷嗷叫着,像英法军队一样,迎着枪炮冲锋陷阵,不惧生死。
他们无比的嗜血,疯狂的投入战争,喜欢这种杀戮的味道。
在了解之后,英国才知道,原来文莱共和国给予这些土著的抚恤条件,便是只要立功无论牺牲受伤与否,他们都能够享受到高规格的军人待遇。
文莱的军人待遇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土著们也不会拼命打破头要抢着挤进文莱军队。
在大半年的时间之内,文莱土著军队一直在高强度的作战之中,出现了大批的伤亡,但是文莱共和国实现了承诺,那就是始终保持四个师的兵力。
在这期间,文莱补充了11万的兵力,可见文莱土著军队牺牲之剧烈。
9月间,1个法国师和两个英国师转移到萨洛尼卡;10月,汉密尔顿被召回国,并由查尔斯?门罗将军继任他的职务。但直到11月日,由于敌人火力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伤亡不断增加,在基钦纳爵士视察加利波利以后,才决定撤退。1月开始分阶段撤退,尽管预料会有重大伤亡,但还是最终获得成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人进行的这次撤退,比战役的任何其他阶段都更为出色, 文莱共和国军队依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保全了撤退的英法澳新军队。
尽管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反正这是一场大失败,是"介于萨拉托加和新加坡之间,英国人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协约国方面有54.9万人参战,伤亡达1.万人。在约50万人的土耳其军队中就有8109人阵亡、负伤、失踪、病死,或因病后送。加利波利半岛战役也是名人和声誉的创造者和破坏者:基钦纳无懈可击的名声被玷污,费希尔爵士于5月辞职,接着不久丘吉尔下台,汉密尔顿除回忆录和回忆之外永远与军人生涯绝缘。然而穆斯塔法?凯末尔则福星高照,他被欢呼为"加利波利的救星"。
达达尼尔远征的想法是很好的,实施的结果是可悲的。自始至终,它是一部一无所成而且尽放马后炮的历史。
1915年在西线是相持不下和陷于僵局的一年。处于战略防御态势的德国人,在从瑞士到大海一线的堑壕里部署了近00万军队,面对着约达00万的协约国士兵。这是增强兵力的一年:英国远征军从10个师扩大到7个师,法国扩大到107个师;德军在西线的战斗序列几乎达到100个师。但这也是对不断加强的堑壕体系、铁丝网和野战工事进行猛烈而无效的冲击的一年。
协约国没有最高统帅部,也没有协调一致的名副其实的大战略。霞飞统帅下的法军,刚刚取得马恩河会战的胜利,仍受进攻作战思想的影响。早在这年春天,霞飞即断言他将在秋天打到莱茵河。
当时有多种战略思想学派:温斯顿?丘吉尔等人赞成"外围战略",即运用英国的海上力量在欧洲翼侧开辟新战场;有些富于想像力的头脑已在探索某种新武器以击破机枪和铁丝网的血腥统治;更多的人仍然认为借助密集的炮火和密集的人群在西线实施突破是可能的。协约国置集中兵力原则于不顾,尝试了所有的变通办法,从而注定了酝酿中的一些计划必然失败。但是"西线"一般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约翰?弗伦奇爵士和继任的道格拉斯?海格爵士均同意霞飞和法国人的观点,只不过稍加修改。因此1915年以及随后几年,欧洲的年轻人月复一月、一批又一批地在无谓的恐怖中丧生,成了顽固不化的错误观念的牺牲品。
这样,1915年西线的历次会战以大屠杀著称而不是以胜利著称。
不仅白人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黄种人也开始承受了大量的牺牲。
在文莱共和国土著军队的示范下,英国动用了大量的印度军队,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印度军队起到了许多的负面作用,让总参谋部无比的感激文莱共和国军队,原来,黄皮猴子跟黄皮猴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