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李自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亲做了八年助手的俞汝捷同志,为整理第三、四、五卷的口述录音稿,付出了大量心血;父亲生前助手许建辉同志,在父亲病后为整理四、五卷书稿,保证按期出版,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有张葆辛、刘文田、赖云峰、杜海波及姜晓燕等同志,也都先后或长或短地在父亲身边工作过,为李自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父亲因为李自成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作家与出版社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担任李自成第一卷责编的江晓天同志,第二、三卷责编的王维玲同志,在昔非今比的政治风暴不时骤起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与“右派”父亲通力合作,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而使李自成第一卷在1963年得以出版;在“四人帮”粉碎后的1976年冬和80年代初,通过艰辛劳动,又先后出版了第二、三卷。父亲患病后,李向晨和吴晓梅两位同志继而担任了第四、五卷的责任编辑,经过三四百个日日夜夜,确保了四、五两卷的如期和较高质量出版。在四、五卷的编辑过程中,俞汝捷、陈浩增。王维玲、周勃、胡德培等同志对四、五卷校样进行仔细审读,洪光义、李刚等同志帮助进行终校,这些同志也都为四、五卷的出版花费了不少心血。父亲匆匆走了,再也不能表达对这些同志和朋友的感激之情,我只好代表先父向他们再一次深深致谢。
在这篇短短的后记里,我不能不提到与父亲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近70载的母亲。母亲无愧是父亲的忠诚伴侣和贤内助。早在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暴中,父亲因敢于说真话而被错划为“极右派”母亲忍辱负重,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父亲将来一定要写出李自成,重新点燃了父亲对未来的希望之光;60年代初,即在父亲摘掉“右派”帽子后,为保证父亲安心创作,解除后顾之忧,毅然辞去她所热爱的职业教育工作,来到父亲身边,成为家庭主妇;在她花甲之年,学习打字,用已迟钝的双手,起早贪黑,用老式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为父亲敲打出了二百多万字的书稿;在“文革”初期抄家风正盛时,是母亲与姜弘、周勃同志一起冒着风险把部分二卷手稿藏匿在朋友家楼顶的隔层中,而免遭劫难。直到七年前母亲突发中风,操劳辛苦了一辈子才算得以“休息”父亲患病前,每日都不时来到病榻前久坐,拉着瘫痪失语的母亲的手,常常含着眼泪深情地对儿孙们说,一定要侍候好你们的母亲、奶奶,没有你们的母亲、奶奶,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就不会有李自成有时候,竟像孩子一样失声痛哭。父亲有这样一位伴侣,我有这样一位母亲,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如果说李自成为祖国的文学事业树起了一座丰碑,那么碑上应该有许许多多人的名字,上面也应该镌刻上我母亲的名字:王梅彩。
父亲生前虽然没有能够看到他为之呕心沥血17年的李自成四、五卷的出版,没有看到他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70载的成果--姚雪垠书系20卷的同时问世,并带着未能实现的天京悲剧、大江流日夜等创作宏愿,无限遗憾地匆匆远行。但一位满头银发、双目炯炯有神、率直坦荡。乐观自信,甚至带有几分童真的“文学老兵”一位饱经风雨坎坷、人生磨难,但始终如一地充满火一样的创作激情、顽强不息地献身祖国的文学事业,执著不懈地攀登一座又一座文学艺术巅峰的老人身影,将永远地、深深地留存在他的儿孙、亲朋好友和广大中外读者的心目中。父亲如果九泉有知,对此应该感到欣慰。
姚海天
1999.6.27
亲做了八年助手的俞汝捷同志,为整理第三、四、五卷的口述录音稿,付出了大量心血;父亲生前助手许建辉同志,在父亲病后为整理四、五卷书稿,保证按期出版,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有张葆辛、刘文田、赖云峰、杜海波及姜晓燕等同志,也都先后或长或短地在父亲身边工作过,为李自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父亲因为李自成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作家与出版社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担任李自成第一卷责编的江晓天同志,第二、三卷责编的王维玲同志,在昔非今比的政治风暴不时骤起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与“右派”父亲通力合作,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而使李自成第一卷在1963年得以出版;在“四人帮”粉碎后的1976年冬和80年代初,通过艰辛劳动,又先后出版了第二、三卷。父亲患病后,李向晨和吴晓梅两位同志继而担任了第四、五卷的责任编辑,经过三四百个日日夜夜,确保了四、五两卷的如期和较高质量出版。在四、五卷的编辑过程中,俞汝捷、陈浩增。王维玲、周勃、胡德培等同志对四、五卷校样进行仔细审读,洪光义、李刚等同志帮助进行终校,这些同志也都为四、五卷的出版花费了不少心血。父亲匆匆走了,再也不能表达对这些同志和朋友的感激之情,我只好代表先父向他们再一次深深致谢。
在这篇短短的后记里,我不能不提到与父亲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近70载的母亲。母亲无愧是父亲的忠诚伴侣和贤内助。早在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暴中,父亲因敢于说真话而被错划为“极右派”母亲忍辱负重,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父亲将来一定要写出李自成,重新点燃了父亲对未来的希望之光;60年代初,即在父亲摘掉“右派”帽子后,为保证父亲安心创作,解除后顾之忧,毅然辞去她所热爱的职业教育工作,来到父亲身边,成为家庭主妇;在她花甲之年,学习打字,用已迟钝的双手,起早贪黑,用老式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为父亲敲打出了二百多万字的书稿;在“文革”初期抄家风正盛时,是母亲与姜弘、周勃同志一起冒着风险把部分二卷手稿藏匿在朋友家楼顶的隔层中,而免遭劫难。直到七年前母亲突发中风,操劳辛苦了一辈子才算得以“休息”父亲患病前,每日都不时来到病榻前久坐,拉着瘫痪失语的母亲的手,常常含着眼泪深情地对儿孙们说,一定要侍候好你们的母亲、奶奶,没有你们的母亲、奶奶,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就不会有李自成有时候,竟像孩子一样失声痛哭。父亲有这样一位伴侣,我有这样一位母亲,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如果说李自成为祖国的文学事业树起了一座丰碑,那么碑上应该有许许多多人的名字,上面也应该镌刻上我母亲的名字:王梅彩。
父亲生前虽然没有能够看到他为之呕心沥血17年的李自成四、五卷的出版,没有看到他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70载的成果--姚雪垠书系20卷的同时问世,并带着未能实现的天京悲剧、大江流日夜等创作宏愿,无限遗憾地匆匆远行。但一位满头银发、双目炯炯有神、率直坦荡。乐观自信,甚至带有几分童真的“文学老兵”一位饱经风雨坎坷、人生磨难,但始终如一地充满火一样的创作激情、顽强不息地献身祖国的文学事业,执著不懈地攀登一座又一座文学艺术巅峰的老人身影,将永远地、深深地留存在他的儿孙、亲朋好友和广大中外读者的心目中。父亲如果九泉有知,对此应该感到欣慰。
姚海天
199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