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是,按代善父子在御前的地位,贾赦应不止于书中一个一等将军才是。
既然代善能平袭荣国公的爵位,在御前必定极有脸面,不然皇家是不会放过削弱四王八公地位的机会。
可他偏偏平袭了爵位,贾赦也被赐字“恩候”,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出大错,贾赦一个候爵跑不了的。
看来这人必定是在代善死前做了什么事才会被连降数级。
但能这般严重,纨绔能闯下什么大祸?左不过参合到夺嫡站队中去了。
这才落到虽袭官却连降几级,连荣国府的家也被二房当着的下场。
现下只要他乖乖在府里待着,不出去乱搅和,少做少错,代善一上折子,一个侯爵肯定跑不了。
林绪之问过了两个便宜儿子,正准备去荣禧堂给代善请安,就听下人说老爷召见。
既然这么巧,林绪之也没推辞,跟着传话的人便去了荣禧堂。
一进门就遇到了一个约莫二十五六的年轻男人,五官端正,气质端方。
果然是他的便宜弟弟,他一见林绪之便先行了个理,口中道:
“见过大哥,昨日我不在府中,等回来却晚了,不好再去打扰,大嫂与侄儿们可还好?瑚儿没事了吗?”
他昨日跑出去看周氏,等被母亲找回来才知出了这许多事,因女色没能及时去探望大嫂侄子,面色未免有些赫然。
林绪之一挑眉,在贾赦的记忆里,这位可是个水平不怎么样的死书呆子(因他两次皆没考上),却偏偏极得祖父父亲的看重,连同母亲也偏心不已。
可今日一见,此人光看气质跟行事,真心比贾赦这无所事事的纨绔好出一条街去,怪不得能得这么多人赞誉。
也回了个礼,客气道:
“都还安康,父亲还等着,我们应先去见他才是。”
贾政有些诧异今日的大哥居然挺好说话,整个人也感觉没了以前的油滑气。
却也知道父亲召见,不好让他久等,便回道:
“大哥说的极是。”
两人这才进了正堂,一进去先行了礼。代善让他们坐了,这才说道: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些事要交代你们。
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熬不了多久了,索性把后事都交代清楚,免得你们兄弟失和,骨肉相残。”
贾政本要听父亲要交代什么事,一听这话一惊,忙与大哥对视一眼,两人一齐起身:
林绪之知道这人顶多也就五六年的光景,面上却还是做出惊诧样:“父亲何出此言?”
贾政道:“父亲折煞孩儿了,只身体有些不爽,哪就到了这般地步?”
贾代善叹口气:
“为父的身体为父知道,今日我便给圣上上折子。”
这才看向贾政:“你大哥乃是嫡长子,于情于理,这爵位都是他的,你没意见吧!”
贾政一听这话忙道:“这本是应当的,我自没有别的心。”
虽有些失落,大哥不过比自己早生了几年,却不用像他一样努力,便能轻松获得爵位。
但他自小就知道这点,况且大哥文武皆不爱,于仕途经济也毫无兴趣,若是没了这爵位,当真不知如何渡日。
但他就不一样了,虽两试不第,但他极有把握,这次便能有所建树,没必要眼红大哥的前程。
代善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转向了林绪之:
“我知你自小不满我们偏着你弟弟,但你是我的嫡长子,却不愿意担起这份责任,别看我在圣上面前极有脸面,可一旦我走了,你又不知轻重,参合到那要命的事端里,这一家子人就都要搭进去。
你便改了吧,从今日起不要再出府去了,待恩旨下来再观后路。”
“我还给政儿求了一份差事,若圣上同意了,你便好好当差,不要辜负了皇恩浩荡。
这届科举你便不要去了。”
贾政一听大惊失色,惊叫了声“父亲……”
“好了,我意已决,我知道你素有志向,但你大哥袭了爵,你却还是个白身,若不趁机上折子,我怕是等不到你科举及第了,到时可如何是好。”
林绪之见贾政眼睛都红了,上前劝道:
“父亲便准了二弟所求吧,让他一展身手,等这次再不成,您再上折子,到时……圣上也必会准的。
何必这么着急,断了他的科举之路不说,且他素有才名,您这折子一上,恐怕他人都只当弟弟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就算有了前程,日后定遭人排挤。
您看敬哥是正经科举取士的举人,因着身上打着武将的签子,过得也甚是艰难。
您若真给的求了官,二弟怕得多熬好些时日,到时……将他置于何地?”
贾政不妨这个平时不睦的兄长为自己说话,立时有些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代善闻言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发现他与往日的不同。
只当昨日的事让他改了身上浪荡气,心中大怀安慰。
这是长子第一次这么像话,便多考虑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原本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代善临终时,不料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之衔,令其入部习学。
而这就涉及代善死的时候诸人的年龄问题了。
书中,王夫人说自己望六,也就是50出头。
同时,老太太说自己到贾家50多年。一般来说,超过55年,就会说我到贾家都已经60年了。
所以贾母大约嫁給贾代善53~54年,因为贾赦年约53岁,贾政约49~51岁才符合条件。
以贾政被皇帝给额外主事这官来看,作为好读书的贾政,年龄不会大太。
因为书中专门就贾家读书人的文凭给予了说明,贾敬进士,代儒举人,贾珠进学,惟独没说贾政的功名,所以贾政最多和儿子贾珠一样,属于监生或者秀才。
旧制乡试考举人三年一次,贾政同儿子贾珠一样,18岁参加开始,到36岁时多需参加9届,最少7届。
作为一个好读书,有品德,人人评价都不错的贾政,这么多次没考上举人,显然有些不可能了。
因此,相对来说,贾政25-30时贾代善死比较合理,此时贾政多则需要参加5次,少则3次,中间病一回不参加,才算是还说得过去。
再以贾兰年龄推算。书中说,贾珠20岁死,即便算遗腹子,贾兰也当在贾珠21岁时生。由于贾兰在老太太说自己到贾家50多年时约6~8岁,此时贾珠当在27~30岁左右,即贾代善死时,贾珠7~10岁。
联系书中对贾琏的介绍,他在代善死时大到3~5岁。
所以我才说林绪之看贾代善不过三五年光景。
有些人说贾政做官全靠着他爹,不然肯定考不上。
但你要知道,有五十少举人的话,而且林如海如此推崇贾政,他必定不会是个空壳子。
而他的升官之路是这样的: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是红楼梦开篇第七年,宝玉七岁。贾政是工部员外郎。
宝玉十三岁时贾政外放钱粮差,三年后转学政。
这样,贾政大概用了15年的时间从六品主事升到了三品学政,平均5年升两品,不快但也没什么阻碍,算是仕途顺利了。不过没有担任过地方主官,没有历任府县,又因为蒙荫没有进士身份,走不了翰林御史的路线,没有前途没法入阁或担任六部主官是肯定的了。
贾政任学政期间"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因此回京后得到吴巡抚保举,皇上擢升他为工部郎中。元春、王子腾去世后,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于宝玉大婚次日起身赴任。此次出差将近一年,于次年正月初以"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的罪名被参回京。
但他确实有些能力,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假正经”、“绣花枕头”。
——很多摘自红学家们的观点
的是,按代善父子在御前的地位,贾赦应不止于书中一个一等将军才是。
既然代善能平袭荣国公的爵位,在御前必定极有脸面,不然皇家是不会放过削弱四王八公地位的机会。
可他偏偏平袭了爵位,贾赦也被赐字“恩候”,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出大错,贾赦一个候爵跑不了的。
看来这人必定是在代善死前做了什么事才会被连降数级。
但能这般严重,纨绔能闯下什么大祸?左不过参合到夺嫡站队中去了。
这才落到虽袭官却连降几级,连荣国府的家也被二房当着的下场。
现下只要他乖乖在府里待着,不出去乱搅和,少做少错,代善一上折子,一个侯爵肯定跑不了。
林绪之问过了两个便宜儿子,正准备去荣禧堂给代善请安,就听下人说老爷召见。
既然这么巧,林绪之也没推辞,跟着传话的人便去了荣禧堂。
一进门就遇到了一个约莫二十五六的年轻男人,五官端正,气质端方。
果然是他的便宜弟弟,他一见林绪之便先行了个理,口中道:
“见过大哥,昨日我不在府中,等回来却晚了,不好再去打扰,大嫂与侄儿们可还好?瑚儿没事了吗?”
他昨日跑出去看周氏,等被母亲找回来才知出了这许多事,因女色没能及时去探望大嫂侄子,面色未免有些赫然。
林绪之一挑眉,在贾赦的记忆里,这位可是个水平不怎么样的死书呆子(因他两次皆没考上),却偏偏极得祖父父亲的看重,连同母亲也偏心不已。
可今日一见,此人光看气质跟行事,真心比贾赦这无所事事的纨绔好出一条街去,怪不得能得这么多人赞誉。
也回了个礼,客气道:
“都还安康,父亲还等着,我们应先去见他才是。”
贾政有些诧异今日的大哥居然挺好说话,整个人也感觉没了以前的油滑气。
却也知道父亲召见,不好让他久等,便回道:
“大哥说的极是。”
两人这才进了正堂,一进去先行了礼。代善让他们坐了,这才说道: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些事要交代你们。
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熬不了多久了,索性把后事都交代清楚,免得你们兄弟失和,骨肉相残。”
贾政本要听父亲要交代什么事,一听这话一惊,忙与大哥对视一眼,两人一齐起身:
林绪之知道这人顶多也就五六年的光景,面上却还是做出惊诧样:“父亲何出此言?”
贾政道:“父亲折煞孩儿了,只身体有些不爽,哪就到了这般地步?”
贾代善叹口气:
“为父的身体为父知道,今日我便给圣上上折子。”
这才看向贾政:“你大哥乃是嫡长子,于情于理,这爵位都是他的,你没意见吧!”
贾政一听这话忙道:“这本是应当的,我自没有别的心。”
虽有些失落,大哥不过比自己早生了几年,却不用像他一样努力,便能轻松获得爵位。
但他自小就知道这点,况且大哥文武皆不爱,于仕途经济也毫无兴趣,若是没了这爵位,当真不知如何渡日。
但他就不一样了,虽两试不第,但他极有把握,这次便能有所建树,没必要眼红大哥的前程。
代善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转向了林绪之:
“我知你自小不满我们偏着你弟弟,但你是我的嫡长子,却不愿意担起这份责任,别看我在圣上面前极有脸面,可一旦我走了,你又不知轻重,参合到那要命的事端里,这一家子人就都要搭进去。
你便改了吧,从今日起不要再出府去了,待恩旨下来再观后路。”
“我还给政儿求了一份差事,若圣上同意了,你便好好当差,不要辜负了皇恩浩荡。
这届科举你便不要去了。”
贾政一听大惊失色,惊叫了声“父亲……”
“好了,我意已决,我知道你素有志向,但你大哥袭了爵,你却还是个白身,若不趁机上折子,我怕是等不到你科举及第了,到时可如何是好。”
林绪之见贾政眼睛都红了,上前劝道:
“父亲便准了二弟所求吧,让他一展身手,等这次再不成,您再上折子,到时……圣上也必会准的。
何必这么着急,断了他的科举之路不说,且他素有才名,您这折子一上,恐怕他人都只当弟弟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就算有了前程,日后定遭人排挤。
您看敬哥是正经科举取士的举人,因着身上打着武将的签子,过得也甚是艰难。
您若真给的求了官,二弟怕得多熬好些时日,到时……将他置于何地?”
贾政不妨这个平时不睦的兄长为自己说话,立时有些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代善闻言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发现他与往日的不同。
只当昨日的事让他改了身上浪荡气,心中大怀安慰。
这是长子第一次这么像话,便多考虑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原本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代善临终时,不料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之衔,令其入部习学。
而这就涉及代善死的时候诸人的年龄问题了。
书中,王夫人说自己望六,也就是50出头。
同时,老太太说自己到贾家50多年。一般来说,超过55年,就会说我到贾家都已经60年了。
所以贾母大约嫁給贾代善53~54年,因为贾赦年约53岁,贾政约49~51岁才符合条件。
以贾政被皇帝给额外主事这官来看,作为好读书的贾政,年龄不会大太。
因为书中专门就贾家读书人的文凭给予了说明,贾敬进士,代儒举人,贾珠进学,惟独没说贾政的功名,所以贾政最多和儿子贾珠一样,属于监生或者秀才。
旧制乡试考举人三年一次,贾政同儿子贾珠一样,18岁参加开始,到36岁时多需参加9届,最少7届。
作为一个好读书,有品德,人人评价都不错的贾政,这么多次没考上举人,显然有些不可能了。
因此,相对来说,贾政25-30时贾代善死比较合理,此时贾政多则需要参加5次,少则3次,中间病一回不参加,才算是还说得过去。
再以贾兰年龄推算。书中说,贾珠20岁死,即便算遗腹子,贾兰也当在贾珠21岁时生。由于贾兰在老太太说自己到贾家50多年时约6~8岁,此时贾珠当在27~30岁左右,即贾代善死时,贾珠7~10岁。
联系书中对贾琏的介绍,他在代善死时大到3~5岁。
所以我才说林绪之看贾代善不过三五年光景。
有些人说贾政做官全靠着他爹,不然肯定考不上。
但你要知道,有五十少举人的话,而且林如海如此推崇贾政,他必定不会是个空壳子。
而他的升官之路是这样的: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是红楼梦开篇第七年,宝玉七岁。贾政是工部员外郎。
宝玉十三岁时贾政外放钱粮差,三年后转学政。
这样,贾政大概用了15年的时间从六品主事升到了三品学政,平均5年升两品,不快但也没什么阻碍,算是仕途顺利了。不过没有担任过地方主官,没有历任府县,又因为蒙荫没有进士身份,走不了翰林御史的路线,没有前途没法入阁或担任六部主官是肯定的了。
贾政任学政期间"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因此回京后得到吴巡抚保举,皇上擢升他为工部郎中。元春、王子腾去世后,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于宝玉大婚次日起身赴任。此次出差将近一年,于次年正月初以"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的罪名被参回京。
但他确实有些能力,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假正经”、“绣花枕头”。
——很多摘自红学家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