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傻向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佛教发展的轨迹来看,苏轼生活的年代,佛教开始由盛转向了衰。当然,这种衰落是在广义的角度上讲的,事实上苏轼生活的仍是一个禅佛之风盛行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广泛涉猎佛禅典籍,与禅师僧徒多有往来,加之一生命运多舛,屡遭磨难,故希冀以佛禅智慧来消解内心的苦闷,来超越人生的困境。于是,在苏轼的创作和思想轨迹中,保存了很深的佛禅意识,甚至有时正是这种禅佛式的生命顿悟,使得苏轼在充满迷雾的人生道路上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首先,在空遁意识与人生如梦感慨中,苏轼走过了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磨难。
早在嘉佑六年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苏轼就用“雪泥鸿爪”的譬喻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虚幻渺茫。此后妻子与父亲相继亡故,加之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转任地方,在仕途和个人生活中屡遭变故,此种感受愈来愈强烈。后来“乌台诗案”几遭亡命的惨痛经历更使他体会到人生的空幻与虚无。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其实苏的创作中也多有这种人生空遁之感,如“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行香子•过七里滩)“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润洲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身外傥来都是梦,醉里无何即是乡”(十拍子•暮秋),兹不赘举。此种思想意识在苏轼诗文中亦复不少,诗如“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文如“梦不异觉,觉不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梦斋铭),等等。
检讨苏轼“人生如梦与空遁意识”思想的根源,则庄子齐物论与佛教金刚经均有这样的说法。但庄子讲“如梦”目的在于否定儒家的人生价值追求,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知庄子对人生本身还是肯定的。而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则从根本上认为人生是虚幻的。联系苏轼的文学创作“梦即是觉,觉即是梦”在句型句意上完全是佛教用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翻版,其胜相院经藏记言“譬如梦中人,未尝知是梦,即知是梦已,所梦即变灰,见我不见梦,因以我为觉,不知真觉者,觉梦两无有。”及晚年作六观堂赞曰:“佛言如梦,非想非因。梦中常觉,孰为形神”均言梦,梦即空,故“人生如梦”空幻无实,文词互证,则可推知苏轼“人生如梦与悲剧意识”思想已经超越了庄子的人生观而以大乘般若空观为其内在理据。
其次,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苏轼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更能随遇而安。这里头对禅佛的认识和禅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乌台狱后,苏轼痛定思痛,他寓居佛寺之中,研读佛教典藉“盖归诚佛僧,求一洗之”(黄州安国寺记)。在佛禅... -->>
从佛教发展的轨迹来看,苏轼生活的年代,佛教开始由盛转向了衰。当然,这种衰落是在广义的角度上讲的,事实上苏轼生活的仍是一个禅佛之风盛行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广泛涉猎佛禅典籍,与禅师僧徒多有往来,加之一生命运多舛,屡遭磨难,故希冀以佛禅智慧来消解内心的苦闷,来超越人生的困境。于是,在苏轼的创作和思想轨迹中,保存了很深的佛禅意识,甚至有时正是这种禅佛式的生命顿悟,使得苏轼在充满迷雾的人生道路上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首先,在空遁意识与人生如梦感慨中,苏轼走过了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磨难。
早在嘉佑六年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苏轼就用“雪泥鸿爪”的譬喻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虚幻渺茫。此后妻子与父亲相继亡故,加之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转任地方,在仕途和个人生活中屡遭变故,此种感受愈来愈强烈。后来“乌台诗案”几遭亡命的惨痛经历更使他体会到人生的空幻与虚无。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其实苏的创作中也多有这种人生空遁之感,如“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行香子•过七里滩)“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润洲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身外傥来都是梦,醉里无何即是乡”(十拍子•暮秋),兹不赘举。此种思想意识在苏轼诗文中亦复不少,诗如“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文如“梦不异觉,觉不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梦斋铭),等等。
检讨苏轼“人生如梦与空遁意识”思想的根源,则庄子齐物论与佛教金刚经均有这样的说法。但庄子讲“如梦”目的在于否定儒家的人生价值追求,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知庄子对人生本身还是肯定的。而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则从根本上认为人生是虚幻的。联系苏轼的文学创作“梦即是觉,觉即是梦”在句型句意上完全是佛教用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翻版,其胜相院经藏记言“譬如梦中人,未尝知是梦,即知是梦已,所梦即变灰,见我不见梦,因以我为觉,不知真觉者,觉梦两无有。”及晚年作六观堂赞曰:“佛言如梦,非想非因。梦中常觉,孰为形神”均言梦,梦即空,故“人生如梦”空幻无实,文词互证,则可推知苏轼“人生如梦与悲剧意识”思想已经超越了庄子的人生观而以大乘般若空观为其内在理据。
其次,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苏轼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更能随遇而安。这里头对禅佛的认识和禅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乌台狱后,苏轼痛定思痛,他寓居佛寺之中,研读佛教典藉“盖归诚佛僧,求一洗之”(黄州安国寺记)。在佛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