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繁华一梦四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孩子们暑假结束,李壮又重新回到正常工作生活中。
这一天上午,周邦泰、古今儒、田启孟三个人又到了李壮的办公室找他。到了办公室看茶落座后,周邦泰掏出一张宽大的纸张给了李壮。李壮一看这就跟朝廷的邸报一样,不过标题写着《昭文新报》。李壮一看内容,《七侠五义》、《隋唐演义》、《大宋奇婚案》等等,这不就是话本写上了纸张吗?不过里面还有什么广东出现一家机械缫丝的继昌隆缫丝厂的信息,说什么几个人缫丝就能比原来上百人的缫丝工坊产出更多蚕丝,而且丝条质量更好。李壮不明所以,就看向周邦泰几人。
周邦泰就说,这是他们盐场管事送盐到汉口,在汉口街面上看到的一份新式报纸。说是这份报纸也是民间创办,专门刊登一些奇闻轶事,间或有诗词话本,也有一些新闻信息。他们过来就是给李壮看看新鲜,同时也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十里铺也创办一张这样的报纸。
这种模式李壮以前倒是没见到过,不过他习惯了从朝廷邸报了解政策,从别人口中探听消息,这种直接把新闻登上报纸的新式方法他倒是没想过。不过一听周邦泰他们有意在十里铺办这样一份报纸,李壮就觉得不稳当。他很真诚的跟三个好友分析到,十里铺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富人官员也不见得喜欢这种方式,如果刊登上一些商号的情况,别人商号也不一定愿意。还有就是在商言商,十里铺就算一成人识字,识字的人一成买报纸,十里铺总共就十万人,你出一次能卖几份?你每份卖多少钱才能抵消成本?
听了李壮的分析,周邦泰几人也是面面相觑,随即打消了在十里铺创办报纸的念头。李壮知道,他们几人这几年也算是闲的发慌,盐场就那个样子,其他投资又有颇多顾忌,确实一有个风吹草动,出个稀奇玩意儿他们也想参与一下。其实他们都是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人,哪里真正需要李壮给出意见才放弃,不过是寻个由头找李壮摆摆龙门阵罢了。
他们倒是为了消磨时间,但李壮还真被报纸吸引了。不是报纸本身,而是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信息。李壮就在想,既然缫丝用机器可以大大节省人工,那他的肉干工坊、榨油工坊、酿造坊,甚至酒坊、盐场是不是也可以用机器,几个人就能干几十上百人的活路。那如果真的能行,每年不是就能节省一大半人员工钱。这个还不错,不知道这种机器哪里可以买到,看来有时间可以找马福音问问。
周邦泰几人离开后李壮还在考虑机器替代人工的事情。但自己一个人认真考虑过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机器真的替代了人工,那自家工坊里那些人该怎么安排呢?或者扩大规模,让现有工人都管理机器。可是扩大了规模,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到哪里去呢?还有原材料哪里来呢?想了半天,李壮就不愿意去想了。就是现有的规模,他就算不用亲自处理工坊的事务,官面上的事务都不少,如果再扩大规模,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得过来。
李壮不想扩大自家商号规模其实还是怕了。这么多年李壮其实一直很低调。怎么说呢,就是现在的十里铺百姓心中,李府算是一个大富之家,估计家里有个上百万两银子,李壮友堂的大部分工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实是李府银库里存的银锭、金条价值就超过了千万两银子,另外还有上千万两户部官票和没有统计的古董字画、珠宝首饰、名贵家具,工坊、酒楼客栈和其他房产地产这些固定资产就不用说了。
他不愿宣扬自己的财富不是因为百姓和工人,而是不愿意让官面知道。怎么说呢,就是十里铺家产百万的富商很多,比如周老板、古老板、田老板、张老板、余老板这些人,但公开家产上千万两的就是王、李、胡、颜等十多家顶级盐商。如果李壮一旦让自家财富公开了,那以后的各种捐银、各种费可就不是现在这样每次几百上千两就能打发的,还有就是估计也不能再和古老板等几个朋友愉快的玩耍了。
所以现在李壮其实挺尴尬的。有时候朋友告诉他一个投资信息,可能搞下来,一年能收益一二十万两。他一看,又麻烦钱又不多,就总是给人家分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最后人家也就不搞了。李壮不知道他眼里一年一二十万两算是小钱,但在那群家产百万两级别的商人眼中,一年能挣一二十万两并不是小钱。但偏偏那帮朋友又都听从了李壮煞有介事的分析。他们不知道... -->>
孩子们暑假结束,李壮又重新回到正常工作生活中。
这一天上午,周邦泰、古今儒、田启孟三个人又到了李壮的办公室找他。到了办公室看茶落座后,周邦泰掏出一张宽大的纸张给了李壮。李壮一看这就跟朝廷的邸报一样,不过标题写着《昭文新报》。李壮一看内容,《七侠五义》、《隋唐演义》、《大宋奇婚案》等等,这不就是话本写上了纸张吗?不过里面还有什么广东出现一家机械缫丝的继昌隆缫丝厂的信息,说什么几个人缫丝就能比原来上百人的缫丝工坊产出更多蚕丝,而且丝条质量更好。李壮不明所以,就看向周邦泰几人。
周邦泰就说,这是他们盐场管事送盐到汉口,在汉口街面上看到的一份新式报纸。说是这份报纸也是民间创办,专门刊登一些奇闻轶事,间或有诗词话本,也有一些新闻信息。他们过来就是给李壮看看新鲜,同时也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十里铺也创办一张这样的报纸。
这种模式李壮以前倒是没见到过,不过他习惯了从朝廷邸报了解政策,从别人口中探听消息,这种直接把新闻登上报纸的新式方法他倒是没想过。不过一听周邦泰他们有意在十里铺办这样一份报纸,李壮就觉得不稳当。他很真诚的跟三个好友分析到,十里铺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富人官员也不见得喜欢这种方式,如果刊登上一些商号的情况,别人商号也不一定愿意。还有就是在商言商,十里铺就算一成人识字,识字的人一成买报纸,十里铺总共就十万人,你出一次能卖几份?你每份卖多少钱才能抵消成本?
听了李壮的分析,周邦泰几人也是面面相觑,随即打消了在十里铺创办报纸的念头。李壮知道,他们几人这几年也算是闲的发慌,盐场就那个样子,其他投资又有颇多顾忌,确实一有个风吹草动,出个稀奇玩意儿他们也想参与一下。其实他们都是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人,哪里真正需要李壮给出意见才放弃,不过是寻个由头找李壮摆摆龙门阵罢了。
他们倒是为了消磨时间,但李壮还真被报纸吸引了。不是报纸本身,而是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信息。李壮就在想,既然缫丝用机器可以大大节省人工,那他的肉干工坊、榨油工坊、酿造坊,甚至酒坊、盐场是不是也可以用机器,几个人就能干几十上百人的活路。那如果真的能行,每年不是就能节省一大半人员工钱。这个还不错,不知道这种机器哪里可以买到,看来有时间可以找马福音问问。
周邦泰几人离开后李壮还在考虑机器替代人工的事情。但自己一个人认真考虑过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机器真的替代了人工,那自家工坊里那些人该怎么安排呢?或者扩大规模,让现有工人都管理机器。可是扩大了规模,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到哪里去呢?还有原材料哪里来呢?想了半天,李壮就不愿意去想了。就是现有的规模,他就算不用亲自处理工坊的事务,官面上的事务都不少,如果再扩大规模,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得过来。
李壮不想扩大自家商号规模其实还是怕了。这么多年李壮其实一直很低调。怎么说呢,就是现在的十里铺百姓心中,李府算是一个大富之家,估计家里有个上百万两银子,李壮友堂的大部分工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实是李府银库里存的银锭、金条价值就超过了千万两银子,另外还有上千万两户部官票和没有统计的古董字画、珠宝首饰、名贵家具,工坊、酒楼客栈和其他房产地产这些固定资产就不用说了。
他不愿宣扬自己的财富不是因为百姓和工人,而是不愿意让官面知道。怎么说呢,就是十里铺家产百万的富商很多,比如周老板、古老板、田老板、张老板、余老板这些人,但公开家产上千万两的就是王、李、胡、颜等十多家顶级盐商。如果李壮一旦让自家财富公开了,那以后的各种捐银、各种费可就不是现在这样每次几百上千两就能打发的,还有就是估计也不能再和古老板等几个朋友愉快的玩耍了。
所以现在李壮其实挺尴尬的。有时候朋友告诉他一个投资信息,可能搞下来,一年能收益一二十万两。他一看,又麻烦钱又不多,就总是给人家分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最后人家也就不搞了。李壮不知道他眼里一年一二十万两算是小钱,但在那群家产百万两级别的商人眼中,一年能挣一二十万两并不是小钱。但偏偏那帮朋友又都听从了李壮煞有介事的分析。他们不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