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御极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朱由校大悦,长长舒出一口气,郑太妃也破涕为笑,但心中也极为恶心。
第二天,朱由校派人赶赴洛阳,清点福王府财物,押运进京,同时也张贴告示,出售福王府,谁买福王府就可得御赐金匾一块。得此消息,江南一带巨户人家都争相购买,能住进王府且有御赐金匾,这比金榜题名可荣耀的多了,有钱人在乎的就是名誉和享受。
这可是天底下难得的好事,别说老百姓,就是再有钱有势你也不可能把房子建的多气派,这是规制,逾越是要杀头的,所以你再有钱,在房产上就没法建的再好了。
能住进王府,而且是天下第一家王府,那可是多么气派啊!而且炫富直接指着自家的大门说:“看,老子住的王府,你有钱吗?去买个王府来呀!”这句话绝对能把天下的所有富豪给噎死!
所以,抢,有钱的都来抢了,原本花了几十万两建的王府,一下子拍卖到了二百多万两,真是没想到,在古代搞个房地产竟然也是如此暴利,连朱由校都没想到,惊的是瞠目结舌,怪不得房地产这么火热,真是有钱赚。福王丢的两万亩田地还心疼不已,洛阳王府卖出这么多的钱,一下子愁云烟消云散,乐开了怀,别说回本了,还大赚了一笔!
大明还是有钱的人多啊!
这么多的人抢王府最后被一个江南大户买去了。
有钱人这么多,朝廷为什么还这么穷呢?
朱由校深思了起来,暗暗地派人调查这些参与购买福王府的人的背景,一查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全国做生意的,尤其江南人居多,他们大多都有大宗生意,尤其是海贸,都是家产巨万,富甲一方的人。
看样子大明的商税是要整治了,海贸也要整治,堂堂朝廷每年的商税不过十几万两,这么点钱不等于是免费么?商业发达了朝廷怎会缺钱?
福王的两万亩田地也分发给佃农,寄在名下的土地也得以清丈,这件事也传遍了天下,明白的能看清这其中的原由,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天恩浩荡,皇帝想念福王才把他弄回京城去了呢。
自此,全国清丈田亩基本没有再遇到过较大的阻力,顺顺当当的清丈开来。
这又解决了一件大事,如今府库合并、内廷改制、重整三大营、开科取士、京察大计、清丈田亩也有序进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天启二年赋税开征做好一切准备。
朱由校内心喜滋滋的,虽然现在大明还是衰败的迹象,但新政的有序进行,只要假以时日,大明将显现的是兴盛的局面。
当初朱由校培育出的新品种小麦,经过两年多的推广种植,已经在京畿、河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在北方地方逐渐推广。新品种小麦亩产六七百斤较为稳产外,玉米亩产不过八九百斤,与试验的一千多斤有差距,这是因为土地肥力不均造成的,马铃薯、红薯亩产在一千三百斤以上,高产稳产,待到全国普遍种植后,便可解决农民的基本的口粮。
这些高产作物也逐渐传向江南,陕甘等地。但朱由校却下令,严禁辽东种植,任何人不得携带这些作物前往辽东,否则一律刺配两千里。
朱由校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打击后金,因为现在正值“小冰河”时期,北方天气较冷,易发生灾害,尤其是辽东,灾害也重,能有效的削弱后金的经济,他不想后金能得到这些作物,否则是间接的增强女真的实力。
这些高产作物要想真正全国推广,至少还需三年以上的时间,不过这点时间也足够了,这些时间正是他大力整治内政的时候,三年后,新政能逐渐正常运转,效果也应该会在三年后逐渐显现。
处理完福王的事后,朱由校经过充分考虑,决定税改重新拟定,他召见侯光远,让他将商业税的拟定计划呈报上来。
朱由校仔细看了侯光远呈报的细则,发现他在商业税上的拟定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税率,并无实质的改动,这让朱由校大为不满,按照侯光远制定的税率,漏洞太多,结果必然导致收税不均,行业间差距太大,纳税不平衡。朱由校不懂税务,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朱由校在侯光远的呈报上批复如下:一、明令各地严禁私设徭役赋税,如需增设需报户部审批,过往地界严禁私设关卡,大明属地货物互通有无,畅通无阻,税率制定按本缴纳,地方官员多取一文者,视同贪污,可上告京城,直达天听。二、天启二年赋税征收,以亩计税,亩田五斗,加增一斗耗羡;三、关市之征实行阶梯定额制度。四、开设海上贸易税。取税官府需开凭证交与商家,以防重征。按此纲制重新拟定,三天后重报!
朱由校将呈报发还给侯光远,让户部重新审议。侯光远捧着这本呈报,如同千斤般沉重,他看着上面皇帝的朱批,费尽脑汁也想不通如何制定这么复杂的赋税。
侯光远的头大了。
侯光远回到户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税率如何制定,赋税好制,可是商业税和海上贸易税不好整,谁也没这方面的经验,这可难倒了户部官员。(未完待续)
r />
朱由校大悦,长长舒出一口气,郑太妃也破涕为笑,但心中也极为恶心。
第二天,朱由校派人赶赴洛阳,清点福王府财物,押运进京,同时也张贴告示,出售福王府,谁买福王府就可得御赐金匾一块。得此消息,江南一带巨户人家都争相购买,能住进王府且有御赐金匾,这比金榜题名可荣耀的多了,有钱人在乎的就是名誉和享受。
这可是天底下难得的好事,别说老百姓,就是再有钱有势你也不可能把房子建的多气派,这是规制,逾越是要杀头的,所以你再有钱,在房产上就没法建的再好了。
能住进王府,而且是天下第一家王府,那可是多么气派啊!而且炫富直接指着自家的大门说:“看,老子住的王府,你有钱吗?去买个王府来呀!”这句话绝对能把天下的所有富豪给噎死!
所以,抢,有钱的都来抢了,原本花了几十万两建的王府,一下子拍卖到了二百多万两,真是没想到,在古代搞个房地产竟然也是如此暴利,连朱由校都没想到,惊的是瞠目结舌,怪不得房地产这么火热,真是有钱赚。福王丢的两万亩田地还心疼不已,洛阳王府卖出这么多的钱,一下子愁云烟消云散,乐开了怀,别说回本了,还大赚了一笔!
大明还是有钱的人多啊!
这么多的人抢王府最后被一个江南大户买去了。
有钱人这么多,朝廷为什么还这么穷呢?
朱由校深思了起来,暗暗地派人调查这些参与购买福王府的人的背景,一查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全国做生意的,尤其江南人居多,他们大多都有大宗生意,尤其是海贸,都是家产巨万,富甲一方的人。
看样子大明的商税是要整治了,海贸也要整治,堂堂朝廷每年的商税不过十几万两,这么点钱不等于是免费么?商业发达了朝廷怎会缺钱?
福王的两万亩田地也分发给佃农,寄在名下的土地也得以清丈,这件事也传遍了天下,明白的能看清这其中的原由,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天恩浩荡,皇帝想念福王才把他弄回京城去了呢。
自此,全国清丈田亩基本没有再遇到过较大的阻力,顺顺当当的清丈开来。
这又解决了一件大事,如今府库合并、内廷改制、重整三大营、开科取士、京察大计、清丈田亩也有序进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天启二年赋税开征做好一切准备。
朱由校内心喜滋滋的,虽然现在大明还是衰败的迹象,但新政的有序进行,只要假以时日,大明将显现的是兴盛的局面。
当初朱由校培育出的新品种小麦,经过两年多的推广种植,已经在京畿、河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在北方地方逐渐推广。新品种小麦亩产六七百斤较为稳产外,玉米亩产不过八九百斤,与试验的一千多斤有差距,这是因为土地肥力不均造成的,马铃薯、红薯亩产在一千三百斤以上,高产稳产,待到全国普遍种植后,便可解决农民的基本的口粮。
这些高产作物也逐渐传向江南,陕甘等地。但朱由校却下令,严禁辽东种植,任何人不得携带这些作物前往辽东,否则一律刺配两千里。
朱由校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打击后金,因为现在正值“小冰河”时期,北方天气较冷,易发生灾害,尤其是辽东,灾害也重,能有效的削弱后金的经济,他不想后金能得到这些作物,否则是间接的增强女真的实力。
这些高产作物要想真正全国推广,至少还需三年以上的时间,不过这点时间也足够了,这些时间正是他大力整治内政的时候,三年后,新政能逐渐正常运转,效果也应该会在三年后逐渐显现。
处理完福王的事后,朱由校经过充分考虑,决定税改重新拟定,他召见侯光远,让他将商业税的拟定计划呈报上来。
朱由校仔细看了侯光远呈报的细则,发现他在商业税上的拟定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税率,并无实质的改动,这让朱由校大为不满,按照侯光远制定的税率,漏洞太多,结果必然导致收税不均,行业间差距太大,纳税不平衡。朱由校不懂税务,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朱由校在侯光远的呈报上批复如下:一、明令各地严禁私设徭役赋税,如需增设需报户部审批,过往地界严禁私设关卡,大明属地货物互通有无,畅通无阻,税率制定按本缴纳,地方官员多取一文者,视同贪污,可上告京城,直达天听。二、天启二年赋税征收,以亩计税,亩田五斗,加增一斗耗羡;三、关市之征实行阶梯定额制度。四、开设海上贸易税。取税官府需开凭证交与商家,以防重征。按此纲制重新拟定,三天后重报!
朱由校将呈报发还给侯光远,让户部重新审议。侯光远捧着这本呈报,如同千斤般沉重,他看着上面皇帝的朱批,费尽脑汁也想不通如何制定这么复杂的赋税。
侯光远的头大了。
侯光远回到户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税率如何制定,赋税好制,可是商业税和海上贸易税不好整,谁也没这方面的经验,这可难倒了户部官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