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热血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关羽
《三国志·关羽传》称关羽为“河东解人也”。大约在关羽23岁的时候,即光和六年(183),因斩杀恶豪吕熊而逃离家乡。5年后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结识刘备、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时值黄巾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统治者纠集各地军队,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关羽即随刘备在涿县招募乡勇,组织武装,先后参加了幽州太守刘焉、中郎将卢植、校尉邹清和校尉都亭侯公孙瓒的军队,同黄巾起义军作战。献帝初平元年(190),刘备依附公孙瓒,被任为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关羽、张飞并为别部司马,统领郡属军队。
汉兴平元年(194),曹操与陶谦争夺徐州,刘备带关羽援救陶谦,被派为豫州刺史。
汉建安元年(196),袁术攻刘备,备与关羽拒之于淮阴(今江苏省盱眙县、淮阴市)。
建安三年(198)十一月,刘备、曹操联合击败吕布,曹杀布于下邳。羽参加是役。
建安四年(199),刘备差关羽斩杀曹之徐州刺史车胄,占领徐州。命羽镇守下邳(今江苏省邳县东),行太守事。
建安五年(200),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同年四月,曹操与袁绍战于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关羽于干军万马之中斩杀袁之大将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袁绍官渡兵败。建安六年(201)九月,曹操南征刘备,备与羽等归附荆州刘表,驻军于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南)达7年之久。
关羽死后,直到明代初年,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神宗朱翊钧进封关羽为帝,关庙的称谓亦由“忠武”改为“英烈”。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月,朱翊钧封羽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见《咳余丛考》《老圃丛谈》两书)。《解县志》和《山西通志》对关羽封帝的记载与上述说法有异:一说是万历十八年(1590)封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一说是万历十年封羽为“协天大帝”。
魏文帝君臣皆称关羽为蜀国“名将”。曹操最著名的谋士郭嘉称:“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魏国名臣程昱也说:“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三国志》作者陈寿云: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当时人常称誉武将“为万人之敌”,谋臣为“万人之英”。这里“万人”乃多的概数,武将言其武勇胆识、武艺超群;谋臣则言其立国安邦,文武谋畧在众人之上。曹魏谋臣刘晔更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吴名臣周瑜称关羽“皆熊虎之将”。吕蒙数称:“关羽实熊虎也”;“关羽素勇猛,既难为敌”;“关羽骁雄”。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关羽有“骁气”。这里所谓“熊虎”,虎为百兽之王,熊乃兽中之凶猛者,以此喻关羽乃武将中之佼佼者。所谓“雄杰”、“骁雄”、“骁气”,都是指关羽具有名将的英气、骁勇和风度。总之,上述诸人对关羽的各种称道,表明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名将所应该具有的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2 从历史的角度看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初平二年(191年),时黄巾起义,本郡人推举他率领义从吏兵往投公孙瓒。时袁绍自称冀州牧,吏民皆往从之,公孙瓒深以为忧。见赵云来附,很高兴,对他说:“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赵云不客气地回答:“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公孙瓒无话可说。从此,赵云便随公孙瓒征战。 时刘备也正依托公孙瓒,见赵云此言,大为惊奇,便与他深相结纳。公孙瓒派刘备帮助田楷抵拒袁绍,赵云随同前去,为刘备执掌骑兵。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辞公孙瓒还乡。刘备料他此去不返,因与握手言别,殷勤叮咛。赵云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陂(今湖北东阳东部)血战,刘备大败,弃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人言:“赵云已北走”,刘备用手指着那人喝道:“子龙不弃我走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不久,赵云果然回来。原来,他在乱军之中手抱弱子(后主刘禅),保护甘夫人(后... -->>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关羽
《三国志·关羽传》称关羽为“河东解人也”。大约在关羽23岁的时候,即光和六年(183),因斩杀恶豪吕熊而逃离家乡。5年后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结识刘备、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时值黄巾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统治者纠集各地军队,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关羽即随刘备在涿县招募乡勇,组织武装,先后参加了幽州太守刘焉、中郎将卢植、校尉邹清和校尉都亭侯公孙瓒的军队,同黄巾起义军作战。献帝初平元年(190),刘备依附公孙瓒,被任为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关羽、张飞并为别部司马,统领郡属军队。
汉兴平元年(194),曹操与陶谦争夺徐州,刘备带关羽援救陶谦,被派为豫州刺史。
汉建安元年(196),袁术攻刘备,备与关羽拒之于淮阴(今江苏省盱眙县、淮阴市)。
建安三年(198)十一月,刘备、曹操联合击败吕布,曹杀布于下邳。羽参加是役。
建安四年(199),刘备差关羽斩杀曹之徐州刺史车胄,占领徐州。命羽镇守下邳(今江苏省邳县东),行太守事。
建安五年(200),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同年四月,曹操与袁绍战于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关羽于干军万马之中斩杀袁之大将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袁绍官渡兵败。建安六年(201)九月,曹操南征刘备,备与羽等归附荆州刘表,驻军于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南)达7年之久。
关羽死后,直到明代初年,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神宗朱翊钧进封关羽为帝,关庙的称谓亦由“忠武”改为“英烈”。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月,朱翊钧封羽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见《咳余丛考》《老圃丛谈》两书)。《解县志》和《山西通志》对关羽封帝的记载与上述说法有异:一说是万历十八年(1590)封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一说是万历十年封羽为“协天大帝”。
魏文帝君臣皆称关羽为蜀国“名将”。曹操最著名的谋士郭嘉称:“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魏国名臣程昱也说:“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三国志》作者陈寿云: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当时人常称誉武将“为万人之敌”,谋臣为“万人之英”。这里“万人”乃多的概数,武将言其武勇胆识、武艺超群;谋臣则言其立国安邦,文武谋畧在众人之上。曹魏谋臣刘晔更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吴名臣周瑜称关羽“皆熊虎之将”。吕蒙数称:“关羽实熊虎也”;“关羽素勇猛,既难为敌”;“关羽骁雄”。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关羽有“骁气”。这里所谓“熊虎”,虎为百兽之王,熊乃兽中之凶猛者,以此喻关羽乃武将中之佼佼者。所谓“雄杰”、“骁雄”、“骁气”,都是指关羽具有名将的英气、骁勇和风度。总之,上述诸人对关羽的各种称道,表明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名将所应该具有的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2 从历史的角度看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初平二年(191年),时黄巾起义,本郡人推举他率领义从吏兵往投公孙瓒。时袁绍自称冀州牧,吏民皆往从之,公孙瓒深以为忧。见赵云来附,很高兴,对他说:“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赵云不客气地回答:“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公孙瓒无话可说。从此,赵云便随公孙瓒征战。 时刘备也正依托公孙瓒,见赵云此言,大为惊奇,便与他深相结纳。公孙瓒派刘备帮助田楷抵拒袁绍,赵云随同前去,为刘备执掌骑兵。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辞公孙瓒还乡。刘备料他此去不返,因与握手言别,殷勤叮咛。赵云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陂(今湖北东阳东部)血战,刘备大败,弃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人言:“赵云已北走”,刘备用手指着那人喝道:“子龙不弃我走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不久,赵云果然回来。原来,他在乱军之中手抱弱子(后主刘禅),保护甘夫人(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