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钟爱之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成全部的“术”。
何二流不依靠任何人,自己能在十几年时间里从一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打拚到身家近亿,绝对不是大多数“读书人”理解的运气好、屁眼黑。
前一世,何二流主营业务是劳务承包和国际低端劳务输出,从叶芦伟给他打理的情况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有良心的企业家”。从来没有长时间拖欠民工工资,从来没有各种坑爹扣钱管理制度,管理可以说比多数国企更人性化。
何二流这人对自己能力的理解,就是后世那句著名的话:把专业的事给专业人员去做。用人的水平非常之高,主力员工的认同感、粘合度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很大一截。
这样的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你们“读书人”不能武断地说他不爱学习,他学习的内容不是书本知识而已。
后世那么多管理学著作,教人当领导当老板当一代,但写书的人自己未必就有当领导当老板当一代的能力。况且成功各有各的成功,完全不可复制。失败虽然也各有各的失败,但失败的可复制性远高于成功。
毕竟天下当妈的基本都一样,儿女却各不相同。遗憾的是,失败正是成功它妈。
小龙镇这地方,两位不同领域的学霸当然是来过多次的,更小的时候两人甚至游泳过来过。轻车熟路地找到小龙镇的茧站,果然这里也有一个人在做何二流之前的生意。何二流还认识这边街的老大。
没什么说的,以当日茧站交易价格上浮二元做为代价,要求对方供货到江心线。对方表示完全无压力。之前其实人家就悄悄派小弟过来送过货给叶芦伟了。
留下两个金刚帮着小龙镇的二流子们设卡收货。叶芦伟和何二流回到江边码头,带来的临时通讯员发了个信号给龙光镇这边,两边的小渔船同时向江心划去。几分钟后在江心线靠龙光镇这边回水涡里汇合。
叶芦伟见两边船夫聪明地利用回水在江心打转,完全可以无锚无动力停留,心里不由也是点赞。人家也是有绝活的啊。
小龙镇赶场日子是三六九,龙光镇则是二五八,满红玉娘家那个镇叫土地庙,赶场日子是一四七。三个镇沿嘉陵江布置,直线上大至呈三角形,正好满足附近大姑娘小媳妇“三天赶一场,逢十洗衣裳”的诉求。
今天是1992年7月11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二,宜解除祭祀理发入殓安葬破土。看完万年历,觉得老祖宗管得真宽啊,剃头都管。
小龙镇要明天才赶场,正好与龙光镇错开收茧高峰,当初定这个赶场日子的人,眼光不错,点赞之。
一个下午的时间,小龙镇的二流子组织不太给力,仅送来了不到五百公斤茧子。何二流大为不满,趁天没黑之前又去了小龙镇指导工作,决心要在明天赶场时打个漂亮的首胜。
临出发前,叶芦伟叫住了他,带着他去信用社第一次行使了“特别提款权”。
胡勇见这两二货上午才存的钱,下午就取走三分一,不由哭笑不得,严重怀疑是不是高估了叶芦伟,这货难道就是个嘴货?除了吹,其它其实都不会。
叶芦伟却是及时发现,自己高估了小龙镇二流子的欠款能力。在龙光镇,有叶芦伟这种“知名人士”和周一闷这种“国家干部”联合背书,人家都是将信将疑,直到今天满红玉亲自出手开发票,而且盖了“大公司公章”,才算正式拉开白条收购的大幕。
小龙镇那几个二流子可能未必有这种运气,能找到人背书。叶芦伟不准备把“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扩展到对面去,所以干脆调整为现金收购。
何二流抱着五万现金,又去找了一个本家有点残疾,不能外出打工的小叔来管钱,然后才去了河对边。走之前让叶芦伟给何妈妈说一声,他要明天下午才回来了。
临近天黑,王胖子又找了一个解放车来拉走了五吨烘蒸好的蚕茧,同样的现金交易。这年月,转账实在太慢了,好多横跨大江南北的生意都带现金交易。
信用社早已下班,不过多数工作人员就住在信用社院子里。胡勇明显刚冲了凉,穿着拖鞋去叫出纳开保险柜存钱,院子里灰尘满地,哪怕是信用社这种土豪单位,这时候的公共卫生都是自己职工按日子值日打扫的,还不敢请保洁员。嗯,保洁员还要更晚,之前还有个过渡称谓叫清洁工。
叶芦伟假装没看到胡勇拖鞋踏脏了的抱怨,笑嘻嘻去给来开门的出纳阿姨递过去一个西瓜,嘴里甜甜地叫着四婶好,四婶辛苦了……出纳阿姨老公是供销社的,姓叶,出自叶家湾,跟叶建国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弟。
胡勇早看到这小子手上提着的一个西瓜,心里正在说怎么多聪明个人,带一个西瓜来送谁呢?却见这小子就象没看到自己,直接就去捧出纳四婶的臭脚了。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泛酸,你就那么乌定哥不会收你的东西?
虽然是赶场天,今天却有三十几人做事,到晚上七点多时,最后一批茧子也上了烘蒸架,闷上火开桌吃饭。
晚饭要丰盛得多,跟过年差不多了。一大盆苦瓜回锅肉,一大盆炒藤藤菜(空心菜),一大盆凉拌江豆,一大盆蕃茄肉片汤,饭是去馆子订烘蒸的两大桶!总算是把这一波半大小子喂饱还多少剩下点饭菜,何妈妈满头大汗欣慰地笑了。
晚饭吃完,叶芦伟的工资表已经造好,眼前这堆未成年人,日后正是经济腾飞的主要劳动力,签字领钱这事越早学会越好。先吃完先领,无形中还加快了吃饭的进度。
叶芦伟推翻了满红玉说细娃儿家家的,一人发两三块钱的意见,直接涨了一倍,令人发指的一人发五元钱!
这个薪资超过了多少国家干部啊,包括税务所副所长同志,这时候的工资大约日薪就五元左右,当然人家其它收入不能计算在内,包括非现金福利。
工资表非常的奇葩,第一行上书大大的“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工资表”,第二行是日期,第三行姓名、单位、金额、领款人、备注,都是非常的正常。可是下面姓名一栏和右边签字一栏都空着,领钱的人得自己填写名字。
因为叶芦伟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大名,只知道这个叫叶二,那个叫何三什么的。再不就是更不靠谱的江湖匪号,二狗三猪什么的更不可能上书。整张工资表,叶芦伟就写了个抬头和一长串“5元”。
何妈妈和满红玉、何大姐都在这张表上,同样是五元一天,但这三人中午没有领那一元钱的补助,所以备注里+1元。叶芦伟相信何二流之后也会这样处理,不过现在等不到他成长起来,先自己定了再说。
留下几个住得近的加班,把最后一批蚕茧烘蒸出装包,其它人一哄而散,明日早上七点半各人在家吃了早饭再来。
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八点,除了吃饭不到一小时,总共工作了近十一小时,这帮家伙却是兴奋异常,完全没有被人很死里使唤的觉悟。
之后瓦片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这个年龄段的人是其中绝对的主力,总共创造了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估计从今往后,再也不可能有这么优质的劳动力了。
不过今天这三十多人中,大多数个人成就都很有限,除了何二流成了富一代,其它都泯泯众人。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跟何二流去了河对岸管钱的本家小叔何得标和几个一直跟着何二流的金刚。
何得标因为小儿麻痹导致行走不便的初中毕业生,上一世跟着何二流,一直做到了何二流公司行政副总的位置,个人学习能力和人群把控能力非常之好。
想想一个靠劳务输出生存的公司,穿越前何二流甚至开始办自己公司内部职工子女技术学校,常年上万人在各地上班,人才库至少还有三万人,这样大的一个人力资源公司行政副总,日常事务多到让许多人得崩溃。至少叶芦伟自认为自己就坚持不了三天。
成全部的“术”。
何二流不依靠任何人,自己能在十几年时间里从一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打拚到身家近亿,绝对不是大多数“读书人”理解的运气好、屁眼黑。
前一世,何二流主营业务是劳务承包和国际低端劳务输出,从叶芦伟给他打理的情况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有良心的企业家”。从来没有长时间拖欠民工工资,从来没有各种坑爹扣钱管理制度,管理可以说比多数国企更人性化。
何二流这人对自己能力的理解,就是后世那句著名的话:把专业的事给专业人员去做。用人的水平非常之高,主力员工的认同感、粘合度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很大一截。
这样的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你们“读书人”不能武断地说他不爱学习,他学习的内容不是书本知识而已。
后世那么多管理学著作,教人当领导当老板当一代,但写书的人自己未必就有当领导当老板当一代的能力。况且成功各有各的成功,完全不可复制。失败虽然也各有各的失败,但失败的可复制性远高于成功。
毕竟天下当妈的基本都一样,儿女却各不相同。遗憾的是,失败正是成功它妈。
小龙镇这地方,两位不同领域的学霸当然是来过多次的,更小的时候两人甚至游泳过来过。轻车熟路地找到小龙镇的茧站,果然这里也有一个人在做何二流之前的生意。何二流还认识这边街的老大。
没什么说的,以当日茧站交易价格上浮二元做为代价,要求对方供货到江心线。对方表示完全无压力。之前其实人家就悄悄派小弟过来送过货给叶芦伟了。
留下两个金刚帮着小龙镇的二流子们设卡收货。叶芦伟和何二流回到江边码头,带来的临时通讯员发了个信号给龙光镇这边,两边的小渔船同时向江心划去。几分钟后在江心线靠龙光镇这边回水涡里汇合。
叶芦伟见两边船夫聪明地利用回水在江心打转,完全可以无锚无动力停留,心里不由也是点赞。人家也是有绝活的啊。
小龙镇赶场日子是三六九,龙光镇则是二五八,满红玉娘家那个镇叫土地庙,赶场日子是一四七。三个镇沿嘉陵江布置,直线上大至呈三角形,正好满足附近大姑娘小媳妇“三天赶一场,逢十洗衣裳”的诉求。
今天是1992年7月11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二,宜解除祭祀理发入殓安葬破土。看完万年历,觉得老祖宗管得真宽啊,剃头都管。
小龙镇要明天才赶场,正好与龙光镇错开收茧高峰,当初定这个赶场日子的人,眼光不错,点赞之。
一个下午的时间,小龙镇的二流子组织不太给力,仅送来了不到五百公斤茧子。何二流大为不满,趁天没黑之前又去了小龙镇指导工作,决心要在明天赶场时打个漂亮的首胜。
临出发前,叶芦伟叫住了他,带着他去信用社第一次行使了“特别提款权”。
胡勇见这两二货上午才存的钱,下午就取走三分一,不由哭笑不得,严重怀疑是不是高估了叶芦伟,这货难道就是个嘴货?除了吹,其它其实都不会。
叶芦伟却是及时发现,自己高估了小龙镇二流子的欠款能力。在龙光镇,有叶芦伟这种“知名人士”和周一闷这种“国家干部”联合背书,人家都是将信将疑,直到今天满红玉亲自出手开发票,而且盖了“大公司公章”,才算正式拉开白条收购的大幕。
小龙镇那几个二流子可能未必有这种运气,能找到人背书。叶芦伟不准备把“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扩展到对面去,所以干脆调整为现金收购。
何二流抱着五万现金,又去找了一个本家有点残疾,不能外出打工的小叔来管钱,然后才去了河对边。走之前让叶芦伟给何妈妈说一声,他要明天下午才回来了。
临近天黑,王胖子又找了一个解放车来拉走了五吨烘蒸好的蚕茧,同样的现金交易。这年月,转账实在太慢了,好多横跨大江南北的生意都带现金交易。
信用社早已下班,不过多数工作人员就住在信用社院子里。胡勇明显刚冲了凉,穿着拖鞋去叫出纳开保险柜存钱,院子里灰尘满地,哪怕是信用社这种土豪单位,这时候的公共卫生都是自己职工按日子值日打扫的,还不敢请保洁员。嗯,保洁员还要更晚,之前还有个过渡称谓叫清洁工。
叶芦伟假装没看到胡勇拖鞋踏脏了的抱怨,笑嘻嘻去给来开门的出纳阿姨递过去一个西瓜,嘴里甜甜地叫着四婶好,四婶辛苦了……出纳阿姨老公是供销社的,姓叶,出自叶家湾,跟叶建国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弟。
胡勇早看到这小子手上提着的一个西瓜,心里正在说怎么多聪明个人,带一个西瓜来送谁呢?却见这小子就象没看到自己,直接就去捧出纳四婶的臭脚了。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泛酸,你就那么乌定哥不会收你的东西?
虽然是赶场天,今天却有三十几人做事,到晚上七点多时,最后一批茧子也上了烘蒸架,闷上火开桌吃饭。
晚饭要丰盛得多,跟过年差不多了。一大盆苦瓜回锅肉,一大盆炒藤藤菜(空心菜),一大盆凉拌江豆,一大盆蕃茄肉片汤,饭是去馆子订烘蒸的两大桶!总算是把这一波半大小子喂饱还多少剩下点饭菜,何妈妈满头大汗欣慰地笑了。
晚饭吃完,叶芦伟的工资表已经造好,眼前这堆未成年人,日后正是经济腾飞的主要劳动力,签字领钱这事越早学会越好。先吃完先领,无形中还加快了吃饭的进度。
叶芦伟推翻了满红玉说细娃儿家家的,一人发两三块钱的意见,直接涨了一倍,令人发指的一人发五元钱!
这个薪资超过了多少国家干部啊,包括税务所副所长同志,这时候的工资大约日薪就五元左右,当然人家其它收入不能计算在内,包括非现金福利。
工资表非常的奇葩,第一行上书大大的“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工资表”,第二行是日期,第三行姓名、单位、金额、领款人、备注,都是非常的正常。可是下面姓名一栏和右边签字一栏都空着,领钱的人得自己填写名字。
因为叶芦伟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大名,只知道这个叫叶二,那个叫何三什么的。再不就是更不靠谱的江湖匪号,二狗三猪什么的更不可能上书。整张工资表,叶芦伟就写了个抬头和一长串“5元”。
何妈妈和满红玉、何大姐都在这张表上,同样是五元一天,但这三人中午没有领那一元钱的补助,所以备注里+1元。叶芦伟相信何二流之后也会这样处理,不过现在等不到他成长起来,先自己定了再说。
留下几个住得近的加班,把最后一批蚕茧烘蒸出装包,其它人一哄而散,明日早上七点半各人在家吃了早饭再来。
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八点,除了吃饭不到一小时,总共工作了近十一小时,这帮家伙却是兴奋异常,完全没有被人很死里使唤的觉悟。
之后瓦片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这个年龄段的人是其中绝对的主力,总共创造了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估计从今往后,再也不可能有这么优质的劳动力了。
不过今天这三十多人中,大多数个人成就都很有限,除了何二流成了富一代,其它都泯泯众人。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跟何二流去了河对岸管钱的本家小叔何得标和几个一直跟着何二流的金刚。
何得标因为小儿麻痹导致行走不便的初中毕业生,上一世跟着何二流,一直做到了何二流公司行政副总的位置,个人学习能力和人群把控能力非常之好。
想想一个靠劳务输出生存的公司,穿越前何二流甚至开始办自己公司内部职工子女技术学校,常年上万人在各地上班,人才库至少还有三万人,这样大的一个人力资源公司行政副总,日常事务多到让许多人得崩溃。至少叶芦伟自认为自己就坚持不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