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傻向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人把西厢记和红楼梦评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金圣叹更说它是天造地设的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第六才子书?读西厢记法);明初的贾仲明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部西厢记,竟能得到人们这样的赞叹,我想其中的关键在于主人公对于传统价值和道德的颠覆及叛逆。这种颠覆和叛逆,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历史发展使然,也是人性发展的结晶。
特殊的社会氛围形成独特的气质与心态,艺术家把自己全部的感情——痛苦、压抑、悲哀、激愤和希冀都汇入和消融在艺术的想象和幻觉中。王实甫的真实意图是明显的,他肯定男女的情欲和爱情,他的表达是隐晦的,放在距元代几百年的唐代,有点以古喻今的味道。在爱情和追求的背面,作品所展示的寓意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有限性。作者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转换诉求,使作品充满活力地将历史和现实贯穿并加以表现,流传至今。无论在共时层面上还是在历时层面上,作品都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是无距离。历史与现实就相当于镜子的里外之间,当历史在现实中重演,或者,把现实放回到历史中加以折射,谁又能因为时空的差别把它们明辨得黑是黑白是白呢?现实视角与历史视角常常可以在某个共同的母题中叠合在一起,或找到自己的一种类似于梦诠释,相得益彰。
从元稹的莺莺传开始,到董西厢、王西厢,崔莺莺在性格上基本是不变的,都是叛逆的,唯一改变的是她的命运。关键就在张生。张生从一个负心、虚伪的文人一变而成为痴情的“志诚种”这种转变是有进步意义的,当然更有读者的接受趋向和作者的取舍。抛开陷入相思中的癫狂,作者赋予张生几近完美的男性气质:才华横溢、俊美多情、风流倜傥、柔情豪气兼备。他的出场,就是如此:第一本第一折,张生自我介绍后,表达自己大志未遂的惆怅:“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接着唱一曲[油葫芦],抒发了他何其雄伟的气魄和抱负:“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张生的怀才不遇和自我欣赏,实际上充满了孤芳自赏的意味。而这种自赏、自信乃至轻狂,却显得“傻”而不那么世故,甚至可爱。这也是张生得到崔莺莺爱慕的缘由,为他抛弃一切,无所顾及也是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的,甚至于符合了多数古代女性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李渔说:“整个西厢只为张君瑞一人。”
在那个社会,男性在政治上、社会上、家庭中,都是绝对的统治者。男性有各方面的自由,在婚姻问题上、爱情问题上。性生活上都是如此。张生遇到的阻力较小,不过这种阻力来自老夫人,她是根本不准莺莺和其他任何男性有任何接触的。莺莺对张生既然“临去秋波那一转”从她的身份、处境来说,已经尽可能地作出了暗示:她对张生颇有好感。以后产生的一些波折,则是因为张生太性急太鲁莽;因为张生对明月三五夜这首诗的破解不够标准,因此出现过尴尬的局面使张生一度处境非常狼狈。如此而已。而莺莺这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她早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表哥郑恒,已经没有资格再考虑其他男性了。而在老夫人那里,她知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她在初见张生时“临去秋波那一转”已经够勇敢了。虽然和张生是偶然邂逅,产生爱情也是必然的。西厢记没有写她当时内心的思想斗争,仅仅写了她... -->>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人把西厢记和红楼梦评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金圣叹更说它是天造地设的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第六才子书?读西厢记法);明初的贾仲明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部西厢记,竟能得到人们这样的赞叹,我想其中的关键在于主人公对于传统价值和道德的颠覆及叛逆。这种颠覆和叛逆,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历史发展使然,也是人性发展的结晶。
特殊的社会氛围形成独特的气质与心态,艺术家把自己全部的感情——痛苦、压抑、悲哀、激愤和希冀都汇入和消融在艺术的想象和幻觉中。王实甫的真实意图是明显的,他肯定男女的情欲和爱情,他的表达是隐晦的,放在距元代几百年的唐代,有点以古喻今的味道。在爱情和追求的背面,作品所展示的寓意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有限性。作者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转换诉求,使作品充满活力地将历史和现实贯穿并加以表现,流传至今。无论在共时层面上还是在历时层面上,作品都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是无距离。历史与现实就相当于镜子的里外之间,当历史在现实中重演,或者,把现实放回到历史中加以折射,谁又能因为时空的差别把它们明辨得黑是黑白是白呢?现实视角与历史视角常常可以在某个共同的母题中叠合在一起,或找到自己的一种类似于梦诠释,相得益彰。
从元稹的莺莺传开始,到董西厢、王西厢,崔莺莺在性格上基本是不变的,都是叛逆的,唯一改变的是她的命运。关键就在张生。张生从一个负心、虚伪的文人一变而成为痴情的“志诚种”这种转变是有进步意义的,当然更有读者的接受趋向和作者的取舍。抛开陷入相思中的癫狂,作者赋予张生几近完美的男性气质:才华横溢、俊美多情、风流倜傥、柔情豪气兼备。他的出场,就是如此:第一本第一折,张生自我介绍后,表达自己大志未遂的惆怅:“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接着唱一曲[油葫芦],抒发了他何其雄伟的气魄和抱负:“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张生的怀才不遇和自我欣赏,实际上充满了孤芳自赏的意味。而这种自赏、自信乃至轻狂,却显得“傻”而不那么世故,甚至可爱。这也是张生得到崔莺莺爱慕的缘由,为他抛弃一切,无所顾及也是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的,甚至于符合了多数古代女性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李渔说:“整个西厢只为张君瑞一人。”
在那个社会,男性在政治上、社会上、家庭中,都是绝对的统治者。男性有各方面的自由,在婚姻问题上、爱情问题上。性生活上都是如此。张生遇到的阻力较小,不过这种阻力来自老夫人,她是根本不准莺莺和其他任何男性有任何接触的。莺莺对张生既然“临去秋波那一转”从她的身份、处境来说,已经尽可能地作出了暗示:她对张生颇有好感。以后产生的一些波折,则是因为张生太性急太鲁莽;因为张生对明月三五夜这首诗的破解不够标准,因此出现过尴尬的局面使张生一度处境非常狼狈。如此而已。而莺莺这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她早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表哥郑恒,已经没有资格再考虑其他男性了。而在老夫人那里,她知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她在初见张生时“临去秋波那一转”已经够勇敢了。虽然和张生是偶然邂逅,产生爱情也是必然的。西厢记没有写她当时内心的思想斗争,仅仅写了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