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穿上朝服,一阵解劝,李世民激荡的内心才算平静下来,气也差不多消了,才想起来由于生气晚饭还没吃呢,派了太监问问魏大人吃饭了没,要是没吃也一起来吃。
没一会太监回来,告诉李世民,魏大人说他今天胃口特别好,吃的很饱,再也吃不下去了,皇上你慢慢吃吧。李世民很无语的拿着筷子对长孙皇后说,咱们吃吧。
每次看到魏征向李世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都非常感动,为魏征敢于说出真话而叫好,也因为李世民虚心纳谏,为感动,更为那个时代的人民而庆幸。
时隔一千余年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次看待那段历史,这个时候封建帝制在中国早已经走向了末路,所有的封建皇帝都已成为历史,他们的好与坏,他们智慧与愚蠢,他们的节俭与奢靡,他们的……都摆在那里等着我们这些后人去观瞻。
我想如果给这些帝王按照文治,武功,能力,人品排个名的话,李世民绝对能够进入前五,他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他的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相比,功烈犹过之……然而魏征在其中与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没有那一对君臣能够像魏征和李世民一样,化敌为友,坦诚相待,功勋彪炳,说他们是君臣,他们更像是朋友和师生……李世民曾经对魏征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金子在矿中是没有什么用的,更加不会值钱;良匠锻造之后,金子就成了宝物;我自比是一块金子,你是一名良匠。”李世民自己的金子与良匠之说倒也贴切中允。
长乐公主出嫁。由于是长孙皇后亲生,李世民打算多陪送点东西,这个时候魏征出现了。告诉李世民两个字:这样做不对,这不符合礼法。公主(皇帝的女儿)出嫁给的东西不能高于长公主(皇帝的姐妹)。李世民说,不行我就不送了,长孙皇后也很给面子的赏赐给魏先生很多东西。
李世民要娶个小老婆,诏书都已经下了,魏征跑出来说:不行,这个女人早已经许配人家了。“你说有,他爹怎么说没有啊?”魏征据理力争,“那是因为他爹害怕皇上。”后来调查。事情果然和魏征说的一样,李世民下诏书不娶她了。外国要来朝见,已经派出使臣去迎接。
魏征说:不行,不能让他们来,如果是商旅还好,要是白吃白喝的使臣团队就不用让他们来了,商旅可以和沿途的百姓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臣团队不但对经济增长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我们养他们。更重要的是,使臣经过的地方还不是很富裕,经不起这么一顿折腾。因此不能使百姓疲敝而奉养蛮夷。
李世民听魏征说的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又符合一贯以民为本的总路线,就答应了,下令把使臣召了回来。李世民当皇帝是很累的,天天不歇息的干活,娱乐项目基本上很少,偶尔有个想法想要搞个业余活动,又常常被魏先生搞砸。
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出去打猎。放松一下,这件事的保密工作做得不怎么好。被魏征知道了,风风火火的就赶来了。
“陛下听说您要去南山打猎?”魏征开门见山。李世民连忙打哈哈。“不去了,不去了,是谁告诉爱卿的?”“谁告诉我的你就别管了,我自然有我的办法,陛下,你为什么不去打猎了?”“这不是怕你批评吗?”一听皇上不去了,还这么给面子,魏先生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就打道回府了。
有一天,魏征又想到安邦定国的好方法,连忙进宫向李世民汇报工作,远远的看见李世民手中捧着一只鹦鹉。
李世民一看是魏征来了,凭着对魏先生的了解,他知道魏先生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可以批评自己的机会,马上把鹦鹉藏在了怀中。魏先生奏事很慢,说完了一件,又有一件,听的李世民很心烦,更加担心那只鹦鹉。
等魏先生把该说的都说完,太阳已经下山了,李世民不用看也知道,鹦鹉肯定被闷死了,魏先生可真狠,李世民很无奈的说。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李世民和魏先生的关系。
基本上魏先生即是李老板的主要大臣,也同时兼着管家,家庭教师,秘术等多种职业,而且每一个职业都干的很好,不得不用佩服的口吻说,魏先生您太霸道了。
虽然李老板只给魏先生发一份工资,然而魏先生干起工作来依旧是干劲十足,就像从来不会疲倦一样。
由于常年操劳国事,积劳成疾,脾气又不好(看不怪的太多),不注意调养,再加上年龄大,到了贞观十六年(642),魏先生就生病了,他的身体向他亮了红灯。
李老板听说魏征家没有正房,便下令,本打算修的小殿不用修了,拿着材料去给魏征盖个正房吧,五天即告完成。李老板很担心魏先生的身体,虽然魏先生性格不好,脾气倔,但是李老板知道像魏先生这样负责任的打工仔不好找,每天都派人看望魏先生,前面看望的人还没返回,第二拨人又出发了。
太医院的太医轮番给魏先生看病,什么珍贵的药,李老板也不心疼,只要魏先生的病能好,可以继续为国家服务,不对,只要还能说话,为李老板提出正确的意见就行,李老板是这么想的。
但是魏先生的身体很不给力,一天不如一天,李老板带着太子亲自来看望魏先生,看见魏先生消瘦的面庞,李老板的心情很难过,难道魏征的真的要不久于人世了吗?
李老板不敢相信,行比之下,魏先生更加富有黑色幽默感,朝着李老板淡淡的一笑,“我还有些意见没和陛下提呢?
等我把话说完了我就该走了,陛下一定要听。”李老板一听这话,悲从心中来,止不住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强忍住泪水,最后一次听魏先生给自己做政府工作报告,要不怎么说魏先生工作认真负责呢?
他的这份报告,涉及民生、外交、政府各部、农田、水利、选人用人、皇帝的自身修养等等问题,把国家大事都考虑遍了,就是没有提他自己。李老板很感动,这个人快要翘辫子了,还想着国家大事。
为了让魏先生高兴高兴,也看在魏先生这么些年为国家勤勤恳恳的份上,李老板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先生的儿子,“你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妇,”魏先生硬撑着睁开眼睛,还没来得及表态,就支持不主了,眼睛一闭,一个仰脖躺了下去,口中只有出得气,没有进的气。
魏先生向李老板报告工作,足足说了一天,耗尽了他最后的心血,然后,看着这个自己耗尽半生心血建立的盛世帝国,他带着满足和安宁离开个这个世界。
李世民回到皇宫,夜里梦见魏先生就和平时一样,他很高兴,魏先生的病终于好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是魏先生来和他道别,君臣在一起共事十余年,坦诚相待,心心相印,魏先生在临死之前还想看一看自己的国君,世上少有的帝王。
然后……贞观十七年(643)一月戊辰,魏征死,时年六十四岁,谥号文贞,陪葬昭陵,废朝五日,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之一。
李世民要以隆重的一品礼节给魏征办葬礼,魏征的妻子拒绝说:“魏征一辈子克勤克俭,今天办这么隆重的葬礼,他一定不会高兴的。”听魏征的老婆这么说,李世民也不再坚持,登上苑西楼,看着送丧的队伍,克制不住的流出了眼泪,命令文武百官送出城外。
李世民动情的对大臣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命得失;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后来李世民出征高句丽大败而回,感慨的说:“如果魏征还在是不会让我出兵的。”
魏征从一届草民而起,学乱世争霸之术,后为李世民所用,得遇恩主,尽心尽力,为国为民,执政十余年如一日,诤谏李世民,使李世民改正自己的过失,听从正确的意见,开太平天下,居功至伟,名享后世!千古诤臣,魏征是也!史曰:前代诤臣,一人而已!(未完待续)
了这个田舍翁!”长孙皇后穿上朝服,一阵解劝,李世民激荡的内心才算平静下来,气也差不多消了,才想起来由于生气晚饭还没吃呢,派了太监问问魏大人吃饭了没,要是没吃也一起来吃。
没一会太监回来,告诉李世民,魏大人说他今天胃口特别好,吃的很饱,再也吃不下去了,皇上你慢慢吃吧。李世民很无语的拿着筷子对长孙皇后说,咱们吃吧。
每次看到魏征向李世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都非常感动,为魏征敢于说出真话而叫好,也因为李世民虚心纳谏,为感动,更为那个时代的人民而庆幸。
时隔一千余年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次看待那段历史,这个时候封建帝制在中国早已经走向了末路,所有的封建皇帝都已成为历史,他们的好与坏,他们智慧与愚蠢,他们的节俭与奢靡,他们的……都摆在那里等着我们这些后人去观瞻。
我想如果给这些帝王按照文治,武功,能力,人品排个名的话,李世民绝对能够进入前五,他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他的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相比,功烈犹过之……然而魏征在其中与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没有那一对君臣能够像魏征和李世民一样,化敌为友,坦诚相待,功勋彪炳,说他们是君臣,他们更像是朋友和师生……李世民曾经对魏征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金子在矿中是没有什么用的,更加不会值钱;良匠锻造之后,金子就成了宝物;我自比是一块金子,你是一名良匠。”李世民自己的金子与良匠之说倒也贴切中允。
长乐公主出嫁。由于是长孙皇后亲生,李世民打算多陪送点东西,这个时候魏征出现了。告诉李世民两个字:这样做不对,这不符合礼法。公主(皇帝的女儿)出嫁给的东西不能高于长公主(皇帝的姐妹)。李世民说,不行我就不送了,长孙皇后也很给面子的赏赐给魏先生很多东西。
李世民要娶个小老婆,诏书都已经下了,魏征跑出来说:不行,这个女人早已经许配人家了。“你说有,他爹怎么说没有啊?”魏征据理力争,“那是因为他爹害怕皇上。”后来调查。事情果然和魏征说的一样,李世民下诏书不娶她了。外国要来朝见,已经派出使臣去迎接。
魏征说:不行,不能让他们来,如果是商旅还好,要是白吃白喝的使臣团队就不用让他们来了,商旅可以和沿途的百姓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臣团队不但对经济增长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我们养他们。更重要的是,使臣经过的地方还不是很富裕,经不起这么一顿折腾。因此不能使百姓疲敝而奉养蛮夷。
李世民听魏征说的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又符合一贯以民为本的总路线,就答应了,下令把使臣召了回来。李世民当皇帝是很累的,天天不歇息的干活,娱乐项目基本上很少,偶尔有个想法想要搞个业余活动,又常常被魏先生搞砸。
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出去打猎。放松一下,这件事的保密工作做得不怎么好。被魏征知道了,风风火火的就赶来了。
“陛下听说您要去南山打猎?”魏征开门见山。李世民连忙打哈哈。“不去了,不去了,是谁告诉爱卿的?”“谁告诉我的你就别管了,我自然有我的办法,陛下,你为什么不去打猎了?”“这不是怕你批评吗?”一听皇上不去了,还这么给面子,魏先生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就打道回府了。
有一天,魏征又想到安邦定国的好方法,连忙进宫向李世民汇报工作,远远的看见李世民手中捧着一只鹦鹉。
李世民一看是魏征来了,凭着对魏先生的了解,他知道魏先生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可以批评自己的机会,马上把鹦鹉藏在了怀中。魏先生奏事很慢,说完了一件,又有一件,听的李世民很心烦,更加担心那只鹦鹉。
等魏先生把该说的都说完,太阳已经下山了,李世民不用看也知道,鹦鹉肯定被闷死了,魏先生可真狠,李世民很无奈的说。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李世民和魏先生的关系。
基本上魏先生即是李老板的主要大臣,也同时兼着管家,家庭教师,秘术等多种职业,而且每一个职业都干的很好,不得不用佩服的口吻说,魏先生您太霸道了。
虽然李老板只给魏先生发一份工资,然而魏先生干起工作来依旧是干劲十足,就像从来不会疲倦一样。
由于常年操劳国事,积劳成疾,脾气又不好(看不怪的太多),不注意调养,再加上年龄大,到了贞观十六年(642),魏先生就生病了,他的身体向他亮了红灯。
李老板听说魏征家没有正房,便下令,本打算修的小殿不用修了,拿着材料去给魏征盖个正房吧,五天即告完成。李老板很担心魏先生的身体,虽然魏先生性格不好,脾气倔,但是李老板知道像魏先生这样负责任的打工仔不好找,每天都派人看望魏先生,前面看望的人还没返回,第二拨人又出发了。
太医院的太医轮番给魏先生看病,什么珍贵的药,李老板也不心疼,只要魏先生的病能好,可以继续为国家服务,不对,只要还能说话,为李老板提出正确的意见就行,李老板是这么想的。
但是魏先生的身体很不给力,一天不如一天,李老板带着太子亲自来看望魏先生,看见魏先生消瘦的面庞,李老板的心情很难过,难道魏征的真的要不久于人世了吗?
李老板不敢相信,行比之下,魏先生更加富有黑色幽默感,朝着李老板淡淡的一笑,“我还有些意见没和陛下提呢?
等我把话说完了我就该走了,陛下一定要听。”李老板一听这话,悲从心中来,止不住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强忍住泪水,最后一次听魏先生给自己做政府工作报告,要不怎么说魏先生工作认真负责呢?
他的这份报告,涉及民生、外交、政府各部、农田、水利、选人用人、皇帝的自身修养等等问题,把国家大事都考虑遍了,就是没有提他自己。李老板很感动,这个人快要翘辫子了,还想着国家大事。
为了让魏先生高兴高兴,也看在魏先生这么些年为国家勤勤恳恳的份上,李老板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嫁给魏先生的儿子,“你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妇,”魏先生硬撑着睁开眼睛,还没来得及表态,就支持不主了,眼睛一闭,一个仰脖躺了下去,口中只有出得气,没有进的气。
魏先生向李老板报告工作,足足说了一天,耗尽了他最后的心血,然后,看着这个自己耗尽半生心血建立的盛世帝国,他带着满足和安宁离开个这个世界。
李世民回到皇宫,夜里梦见魏先生就和平时一样,他很高兴,魏先生的病终于好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是魏先生来和他道别,君臣在一起共事十余年,坦诚相待,心心相印,魏先生在临死之前还想看一看自己的国君,世上少有的帝王。
然后……贞观十七年(643)一月戊辰,魏征死,时年六十四岁,谥号文贞,陪葬昭陵,废朝五日,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之一。
李世民要以隆重的一品礼节给魏征办葬礼,魏征的妻子拒绝说:“魏征一辈子克勤克俭,今天办这么隆重的葬礼,他一定不会高兴的。”听魏征的老婆这么说,李世民也不再坚持,登上苑西楼,看着送丧的队伍,克制不住的流出了眼泪,命令文武百官送出城外。
李世民动情的对大臣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命得失;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后来李世民出征高句丽大败而回,感慨的说:“如果魏征还在是不会让我出兵的。”
魏征从一届草民而起,学乱世争霸之术,后为李世民所用,得遇恩主,尽心尽力,为国为民,执政十余年如一日,诤谏李世民,使李世民改正自己的过失,听从正确的意见,开太平天下,居功至伟,名享后世!千古诤臣,魏征是也!史曰:前代诤臣,一人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