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09)
又过了几天,易铭军中事务并不多,闲来无事,总往那几位哥哥处和李千秋处走动,因易铭将魏如是,交与李千秋照看,李千秋府邸里住着的,除了魏如是,当然还有邹湘兰和陶小小。
易铭几次见了李岩、李仲及李侔,这几人对城中乱象,无不忧心忡忡。特别李岩,每当言及于此,往往心情抑郁、长吁短叹、闷闷不乐。他对于易铭及李侔、李仲等,则颇多安排,要他们整肃军纪,把队伍管好,要几个做好万全准备,万一生乱,不至于应对失当。
这日易铭带着周文秀、李马丁、韩知礼、杨明义及十数个弟兄,过了几道关卡,到了内城李岩驻地。
李岩、李仲,刚从皇宫出来,正召集李侔、赵龙甲、钱虎乙、孙象丙等议事,见了易铭带着四人进了院,那赵龙甲等,领了李岩号令,自拱手告辞。偌大的正堂房间内只留下李仲、李岩、李侔、李千秋和易铭等几个,李岩亦神神秘秘,叫易铭身边周文秀、李马丁、韩知礼、杨明义几个也退下了,这才让屋内几人入座。
易铭刚坐下,李千秋就开始说话了,他问李岩道:“将军,如何?”
李岩及李仲都摇摇头,李岩又长叹一声,继而说道:“前头我按与先生商量的意思,向大王建言四事,以为大王会颁下严令,照此授行,今日又面见大王,只可叹大王对在下意见,似乎不比先前在意了……。”
李仲急问道:“二弟如何与皇上说的?”
李岩又叹了一口气,自将手中写好的奏呈,递与李仲,李仲接过来看了,见上面写道:“臣李岩叩首陈言:今京师虽初定,而四方未平,主上天威,未达万方,微臣建言四事,呈主上圣裁,着及授行。一则扫清大内后,请主上退居公厂。俟工政府修葺洒扫,礼政府择日率百官迎进大内。决议登极大礼,选定吉期,先命礼政府定仪制,颁示群臣演礼;其二文官追赃,除死难归降者外,宜分三等,有贪污者发刑官严追,尽产入官。抗命不降者,刑官追赃既完,仍定其罪。其清廉者免刑,听其自输助饷;其三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京师百姓熙熙皞皞,方成帝王之治。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四则各镇兴兵复仇,边报甚急。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择吉已定,官民仰望登极,若大旱之望云霓。主上不必兴师,但遣官招抚吴镇,许以封侯吴镇父子,仍以大国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庙,俾世世朝贡与国同休,则一统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乱可息矣……。”
李仲看完,又交给李侔,一目十行看了,再交易铭传阅,未几都看完,尽皆叹息不已。
李仲一旁说道:“兄长建言之事,本为固国之根本,可主上如何听不进去?眼下牛金星正鼓噪大王登极,天天在搞什么登极礼仪,叫来那么多文官武将,正事不做,就教习什么登极仪式。”
李岩听了李仲说话,赶忙说道:“大哥,非常时期,说话要小心一些,当心隔墙有耳。”
这李仲答道:“怕什么?这天下是弟兄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他牛金星寸功未立,就只一门心思蒙骗大王,热衷劝进,大王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对他言听计从。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我听人说他无非是想当宰相。”
李岩听了,也不多说,只将眼光投向李千秋,问道:“为今之计,先生以为如何?”
李千秋先是闭目听着两人对话,不置可否,这下见李岩问他,思虑再三,这才不紧不慢说道:“两位将军一片赤诚,可惜李自成听不进去,这丝毫不出意外,都在我预料之中。眼下他醉心于宫中花花世界,可谓纸醉金迷,加上身边有牛金星这样的佞臣,所以自进了京城,以为江山易主、天下大定,可以马放南山、解甲以治了。殊不知吴三桂反复不定、迟迟未降;关外满清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而江南半壁,坐山观望、犹自未定。本来进了京,最当紧的事,就是要严肃军纪、收拾民心、笼络前朝重臣。对于吴三桂这种手握重兵、骁勇善战的将领,尤其要不惜代价尽快招抚,方能确保万全。同时对于已故明皇,以皇帝之礼,隆重安葬,对其太子,大国封之。就即便李自成以为眼下封赏过于厚重,将来天下形势趋于明朗,四海晏平之际,再予图之,为时也不晚。可惜李自成终究草寇,粗俗之人,难当大任。我断言近期必生大乱,所以将军当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李岩不曾料到李千秋会说出这么一通话来,况且对大顺皇帝,缺乏应有尊重,言语间直呼其名、大为不敬。他惊讶之余,想到眼下形势,也觉得李千秋所言非虚,所以,李岩心事重重,对李千秋所说,竟不知如何作答。
李侔这时接着话题,说道:“大王住在明皇宫,已经封了宫女窦美仪为妃,就连对高王后,据说也疏远不少。这汝侯不知接了谁的命令,竟从二十七日开始考掠前明官员,带着兵丁四处抄家,所得钱财,名义上说充作军饷,实际上大部分都进了私人腰包。据说规定但凡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五万三万不等,道科吏部翰林,五万三万一万,部属也不下数千。他们还制作了夹棍,木皆棱角分明,以钉相连,被上刑之人,莫不骨碎皮裂,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其状惨毒,不死不休……。”
李岩其实何尝不知,听了李侔说来,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李千秋见李岩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一时心血来潮,就说道:“将军,你难道没有想过,将来生变,如何收拾局面?”
李岩听他一问,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将来事情会闹到无可收拾的地步?他深知李千秋历来神秘莫测,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角色,仿佛天神下凡,世事通明,又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所以李岩惶恐万分,问道:“先生,难道将来之事,先生也洞悉一二,可否道破天机,在下兄弟,当不胜感激。”
易铭心想:你这几个前途命运,本来就是既定了的,只是李千秋说来恐怕你等不信,至于李自成及大顺朝,已成过眼云烟,是非功过,历史已有定论,我倒要看看,这李千秋如何给他几个讲明。
李岩一再相问,李千秋无法推脱,只好故弄玄虚,他犹豫一番,想了片刻,这才说道:“将军,你李家四兄弟,在下本不得妄加评论,只不过对你们几人,在下分别有几句话,谶语而已,不可当真,不可当真。”
李仲说道:“先生不必顾虑,但说无妨。”
李千秋又犹豫片刻,却先对李仲说道:“将军小心了!我对将军,就只这么一句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仲听罢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先生所言,在下信,我李仲自举兵以来,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功成身退的那一天。能够战死沙场,为国尽忠,倒不失为人生得意之事,有此归宿,夫复何求?但愿先生说的是真的,哈哈哈哈……。”
李仲豪放无羁、视死如归,让在场几人,心生敬佩。
李千秋对着李岩,则无不凄凉,说道:“将军大才,可安天下,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岩一听,不祥之感,跃上心头,但他内心以为,事情恐怕未必如此。于是,李岩问道:“先生此语,难道说我李岩谋事,中途而废?只是我志大才疏,蚊蝇之辈,如何敢比诸葛武侯,要... -->>
(109)
又过了几天,易铭军中事务并不多,闲来无事,总往那几位哥哥处和李千秋处走动,因易铭将魏如是,交与李千秋照看,李千秋府邸里住着的,除了魏如是,当然还有邹湘兰和陶小小。
易铭几次见了李岩、李仲及李侔,这几人对城中乱象,无不忧心忡忡。特别李岩,每当言及于此,往往心情抑郁、长吁短叹、闷闷不乐。他对于易铭及李侔、李仲等,则颇多安排,要他们整肃军纪,把队伍管好,要几个做好万全准备,万一生乱,不至于应对失当。
这日易铭带着周文秀、李马丁、韩知礼、杨明义及十数个弟兄,过了几道关卡,到了内城李岩驻地。
李岩、李仲,刚从皇宫出来,正召集李侔、赵龙甲、钱虎乙、孙象丙等议事,见了易铭带着四人进了院,那赵龙甲等,领了李岩号令,自拱手告辞。偌大的正堂房间内只留下李仲、李岩、李侔、李千秋和易铭等几个,李岩亦神神秘秘,叫易铭身边周文秀、李马丁、韩知礼、杨明义几个也退下了,这才让屋内几人入座。
易铭刚坐下,李千秋就开始说话了,他问李岩道:“将军,如何?”
李岩及李仲都摇摇头,李岩又长叹一声,继而说道:“前头我按与先生商量的意思,向大王建言四事,以为大王会颁下严令,照此授行,今日又面见大王,只可叹大王对在下意见,似乎不比先前在意了……。”
李仲急问道:“二弟如何与皇上说的?”
李岩又叹了一口气,自将手中写好的奏呈,递与李仲,李仲接过来看了,见上面写道:“臣李岩叩首陈言:今京师虽初定,而四方未平,主上天威,未达万方,微臣建言四事,呈主上圣裁,着及授行。一则扫清大内后,请主上退居公厂。俟工政府修葺洒扫,礼政府择日率百官迎进大内。决议登极大礼,选定吉期,先命礼政府定仪制,颁示群臣演礼;其二文官追赃,除死难归降者外,宜分三等,有贪污者发刑官严追,尽产入官。抗命不降者,刑官追赃既完,仍定其罪。其清廉者免刑,听其自输助饷;其三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京师百姓熙熙皞皞,方成帝王之治。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四则各镇兴兵复仇,边报甚急。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择吉已定,官民仰望登极,若大旱之望云霓。主上不必兴师,但遣官招抚吴镇,许以封侯吴镇父子,仍以大国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庙,俾世世朝贡与国同休,则一统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乱可息矣……。”
李仲看完,又交给李侔,一目十行看了,再交易铭传阅,未几都看完,尽皆叹息不已。
李仲一旁说道:“兄长建言之事,本为固国之根本,可主上如何听不进去?眼下牛金星正鼓噪大王登极,天天在搞什么登极礼仪,叫来那么多文官武将,正事不做,就教习什么登极仪式。”
李岩听了李仲说话,赶忙说道:“大哥,非常时期,说话要小心一些,当心隔墙有耳。”
这李仲答道:“怕什么?这天下是弟兄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他牛金星寸功未立,就只一门心思蒙骗大王,热衷劝进,大王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对他言听计从。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我听人说他无非是想当宰相。”
李岩听了,也不多说,只将眼光投向李千秋,问道:“为今之计,先生以为如何?”
李千秋先是闭目听着两人对话,不置可否,这下见李岩问他,思虑再三,这才不紧不慢说道:“两位将军一片赤诚,可惜李自成听不进去,这丝毫不出意外,都在我预料之中。眼下他醉心于宫中花花世界,可谓纸醉金迷,加上身边有牛金星这样的佞臣,所以自进了京城,以为江山易主、天下大定,可以马放南山、解甲以治了。殊不知吴三桂反复不定、迟迟未降;关外满清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而江南半壁,坐山观望、犹自未定。本来进了京,最当紧的事,就是要严肃军纪、收拾民心、笼络前朝重臣。对于吴三桂这种手握重兵、骁勇善战的将领,尤其要不惜代价尽快招抚,方能确保万全。同时对于已故明皇,以皇帝之礼,隆重安葬,对其太子,大国封之。就即便李自成以为眼下封赏过于厚重,将来天下形势趋于明朗,四海晏平之际,再予图之,为时也不晚。可惜李自成终究草寇,粗俗之人,难当大任。我断言近期必生大乱,所以将军当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李岩不曾料到李千秋会说出这么一通话来,况且对大顺皇帝,缺乏应有尊重,言语间直呼其名、大为不敬。他惊讶之余,想到眼下形势,也觉得李千秋所言非虚,所以,李岩心事重重,对李千秋所说,竟不知如何作答。
李侔这时接着话题,说道:“大王住在明皇宫,已经封了宫女窦美仪为妃,就连对高王后,据说也疏远不少。这汝侯不知接了谁的命令,竟从二十七日开始考掠前明官员,带着兵丁四处抄家,所得钱财,名义上说充作军饷,实际上大部分都进了私人腰包。据说规定但凡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五万三万不等,道科吏部翰林,五万三万一万,部属也不下数千。他们还制作了夹棍,木皆棱角分明,以钉相连,被上刑之人,莫不骨碎皮裂,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其状惨毒,不死不休……。”
李岩其实何尝不知,听了李侔说来,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李千秋见李岩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一时心血来潮,就说道:“将军,你难道没有想过,将来生变,如何收拾局面?”
李岩听他一问,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将来事情会闹到无可收拾的地步?他深知李千秋历来神秘莫测,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角色,仿佛天神下凡,世事通明,又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所以李岩惶恐万分,问道:“先生,难道将来之事,先生也洞悉一二,可否道破天机,在下兄弟,当不胜感激。”
易铭心想:你这几个前途命运,本来就是既定了的,只是李千秋说来恐怕你等不信,至于李自成及大顺朝,已成过眼云烟,是非功过,历史已有定论,我倒要看看,这李千秋如何给他几个讲明。
李岩一再相问,李千秋无法推脱,只好故弄玄虚,他犹豫一番,想了片刻,这才说道:“将军,你李家四兄弟,在下本不得妄加评论,只不过对你们几人,在下分别有几句话,谶语而已,不可当真,不可当真。”
李仲说道:“先生不必顾虑,但说无妨。”
李千秋又犹豫片刻,却先对李仲说道:“将军小心了!我对将军,就只这么一句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仲听罢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先生所言,在下信,我李仲自举兵以来,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功成身退的那一天。能够战死沙场,为国尽忠,倒不失为人生得意之事,有此归宿,夫复何求?但愿先生说的是真的,哈哈哈哈……。”
李仲豪放无羁、视死如归,让在场几人,心生敬佩。
李千秋对着李岩,则无不凄凉,说道:“将军大才,可安天下,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岩一听,不祥之感,跃上心头,但他内心以为,事情恐怕未必如此。于是,李岩问道:“先生此语,难道说我李岩谋事,中途而废?只是我志大才疏,蚊蝇之辈,如何敢比诸葛武侯,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