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认真玩个爱情游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神”我最喜欢东京爱情故事,里头的人物很可爱,有很多缺点,但也懂得宽容别人的缺点,很微妙的爱,很坦然的分手,表现出很都市化的。干干脆脆的爱情。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欣赏她的人物和故事。
就一个小说作者而言,我明白,要在寻常爱情故事中,酿造那么鲜明的现代人物,是不容易的。她用图画把故事说得很好,那是每一个都市男女都会感兴趣的题材。有些写小说的人总爱诳自己,拿很多主义呀结构呀布局呀来为自己的文章美言,其实,一个故事不论被说得怎么伟大,它都必须具备好看的要件,否则,只好留着自己看或请某些所谓批评家看了。
我一直在检讨自己写的故事好不好看。别人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但好不好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人告诉我,那个近十万字的故事可以一口气看完,我就会在心中大喊阿弥陀佛,善哉!一个不让大家弃书而逃的故事至少不算失败。
话说,不久前我又看了一本叫漫画狂战记(comicmaniacbattleera)的书,是日本漫画家岛本和彦的作品,它把漫画家画成神风特工队似的,不眠不休。互不相让、尔虞我诈。那种为了画漫画竭尽最后一滴血的狂热,使人感慨万千。没想到这些为大家娱乐而努力的人,竟是需要如此拼死命而后已。岛本和彦最后还写了漫画家十训。我想把画字改为“写”字,大概也可以借来形容我写小说的决心(虽然有点夸张)。
那就是——拼命去写!超越自己的界限去写!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写!抱着无限信心去写!破釜沉舟地去写!忘食地去写!睡饱了就写!天天都要写,到死而后已!失败了,重新写!
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十者我只做了十分之二,可见还不够努力,可以再加强。从此以后,我不敢再说自己为写作奉献牺牲有多大了。
其实,写小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有人问我,会不会遇到瓶颈?
一个以此为志的人没有权利让自己遇到瓶颈。平常就应为瓶颈做准备,必须具有日本式的上班精神,小感冒伤风,没有理由请假。
ienjoyit!
多年来,又走了好长的路,在这段时间内,我出国游学、回国、失业、复业试过做别的事,以抑止自己的“写作狂”至少,分散一点自己的注意力。
我还是一直不断地写。好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穿红鞋的小女孩,穿着受诅咒的红舞鞋,拼命地跳舞,完全停不下来,仿佛冥冥中听到了那样的音乐,非得跟着旋律跳舞不可。在我最快乐的时候可以写,最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写,无时无刻不可以写;在速食店里可以写,在人来人往的大办公室也可以写,无地不可以,只要我愿意,好像有那么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味道。
因为无时不在写,所以它占据了我所有的思考空间,变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别的事很难吸引我的关注。老实说,我很怕遇到好久不见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因为他们看到我时总喜欢问:“喂,你还在写作吗?”(拜托,如果我们有机会见面,请不要问这么见外的话。)我总是觉得很尴尬,不知该怎么回答。打个比方说,这跟问一个歌者“你还唱歌吗”是一样令人难堪的。写作是一件相当寂寞的事,你埋首两三个月,未必能写出任何作品来,等到可以付梓时,又是两三个月后的事了。当然“你现在的书卖得好不好?”“我希望你能写出比较伟大的作品”等句,都在禁止之列。“你有没有笔名?”更不能问了。虽然我不断被问及同样的话题。
以上要求乃属写作者之基本尊严。
有时候我也会被问及一些属于好奇性的问题。比如“你平常的写作灵感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写不完的题材?”事实上,虽然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认为题材写得完的人未免太低估造物者的魅力,我们只不过如同恒河泥沙中之一颗,眼观世界不过二三十年,一下子就想看尽?想得太美。只要你肯,我相信这世上的事看不完,也写不完。也有有志于写点东西的人会这样问:“我怎么找到题材?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我其实很想这般回答:“那就不要写。有题材才能有感而发,没有,就不要无病呻吟。”也许我们都读了某一课的“国中”课文,名为灵感什么的,因此每个人都相信,灵感第一。“灵感”这一个词,听来像鬼魅,来无影,去无踪,突然叫人徨不已。靠灵感,有志写作者恐怕都将沦为路上的冻死骨;建立一个或多个获得资料的管道,比灵感可靠得多。
灵感是人工制造的。对于专业写作者而言,管道是正职,灵感是兼差,别想靠兼差活下去!
写作的路程中经历的事很多。不久以前某一个成名已久的名家特地写信给我,叫我有点良心,不要再制造文字垃圾。大义凛然,大有为民除害之志。偏偏我这个人,很有报复心——我偏要一直写下去,不温不火、四平八稳、健健康康地继续写下去,写到海枯石烂而后已。
我发誓,等我马齿徒长之后,绝不以打击后进为乐!
以上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珍康萍的钢琴师和她的情人,简直是恐怖片。我说它恐怖片,可能因为它击中了某个心中的弱点。
钢琴师丢掉了她的钢琴之后,才开始学说话,和外界沟通,终于“她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这大概是所有选择依靠“内心的声音”过活的人惟一的出路、仅有的救赎。
是不是只有丢掉了我的笔,我才能变成一个正常人?当我向一个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很不留情面地笑道:“万一如此,你可能会变成一个疯子。”
哈哈,我的境遇比钢琴师还凄渗。难道,毫无救赎的余地?还是,它本身就是一种救赎?
我确实有点孤独。伤心的时候不需人陪,快乐的时候也希望自己独享,多少有点难缠。
在经过这么久的时间之后,我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还是得跟难缠的自己斗下去,以期待慢慢改良。
把保龄球当豌豆
每一个女孩,都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公主。
我从前曾经莫名其妙地喜欢过一个有关公主的故事。大部分女孩都读过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王子的母亲,非常积极地想找一个公主做儿子的新娘,找了半天,总是不能如愿。很多女孩自称是公主,不过,她们都没有逃过这个母亲挑剔的眼睛。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饥寒交迫的女孩前来敲门。
“我是一个公主。”
落魄的女孩如此坚称,她骄傲地要求一切有关公主的待遇。
当女孩吃完晚饭,准备就寝时,好戏悄悄上演了。
王子的母亲在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辛辛苦苦地在豌豆上头铺了十二层被单。
“你昨夜睡得还好吗?”
第二天早晨,正准备早餐的王子母亲试探着问睡眼惺忪的公主。
“啊”公主大言不惭“还好啦只是床底下凹凸不平,让我的背怪难受的。”
王子的母亲大喜过望,马上宣布她已为儿子找到一个真正的公主。
这个故事的基本逻辑是:真正的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必能以她脆弱而敏感的皮肤感觉到十二层被单下那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豌豆。
之神”我最喜欢东京爱情故事,里头的人物很可爱,有很多缺点,但也懂得宽容别人的缺点,很微妙的爱,很坦然的分手,表现出很都市化的。干干脆脆的爱情。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欣赏她的人物和故事。
就一个小说作者而言,我明白,要在寻常爱情故事中,酿造那么鲜明的现代人物,是不容易的。她用图画把故事说得很好,那是每一个都市男女都会感兴趣的题材。有些写小说的人总爱诳自己,拿很多主义呀结构呀布局呀来为自己的文章美言,其实,一个故事不论被说得怎么伟大,它都必须具备好看的要件,否则,只好留着自己看或请某些所谓批评家看了。
我一直在检讨自己写的故事好不好看。别人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但好不好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人告诉我,那个近十万字的故事可以一口气看完,我就会在心中大喊阿弥陀佛,善哉!一个不让大家弃书而逃的故事至少不算失败。
话说,不久前我又看了一本叫漫画狂战记(comicmaniacbattleera)的书,是日本漫画家岛本和彦的作品,它把漫画家画成神风特工队似的,不眠不休。互不相让、尔虞我诈。那种为了画漫画竭尽最后一滴血的狂热,使人感慨万千。没想到这些为大家娱乐而努力的人,竟是需要如此拼死命而后已。岛本和彦最后还写了漫画家十训。我想把画字改为“写”字,大概也可以借来形容我写小说的决心(虽然有点夸张)。
那就是——拼命去写!超越自己的界限去写!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写!抱着无限信心去写!破釜沉舟地去写!忘食地去写!睡饱了就写!天天都要写,到死而后已!失败了,重新写!
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十者我只做了十分之二,可见还不够努力,可以再加强。从此以后,我不敢再说自己为写作奉献牺牲有多大了。
其实,写小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有人问我,会不会遇到瓶颈?
一个以此为志的人没有权利让自己遇到瓶颈。平常就应为瓶颈做准备,必须具有日本式的上班精神,小感冒伤风,没有理由请假。
ienjoyit!
多年来,又走了好长的路,在这段时间内,我出国游学、回国、失业、复业试过做别的事,以抑止自己的“写作狂”至少,分散一点自己的注意力。
我还是一直不断地写。好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穿红鞋的小女孩,穿着受诅咒的红舞鞋,拼命地跳舞,完全停不下来,仿佛冥冥中听到了那样的音乐,非得跟着旋律跳舞不可。在我最快乐的时候可以写,最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写,无时无刻不可以写;在速食店里可以写,在人来人往的大办公室也可以写,无地不可以,只要我愿意,好像有那么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味道。
因为无时不在写,所以它占据了我所有的思考空间,变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别的事很难吸引我的关注。老实说,我很怕遇到好久不见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因为他们看到我时总喜欢问:“喂,你还在写作吗?”(拜托,如果我们有机会见面,请不要问这么见外的话。)我总是觉得很尴尬,不知该怎么回答。打个比方说,这跟问一个歌者“你还唱歌吗”是一样令人难堪的。写作是一件相当寂寞的事,你埋首两三个月,未必能写出任何作品来,等到可以付梓时,又是两三个月后的事了。当然“你现在的书卖得好不好?”“我希望你能写出比较伟大的作品”等句,都在禁止之列。“你有没有笔名?”更不能问了。虽然我不断被问及同样的话题。
以上要求乃属写作者之基本尊严。
有时候我也会被问及一些属于好奇性的问题。比如“你平常的写作灵感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写不完的题材?”事实上,虽然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认为题材写得完的人未免太低估造物者的魅力,我们只不过如同恒河泥沙中之一颗,眼观世界不过二三十年,一下子就想看尽?想得太美。只要你肯,我相信这世上的事看不完,也写不完。也有有志于写点东西的人会这样问:“我怎么找到题材?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我其实很想这般回答:“那就不要写。有题材才能有感而发,没有,就不要无病呻吟。”也许我们都读了某一课的“国中”课文,名为灵感什么的,因此每个人都相信,灵感第一。“灵感”这一个词,听来像鬼魅,来无影,去无踪,突然叫人徨不已。靠灵感,有志写作者恐怕都将沦为路上的冻死骨;建立一个或多个获得资料的管道,比灵感可靠得多。
灵感是人工制造的。对于专业写作者而言,管道是正职,灵感是兼差,别想靠兼差活下去!
写作的路程中经历的事很多。不久以前某一个成名已久的名家特地写信给我,叫我有点良心,不要再制造文字垃圾。大义凛然,大有为民除害之志。偏偏我这个人,很有报复心——我偏要一直写下去,不温不火、四平八稳、健健康康地继续写下去,写到海枯石烂而后已。
我发誓,等我马齿徒长之后,绝不以打击后进为乐!
以上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珍康萍的钢琴师和她的情人,简直是恐怖片。我说它恐怖片,可能因为它击中了某个心中的弱点。
钢琴师丢掉了她的钢琴之后,才开始学说话,和外界沟通,终于“她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这大概是所有选择依靠“内心的声音”过活的人惟一的出路、仅有的救赎。
是不是只有丢掉了我的笔,我才能变成一个正常人?当我向一个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很不留情面地笑道:“万一如此,你可能会变成一个疯子。”
哈哈,我的境遇比钢琴师还凄渗。难道,毫无救赎的余地?还是,它本身就是一种救赎?
我确实有点孤独。伤心的时候不需人陪,快乐的时候也希望自己独享,多少有点难缠。
在经过这么久的时间之后,我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还是得跟难缠的自己斗下去,以期待慢慢改良。
把保龄球当豌豆
每一个女孩,都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公主。
我从前曾经莫名其妙地喜欢过一个有关公主的故事。大部分女孩都读过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王子的母亲,非常积极地想找一个公主做儿子的新娘,找了半天,总是不能如愿。很多女孩自称是公主,不过,她们都没有逃过这个母亲挑剔的眼睛。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饥寒交迫的女孩前来敲门。
“我是一个公主。”
落魄的女孩如此坚称,她骄傲地要求一切有关公主的待遇。
当女孩吃完晚饭,准备就寝时,好戏悄悄上演了。
王子的母亲在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辛辛苦苦地在豌豆上头铺了十二层被单。
“你昨夜睡得还好吗?”
第二天早晨,正准备早餐的王子母亲试探着问睡眼惺忪的公主。
“啊”公主大言不惭“还好啦只是床底下凹凸不平,让我的背怪难受的。”
王子的母亲大喜过望,马上宣布她已为儿子找到一个真正的公主。
这个故事的基本逻辑是:真正的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必能以她脆弱而敏感的皮肤感觉到十二层被单下那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