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上市公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早已经过了"两天"的期限。所以,给吴晓春的感觉是李惟诚姗姗来迟。
吴晓春带着司机去机场迎接李惟诚。
其实这个"接"也是有学问的。通常集团公司那边来人,华中公司这边都要安排接送,但是接送与接送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地,如果是集团公司的一般工作人员,华中这边只派司机去接,即便这样,被接的人也非常高兴,往往会说上一大堆感谢话,不但在武汉这边说,回到深圳那边还要说。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工作人员,则司机在接的时候还要加上几句话,诸如吴总非常忙,不能亲自来接您等等,如此,虽然吴晓春并没有亲自去接,但是对方还是很高兴,回去照样说好话。如果集团公司来的是一个副委办级的,华中这边肯定要办公室主任去接,并且接回来之后,晚上常常是余曼丽亲自陪了吃一餐饭。至于像上次主席来的时候,当然是吴晓春、余曼丽还有办公室主任一起去,这才显得尊重,不但要尊重,而且还要隆重,比如前呼后拥,比如警车开道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节,都是学问。集团公司虽然是一个企业,但是现在在许多方面也效仿行政机关的这些做法,很讲究级别,很注重礼节,据说,黄鑫龙为了使集团公司更像一个正规的机关,还专门请政府部门退下来的一个老同志来集团公司任职,专门抓行文和礼节之类的事情。既然集团公司如此重视,那么按照上行下效的规律,华中公司也必须注重礼节,礼多人不怪,就是怪也是礼节性的假怪,不是真怪。
吴晓春一开始对这些礼节并不在意,觉得多此一举。吴晓春甚至认为,在企业内部搞这级那级其实是很可笑的。但是,来到武汉之后,自己也成了老板了,随着接触层面的广泛与提高,才发现讲究"级别"也是非常重要的。别的不说,单就说去机场接人,如果对方是集团公司的副总裁,吴晓春要是不去接就真的要得罪人。吴晓春曾经听说上次有一个副总裁因为一笔资金的事情去华北公司,就是因为华北的老总没有亲自去机场迎接,后来副总裁找了个理由硬是没有把资金划过去。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不行,比如集团公司审计部来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如果吴晓春也亲自去机场迎接,那不是让人家误以为他做贼心虚吗?再想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也是排座次的嘛,如果哪一天新闻联播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出面的次序颠倒了一下,还不引起轩然大波?可见,礼节还是很重要的。礼节要是不重要,论语中就不会专门安排八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它了。
其实如果单纯从华中公司对集团公司的礼节上说,吴晓春可以不必亲自来机场迎接李惟诚的,按照华中公司的规矩,只有集团副总裁以上级领导来武汉,吴晓春才必须亲自去机场,像李惟诚这样委办主任级的,通常是余曼丽去迎接,吴晓春设宴款待就行,但是考虑到李惟诚曾经是吴晓春的老上司,加上这次武汉之行又是专门来帮他一起为主席擦屁股的,或者说是来与吴晓春一起替主席承担责任的,所以吴晓春破格亲自来迎接也是应该的。
果然,李惟诚见吴晓春亲自来机场迎接非常高兴,因为如果他不是来武汉,而是去华北或者是华东,那么通常不会是那里的一把手亲自迎接的。虽然吴晓春在集团公司的时候是发展委下面的开发部经理,是李惟诚部下,但是吴晓春来武汉组建华中公司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考虑到华南公司老总由集团总裁亲自兼任的这一情况,吴晓春现在的级别应该不在李惟诚之下,照主席那天的意思,如果真在湖北搞到上市指标,吴晓春说不准要在他这个发展委主任之上了。所以,今天吴晓春能够亲自来机场迎接,怎么说也算是给老上司面子了,李惟诚有理由高兴。
寒暄之后,吴晓春注意到了一个情况:李惟诚一改出门必带助手的习惯,今天是只身来武汉的。这倒提醒了吴晓春:他是来"协助"我的。吴晓春赶快调整思路,决定对他有所保留,不必将真相全盘托给他。吴晓春原计划是将李惟诚安排在亚洲大酒店后,派司机去接余曼丽,这样他就有一段时间与李惟诚单独交底,然后向这位老上司讨教应付主席的办法,现在吴晓春决定不向他交底,至少是暂不交底,于是要改变计划。
吴晓春与李惟诚一路说着闲话。吴晓春说这事不像主席说得那么简单,有一定难度;李惟诚说那是肯定的。吴晓春说我们会向您说得那样,尽力照主席的意思去努力;李惟诚说那是那是。吴晓春说您来了就更有希望了,您这方面经验丰富,还望您多费心多指教;李惟诚说哪里哪里。吴晓春说我们已经与省领导约好,过两天我们一起去见一下,当面谈谈;李惟诚说那就好那就好。
吴晓春将李惟诚在亚洲大酒店安顿好之后,说:您一路辛苦,先休息一下,我回公司处理点事,下班过来陪您去吃武昌鱼。李惟诚说:好,好,您先忙,您先忙。
余曼丽正在办公室里等着司机来接她去亚酒。她并不着急,因为按照吴晓春事先的计划,她至少要拖半个钟才出发,以便让吴晓春有足够的时间向李惟诚单独交底。余曼丽这时候见吴晓春突然回来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睁眼瞪着吴晓春。吴晓春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边掏钥匙边侧身对余曼丽说:你进来一下。
余曼丽进来后,吴晓春先将门关好,然后将自己的新想法如此这番地说了一遍。他怕余曼丽听不明白,准备再说一遍或抽重点重复一下,谁知余曼丽比他明白,余曼丽说:"本来就该如此嘛。李主任知道得越少就越不可能说你坏话,他只能顺着主席说,主席都说你-功不可没-了,他还能说你什么?他要是说了不好的话主席就会认为他嫉能妒贤。过两天我们带他一起去见老头子,老头子也不可能一口回绝说不行,他肯定也会说需要研究什么的。只要有余地,主任回去就会往大说,将来搞不成,你什么也没说,吹牛的是主席和主任,万一碰成了,功劳是你的。你干吗要透底?"
吴晓春没想到余曼丽这么清楚,就问:"你这么明白干吗不早说呢?差点误事。"
余曼丽说:"我也不敢肯定,说了怕影响你的思路。"
吴晓春说:"以后你有想法最好及时对我说,两个人考虑问题总比一个人全面。"
余曼丽点点头,说是。
根据新的思路,吴晓春和余曼丽商定:今晚他们俩陪李惟诚去吃武昌鱼;明天上午领他去两处工地看看,中午与玩具厂的头头脑脑们一起吃个饭;下午请李惟诚到华中公司办公室与大家见见面;晚上华中的班子成员一起陪李惟诚吃饭;后天去见省人大副主任,再往后的安排视情况发展再决定。
一切似乎都按计划进行着,但第二天下午在华中公司办公室,李惟诚的表现还是出乎吴晓春和余曼丽的预料。本来按计划,李惟诚先在吴晓春办公室坐坐,喝喝茶,聊聊天,然后吴晓春和余曼丽领着他到各部门转转,最后余曼丽要办公室主任通知大家到会议室听李惟诚讲话。这最后一项原本是可有可无的,也就是吴晓春想着在对自己无害的情况下给老上司一个面子,谁知当吴晓春讲完开场白并说"下面我们欢迎集团董事、董事局主席助理、集团公司发展委员会主任给我们做指示"后,李惟诚清清嗓子,真的以上级的身份做起了报告。
李惟诚说:"首先我代表集团董事局宣读一份文件。"接着,正儿八经地把吴晓春增补为集团董事的红头文件读了一遍。李惟诚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正式,连"新董办字(200x)xxx号"都读了,很像林彪事件后工宣队为当时他们... -->>
当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早已经过了"两天"的期限。所以,给吴晓春的感觉是李惟诚姗姗来迟。
吴晓春带着司机去机场迎接李惟诚。
其实这个"接"也是有学问的。通常集团公司那边来人,华中公司这边都要安排接送,但是接送与接送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地,如果是集团公司的一般工作人员,华中这边只派司机去接,即便这样,被接的人也非常高兴,往往会说上一大堆感谢话,不但在武汉这边说,回到深圳那边还要说。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工作人员,则司机在接的时候还要加上几句话,诸如吴总非常忙,不能亲自来接您等等,如此,虽然吴晓春并没有亲自去接,但是对方还是很高兴,回去照样说好话。如果集团公司来的是一个副委办级的,华中这边肯定要办公室主任去接,并且接回来之后,晚上常常是余曼丽亲自陪了吃一餐饭。至于像上次主席来的时候,当然是吴晓春、余曼丽还有办公室主任一起去,这才显得尊重,不但要尊重,而且还要隆重,比如前呼后拥,比如警车开道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节,都是学问。集团公司虽然是一个企业,但是现在在许多方面也效仿行政机关的这些做法,很讲究级别,很注重礼节,据说,黄鑫龙为了使集团公司更像一个正规的机关,还专门请政府部门退下来的一个老同志来集团公司任职,专门抓行文和礼节之类的事情。既然集团公司如此重视,那么按照上行下效的规律,华中公司也必须注重礼节,礼多人不怪,就是怪也是礼节性的假怪,不是真怪。
吴晓春一开始对这些礼节并不在意,觉得多此一举。吴晓春甚至认为,在企业内部搞这级那级其实是很可笑的。但是,来到武汉之后,自己也成了老板了,随着接触层面的广泛与提高,才发现讲究"级别"也是非常重要的。别的不说,单就说去机场接人,如果对方是集团公司的副总裁,吴晓春要是不去接就真的要得罪人。吴晓春曾经听说上次有一个副总裁因为一笔资金的事情去华北公司,就是因为华北的老总没有亲自去机场迎接,后来副总裁找了个理由硬是没有把资金划过去。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不行,比如集团公司审计部来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如果吴晓春也亲自去机场迎接,那不是让人家误以为他做贼心虚吗?再想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也是排座次的嘛,如果哪一天新闻联播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出面的次序颠倒了一下,还不引起轩然大波?可见,礼节还是很重要的。礼节要是不重要,论语中就不会专门安排八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它了。
其实如果单纯从华中公司对集团公司的礼节上说,吴晓春可以不必亲自来机场迎接李惟诚的,按照华中公司的规矩,只有集团副总裁以上级领导来武汉,吴晓春才必须亲自去机场,像李惟诚这样委办主任级的,通常是余曼丽去迎接,吴晓春设宴款待就行,但是考虑到李惟诚曾经是吴晓春的老上司,加上这次武汉之行又是专门来帮他一起为主席擦屁股的,或者说是来与吴晓春一起替主席承担责任的,所以吴晓春破格亲自来迎接也是应该的。
果然,李惟诚见吴晓春亲自来机场迎接非常高兴,因为如果他不是来武汉,而是去华北或者是华东,那么通常不会是那里的一把手亲自迎接的。虽然吴晓春在集团公司的时候是发展委下面的开发部经理,是李惟诚部下,但是吴晓春来武汉组建华中公司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考虑到华南公司老总由集团总裁亲自兼任的这一情况,吴晓春现在的级别应该不在李惟诚之下,照主席那天的意思,如果真在湖北搞到上市指标,吴晓春说不准要在他这个发展委主任之上了。所以,今天吴晓春能够亲自来机场迎接,怎么说也算是给老上司面子了,李惟诚有理由高兴。
寒暄之后,吴晓春注意到了一个情况:李惟诚一改出门必带助手的习惯,今天是只身来武汉的。这倒提醒了吴晓春:他是来"协助"我的。吴晓春赶快调整思路,决定对他有所保留,不必将真相全盘托给他。吴晓春原计划是将李惟诚安排在亚洲大酒店后,派司机去接余曼丽,这样他就有一段时间与李惟诚单独交底,然后向这位老上司讨教应付主席的办法,现在吴晓春决定不向他交底,至少是暂不交底,于是要改变计划。
吴晓春与李惟诚一路说着闲话。吴晓春说这事不像主席说得那么简单,有一定难度;李惟诚说那是肯定的。吴晓春说我们会向您说得那样,尽力照主席的意思去努力;李惟诚说那是那是。吴晓春说您来了就更有希望了,您这方面经验丰富,还望您多费心多指教;李惟诚说哪里哪里。吴晓春说我们已经与省领导约好,过两天我们一起去见一下,当面谈谈;李惟诚说那就好那就好。
吴晓春将李惟诚在亚洲大酒店安顿好之后,说:您一路辛苦,先休息一下,我回公司处理点事,下班过来陪您去吃武昌鱼。李惟诚说:好,好,您先忙,您先忙。
余曼丽正在办公室里等着司机来接她去亚酒。她并不着急,因为按照吴晓春事先的计划,她至少要拖半个钟才出发,以便让吴晓春有足够的时间向李惟诚单独交底。余曼丽这时候见吴晓春突然回来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睁眼瞪着吴晓春。吴晓春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边掏钥匙边侧身对余曼丽说:你进来一下。
余曼丽进来后,吴晓春先将门关好,然后将自己的新想法如此这番地说了一遍。他怕余曼丽听不明白,准备再说一遍或抽重点重复一下,谁知余曼丽比他明白,余曼丽说:"本来就该如此嘛。李主任知道得越少就越不可能说你坏话,他只能顺着主席说,主席都说你-功不可没-了,他还能说你什么?他要是说了不好的话主席就会认为他嫉能妒贤。过两天我们带他一起去见老头子,老头子也不可能一口回绝说不行,他肯定也会说需要研究什么的。只要有余地,主任回去就会往大说,将来搞不成,你什么也没说,吹牛的是主席和主任,万一碰成了,功劳是你的。你干吗要透底?"
吴晓春没想到余曼丽这么清楚,就问:"你这么明白干吗不早说呢?差点误事。"
余曼丽说:"我也不敢肯定,说了怕影响你的思路。"
吴晓春说:"以后你有想法最好及时对我说,两个人考虑问题总比一个人全面。"
余曼丽点点头,说是。
根据新的思路,吴晓春和余曼丽商定:今晚他们俩陪李惟诚去吃武昌鱼;明天上午领他去两处工地看看,中午与玩具厂的头头脑脑们一起吃个饭;下午请李惟诚到华中公司办公室与大家见见面;晚上华中的班子成员一起陪李惟诚吃饭;后天去见省人大副主任,再往后的安排视情况发展再决定。
一切似乎都按计划进行着,但第二天下午在华中公司办公室,李惟诚的表现还是出乎吴晓春和余曼丽的预料。本来按计划,李惟诚先在吴晓春办公室坐坐,喝喝茶,聊聊天,然后吴晓春和余曼丽领着他到各部门转转,最后余曼丽要办公室主任通知大家到会议室听李惟诚讲话。这最后一项原本是可有可无的,也就是吴晓春想着在对自己无害的情况下给老上司一个面子,谁知当吴晓春讲完开场白并说"下面我们欢迎集团董事、董事局主席助理、集团公司发展委员会主任给我们做指示"后,李惟诚清清嗓子,真的以上级的身份做起了报告。
李惟诚说:"首先我代表集团董事局宣读一份文件。"接着,正儿八经地把吴晓春增补为集团董事的红头文件读了一遍。李惟诚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正式,连"新董办字(200x)xxx号"都读了,很像林彪事件后工宣队为当时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