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上市公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黄鑫龙与边防局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土地游离于土地局的管理之外,用这样的地不花钱,至少刚开始的时候不花钱。合作的方式是分房产,具体地说,就是边防局出土地,新天地集团出钱,开发成功之后,双方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分房产。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事先不用支付地价款,集团公司前期费用少,同样的资金,可以开发更多的楼盘,所以,当时新天地集团不仅土地储备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而且所开发的楼盘建筑面积也排名第一,不用说,帐面资产也是第一。因此,不但黄鑫龙本人当选为优秀企业家,而且新天地集团也被香港某权威周刊凭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为了占更多的地,黄鑫龙灵活应用了当年自己师傅的策略。参军之前,黄鑫龙学过木匠,由于时间不长,所以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木工手艺,但师傅做木工活的策略黄鑫龙学会了。别的木匠做活一年之中有淡季和旺季,而黄鑫龙的师傅是一年到头都是旺季。师傅的策略是无论多忙,只要有活,马上就去,去了之后先画线,只要在木料上把线一画,这活就是师傅的了,别的木匠抢不去,也不好意思去抢,只能留给黄鑫龙的师傅慢慢做,一家一家地做,一年做到头,总有活做。现在黄鑫龙也这样,恨不能一口气把边防局所管辖的土地都签下来,然后立刻围上围墙,通知桩基工程公司进场,摆出一副正式开工的架势,而私地下,他把主要精力和资金又转移到新的圈地运动上去了。如此,同样的资金和精力,新天地集团就能占更多的地,铺更大的摊子,慢慢做,长期有地做,与师傅当年一年到头有木匠活做一样。
黄鑫龙这样做当然对集团公司有利,但是对边防局不利,因为边防局把地交给新天地集团了,并且被新天地集团围起来了,到处在开工,到处是工地,却始终也见不到按合同兑现的房产。刚开始,这些保卫边防的人民卫士对日新月异的经济活动方式不懂,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被黄鑫龙唬住了,可后来有一阵子国家允许部队系统和公安系统办公司,许多部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企业局,部队企业局的领导不抓军事,专抓经济,很快从外行变成了内行,发现了其中的毛腻,就对集团公司的做法有意见,对黄鑫龙本人有意见。于是,那天黄鑫龙来向边防局有关领导拜年的时候,支队长就对他没有好脸色,说话也不够客气,搞得黄鑫龙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多少有些下不来台。而吴晓春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张口喊黄鑫龙"主席"的。
其实,吴晓春早就想喊黄鑫龙主席,但一直没有机会,平常连单独与黄鑫龙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哪里能有机会喊"主席"?这次机会,当然是等来的,但更是吴晓春努力争取来的。
首先,吴晓春留在深圳过年。他知道黄鑫龙在深圳过年,而且知道集团总部大部分员工都回内地过年,比如李惟诚就带着全家回天津过年了,这样,留在深圳的吴晓春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可能性就大增。其次,他尽量多值班,只有多值班,才能进一步增大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机会,因为吴晓春相信,春节期间老板肯定要来公司看望值班人员的。第三,一旦获得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机会,他就一定要有所作为,目的只有一个,引起黄鑫龙的注意,给黄鑫龙留下深刻印象,最好还能留下活扣,使下次单独见老板还有理由。为达此目的,吴晓春设想了好几种可能性,并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景做相应的反应。称黄鑫龙主席就是方式之一。
吴晓春认为黄鑫龙本来就是"主席",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嘛。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喊黄鑫龙主席,而喊黄鑫龙老板,而现在连公司门口开报摊的都可以称"老板",喊黄鑫龙老板不是对他的一种贬低吗?吴晓春将心比心,相信黄鑫龙也一定希望别人喊他主席,而不希望被人称做老板,只不过他自己不好意思这么说罢了。
吴晓春做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想当然。通过仔细观察,他已经看出黄鑫龙脑子里有帝王思想,别的不说,单说黄鑫龙的大班台上,插着一对小旗子,一面是国旗,另一面是党旗,他黄鑫龙连党员都不是,桌子上插党旗是什么意思?不用说,一定是拜会党政领导的时候看见别人是这么做的,他也学着做。吴晓春由此判断,虽然新天地公司是一个公众股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市公司,企业的性质与国营扯不上关系,但黄鑫龙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和同等规模的国营大型企业领导享受同样的政治待遇。说白了,还是希望自己也是"官",最好还是大官。在这种情况下,被部下称为"主席"不是比称做"老板"更受用吗?
吴晓春还联想到自己的一个同学,曾经是国家航空总局的一名副处长,一直对自己处长前面的"副"字耿耿于怀,但做了很多努力也没有把"副"字去掉,后来,逮到一个机会到某边远省份组建一家航空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公司下属的各部门全部都叫处,这样,每次对"处长"们训话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作为"司局级"领导的感觉。吴晓春因此认为,帝王思想和官本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许多中国人大脑里是根深蒂固的,一旦有机会,就会开花结果。黄鑫龙刚刚担任公司负责人的时候,还不具备开花结果的条件,现在有这个条件了,不让绽放肯定难受。所以,吴晓春相信由他带头改变对黄鑫龙的称呼,一定能引起黄鑫龙的注意和好感。
那天本来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不错,自从黄鑫龙成了"主席"之后,不知道是从安全考虑还是从派头考虑,从来不单独出门,每次外出,一定前呼后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呼拥行列的,比如吴晓春,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像这样黄鑫龙到边防局搞团拜,集团公司办公室下面有专门的公关部,由公关部负责与对方联系,并派遣俊男靓女前呼后拥一同前往,假如黄鑫龙觉得这些俊男靓女分量不够,需要带上几个年纪大一些的级别高一些的,那也通常是总裁副总裁或李惟诚这样级别的高管陪同前往,而绝对不会轮到吴晓春头上。事实上,那天吴晓春也确实没有资格跟随黄鑫龙一起去,而是继续留在集团总部值班。但是,黄鑫龙一行刚刚走,吴晓春就接到一个电话,说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可能要来公司走访。吴晓春一听,觉得事关重大,必须立刻通知主席。虽然电话里面只说是可能,但如果可能变成现实,而公司领导又全部不在公司,那不是闹笑话了嘛。
按程序,吴晓春先做电话记录,然后立刻给黄鑫龙的秘书打电话。电话打通后,秘书说自己不在深圳,要他给老板的司机打电话。吴晓春放下秘书的电话,又开始给司机打电话。可是,刚刚拨到一半,他突然停下了,心里有些不平衡。
怎么搞得我连一个司机都不如了?
吴晓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一些。又喝了一口水,确实平静了许多。
他感觉这可能是一次机会,一次直接面对老板的机会。
事不迟疑,吴晓春立刻采取行动。
紧急思考了一下,吴晓春再次给老板的司机打电话,但电话的内容不是转告电话记录,而是问他在什么位置,吴晓春要立刻赶过来,有急事。
司机毕竟是司机,见是集团总部值班室的电话,就没有多问,立刻报出自己的位置。
吴晓春一分钟没有耽误,马上跟旁边的人打了个招呼,连车都没要,直接夹上电话记录本打出租车前往边防局。
吴晓春赶到那里的时候,见到的气氛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按照吴晓春的想象,那里的气氛应该很热烈,无论从军民团结的大关系考虑,还是从双方合作的小关系考虑,此时双方都应该满面笑容谈笑风生,但是,他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吴晓春看到大家脸上确实挂着笑容,但笑的不是很热烈,甚至不是很自然,仿佛是那种不得不笑的笑。吴晓春脑子一转,马上就想到是怎么回事了。关于公司和边防局合作的事情,以及对方对公司有看法的事情,在集团内部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有很多议论,甚至在今天早上,吴晓春还听人议论说老板今天去拜访边防局可能会碰一鼻子灰等等。当时吴晓春听了没有在意,现在一见这气氛,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吴晓春略微犹豫了一下,当机立断。他保持一路急切赶来的表情和姿态,绕过总裁和公司其他人员,径直走到黄鑫龙身边,弯下腰,低下头,非常恭敬但很严肃地递上已经展开的电话记录,说:"主席,市长要来公司,请您马上回去。"
吴晓春声音不大。不但不大,而且好象好怕妨碍其他人,故意压低了一点。但是,在那个场合和气氛下,所有在场的人包括对方首长肯定都清楚地听见了吴晓春所说的每个字,包括"主席"二字和"市长"二字。
吴晓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觉得自己很聪明。在这个场合以这样的称呼直接对老板说话,不仅能解老板之围,而且还向对方暗示:我们老板是有身份的人,是"主席",连市长都给他三分面子,你们不要做得太过分。
吴晓春这时候多少有些得意,他相信在这样公开场合称黄鑫龙主席,如果黄鑫龙欣然接受了,就等于是黄鑫龙亲自号召了,那么其他人就会效仿,就会发现叫"主席"比叫"老板"更准确、更正式、更能显示黄鑫龙... -->>
黄鑫龙与边防局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土地游离于土地局的管理之外,用这样的地不花钱,至少刚开始的时候不花钱。合作的方式是分房产,具体地说,就是边防局出土地,新天地集团出钱,开发成功之后,双方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分房产。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事先不用支付地价款,集团公司前期费用少,同样的资金,可以开发更多的楼盘,所以,当时新天地集团不仅土地储备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而且所开发的楼盘建筑面积也排名第一,不用说,帐面资产也是第一。因此,不但黄鑫龙本人当选为优秀企业家,而且新天地集团也被香港某权威周刊凭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为了占更多的地,黄鑫龙灵活应用了当年自己师傅的策略。参军之前,黄鑫龙学过木匠,由于时间不长,所以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木工手艺,但师傅做木工活的策略黄鑫龙学会了。别的木匠做活一年之中有淡季和旺季,而黄鑫龙的师傅是一年到头都是旺季。师傅的策略是无论多忙,只要有活,马上就去,去了之后先画线,只要在木料上把线一画,这活就是师傅的了,别的木匠抢不去,也不好意思去抢,只能留给黄鑫龙的师傅慢慢做,一家一家地做,一年做到头,总有活做。现在黄鑫龙也这样,恨不能一口气把边防局所管辖的土地都签下来,然后立刻围上围墙,通知桩基工程公司进场,摆出一副正式开工的架势,而私地下,他把主要精力和资金又转移到新的圈地运动上去了。如此,同样的资金和精力,新天地集团就能占更多的地,铺更大的摊子,慢慢做,长期有地做,与师傅当年一年到头有木匠活做一样。
黄鑫龙这样做当然对集团公司有利,但是对边防局不利,因为边防局把地交给新天地集团了,并且被新天地集团围起来了,到处在开工,到处是工地,却始终也见不到按合同兑现的房产。刚开始,这些保卫边防的人民卫士对日新月异的经济活动方式不懂,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被黄鑫龙唬住了,可后来有一阵子国家允许部队系统和公安系统办公司,许多部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企业局,部队企业局的领导不抓军事,专抓经济,很快从外行变成了内行,发现了其中的毛腻,就对集团公司的做法有意见,对黄鑫龙本人有意见。于是,那天黄鑫龙来向边防局有关领导拜年的时候,支队长就对他没有好脸色,说话也不够客气,搞得黄鑫龙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多少有些下不来台。而吴晓春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张口喊黄鑫龙"主席"的。
其实,吴晓春早就想喊黄鑫龙主席,但一直没有机会,平常连单独与黄鑫龙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哪里能有机会喊"主席"?这次机会,当然是等来的,但更是吴晓春努力争取来的。
首先,吴晓春留在深圳过年。他知道黄鑫龙在深圳过年,而且知道集团总部大部分员工都回内地过年,比如李惟诚就带着全家回天津过年了,这样,留在深圳的吴晓春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可能性就大增。其次,他尽量多值班,只有多值班,才能进一步增大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机会,因为吴晓春相信,春节期间老板肯定要来公司看望值班人员的。第三,一旦获得与黄鑫龙单独见面的机会,他就一定要有所作为,目的只有一个,引起黄鑫龙的注意,给黄鑫龙留下深刻印象,最好还能留下活扣,使下次单独见老板还有理由。为达此目的,吴晓春设想了好几种可能性,并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景做相应的反应。称黄鑫龙主席就是方式之一。
吴晓春认为黄鑫龙本来就是"主席",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嘛。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喊黄鑫龙主席,而喊黄鑫龙老板,而现在连公司门口开报摊的都可以称"老板",喊黄鑫龙老板不是对他的一种贬低吗?吴晓春将心比心,相信黄鑫龙也一定希望别人喊他主席,而不希望被人称做老板,只不过他自己不好意思这么说罢了。
吴晓春做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想当然。通过仔细观察,他已经看出黄鑫龙脑子里有帝王思想,别的不说,单说黄鑫龙的大班台上,插着一对小旗子,一面是国旗,另一面是党旗,他黄鑫龙连党员都不是,桌子上插党旗是什么意思?不用说,一定是拜会党政领导的时候看见别人是这么做的,他也学着做。吴晓春由此判断,虽然新天地公司是一个公众股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市公司,企业的性质与国营扯不上关系,但黄鑫龙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和同等规模的国营大型企业领导享受同样的政治待遇。说白了,还是希望自己也是"官",最好还是大官。在这种情况下,被部下称为"主席"不是比称做"老板"更受用吗?
吴晓春还联想到自己的一个同学,曾经是国家航空总局的一名副处长,一直对自己处长前面的"副"字耿耿于怀,但做了很多努力也没有把"副"字去掉,后来,逮到一个机会到某边远省份组建一家航空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公司下属的各部门全部都叫处,这样,每次对"处长"们训话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作为"司局级"领导的感觉。吴晓春因此认为,帝王思想和官本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许多中国人大脑里是根深蒂固的,一旦有机会,就会开花结果。黄鑫龙刚刚担任公司负责人的时候,还不具备开花结果的条件,现在有这个条件了,不让绽放肯定难受。所以,吴晓春相信由他带头改变对黄鑫龙的称呼,一定能引起黄鑫龙的注意和好感。
那天本来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不错,自从黄鑫龙成了"主席"之后,不知道是从安全考虑还是从派头考虑,从来不单独出门,每次外出,一定前呼后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呼拥行列的,比如吴晓春,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像这样黄鑫龙到边防局搞团拜,集团公司办公室下面有专门的公关部,由公关部负责与对方联系,并派遣俊男靓女前呼后拥一同前往,假如黄鑫龙觉得这些俊男靓女分量不够,需要带上几个年纪大一些的级别高一些的,那也通常是总裁副总裁或李惟诚这样级别的高管陪同前往,而绝对不会轮到吴晓春头上。事实上,那天吴晓春也确实没有资格跟随黄鑫龙一起去,而是继续留在集团总部值班。但是,黄鑫龙一行刚刚走,吴晓春就接到一个电话,说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可能要来公司走访。吴晓春一听,觉得事关重大,必须立刻通知主席。虽然电话里面只说是可能,但如果可能变成现实,而公司领导又全部不在公司,那不是闹笑话了嘛。
按程序,吴晓春先做电话记录,然后立刻给黄鑫龙的秘书打电话。电话打通后,秘书说自己不在深圳,要他给老板的司机打电话。吴晓春放下秘书的电话,又开始给司机打电话。可是,刚刚拨到一半,他突然停下了,心里有些不平衡。
怎么搞得我连一个司机都不如了?
吴晓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一些。又喝了一口水,确实平静了许多。
他感觉这可能是一次机会,一次直接面对老板的机会。
事不迟疑,吴晓春立刻采取行动。
紧急思考了一下,吴晓春再次给老板的司机打电话,但电话的内容不是转告电话记录,而是问他在什么位置,吴晓春要立刻赶过来,有急事。
司机毕竟是司机,见是集团总部值班室的电话,就没有多问,立刻报出自己的位置。
吴晓春一分钟没有耽误,马上跟旁边的人打了个招呼,连车都没要,直接夹上电话记录本打出租车前往边防局。
吴晓春赶到那里的时候,见到的气氛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按照吴晓春的想象,那里的气氛应该很热烈,无论从军民团结的大关系考虑,还是从双方合作的小关系考虑,此时双方都应该满面笑容谈笑风生,但是,他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吴晓春看到大家脸上确实挂着笑容,但笑的不是很热烈,甚至不是很自然,仿佛是那种不得不笑的笑。吴晓春脑子一转,马上就想到是怎么回事了。关于公司和边防局合作的事情,以及对方对公司有看法的事情,在集团内部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有很多议论,甚至在今天早上,吴晓春还听人议论说老板今天去拜访边防局可能会碰一鼻子灰等等。当时吴晓春听了没有在意,现在一见这气氛,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吴晓春略微犹豫了一下,当机立断。他保持一路急切赶来的表情和姿态,绕过总裁和公司其他人员,径直走到黄鑫龙身边,弯下腰,低下头,非常恭敬但很严肃地递上已经展开的电话记录,说:"主席,市长要来公司,请您马上回去。"
吴晓春声音不大。不但不大,而且好象好怕妨碍其他人,故意压低了一点。但是,在那个场合和气氛下,所有在场的人包括对方首长肯定都清楚地听见了吴晓春所说的每个字,包括"主席"二字和"市长"二字。
吴晓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觉得自己很聪明。在这个场合以这样的称呼直接对老板说话,不仅能解老板之围,而且还向对方暗示:我们老板是有身份的人,是"主席",连市长都给他三分面子,你们不要做得太过分。
吴晓春这时候多少有些得意,他相信在这样公开场合称黄鑫龙主席,如果黄鑫龙欣然接受了,就等于是黄鑫龙亲自号召了,那么其他人就会效仿,就会发现叫"主席"比叫"老板"更准确、更正式、更能显示黄鑫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