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品人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北,允囚禁在京城“八爷党”的骨干分子都已动弹不得,雍正可以对允下手了。
雍正对允的打击,经过了精心的策划。
康熙刚一去世,雍正就任命允为总理事务大臣,和允祥、马齐、隆科多一起组成看守内阁,旋即将其越级从贝勒晋封为亲王,兼管理藩院和工部。允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在诸皇侄中,地位之高,仅次于废太子允之子弘皙(爵位为郡王)。允的母舅噶达浑,也被削去贱籍,升格为旗民,赐世袭佐领职务。允的党羽苏努、佛格、阿尔阿松(阿灵阿之子)、满都护、佟吉图等,也都加官晋爵,弹冠相庆。可以说,允、允、允遭受打击的时候,允及其追随者却青云直上,红得发紫。
这种策略,只要是玩政治的人,没有不懂的。允当然心里明白,而且想得更深。他认为这是欲抑先扬之法:先把你捧得高高的,再狠狠地摔在地上,那才是爬得高跌得痛。允封王,妻族来贺,他的福晋(正妻)乌雅氏说,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不知道哪一天要掉脑袋呢!允自己也对朝中大臣说:“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阿尔阿松甚至不敢接受刑部尚书的任命。因为刑部是个是非之地,阿尔阿松害怕雍正是想用这个职务来杀害自己。所以,雍正再封官赐爵,他们也不领情。
事实上雍正也一直在找允的茬。比如元年十一月,雍正在讲居丧不用过奢时,便捎带着指责允昔日为母妃出丧时过于奢靡,是“伪孝矫情”讲丧事从简是对的,但拿一个亲王、总理大臣来做反面教员,就让允在朝臣中很没有面子,实际上是拿他开涮,故意叫他丢脸。更让允感到寒心和伤心的,是在九月份。雍正借口太庙更衣帐房油味煮蒸,竟然罚主管工部的允在太庙前跪了一个昼夜。这种小事,顶多罚到一个科长,何至于体罚王爷?显然是雍正阴毒忌刻的心理在作怪。不难想见,跪在太庙前的允,一定是打落了的牙齿和着眼泪往肚里咽,说不出的酸楚,说不出的委屈,说不出的悲愤交加,说不出的怨天尤人。的确,他没法想通,为什么像他这样众人拥戴的“贤王”不能当皇帝,还非得让他去伺候这么个心胸狭窄的主子?
允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我们现在已无法确知允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搞了些什么名堂,只知道弄得雍正十分紧张。雍正后来曾对人解释说,他之所以不能像父皇那样离京远行,到塞外秋猎,就因为允、允他们“密结匪党,潜畜邪谋,遇事生波,中怀叵测,朕实有防范之心,不便远临边塞”臣下把皇上吓成这个样子,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
其实雍正很可能是神经过敏。像他这样猜忌心极重,一点风吹草动都要疑心他人别有用心,些许偶然失误也要视为故意的人,总是神经过敏的,何况他的皇位还“来历不明”!实际上,允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阴谋(当然也不一定就没有),更主要的还是威望太高。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雍正就曾说他每次申斥允时“审察众人神色,未尝尽以廉亲王为非”次年四月,又说“视诸王大臣之意,颇有以允为屈抑者”
显然,在雍正与允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允,只不过敢怒不敢言。敏感的雍正哪能感觉不出来?二年四月,登基才一年半的雍正满腹委屈地下了一道圣旨:“尔诸大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贤于朕躬,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朕即让以此位,不少迟疑!”不难想见,如果不是被逼无奈,雍正不会说出这样赌气的话。他的威望人缘远不如允,已是不争之事实。
于是雍正只好祭起手中唯一的法宝———专制特权。四年(公元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发出上谕,历数允种种罪恶,声称“廉亲王允狂逆已极,朕若再为隐忍,有实不可以仰对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者”至于罪恶的具体内容,则很空洞。二月,降允为民王,圈禁高墙。三月,下令允改名阿其那,意思是狗。五月,下令允改名为塞思黑,意思是猪。同时,向内外臣工、八旗军民人等宣布允、允、允、允的罪状。允被从西北押至保定,雍正命直隶总督李绂就地“圈住”李绂给允的待遇真正做到了“猪狗不如”以致允常常在酷暑中晕死。八月二十四日,允死在看守所。九月初一,允也死于禁所。兄弟俩的死亡,相距不过六天。
允和允死得都不明白。当时就有人怀疑李绂秉承君意谋杀了允,因为雍正曾要李绂“便宜行事”雍正则指责李绂没把允的病情讲清楚,害得他背黑锅。李绂有口难辩,里外不是人,只好自认倒霉。
平心而论,雍正和允都够格当皇帝。
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这些政绩证明,他至少是一个有才干有作为的皇帝,这才使康熙创造的盛世得以延续,以后又在他儿子乾隆手上延续了六十年。允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允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没有比得上的)。其实不用听他说,只要看看他为了整垮允费了多大的劲,就知道允不是等闲人物。
可惜皇帝只能有一个,也不能轮班。所以他俩的关系,只能是四个字:你死我活。
但我们还是要同情允,因为他实在太冤。
允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该受康熙、雍正父子两代皇帝的一再打击和压制?杀人放火?贪污受贿?谋财害命?弑君篡权?都没有。他唯一的罪过,是德才兼备,以致老王夸赞,群臣拥戴,诸多阿哥爱护,成了皇子中出头的椽子,这才被康熙视为肉中刺,雍正视为眼中钉。因此,允的罪,无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众罪”
这并不稀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是这风来自父兄,便不免让人伤心;而这一父一兄又都是皇帝,就不但让人寒心,更让人惊心了。实际上,无论在康熙晚年,还是在雍正早期,允做人都很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动辄得咎。
雍正和允并非天生是敌。直到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他们的关系还算不错。允得伤寒病时,雍正颇为关切,还因此受到康熙责罚,认为他“亦似党庇允”显然,如果不争夺皇位,这哥儿俩也不会反目为仇。一旦反目,也就不复再有手足骨肉之情了。剩下的,便只有必欲置对方于死地的仇恨和斗争。历史上所有的宫廷斗争莫不如此,雍正和允当然也不例外。
西北,允囚禁在京城“八爷党”的骨干分子都已动弹不得,雍正可以对允下手了。
雍正对允的打击,经过了精心的策划。
康熙刚一去世,雍正就任命允为总理事务大臣,和允祥、马齐、隆科多一起组成看守内阁,旋即将其越级从贝勒晋封为亲王,兼管理藩院和工部。允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在诸皇侄中,地位之高,仅次于废太子允之子弘皙(爵位为郡王)。允的母舅噶达浑,也被削去贱籍,升格为旗民,赐世袭佐领职务。允的党羽苏努、佛格、阿尔阿松(阿灵阿之子)、满都护、佟吉图等,也都加官晋爵,弹冠相庆。可以说,允、允、允遭受打击的时候,允及其追随者却青云直上,红得发紫。
这种策略,只要是玩政治的人,没有不懂的。允当然心里明白,而且想得更深。他认为这是欲抑先扬之法:先把你捧得高高的,再狠狠地摔在地上,那才是爬得高跌得痛。允封王,妻族来贺,他的福晋(正妻)乌雅氏说,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不知道哪一天要掉脑袋呢!允自己也对朝中大臣说:“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阿尔阿松甚至不敢接受刑部尚书的任命。因为刑部是个是非之地,阿尔阿松害怕雍正是想用这个职务来杀害自己。所以,雍正再封官赐爵,他们也不领情。
事实上雍正也一直在找允的茬。比如元年十一月,雍正在讲居丧不用过奢时,便捎带着指责允昔日为母妃出丧时过于奢靡,是“伪孝矫情”讲丧事从简是对的,但拿一个亲王、总理大臣来做反面教员,就让允在朝臣中很没有面子,实际上是拿他开涮,故意叫他丢脸。更让允感到寒心和伤心的,是在九月份。雍正借口太庙更衣帐房油味煮蒸,竟然罚主管工部的允在太庙前跪了一个昼夜。这种小事,顶多罚到一个科长,何至于体罚王爷?显然是雍正阴毒忌刻的心理在作怪。不难想见,跪在太庙前的允,一定是打落了的牙齿和着眼泪往肚里咽,说不出的酸楚,说不出的委屈,说不出的悲愤交加,说不出的怨天尤人。的确,他没法想通,为什么像他这样众人拥戴的“贤王”不能当皇帝,还非得让他去伺候这么个心胸狭窄的主子?
允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我们现在已无法确知允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搞了些什么名堂,只知道弄得雍正十分紧张。雍正后来曾对人解释说,他之所以不能像父皇那样离京远行,到塞外秋猎,就因为允、允他们“密结匪党,潜畜邪谋,遇事生波,中怀叵测,朕实有防范之心,不便远临边塞”臣下把皇上吓成这个样子,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
其实雍正很可能是神经过敏。像他这样猜忌心极重,一点风吹草动都要疑心他人别有用心,些许偶然失误也要视为故意的人,总是神经过敏的,何况他的皇位还“来历不明”!实际上,允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阴谋(当然也不一定就没有),更主要的还是威望太高。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雍正就曾说他每次申斥允时“审察众人神色,未尝尽以廉亲王为非”次年四月,又说“视诸王大臣之意,颇有以允为屈抑者”
显然,在雍正与允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允,只不过敢怒不敢言。敏感的雍正哪能感觉不出来?二年四月,登基才一年半的雍正满腹委屈地下了一道圣旨:“尔诸大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贤于朕躬,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朕即让以此位,不少迟疑!”不难想见,如果不是被逼无奈,雍正不会说出这样赌气的话。他的威望人缘远不如允,已是不争之事实。
于是雍正只好祭起手中唯一的法宝———专制特权。四年(公元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发出上谕,历数允种种罪恶,声称“廉亲王允狂逆已极,朕若再为隐忍,有实不可以仰对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者”至于罪恶的具体内容,则很空洞。二月,降允为民王,圈禁高墙。三月,下令允改名阿其那,意思是狗。五月,下令允改名为塞思黑,意思是猪。同时,向内外臣工、八旗军民人等宣布允、允、允、允的罪状。允被从西北押至保定,雍正命直隶总督李绂就地“圈住”李绂给允的待遇真正做到了“猪狗不如”以致允常常在酷暑中晕死。八月二十四日,允死在看守所。九月初一,允也死于禁所。兄弟俩的死亡,相距不过六天。
允和允死得都不明白。当时就有人怀疑李绂秉承君意谋杀了允,因为雍正曾要李绂“便宜行事”雍正则指责李绂没把允的病情讲清楚,害得他背黑锅。李绂有口难辩,里外不是人,只好自认倒霉。
平心而论,雍正和允都够格当皇帝。
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这些政绩证明,他至少是一个有才干有作为的皇帝,这才使康熙创造的盛世得以延续,以后又在他儿子乾隆手上延续了六十年。允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允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没有比得上的)。其实不用听他说,只要看看他为了整垮允费了多大的劲,就知道允不是等闲人物。
可惜皇帝只能有一个,也不能轮班。所以他俩的关系,只能是四个字:你死我活。
但我们还是要同情允,因为他实在太冤。
允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该受康熙、雍正父子两代皇帝的一再打击和压制?杀人放火?贪污受贿?谋财害命?弑君篡权?都没有。他唯一的罪过,是德才兼备,以致老王夸赞,群臣拥戴,诸多阿哥爱护,成了皇子中出头的椽子,这才被康熙视为肉中刺,雍正视为眼中钉。因此,允的罪,无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众罪”
这并不稀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是这风来自父兄,便不免让人伤心;而这一父一兄又都是皇帝,就不但让人寒心,更让人惊心了。实际上,无论在康熙晚年,还是在雍正早期,允做人都很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动辄得咎。
雍正和允并非天生是敌。直到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他们的关系还算不错。允得伤寒病时,雍正颇为关切,还因此受到康熙责罚,认为他“亦似党庇允”显然,如果不争夺皇位,这哥儿俩也不会反目为仇。一旦反目,也就不复再有手足骨肉之情了。剩下的,便只有必欲置对方于死地的仇恨和斗争。历史上所有的宫廷斗争莫不如此,雍正和允当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