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上海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些日记,都是我当时匆匆忙忙记下的,像每一个人的日记那样,随意、简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求的是真实。无非只是要记录下一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作为我一个来自贵州山乡的年轻人融入大上海都市生活的足迹和感受,自己看得懂就行了。
可是当我在上海这个让我欢乐、让我忧心、让我充满信心、让我恼火、让我无限烦恼和悔恨的都市里经历了那么多,眼下又因失业重新翻阅这些日记时,我突然地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历历往事一桩桩、一件件、一个个细节那么清晰、那么生动地浮现在我的面前。我决定趁着这一段人生的间歇,充足的时间,根据这些潦潦草草记下的日记,把它们重新整理,补充当时当地真实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再详写一遍,使它成为一个值得留下来的东西,献给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男女伙伴们,献给和我一样经受过都市漂泊的年轻人,献给饱尝过种种酸、甜、苦、辣的同时代人。
真像大学里一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对我说的那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外省农家子弟,思想、感情、追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融入现代化都市的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有意味的事情。中国过去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故事,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美国、非洲乃至中东一些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有过这样的故事,想一想吧,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三十年,就有三亿多人闯进了都市,我个人的经历,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都市人的写照,把这一切写好了,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是的,抬眼望去,表面上看来,上海还是上海,现代繁华中透出炫目的时尚,灯红酒绿中摇曳着迷人的色彩,富丽堂皇里显示着傲气。百业纷呈,生气勃勃,热闹喧嚣,似乎和早已有之的上海没什么差别,甚至于比以往的上海更大气,更壮丽,更流光溢彩,更能让人产生梦想,更有诱惑力。金钱和奢华的诱惑,精神和物质的诱惑。但是,只要和人们一接触、一交往,就会发现,上海有着那么多像我这样寒伧的外来者。他们在这座城市里打工、就职、挣扎、晃荡,尽力维持着起码的体面去求生、追求、奋斗,乃至发迹或迷失,时时像我一样感觉把握不准。
在整理、润饰日记的过程中,我对社会学家的话,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其实我到上海读书,整整四年了。但我的日记,却是从大学毕业时开始记的。那都是因为我的好友孙世杰的变态杀人引起的,他突然发疯般杀人那一天,对我的刺激实在是太大、太厉害了。
白天我尚能在忙忙碌碌中对付过去,到了夜间,我久久地睡不着,久久地睡不着啊!只因我们两人命运几乎相似。我们都是从贵州大山深处一个叫缠溪的地方走出来的,我们出生时,那里叫缠溪人民公社,后来又叫缠溪乡,近年来由于赶场的街子上越来越热闹,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像一个小小的城镇了,听说又要改称缠溪镇了。不过,不管它如何改,自古以来,缠溪两个字却是改不掉的。
在缠溪那个地方,那个我们出生并一起长大的家乡,我们一起读的乡村小学。哦,我的眼前经常会浮现出我们小时候踏着弯弯山道上厚厚的泥泞去小学校读书的情形。我们又一道在县中住读,那学校拥挤、昏暗、闷热的宿舍里头,一年四季都垂挂着晾不干的衣裳。这一切,现在想来都历历在目。更为难得的是,我们双双幸运地考上了上海的两所大学。遗憾的是,这样的幸运,我的恋人美丽的苗杉也得不到。真的,孙世杰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不为他记下一点什么,我觉得自己心灵的压抑就无法得到释放,夜里更无法入睡。于是,在他杀人后被抓的那天晚上,我就试着往本子上记下一点什么。哪晓得,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像着了魔似地写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连我自己都吃惊,我会断断续续地记了这么多。1死亡嘛
怎么可能
我们都是这么年轻
你却这样早
这样突兀地找上门来
2003年7月4日阴星期五
其实今天是个时阴时晴的日子,可在我的心目中,今天始终是个阴天,像贵州那样的老阴天。
一切都源于我们那么迫切地想要尽快融入上海社会。唉,真的,一切都源于此。
今天开始得特别早,早得我心里一点儿也不愿意。就是在家乡的缠溪寨子里,我也从没这么早地被喊醒过。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意外吧,注定了今天是个出事的日子,出大事的日子。事实上也怨不得我,可怕的事情在我昏睡之中,已经出了。
真的,事情似乎是从那个古怪的梦开始的。是的,古怪的梦。事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我同孙世杰太要好了,这个梦似乎就是预兆。
怎么回事儿,我只觉得走廊很长,长得没有尽头。幽深得朦朦胧胧地有一些模模糊糊橙色的光,铃声在走廊里响着,自远而近地传来,越来越响,嘈杂而刺耳。
烦死人了,不是早就熄灯了嘛,怎么还有灯光?而且这亮光有些怪,平时的廊灯都在天花板上,这会儿怎么是从拐角处亮出来的?
铃声响得震耳欲聋,是电话铃声。都... -->>
这些日记,都是我当时匆匆忙忙记下的,像每一个人的日记那样,随意、简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求的是真实。无非只是要记录下一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作为我一个来自贵州山乡的年轻人融入大上海都市生活的足迹和感受,自己看得懂就行了。
可是当我在上海这个让我欢乐、让我忧心、让我充满信心、让我恼火、让我无限烦恼和悔恨的都市里经历了那么多,眼下又因失业重新翻阅这些日记时,我突然地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历历往事一桩桩、一件件、一个个细节那么清晰、那么生动地浮现在我的面前。我决定趁着这一段人生的间歇,充足的时间,根据这些潦潦草草记下的日记,把它们重新整理,补充当时当地真实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再详写一遍,使它成为一个值得留下来的东西,献给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男女伙伴们,献给和我一样经受过都市漂泊的年轻人,献给饱尝过种种酸、甜、苦、辣的同时代人。
真像大学里一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对我说的那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外省农家子弟,思想、感情、追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融入现代化都市的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有意味的事情。中国过去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故事,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美国、非洲乃至中东一些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有过这样的故事,想一想吧,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三十年,就有三亿多人闯进了都市,我个人的经历,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都市人的写照,把这一切写好了,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是的,抬眼望去,表面上看来,上海还是上海,现代繁华中透出炫目的时尚,灯红酒绿中摇曳着迷人的色彩,富丽堂皇里显示着傲气。百业纷呈,生气勃勃,热闹喧嚣,似乎和早已有之的上海没什么差别,甚至于比以往的上海更大气,更壮丽,更流光溢彩,更能让人产生梦想,更有诱惑力。金钱和奢华的诱惑,精神和物质的诱惑。但是,只要和人们一接触、一交往,就会发现,上海有着那么多像我这样寒伧的外来者。他们在这座城市里打工、就职、挣扎、晃荡,尽力维持着起码的体面去求生、追求、奋斗,乃至发迹或迷失,时时像我一样感觉把握不准。
在整理、润饰日记的过程中,我对社会学家的话,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其实我到上海读书,整整四年了。但我的日记,却是从大学毕业时开始记的。那都是因为我的好友孙世杰的变态杀人引起的,他突然发疯般杀人那一天,对我的刺激实在是太大、太厉害了。
白天我尚能在忙忙碌碌中对付过去,到了夜间,我久久地睡不着,久久地睡不着啊!只因我们两人命运几乎相似。我们都是从贵州大山深处一个叫缠溪的地方走出来的,我们出生时,那里叫缠溪人民公社,后来又叫缠溪乡,近年来由于赶场的街子上越来越热闹,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像一个小小的城镇了,听说又要改称缠溪镇了。不过,不管它如何改,自古以来,缠溪两个字却是改不掉的。
在缠溪那个地方,那个我们出生并一起长大的家乡,我们一起读的乡村小学。哦,我的眼前经常会浮现出我们小时候踏着弯弯山道上厚厚的泥泞去小学校读书的情形。我们又一道在县中住读,那学校拥挤、昏暗、闷热的宿舍里头,一年四季都垂挂着晾不干的衣裳。这一切,现在想来都历历在目。更为难得的是,我们双双幸运地考上了上海的两所大学。遗憾的是,这样的幸运,我的恋人美丽的苗杉也得不到。真的,孙世杰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不为他记下一点什么,我觉得自己心灵的压抑就无法得到释放,夜里更无法入睡。于是,在他杀人后被抓的那天晚上,我就试着往本子上记下一点什么。哪晓得,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像着了魔似地写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连我自己都吃惊,我会断断续续地记了这么多。1死亡嘛
怎么可能
我们都是这么年轻
你却这样早
这样突兀地找上门来
2003年7月4日阴星期五
其实今天是个时阴时晴的日子,可在我的心目中,今天始终是个阴天,像贵州那样的老阴天。
一切都源于我们那么迫切地想要尽快融入上海社会。唉,真的,一切都源于此。
今天开始得特别早,早得我心里一点儿也不愿意。就是在家乡的缠溪寨子里,我也从没这么早地被喊醒过。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意外吧,注定了今天是个出事的日子,出大事的日子。事实上也怨不得我,可怕的事情在我昏睡之中,已经出了。
真的,事情似乎是从那个古怪的梦开始的。是的,古怪的梦。事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我同孙世杰太要好了,这个梦似乎就是预兆。
怎么回事儿,我只觉得走廊很长,长得没有尽头。幽深得朦朦胧胧地有一些模模糊糊橙色的光,铃声在走廊里响着,自远而近地传来,越来越响,嘈杂而刺耳。
烦死人了,不是早就熄灯了嘛,怎么还有灯光?而且这亮光有些怪,平时的廊灯都在天花板上,这会儿怎么是从拐角处亮出来的?
铃声响得震耳欲聋,是电话铃声。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