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无限追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知道古人为什么将‘米’字设计得如此展放,如此饱满吗?”老人的问题还真多,每个问题又都稀奇古怪,让我不知如何作答。自从认识这个老头,“不知道”就成了我的口头禅,摇头成了我的招牌动作。现在对于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只有继续我的招牌动作,继续我的口头禅“不知道”。
老人也早已习惯我的口头禅,也猜到我一定回答不出他提的问题,所以此时他用的是设问,自问之后马上自答。
“古人设计的‘米’字,不但向四面展放,更向八方展放。中国文字千千万万,为什么只有米字独享这份待遇呢?道理很简单,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一日不可或缺的,人可以没有穿的衣服,可以没有住的房子,但却不能没有吃的粮食。
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奢侈的需求,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实现政局稳定的先决条件。历朝历代只要遇到洪涝灾害,粮食欠丰,必定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农民颗粒无收,易子相食,惨不忍睹。
所以‘米’字体现了古人最原始的欲望,人们希望小小的米粒能够不断膨胀越长越大,从此不用忍饥挨饿,统治者也希望国库充盈,天下太平。所以‘米’字被设计得完美展放,完美膨胀,而其他的字如‘金银珠玉’,甚至是“钱”都不享受这个待遇。
“如果钱能膨胀一点儿也不错,有了钱不就有了一切?”如果我饿肚子,我不会想到种地,而是会想到赚钱,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全球都在搞经济,重中之重,就是赚钱。
“钱!”老头儿看了看我,续道,“一户有粮,叫富足,户户有粮,叫国富民强;一户有钱,叫富有,户户有钱,叫通货膨胀。‘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钱的作用在于流通,在于连绵不绝,而不在于多寡。古时之‘钱’,写作泉水的‘泉’,取得就是‘泉涌不断,四散漂流’之意。”
“对了,那么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气息运动支配着大自然呢?”我想起了这次谈话的主要话题。
“夏季植物的根系不再生长了,而地面以上的枝叶却不停疯长,各种养料也源源不断地向上供给,所以在夏季支配整个自然界的是一种向上运动的气息。这种向上运动的气息与‘火’的特性很相似,所以古人便用‘火’来代替。”
“哦!怪不得书上说‘火曰炎上’,炎是热的意思,也就是说火有向上传递热量的特性,可以代表一切蒸腾向上的事物。哎呀!不对呀!火也可以把热量向四周传递呀?”我若有所思,低头自语。
“火是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作用,不过这些向四周辐射的能量若与火向上辐射的能量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坐在火堆旁,我们可以烤干湿衣服,但要坐在火堆上,我们会将自己烤熟。做饭的时候我们都将锅坐在火上,没人将锅放在火的旁边靠热辐射将食物蒸熟。”
老人的比喻还算贴切,我不用怎么思考就明白了,这可能跟我从小爱玩火有关。再者一想到夏天,那火热的天气、滚烫的地面、不断蒸腾上涌的热浪,这火行炎上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哦!按这个顺序,下面该说秋季了吧?我记得对应秋天的应该是‘金’。金秋,金秋,该不会是根据黄金的颜色来的吧?”一想到秋天,我就想到金黄色,麦田也好,水稻也罢,一到秋季满眼见到的都是金黄色,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片肃杀的季节。
“是该说到秋季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也确实是‘金’,不过用到的却不是黄金的颜色,而是金属的特性。”
金属还有特性?我能想到的除了‘冷’就是‘硬’。如果加上引申义,那可能还有意志坚定、坚强、冷漠(如:铁石心肠)、公正(如:铁面无私)等。
老人看着我充满疑问的双眼,无奈地继续说道,“秋季植物的枝叶停止生长,甚至开始凋零脱落,所有收集来的养分都被浓缩,注入到果实之中,果实变得饱满充实,所以秋天支配大自然的是一种向内收缩的气息。”
如果这么理解,秋天确实是一个收缩的季节,不但植物将所有养分通过吸收贮存到果实中,就是动物也在不断的吸取能量准备过冬。
“不过,金属有收缩的特性吗?”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有,金属的紧收浓缩体现在金属的冶炼过程。古人说‘炼石成金’,说的就是提炼石头中的精华,通过对顽石的浓缩冶炼从而得到金属,古人认为金属就是石头的精髓,而炼金的过程就是向内收缩的过程。你想一想,秋季这种内收的气息不用‘金’表示,还能用什么表示?”老人停下来看看我,给我充分的思
考时间。
我努力的想了想,居然没想出来哪种物质有向内收缩的特性,倒是想到一些提取、提纯物质的方法,不过细想想似乎又与炼金的道理不谋而合,而在古代那些物质提纯的方法显然没有‘炼石成金’好理解。这样想来,古人用‘金’来表示气息的内收运动,好像是再合适不过了。
古人的思维很奇怪,很难用现代人的知识去理解。和古人相比,我不知道我们的科技水平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不知道我们的思维是开阔了,还是固化了。我和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一条跨度千年的代沟,孰是孰非?谁的思想更先进,谁的科技更发达?一个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历史糟粕的五行理论,在老人妙语如花的讲述中,竟让我有一种震聋发聩的感觉。虽然现在仍然是疑问多多,如坠云雾,但我可以感觉到这五行理论绝不是历史糟粕、虚妄之说,不但言之有理,而且是大有道理。
“你知道古人为什么将‘米’字设计得如此展放,如此饱满吗?”老人的问题还真多,每个问题又都稀奇古怪,让我不知如何作答。自从认识这个老头,“不知道”就成了我的口头禅,摇头成了我的招牌动作。现在对于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只有继续我的招牌动作,继续我的口头禅“不知道”。
老人也早已习惯我的口头禅,也猜到我一定回答不出他提的问题,所以此时他用的是设问,自问之后马上自答。
“古人设计的‘米’字,不但向四面展放,更向八方展放。中国文字千千万万,为什么只有米字独享这份待遇呢?道理很简单,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一日不可或缺的,人可以没有穿的衣服,可以没有住的房子,但却不能没有吃的粮食。
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奢侈的需求,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实现政局稳定的先决条件。历朝历代只要遇到洪涝灾害,粮食欠丰,必定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农民颗粒无收,易子相食,惨不忍睹。
所以‘米’字体现了古人最原始的欲望,人们希望小小的米粒能够不断膨胀越长越大,从此不用忍饥挨饿,统治者也希望国库充盈,天下太平。所以‘米’字被设计得完美展放,完美膨胀,而其他的字如‘金银珠玉’,甚至是“钱”都不享受这个待遇。
“如果钱能膨胀一点儿也不错,有了钱不就有了一切?”如果我饿肚子,我不会想到种地,而是会想到赚钱,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全球都在搞经济,重中之重,就是赚钱。
“钱!”老头儿看了看我,续道,“一户有粮,叫富足,户户有粮,叫国富民强;一户有钱,叫富有,户户有钱,叫通货膨胀。‘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钱的作用在于流通,在于连绵不绝,而不在于多寡。古时之‘钱’,写作泉水的‘泉’,取得就是‘泉涌不断,四散漂流’之意。”
“对了,那么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气息运动支配着大自然呢?”我想起了这次谈话的主要话题。
“夏季植物的根系不再生长了,而地面以上的枝叶却不停疯长,各种养料也源源不断地向上供给,所以在夏季支配整个自然界的是一种向上运动的气息。这种向上运动的气息与‘火’的特性很相似,所以古人便用‘火’来代替。”
“哦!怪不得书上说‘火曰炎上’,炎是热的意思,也就是说火有向上传递热量的特性,可以代表一切蒸腾向上的事物。哎呀!不对呀!火也可以把热量向四周传递呀?”我若有所思,低头自语。
“火是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作用,不过这些向四周辐射的能量若与火向上辐射的能量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坐在火堆旁,我们可以烤干湿衣服,但要坐在火堆上,我们会将自己烤熟。做饭的时候我们都将锅坐在火上,没人将锅放在火的旁边靠热辐射将食物蒸熟。”
老人的比喻还算贴切,我不用怎么思考就明白了,这可能跟我从小爱玩火有关。再者一想到夏天,那火热的天气、滚烫的地面、不断蒸腾上涌的热浪,这火行炎上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哦!按这个顺序,下面该说秋季了吧?我记得对应秋天的应该是‘金’。金秋,金秋,该不会是根据黄金的颜色来的吧?”一想到秋天,我就想到金黄色,麦田也好,水稻也罢,一到秋季满眼见到的都是金黄色,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片肃杀的季节。
“是该说到秋季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也确实是‘金’,不过用到的却不是黄金的颜色,而是金属的特性。”
金属还有特性?我能想到的除了‘冷’就是‘硬’。如果加上引申义,那可能还有意志坚定、坚强、冷漠(如:铁石心肠)、公正(如:铁面无私)等。
老人看着我充满疑问的双眼,无奈地继续说道,“秋季植物的枝叶停止生长,甚至开始凋零脱落,所有收集来的养分都被浓缩,注入到果实之中,果实变得饱满充实,所以秋天支配大自然的是一种向内收缩的气息。”
如果这么理解,秋天确实是一个收缩的季节,不但植物将所有养分通过吸收贮存到果实中,就是动物也在不断的吸取能量准备过冬。
“不过,金属有收缩的特性吗?”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有,金属的紧收浓缩体现在金属的冶炼过程。古人说‘炼石成金’,说的就是提炼石头中的精华,通过对顽石的浓缩冶炼从而得到金属,古人认为金属就是石头的精髓,而炼金的过程就是向内收缩的过程。你想一想,秋季这种内收的气息不用‘金’表示,还能用什么表示?”老人停下来看看我,给我充分的思
考时间。
我努力的想了想,居然没想出来哪种物质有向内收缩的特性,倒是想到一些提取、提纯物质的方法,不过细想想似乎又与炼金的道理不谋而合,而在古代那些物质提纯的方法显然没有‘炼石成金’好理解。这样想来,古人用‘金’来表示气息的内收运动,好像是再合适不过了。
古人的思维很奇怪,很难用现代人的知识去理解。和古人相比,我不知道我们的科技水平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不知道我们的思维是开阔了,还是固化了。我和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一条跨度千年的代沟,孰是孰非?谁的思想更先进,谁的科技更发达?一个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历史糟粕的五行理论,在老人妙语如花的讲述中,竟让我有一种震聋发聩的感觉。虽然现在仍然是疑问多多,如坠云雾,但我可以感觉到这五行理论绝不是历史糟粕、虚妄之说,不但言之有理,而且是大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