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卑尔根是整个挪威西南部地理位置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这不仅仅是对于挪威人而言。一架高速侦察机从卑尔根出发,只需要略多于半个小时就能飞抵英国皇家海军传统的锚泊地之一——斯卡帕弗洛。
就在4月9日德国全面入侵挪威当天,卑尔根便宣告失守,在德军全面占领这座港口之前,英国海军曾派出舰队试图援助挪威守军,但在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有效拦截下,他们错失了最佳时机。在这之后,英国海军和空军多次派遣飞机轰炸卑尔根,但随着德国人在那里站稳脚跟并建立起军用机场和防空炮兵阵地,英国人只能暂时放弃这一过于靠近日德兰半岛的挪威港口,转而全力在挪威北部巩固战线。在纳尔维克,法国友军业已抵达,他们加入由英军、挪威军以及部分波兰流亡政府的军队组成的联军与先期抵达那里的德国山地步兵作战。
4月14日对于各交战国来说是一个时局非常微妙的日子,这天午饭过后,在卑尔根戒备森严的空军机场跑道上出现了两架外观并无太大异常的He111。这种双引擎的下单翼飞机最初以快速客机为掩护而设计,实为德国军方的新一代高速轰炸机,它们自投产以来还经常被用做执行另外一些特殊的军事任务,例如空中侦察。
《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发展军用飞机,但从2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陆军人员就在利用民用飞机发展侦察技术,到了30年代初期,这些侦察活动被军方归入一个统一有效的部门。在阿道夫.希特勒上台之后,相关侦察活动得到了来自高层的鼓励,最初是针对波兰,然后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各个邻国,有时候德国高空侦察机甚至深入到俄国领空进行拍照。在雷达尚未出现的年代,德国陆军使用单引擎容克W34式飞机——它在1929年创下12,739米的高空飞行记录,以及其他一些能够飞得很高的飞机,配合蔡司公司研发的高级航空照相机进行高空侦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和资料,尤其是那些德军未来可能发动进攻的战略目标,都被拍照并加以制作航拍地图。
烈日下,德国空勤人员将一个个外观毫无生气的胶片盒子分别装进六架蔡司航空照相机内,大号的照相机焦距长二十九点五英寸左右,用来拍摄垂直航空照片,小一些的焦距长十九点五英寸,用来瞄准右方和左方。这些照相机可以安装成三十度或六十度的斜角,究竟哪个角度合适,要看是想让照片的准确度高,还是让照片拍摄的面积大。空勤人员把它们安装成理想的角度,定好快门曝光时间。
最后,全部照相机都被安装在两架He111机首位置全透明的流线型座舱内,由一名专门的机组人员负责操作。
待空勤人员准备工作就绪,战争爆发前后曾多次在波兰以及法德边境上空飞行的空军中尉罗斯.克卢克带着他的另外三名机组成员进入飞机座舱。这种经过专门改装的飞机可以在不中途加油的情况下飞行近3000公里,足以从卑尔根飞到英国本土任何一座城市上空再折返回来。不过这一次,克卢克和另外一架侦察机要去的是不那么遥远但是戒备相当森严的地方。就在开战后的半年时间里,德国海军在那里损失了5架大型侦察机,如今,他们不得不求助在这方面人员装备以及经验都更加强大的德国空军。
得到起飞的指示之后,克卢克首先把这架双发单翼机的两台发动机预热了一下,然后将飞机慢慢开到跑道的尽头,发出本机起飞信号,加速,沿着跑道迅速向前滑行,最终飞离跑道升入空中。
在设计师们的努力下,这种高速轰炸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十分突出,加上易于操作,因而深受德国高层以及空军飞行员们的喜欢,作为轰炸机仅有的缺陷——载弹量有限以及翼梁通过机身地板的设计给炸弹舱的设置带来不便,对于执行侦察任务的改进型基本上没有影响。
克卢克非常轻松的让他这架He111攀升到2,000米的高度,然后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圈,转向目标方位,再一边飞行一边将高度逐渐提升到8,000米以上,这样的高度足以避过来袭的英国战斗机,同时超过400公里的时速也能够令它从容离开危险区域。至于机场上的另一架He111,克卢克只知道它的目标和自己相同,起飞的时间恐怕要比自己迟一些。
侦察飞行的过程是相对单调的,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没有飞鸟也没有敌机,大多数时候就连白色的云朵也会低低的躲开。机舱外是寒冷的,但克卢克和他的机组成员无须为此担心,他们的电暖服能让他们保持暖和,只是偶尔会因为电线短路而被烫上一下。利用一位德国空军侦察机飞行员在战前所发明的三角航向计算器,远距离飞行的定位问题已经不那么令德国飞行员们头疼了。有时候克卢克也会通过机内通讯设备和自己的同伴们聊天,以保持自己思维的敏捷性。
40分钟的飞行后,机首领航员报告说已经抵近目标空域,海面上视线良好,他已经看到了那些可以充当航向标的英国岛屿,拍照将在大约5分钟后开始,克卢克的任务是力求令飞机尽可能平稳,这对于光空重就有8.4吨的He111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以8,500米的高度飞临帕斯卡弗洛时,德国空军的飞行员们难免会想起旧帝国海军那些壮烈自沉的大型战舰,此时在港湾内偶尔还能见到它们最后的身影——在战争爆发时,英国人已经将其中几艘打捞起来并运上船台进行拆解。
在波兰和挪威进行侦察飞行时,由于敌人没有雷达设备,地上的观察人员是看不见这些高空侦察机的,人们只听得见隐隐约约的飞机声,当他们试图利用望远镜在诺大的碧空中发现入侵者时,这些侦察机早就一溜烟地跑了。不过英国人可不一样,他们开始研制雷达的年代甚至比德国人还早,在战争爆发时他们已经在一些重要的沿海区域建立了一系列地面雷达站,机载雷达也开始小规模应用,虽然这些先进设备有时候也会受到天气影响,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及时发现入侵领空的德国飞机。
“它们来了!”
领航员所指的“它们”便是负责本土防空的英国战斗机,英国人有时候也会利用地面防空炮驱赶德国飞机,但这些炮弹对于飞行在接近3万英尺高空的侦察机几乎没有任何威胁,但英国空军现役的飓风式或者喷火式战斗机就不一样了,它们能够攀升到超过3万英尺的空域对入侵的敌方飞机进行拦截。德国海军在前一阶段被击落的侦察机中,除因机械故障而坠毁的一架之外,其余皆是被这些英国战斗机所击落。
“我们只有5分钟进行拍照!”
克卢克一边极力令飞机保持水平飞行状态,一边通过机内通话器对领航员喊道,这时候他的副驾驶则利用望远镜观察下方的战斗机。在波兰和挪威的时候,敌人的战斗机都无法飞到这一高度,德国侦察机飞行员们便可以像看鱼缸里的金鱼一样从高空朝下看着它们,但英国人在它们的新式战斗机上采用了增压发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德国高空侦察机的高度优势——不过,德国空军已经采用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临时给飞机发动机注入特制的氨氧混合物,这样他们的侦察机便可以在更高的空域活动多活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时间,这些时间足以令它们摆脱英国战斗机的追击。
肉眼可及的空域,英国战斗机正在努力攀升,而He111机首位置的导航员兼拍摄员迅速按下了专门的按钮,照相机喀嚓喀嚓地自动拍摄着,一张就可以拍下一条宽十七英里的地带。迅速从帕斯卡弗洛上空飞过后,克卢克利用德国空军的秘密技术令他的两台发动机在更高的空域持续工作。重新恢复平飞状态时,高度计指示为四万二千英尺—(约12,600米),在这样的高空航空照相机一张可拍下二十七英里宽的地带,但是它们得为照片的质量付出代价:照片解象力差,而且由于飞机操舵变得不稳,容易使照片线条模糊。
如此来回两次后,克卢克便驾着飞机加速向东南方逃去,这一过程中前来截击的两架“飓风”一枪未发,因为它们的升限只有不足1.1万米。它们尾随着德国侦察机继续向挪威方向飞行了一段距离,见实在没有机会,这才悻悻的调头返航。
>
卑尔根是整个挪威西南部地理位置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这不仅仅是对于挪威人而言。一架高速侦察机从卑尔根出发,只需要略多于半个小时就能飞抵英国皇家海军传统的锚泊地之一——斯卡帕弗洛。
就在4月9日德国全面入侵挪威当天,卑尔根便宣告失守,在德军全面占领这座港口之前,英国海军曾派出舰队试图援助挪威守军,但在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有效拦截下,他们错失了最佳时机。在这之后,英国海军和空军多次派遣飞机轰炸卑尔根,但随着德国人在那里站稳脚跟并建立起军用机场和防空炮兵阵地,英国人只能暂时放弃这一过于靠近日德兰半岛的挪威港口,转而全力在挪威北部巩固战线。在纳尔维克,法国友军业已抵达,他们加入由英军、挪威军以及部分波兰流亡政府的军队组成的联军与先期抵达那里的德国山地步兵作战。
4月14日对于各交战国来说是一个时局非常微妙的日子,这天午饭过后,在卑尔根戒备森严的空军机场跑道上出现了两架外观并无太大异常的He111。这种双引擎的下单翼飞机最初以快速客机为掩护而设计,实为德国军方的新一代高速轰炸机,它们自投产以来还经常被用做执行另外一些特殊的军事任务,例如空中侦察。
《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发展军用飞机,但从2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陆军人员就在利用民用飞机发展侦察技术,到了30年代初期,这些侦察活动被军方归入一个统一有效的部门。在阿道夫.希特勒上台之后,相关侦察活动得到了来自高层的鼓励,最初是针对波兰,然后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各个邻国,有时候德国高空侦察机甚至深入到俄国领空进行拍照。在雷达尚未出现的年代,德国陆军使用单引擎容克W34式飞机——它在1929年创下12,739米的高空飞行记录,以及其他一些能够飞得很高的飞机,配合蔡司公司研发的高级航空照相机进行高空侦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和资料,尤其是那些德军未来可能发动进攻的战略目标,都被拍照并加以制作航拍地图。
烈日下,德国空勤人员将一个个外观毫无生气的胶片盒子分别装进六架蔡司航空照相机内,大号的照相机焦距长二十九点五英寸左右,用来拍摄垂直航空照片,小一些的焦距长十九点五英寸,用来瞄准右方和左方。这些照相机可以安装成三十度或六十度的斜角,究竟哪个角度合适,要看是想让照片的准确度高,还是让照片拍摄的面积大。空勤人员把它们安装成理想的角度,定好快门曝光时间。
最后,全部照相机都被安装在两架He111机首位置全透明的流线型座舱内,由一名专门的机组人员负责操作。
待空勤人员准备工作就绪,战争爆发前后曾多次在波兰以及法德边境上空飞行的空军中尉罗斯.克卢克带着他的另外三名机组成员进入飞机座舱。这种经过专门改装的飞机可以在不中途加油的情况下飞行近3000公里,足以从卑尔根飞到英国本土任何一座城市上空再折返回来。不过这一次,克卢克和另外一架侦察机要去的是不那么遥远但是戒备相当森严的地方。就在开战后的半年时间里,德国海军在那里损失了5架大型侦察机,如今,他们不得不求助在这方面人员装备以及经验都更加强大的德国空军。
得到起飞的指示之后,克卢克首先把这架双发单翼机的两台发动机预热了一下,然后将飞机慢慢开到跑道的尽头,发出本机起飞信号,加速,沿着跑道迅速向前滑行,最终飞离跑道升入空中。
在设计师们的努力下,这种高速轰炸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十分突出,加上易于操作,因而深受德国高层以及空军飞行员们的喜欢,作为轰炸机仅有的缺陷——载弹量有限以及翼梁通过机身地板的设计给炸弹舱的设置带来不便,对于执行侦察任务的改进型基本上没有影响。
克卢克非常轻松的让他这架He111攀升到2,000米的高度,然后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圈,转向目标方位,再一边飞行一边将高度逐渐提升到8,000米以上,这样的高度足以避过来袭的英国战斗机,同时超过400公里的时速也能够令它从容离开危险区域。至于机场上的另一架He111,克卢克只知道它的目标和自己相同,起飞的时间恐怕要比自己迟一些。
侦察飞行的过程是相对单调的,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没有飞鸟也没有敌机,大多数时候就连白色的云朵也会低低的躲开。机舱外是寒冷的,但克卢克和他的机组成员无须为此担心,他们的电暖服能让他们保持暖和,只是偶尔会因为电线短路而被烫上一下。利用一位德国空军侦察机飞行员在战前所发明的三角航向计算器,远距离飞行的定位问题已经不那么令德国飞行员们头疼了。有时候克卢克也会通过机内通讯设备和自己的同伴们聊天,以保持自己思维的敏捷性。
40分钟的飞行后,机首领航员报告说已经抵近目标空域,海面上视线良好,他已经看到了那些可以充当航向标的英国岛屿,拍照将在大约5分钟后开始,克卢克的任务是力求令飞机尽可能平稳,这对于光空重就有8.4吨的He111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以8,500米的高度飞临帕斯卡弗洛时,德国空军的飞行员们难免会想起旧帝国海军那些壮烈自沉的大型战舰,此时在港湾内偶尔还能见到它们最后的身影——在战争爆发时,英国人已经将其中几艘打捞起来并运上船台进行拆解。
在波兰和挪威进行侦察飞行时,由于敌人没有雷达设备,地上的观察人员是看不见这些高空侦察机的,人们只听得见隐隐约约的飞机声,当他们试图利用望远镜在诺大的碧空中发现入侵者时,这些侦察机早就一溜烟地跑了。不过英国人可不一样,他们开始研制雷达的年代甚至比德国人还早,在战争爆发时他们已经在一些重要的沿海区域建立了一系列地面雷达站,机载雷达也开始小规模应用,虽然这些先进设备有时候也会受到天气影响,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及时发现入侵领空的德国飞机。
“它们来了!”
领航员所指的“它们”便是负责本土防空的英国战斗机,英国人有时候也会利用地面防空炮驱赶德国飞机,但这些炮弹对于飞行在接近3万英尺高空的侦察机几乎没有任何威胁,但英国空军现役的飓风式或者喷火式战斗机就不一样了,它们能够攀升到超过3万英尺的空域对入侵的敌方飞机进行拦截。德国海军在前一阶段被击落的侦察机中,除因机械故障而坠毁的一架之外,其余皆是被这些英国战斗机所击落。
“我们只有5分钟进行拍照!”
克卢克一边极力令飞机保持水平飞行状态,一边通过机内通话器对领航员喊道,这时候他的副驾驶则利用望远镜观察下方的战斗机。在波兰和挪威的时候,敌人的战斗机都无法飞到这一高度,德国侦察机飞行员们便可以像看鱼缸里的金鱼一样从高空朝下看着它们,但英国人在它们的新式战斗机上采用了增压发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德国高空侦察机的高度优势——不过,德国空军已经采用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临时给飞机发动机注入特制的氨氧混合物,这样他们的侦察机便可以在更高的空域活动多活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时间,这些时间足以令它们摆脱英国战斗机的追击。
肉眼可及的空域,英国战斗机正在努力攀升,而He111机首位置的导航员兼拍摄员迅速按下了专门的按钮,照相机喀嚓喀嚓地自动拍摄着,一张就可以拍下一条宽十七英里的地带。迅速从帕斯卡弗洛上空飞过后,克卢克利用德国空军的秘密技术令他的两台发动机在更高的空域持续工作。重新恢复平飞状态时,高度计指示为四万二千英尺—(约12,600米),在这样的高空航空照相机一张可拍下二十七英里宽的地带,但是它们得为照片的质量付出代价:照片解象力差,而且由于飞机操舵变得不稳,容易使照片线条模糊。
如此来回两次后,克卢克便驾着飞机加速向东南方逃去,这一过程中前来截击的两架“飓风”一枪未发,因为它们的升限只有不足1.1万米。它们尾随着德国侦察机继续向挪威方向飞行了一段距离,见实在没有机会,这才悻悻的调头返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