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新人呵,醒来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被禁锢的灵魂
世田谷区有一个为残疾人开设的福利工厂,义幺将去那里接受职业训练。他的关系仍然留在育儿学校,只是去那里实地工作两星期。为了让学生先在家里练习,工厂在他们去之前留了家庭作业,即把方便筷子放进纸袋里。义幺放学回来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大堆白木片和很多捆纸袋,好像把不干净令人忌讳的东西带到家里来。在两个音箱的正前方,义幺撇开两条腿把大屁股坐在花席子上,从后边看就像横卧的海狗似的。他把膝盖旁边的木筷小心翼翼地放进纸袋里。在放进去之前,仔细检查一下筷子,如果有破损的话,就无限感慨地说:“啊,真遗憾,这双筷子头缺了一块!”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把它“安葬”在厨房的废纸篓里。
装完一百根之后,义幺再重新数一遍。由妻子从每个角度都能看见纸袋上的印刷标志之后,义幺把筷子捆起来,卷上商标,再用聚乙烯塑料包上。最后的工序很难,如果是大人的话,似乎很快就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一次,全家一起去超级市场,在平时不看的货架间,妻子突然停下来,那里有一个纸包,也同样地包了一百双方便筷子。妻子用专业人员的眼光看表面的包装,然后又慢慢走出来
儿子去职业训练中心,也可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入社会生活。对此,妻子的想法好像跟我的这种想法相似。深夜,妻子为中心的入厂典礼作好了准备后,对一直在旁边看书的我说:“把f先生给的宪法小册子放到义幺的工作服里吧。因为f先生曾经那么交待过。”
我上楼去,用战后文学家的话来说,f先生是身边的前辈,是朋友中受人尊敬的先驱。在楼上的书房里,书架上放着跟这位先驱有关的物品,我取出二十多年前美军管治下冲绳县教职员工工会发行的小册子后,回到楼下。
像上面写的那样“与先驱有关的物品”赠给我这本小册子的f先生出生在冲绳,他已经死了。今年年初,在他的故乡伊江岛举行意义重大的第十三届冲绳民俗庆典。f先生是收复行政权运动的活动家,最终也是因为参与这个运动,死在旅馆的火灾中。f先生很爱喝酒,就连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也是烂醉如呢、睡得僵死,哪还能谈得上逃走呢?可是,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从未见过f先生喝酒。所以,在f先生死后,当我听到他爱喝酒,而且一醉就缠住别人的传闻时,觉得很意外。在我和f先生的会面中,只有一次让我了解到f先生和酒的关系,当时义幺也在场。有一时期,我和幼小的义幺特别爱吃猪蹄,义幺点猪蹄抹辣椒时那种铃铛般清脆的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耳边。我喜欢带义幺去各处的朝鲜饭馆,让他品尝稍有不同的猪蹄蒸法和味道。一只猪蹄被分成两块盛在盘子里,端来后,义幺按顺序先吃厚厚的皮,然后吃肉,最后是凝胶状的腱,每啃完一块骨头后,就把它摆在桌子上,可是有一天,义幺的表情充满疑惑,不知该把一块小骨头放在何处。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义幺的一颗乳牙掉了。那时义幺还小,可是他严格地按着顺序啃猪蹄,然后把所有的骨头整齐地摆出来。
一个冬天的傍晚,义幺也是这样吃着猪蹄和冷面——除了夏天,其它季节也卖冷面的朝鲜饭馆还很少,所以我记得走了很远才在三轩茶馆的饮食街上找到一个店。当我们正要往回走的时候,从一个叫作泡盛馆的冲绳饭馆里,走出来一位长着大脑袋、大身子,腿极短的矮个子男人,疲惫不堪的娃娃脸正在往这边看。我和义幺两人本来身体就肥胖,又穿得鼓鼓的,旁人看到会觉得奇怪,他肯定看到我们了。
“f先生”我正要大声喊,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哭丧着脸,又钻进刚出来的门帘里
f先生死了以后,他的朋友掀起一场运动——在美军管制下的冲绳,把宪法小册子放进胸前的口袋里。妻子平时从来不故意显示,这是因为她回想起f先生,即使看到领着残疾儿走路的熟人都怕伤害他们的那份善良和他的一生,所以要我把那本小册子放入刚刚步入社会生活的义幺的胸前口袋里。
妻子回到和女儿同住的卧室后,我把封皮已褪色的小册子放到饭桌上,一边喝着睡前酒,一边计划着写一部面向残疾儿童的有关世界、社会、人类的定义集,同时为了义幺,我想在书中把宪法解释一遍。可又一想,那是不会实现的。实现那种愿望,并不是很困难,可还是没有实现。对作家来说,写这样一本书也不是没有乐趣。可我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实行计划。用残疾儿能理解的语言写一系列短篇,现在先不考虑这一条件,我想写一系列短篇,然后再把它们改编成定义集,可这还是不符合我一开始的想法。
目前,我这么想是有原因的。在凯恩斯以后,戴维阿德曼是具有代表性的布莱克原本的编者。我曾给他写的布莱克用语索引加过注释,而且一直在使用它。最近,我读了戴维阿德曼的布莱克,帝国的预言者。他对布莱克及同时代的报纸和小册子之类作了彻底的研究之后,将布莱克预言诗中的每一句话同英法战争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并作了解释,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受到震撼,在文章一开始,阿德曼就指出布莱克在预言诗亚美利加中是怎样把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变成自己诗的语言,我认为这非常有趣。
阿德曼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照着历史把文章翻译出来。在十八张对折的彩绘版画上画着亚美利加,在第六张有这样在该页的下方,阿德曼对照着独立宣言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分析。
生命
“天亮了,黑夜消失了,哨兵离开了哨所。坟墓被打开,奠仪散乱,绵布被洗劫一空。死人的骨头,盖在上面的土,干缩的肌肉一切又都复活了,蠕动,喘息,呼吸,睁开眼睛、就像挣脱枷锁、逃出牢笼的囚犯一样跳起来。”
自由
“推磨的奴隶,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关在阴暗和叹息中,三十年了,疲倦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从未见过一次微笑,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
追求幸福的权利
“——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然后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人们反复地唱着:“推翻统治是我们的权利,是我们的义务。”
“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帝国已经没有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
读这句诗,可能有的人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而有的人会认为这不过是把过多修饰独立宣言思想体系的韵文连缀起来。我们的生活远离布莱克那一时代的气氛和圣书神话中的隐喻。在这两者之中,或许后者更自然。可是我却属于被这首诗深深打动的一类人。
我认为紧接着战后的动荡时期(或者不如说从战时到战后更确切些)和新宪法推出的时期,曾给少年时代的我带来最强烈的震动和影响。我以评论、随笔的形式写下了当时的感受。这些都受到了所谓怀疑“战后”的评论家批评。从新宪法的公布到实施这一期间,会给十一、二岁的人带来疑问,为什么宪法中抽象的条文会让人铭记在心呢?
我决定以宪法为出发点,为义幺写一本定义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想回答那些批判和嘲弄。可是,我怎么也不能着手做这件事,也许我得承认我有一种担心,我果真能把少年时代的兴奋充分表达出来吗?这件事不是绝对不可能,而且,作为文学创作也是会有乐趣的。可是,因为我预感到将会出现这种困难,所以我没有轻率地开始
深夜,我望着饭桌上放着的冲绳宪法小册子,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喝着酒,已经超过了我平时为了睡眠而喝的酒量了。不久我就清清楚楚地回忆起以前从我的记忆表层中消失的片段。才明白妻子为什么突然说出那句话来。偶遇f先生之后,又过了两、三个月,他来请求人们援助美军统辖下的冲绳第一次主席选举。f先生好像完全不知在三轩茶馆的那件事,于是我又想那也许是我看错了,我们在客厅里谈话时,义幺每次进来,f先生都为之一惊,所以我也可以理解他神色紧张的原因。
那天,请f先生吃了简单的晚饭,他坚决不接受我请他喝威士忌,我记得他只喝了些啤酒。f先生曾经当过教师,他突然对伺候我们吃饭的妻子说:“我看你们家的孩子病不重,如果在冲绳的话,可以进普通班级。”妻子常常感到消沉,她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家长会上,平常我们就想,作为残疾儿的父母,哪怕是能比他多活一天来照顾他,那该多好呀。”f先生有一张黑软无力、像老头yīn茎般的娃娃脸,他把脸凑过去说:“夫人,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呀。是失败主义,所以不行呀。(f先生好像说的是‘系失败主义,学以不行呀。’现在,我觉得那是f先生自己的习惯,而不是冲绳人讲普通话时带的口音。)让残疾儿把宪法小册子放在胸前口袋里,遇到麻烦时,只要他说“是”然后把它拿出来,问题就全都解决了。不实现这样的社会是不行的呀。对此不抱希望的人全都是失败主义呀。”
在收复冲绳行政权运动还没成功的时候。f先生就在活动根据地——日本青年馆的火灾中死了。在义幺第一次参加社会工作训练的日子里,妻子想到让我把那天晚上f先生留下来的宪法小册子放在他工作服的胸前口袋里。本来,就连妻子也深深感到。f先生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当残疾儿遇到困难时,只要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宪法小册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那种社会还没有到来。恐怕仅仅是因为想起了那个肥胖矮小、走路摇摇晃晃、终日疲惫不堪嗜酒如命,皮肤细纹里沾着黑油,坚决反对失败主义的f先生吧
我在前面引用过布莱克的诗,他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的教义没有相同之处。预言诗亚美利加直接道出了布莱克的政治主张,这一点跟其它的预言诗不同。美国革命波及到法国,之后在英国也取得了成功。“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了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帝国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可是这种理想社会没有到来,却进入了反动时期,布莱克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被说成是反动政治。当时,在政治上与布莱克对立的最主要敌人就是乔治三世。那个时期,布莱克陷于深深的抑郁之中,然而,乔治三世的性格却因此恢复开朗了吗?目前,我正在为世界史的高考作准备,通过阅读英国史,使我想起了大彼得、小彼得和纳尔逊提督,再次把布莱克的诗和他们的光荣与失败对照起来。可是,在小说中引用英国史恐怕不妥当吧。由于引用了布莱克,我不得不立刻返回来谈自己的儿子。首先,我想写一段历史插曲。因失掉了美国殖民地,乔治三世受到了刺激,据说是发了疯,一八一年二月十三日,再次表现出疯狂的征兆。阿德曼起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题目美国最后的国王,他在文中写到“在作礼拜的时候,乔治三世突然站起来,用近似疯狂的语言大声叫喊着第九十五号诗,使整个教堂里的人感到震惊。‘吾拼命奔波政治四十载,被错误蒙蔽之民全然不知吾之苦心哉’。那年,正好是乔治三世在位四十年。要注意国王把自己当成耶和华了!”接着,国王跪下来,久久地做祈祷,冰冷的地砖和冬天刺骨的寒气使他发抖,可他仍然在不停地祈祷
布莱克多次修改四个动物,从这一时期的删改中可以看出这件事也传到他的耳朵里。国王尤莱根是布莱克神话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他想通过理性来统治天下,发疯的乔治三世潜入尤莱根的影子里。“王冠的废墟像冰石一样,他躺在上面颤抖的四肢剧烈地摇晃着,尤莱根使坚固的洞穴震颤了”另外,我被布莱克所吸引的主要原因是这位诗人立足于从基督教到秘教的传统上,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同时他还引进那一时代的变化,作为展开神话世界的契机——当然,他也必须这么做。
布莱克采用超现实的手法,通过独特的神话世界,把那个时代的政治、国际关系等问题表现出来。通过这两条线索,描写一件事情,我发现了布莱克魅力之所在。
我开始读布莱克预言诗的时候,最先呈现在面前的是壮观而又丰富的神话世界,可我也有一个疑问,是什么力量使他每天能写出如此大量的诗句呢?书店发行的法兰西革命,本来要出七卷,可实际上只出了第一卷。正因为如此,由布莱克自己刻版印刷,带有精美插图的无以类比的诗稿成为传世之作。
也就是说,既没有书店的劝说,也没有读者的反映,布莱克经过反复修改,写完了这部长篇巨诗。因为担心被检查,被读出真正含义,布莱克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将神话式的构思极尽错综复杂。他每天都在预言诗之林中推敲,幻想着批判乔治三世,这些直接避免了乔治三世政府的镇压。阿德曼在阅读那一时期的资料之后,把布莱克的真实意图解释出来。通过这些,我多次想到,布莱克在与终生相伴的妻子凯瑟琳的私人生活中,不正是对乔治三世的治国之道给予了激烈的批判吗?在此,我还想写一段有关布莱克被推上审判席的很有名的真实故事。
一八年,布莱克离开伦敦,在海滨的寓所里,度过了他自称为“在太平洋岸边的三年睡眠”的时光。得到一位富有的实业家、诗人威廉亨利的资助,那三年,布莱克在创作与自己的神话世界无关的插图和细腻肖像画。费尔潘寓所的仆人越来越感到不满,终于告发了布莱克。根据审判的结果,很难以叛逆罪判处死刑。我根据费尔潘的证言记录,写下了故事梗概,有一天,布莱克发现陌生的士兵走进自家庭院。布莱克认为庭院是神圣的场所,幻想着妖怪在草阴下举行葬礼,士兵是这个堕落世界里野蛮、残酷、兽性的象征。布莱克用尽全力将士兵推出去,怀恨的士兵发出叫喊,说布莱克诅咒国王、人民和士兵,告发他扰乱朝纲。四季法院最后宣布布莱克无罪。在下面的一部分证言记录中,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
在和士兵的斗争中,布莱克的妻子也站出来鼓励丈夫。而且凯瑟琳还说:“只要自己的身体里还有一滴血,就要战斗到底。”布莱克问她:“亲爱的,你不是跟法兰西作斗争吧?”“当然不是,我要为波拿巴贡献一切”
从布莱克的几部短篇作品中,可以知道凯瑟琳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态丰满、面容温和的女性,跟布莱克结婚的时候,只能在证书上画一个“x”来代替签名,是一位没受过教育的女性。可是到了晚年,她取得了很大进步,甚至帮助布莱克给版画上色、印刷。布莱克和凯瑟琳都没有使用士兵的证词中那种粗野的语言。可是这和赶走士兵的那些语言,两者的含义有不可思议的一致性。当布莱克看到证言记录时,可能会惊讶的,他偷偷地写批判乔治三世的预言诗,充满谜一般的隐喻,可能还感觉有必要警惕某处有盯梢的密探。这件事使得布莱克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着沉默。
我想,可能是布莱克和妻子说话的内容被原原本本揭发出来,只不过是经过士兵的耳朵后变成粗野、下流的语言。当时,拿破伦还没有登基,布莱克认为他是拯救法国革命的英雄。法国革命之火波及英国,布莱克希望革命也能给英国带来解放。不久布莱克就对拿破伦感到幻灭,把他视为可恶的暴君
对于士兵的告发,四季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宣布布莱克无罪,可是布莱克受到诗才平庸的乡绅资助,必须不停地干与理想相悖的工作,他写预言诗,批判那个时代,这比画画更难找到知音——甚至被亨利嘲笑是发疯的创作。布莱克四十五、六岁时还保持着赶走士兵的体力,而且正像士兵曾经说过的那样,妻子鼓励布莱克,说出过激的语言。这些都给我留下难以忘记的感受。实际上,即使推出士兵的布莱克和担心丈夫的凯瑟琳都保持沉默,但他们的灵魂会在沉默中同士兵的传言交谈。被推出的士兵听到了他们沉默的声音。阅读布莱克用暴力推出士兵的故事,引起我无限遐想。这时,我回忆起儿童时代的一个片段。在回忆中,布莱克惯用的字眼又发挥了作用。事情是有关战时死去的父亲。关于父亲的死,以前我也写过多次——虽然不是直接地,但也把当时的印象清楚地写下来。可是这回,我第一次清楚地回忆起已忘掉的情景,从年幼无知的我对战时强权的理解到父亲的死,特别是到听到战败的消息,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好像是有生以来的新发现。通过阅读布莱克,我感到自己好像得到了很多体验,真是不可思议呀
从农家买来黄瑞香树皮后,开始进行被称为“削皮”的工艺,即将黄瑞香重新浸到水里使其柔软,然后刮掉表皮和黄色嫩皮,最后,将韧皮晒成白色。把简陋的工具作为“削皮”机器租出去,由农家来帮助做这道工序。父亲把收购来的韧皮弄成小捆,压成一个大长方体之后,交给内阁印刷厂作纸币的原料。从战前到战时,我们家就是以此为生计。
少年时代的我,看到四十五、六岁的父亲总是保持沉默,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活儿,从不同侧面感受到父亲的内心,当然这只不过是我天真无知的想法。跟农家作交易时,父亲给我留下统领、族长的印象。拿一把透着冷光的黑色小尖刀,仔细地削掉留在韧皮上的表皮,然后捆成一捆,父亲端坐在地板上,俨然是个工匠,我觉得这同我现在以写文章为工作的日常生活最接近。县道两旁的仓库阴暗,而且地面是土的,父亲在那里做最后一道工序,即操作黄瑞香成型机器,这时的父亲给我留下工厂里工人的形象。机器内部产生出强大力量,父亲很好地控制力量把握方向,我似乎从中最能感受到父亲那成人健壮的身体。
成型机器,就是在捆成橹状的橡树材料两端,钉入两根直径为十厘米的带螺旋的铁棒,然后安上带齿轮的把手,使模具从上往下移动。机器两边各站一人,顺时针方向推把手,黄瑞香韧皮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声音,当把模具压到下边时,齿轮间便发出“咯噔、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拉回把手,继续压。在长方体状的格子中,在看不见的部分里,黄瑞香的高度被压缩到原来的五分之一,用结实的黄瑞香绳固定之后,咣噹一声,恰好落到事先做好的那块坚实的木板上
成型机器就被放在像我的狗下崽一样阴暗的地方。我每次读到布莱克文中的齿轮或碾机、榨葡萄汁机和石磨等这些负重的字眼时,都不由得想起成型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布莱克把尤莱根给人类带来最大错误的理性体系称作齿轮和碾机。而且就像刚才引用亚美利加中所描写的那样,把榨汁机和石磨作为劳动的象征,与乐园中的人们不相称。我读布莱克的诗,每次碰到这些词时都会想起第二年死去的父亲和与黄瑞香成型机器相关的事情。我还发现这同布莱克使用暴力的故事有相同之处。
县知事从来没有视察过山谷里的村庄。这次可能是为了宣传国家提倡的战时“后方增产运动”鼓励地方产业而做出的一种姿态。我觉得在他们到来之前,乡政府似乎跟父亲打过招呼,因为那天父亲穿着我从未见过的新厚司,像木板一样支棱着,像个怪人。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年龄跟我现在的差不多,作坊里已成型的黄瑞香上撒满了柔和的金光,父亲就是这身打扮,坐在黄瑞香旁边的木椅上,背对着阴影里的成型机器,忧愁的样子,低着头等待着。我从路边窥视微光中的父亲,已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县知事和随从人员依次视察了下游的木材厂、酱油厂,然后由村长和邻镇的警察署长陪同沿着县道走上来。终于,一群人来到父亲的作坊前,以县知事为中心围了一圈,由村长向他们介绍村里加工黄瑞香的历史。我和母亲被挤出人群,我们退到房檐下,母亲透过缝隙往里看,我注意到她全身在发抖,显出不安。村长讲完话之后,就该演示成型机器了。成型机器的模具中已堆积了黄瑞香捆儿。机器两侧必须要有两个人推把手,可是父亲的搭档十天前已经应征入伍了。这时,还没找来代替他的人。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县知事他们骄傲地挺着胸脯,看着下腭对面作坊的阴影里,父亲将头埋在硬梆梆的厚司领子里
——喂,起来!警察署长对父亲喊。我觉得警察署长那种盛气凌人的口气,别说对父亲,就是对任何人,对家畜,也不能喊出口。父亲抬起头向警察署长看了一眼,又埋下了头。
我和旁边的母亲都吓得发抖。警察署长走上前一步,呵斥道:“喂,起来!还不快点干?!”父亲慢慢地站起来,抓住成型机器一侧的把手“吱,吱”地压,接着齿轮发出“咯噔、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父亲拉回把手,旁若无人的样子,盯着把手的前方,反复压。成型机器向下倾斜,整个成型机器好像眼看就要倒了。只要铁棒从橡树做的模具上掉下来,把手就会反向空转,会把父亲弹出来的。我吓坏了。接着,父亲转回齿轮,放开把手,绕过成型机器前面(即县知事和警察署长们的前方),静静地步到对面把手处。这时,旁边的母亲——比我现在的妻子还小十岁左右,强忍着没有发出惊叫声,喉咙里却发出一声悲鸣。可以说父亲的厚司像怪人的军装,腰里别着一把柴刀,那是用来切断捆已成型黄瑞香硬绳的。父亲慢慢地走着,似乎在沉思,紧握柴刀的手都僵硬了。可是父亲一只手扶住把手,开始很艰难,形势渐渐缓和下来“吱、吱”地压“咯噔、咯噔、咯噔”然后拉回把手,连续操作。不久,县知事一群人呼呼拉拉地朝着上游的栗子集市方向走了。他们走后,父亲渐渐缩短单侧操作,轮换着推把手,终于做完了成型工序
一年后,也就是战败前的初春,母亲从二楼下来,告诉我们说,半夜里父亲狂怒地大叫一声后死了。这就是那天早晨一开始的记忆。中间的事情已想不起来了,所以现在回想起来,狂怒地大叫一声死去的那个夜晚好像就是在县知事等人前受侮辱的第二天。父亲去世那天的事情我只记得一点儿。其中有一件事是邻组的组长来商量丧事的程序。他在劝慰时说了句“因为这一年成天沉浸在酒里”母亲突然挺起脊背,有气无力的呜咽声变得粗犷起来,说:“虽说我丈夫每晚都喝很多酒,可是早晨大家还都在睡觉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书了,白天工作。这能和每天沉浸在酒中一样吗?”
另一件事曾给我留下可怕的回忆,那漫长的一天我一直都在想这件事。现在,我在反复读布莱克的诗之后,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事情是这样的,被警察署长像呵斥狗一样催促后,父亲走上碾机,开始操作。机器受到不平衡的压力,好像快要爆炸似的,不用说,正是在父亲的身体里,处于眼看就要爆炸的关头。为了减缓压力,必须把能量从身体里释放出来。那天,母亲完全理解父亲的动作和表情,他不正是大有斗争到底的意味吗?不管对方是警察署长、村长,还是县知事——就算是“天皇陛下”(后面将谈到我之所以这么想的根据),大声臭骂这些不讲道理的东西,甚至要挥起成型时使用的柴刀。所以,当身穿厚司的父亲腰间挂着柴刀走到机器前面时,母亲不正是在发抖吗?
可是,像对狗一样被警察署长呵斥后,父亲屈服了,一个人面对机器进行艰难的成型工作。机器本身没有爆炸,可是一年后,父亲肉体的机器却因此失去了控制,被爆破力摧毁了。父亲愤怒地大喊一声后死了。年幼的我认为,一年前,如果拿着短刀对县知事那群人大声呵斥的话,父亲会被警察署长当场打死,否则也得在监狱里被拷打死。父亲死的那天,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连串幻想,如果父亲对警察署长、村长和县知事进行恐吓的话,敌人会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最后出来的肯定是“天皇陛下”所以,我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最后,我将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父亲死了以后,母亲不读报,也不听广播,她说社会上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战败那天,一听到天皇宣布停战的迟到的消息时,母亲的脸颊兴奋得变红了,热流吹进我的耳朵,说:“跟你父亲说的一样!上面的变成下面的,下面的变成上面的。确实如此!”
几天后的一个晌午,我躲在河里,不知是什么原因,除我以外,甭说水里没有一个人,就是岸上,远处的桥上,也不见一个孩子影。(我又回忆起那奇特的情景,也许那是一场梦。)一个奇怪的想法缠住了我。县知事来视察民情的那天,就在警察署长呵斥父亲,要父亲给他们演示工作的一瞬间,如果整个山谷里响起天皇宣布停战宣言的广播的话父亲身穿厚司,一股英雄气概,右手高高举着柴刀,警察署长和县知事不正是按着柴刀的指示“吱、吱”地推成型机器“咯噔、咯噔、咯噔”地拉回把手吗?宣布停战宣言的天皇,脱掉了白手套,排着队等着轮到自己劳动
那之后又过了十天左右,播放告少年国民书,经母亲允许,把收音机搬进餐厅,于是我感到以“天皇陛下”为最高地位的国家秩序,即命令父亲操作黄瑞香成型机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k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他和我是同一年代的人,他在战后教育史记载过这段广播的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
“我们懂得天皇陛下的可贵,听从他的命令,按着他的指示去做。像这次这种停战方式,别国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到昨天为止大家还在一心一意地同敌人战斗,可是只要天皇陛下的一个命令——‘结束战争吧’,大家就毫无怨言听从圣旨,结束战争呢?这是日本国民性优秀之所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国民能这样一心一意听从天皇陛下的召唤,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无往而不胜。而且,如果我们如此拥戴天皇陛下,那么同外国交往时,不必折磨他国,也不必与之相争,各国应该是互相协力,达到共同繁荣。”
通过这些体验,爆发力这个东西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定义。现在,通过阅读布莱克,我又一次认识到这一点。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个类似储存爆发力的装置。如果它负载过多的话,作为这种装置的肉体就越来越歪曲,终于被从内部爆发出来的力量所摧毁。要想控制歪曲的扩大,有时必须找到将爆发力释放出体外的办法。年轻时,我曾把一种现象叫作“跳跃”现在我还是这么叫,所以“跳跃”就是在负荷低的时候将能量释放出来。以前,我、或许父亲也做过,身穿厚司的父亲从腰间抽出柴刀,呵斥县知事们,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如果事情轮到我的头上,我也会发出愤怒的呼喊,从内部打破身体这一装置吗?我的年龄已经比当年死去的父亲还小一岁,在此之前,有过轻度的发作,义幺因疲劳和发烧躺在沙发上,我从他黑里透红的脸上,仿佛看到了父亲的面影。想到这里,我也照起了镜子。在兄弟当中,我觉得只有自己最不像父亲,可是在镜子中,我找到父亲生前最后那张照片的特征,那是父亲在县知事来视察后不久照的。
然而,既不是爆发力从内部爆发出来,也不是粗暴地强加于外部而得到解脱,而是可以采用第三种办法,或许这是梦境。在战败的那个夏天,在见不到一个孩子的河里,我不正是被这种幻想缠绕着吗?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当时的感受,前面翻译的布莱克的诗最贴切。“推磨的奴隶们,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禁锢在黑暗和叹息中,三十年啊,疲惫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从未见过一次微笑,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然后是“——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义幺每天去福利工厂,他的工作是把由新宿中村屋提供的装“月饼”用的纸箱组装起来。指导老师和成年残疾人们一喊义幺,他就慢条斯理地、准确认真地回答。休息的时候,跟他一样带有残疾的女学生在游戏室弹钢琴唱歌,他就热心聆听并鼓掌。还把错误的指法跟和弦改正过来,以便于理解,不久他就得到了大家的信赖。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些后,向妻子提出疑问“我从几个方面注意观察了义幺,虽说他热情、努力,可是,下课后扫除的时候,义幺急忙拿起扫帚和墩布,——这还不错,可他却站着不动。结果是什么也没干,是懒呢?还是他实际上根本就不会干这些呢?”
妻子很惊讶,让义幺屋里屋外地打扫,进行实地训练。我也在旁边看着,儿子身高体壮,堪称巨人了,他歪着脑袋“为什么落叶落在庭院踏脚石上?”一旦角落堆积了落叶,他就非要用扫帚把落叶撒满一院子。我们在自己家里对儿子进行能力训练,有一些很明显的缺点,所以受到外界指责。
有一天,妻子因感冒和牙痛直哼哼,我就代替她到工厂前的车站去接义幺。可是到得太早了,傍晚路上寒风凛冽,我无法站在路上等,只好走来走去。还有一个原因使我不便在车站标志牌下等,那就是有一位比我小十五、六岁,身体肥胖、脸色苍白的妇女已经先站在那儿了,她把下巴缩在厚厚的大衣领子里,大衣鼓得像个枣核,一看就知道她也是来福利工厂接孩子的母亲,她显得冷漠而忧郁,我很难跟她打招呼。前不久,义幺的福利学校死了两个残疾儿。有一个孩子是在运动会之后,跟父亲去看太子堂的祭祀活动,即神轿游行。吃完了烤肉,挨着父亲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在静静地睡觉,父亲在快要上学之前,叫他的时候,他早已凉了。我读完福利学校的校长先生写的文章后,深受感动,最后一个晚上,孩子跟父亲高高兴兴地团聚,我甚至想说他像风一样飘走了。另一个孩子留着莫希干族的头型,曾给我留下愉快的印象,所以我还记得他,他精神抖擞地一个人去洗澡,因癫痫发作,淹死在水里。
其中一个孩子的死讯从福利学校传来的时候,妻子去为义卖市场作准备。当谈到以何种形式去吊唁时,一位跟妻子一起工作的年轻母亲说:“谁想去谁去吧,因为这是好事呀。”这位母亲也积极参加义卖市场的准备活动,她不但尽心尽力培养自己的残疾儿,还关心残疾朋友们。她可能把一瞬间闪现出来的绝望念头说出来,她和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妻子没有批评这位年轻的母亲,这是他们共有的痛楚,可她好像总在想着这句话。于是我说,如果可能的话,还是把这种话忘掉的好。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轻轻靠在汽车站标志牌下穿着又重又厚大衣的人就是那位母亲。
也不知是第几次走过福利工厂前面的时候,碰到三个女子。她们年龄比那位忧郁的母亲还小一轮,正在从工厂的大门往里看,那是一条直通房屋的路。她们穿着一样的仿鹿皮大衣,一样的红褐色长筒靴,一样地将头发染红,挽在头顶,满精神的女子。我经过她们身边的时候,她们正在说悄悄话,却显出故意要让过路的行人听到以造成舆论的样子,热烈地说:“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我没停下步子,从福利工厂前面路过,来到十字路口,穿过人行横道,走到对面的便道,一边走,一边想,刚才的事儿真奇怪。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不一会儿,我就明白她们的明显意图。我误以为她们也想让自己的残疾儿进工厂才来参观的,所以她们说“太美了”她们的态度让我感到奇怪。可是她们都抱着对都城、市区福利政策的批判态度,作为她们行动的开端,先来看福利工厂,所以,她们故意大声评判的谈话明显说明她们的意图。实际上,不但义幺自己,连妻子也认为世田谷区的福利工厂是漂亮宜人的建筑,
我走在工厂对面的便道上,看到义幺走到工厂门口,被刚才的三个女子围住,从举止上,可看出他正在非常客气地回答问题。走过福利工厂前,穿过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我一直都没有加快脚步,只是注视着前方的动向。不一会儿,义幺慢慢地摇着头,刚才说话的客气劲儿没有了。突然,他一下子张开肩膀,挺起胸,一副带搭不理的样子,耷拉个脑袋不说话,可是围在旁边的三个女子还在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使义幺无法脱身... -->>
被禁锢的灵魂
世田谷区有一个为残疾人开设的福利工厂,义幺将去那里接受职业训练。他的关系仍然留在育儿学校,只是去那里实地工作两星期。为了让学生先在家里练习,工厂在他们去之前留了家庭作业,即把方便筷子放进纸袋里。义幺放学回来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大堆白木片和很多捆纸袋,好像把不干净令人忌讳的东西带到家里来。在两个音箱的正前方,义幺撇开两条腿把大屁股坐在花席子上,从后边看就像横卧的海狗似的。他把膝盖旁边的木筷小心翼翼地放进纸袋里。在放进去之前,仔细检查一下筷子,如果有破损的话,就无限感慨地说:“啊,真遗憾,这双筷子头缺了一块!”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把它“安葬”在厨房的废纸篓里。
装完一百根之后,义幺再重新数一遍。由妻子从每个角度都能看见纸袋上的印刷标志之后,义幺把筷子捆起来,卷上商标,再用聚乙烯塑料包上。最后的工序很难,如果是大人的话,似乎很快就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一次,全家一起去超级市场,在平时不看的货架间,妻子突然停下来,那里有一个纸包,也同样地包了一百双方便筷子。妻子用专业人员的眼光看表面的包装,然后又慢慢走出来
儿子去职业训练中心,也可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入社会生活。对此,妻子的想法好像跟我的这种想法相似。深夜,妻子为中心的入厂典礼作好了准备后,对一直在旁边看书的我说:“把f先生给的宪法小册子放到义幺的工作服里吧。因为f先生曾经那么交待过。”
我上楼去,用战后文学家的话来说,f先生是身边的前辈,是朋友中受人尊敬的先驱。在楼上的书房里,书架上放着跟这位先驱有关的物品,我取出二十多年前美军管治下冲绳县教职员工工会发行的小册子后,回到楼下。
像上面写的那样“与先驱有关的物品”赠给我这本小册子的f先生出生在冲绳,他已经死了。今年年初,在他的故乡伊江岛举行意义重大的第十三届冲绳民俗庆典。f先生是收复行政权运动的活动家,最终也是因为参与这个运动,死在旅馆的火灾中。f先生很爱喝酒,就连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也是烂醉如呢、睡得僵死,哪还能谈得上逃走呢?可是,我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从未见过f先生喝酒。所以,在f先生死后,当我听到他爱喝酒,而且一醉就缠住别人的传闻时,觉得很意外。在我和f先生的会面中,只有一次让我了解到f先生和酒的关系,当时义幺也在场。有一时期,我和幼小的义幺特别爱吃猪蹄,义幺点猪蹄抹辣椒时那种铃铛般清脆的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耳边。我喜欢带义幺去各处的朝鲜饭馆,让他品尝稍有不同的猪蹄蒸法和味道。一只猪蹄被分成两块盛在盘子里,端来后,义幺按顺序先吃厚厚的皮,然后吃肉,最后是凝胶状的腱,每啃完一块骨头后,就把它摆在桌子上,可是有一天,义幺的表情充满疑惑,不知该把一块小骨头放在何处。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义幺的一颗乳牙掉了。那时义幺还小,可是他严格地按着顺序啃猪蹄,然后把所有的骨头整齐地摆出来。
一个冬天的傍晚,义幺也是这样吃着猪蹄和冷面——除了夏天,其它季节也卖冷面的朝鲜饭馆还很少,所以我记得走了很远才在三轩茶馆的饮食街上找到一个店。当我们正要往回走的时候,从一个叫作泡盛馆的冲绳饭馆里,走出来一位长着大脑袋、大身子,腿极短的矮个子男人,疲惫不堪的娃娃脸正在往这边看。我和义幺两人本来身体就肥胖,又穿得鼓鼓的,旁人看到会觉得奇怪,他肯定看到我们了。
“f先生”我正要大声喊,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哭丧着脸,又钻进刚出来的门帘里
f先生死了以后,他的朋友掀起一场运动——在美军管制下的冲绳,把宪法小册子放进胸前的口袋里。妻子平时从来不故意显示,这是因为她回想起f先生,即使看到领着残疾儿走路的熟人都怕伤害他们的那份善良和他的一生,所以要我把那本小册子放入刚刚步入社会生活的义幺的胸前口袋里。
妻子回到和女儿同住的卧室后,我把封皮已褪色的小册子放到饭桌上,一边喝着睡前酒,一边计划着写一部面向残疾儿童的有关世界、社会、人类的定义集,同时为了义幺,我想在书中把宪法解释一遍。可又一想,那是不会实现的。实现那种愿望,并不是很困难,可还是没有实现。对作家来说,写这样一本书也不是没有乐趣。可我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实行计划。用残疾儿能理解的语言写一系列短篇,现在先不考虑这一条件,我想写一系列短篇,然后再把它们改编成定义集,可这还是不符合我一开始的想法。
目前,我这么想是有原因的。在凯恩斯以后,戴维阿德曼是具有代表性的布莱克原本的编者。我曾给他写的布莱克用语索引加过注释,而且一直在使用它。最近,我读了戴维阿德曼的布莱克,帝国的预言者。他对布莱克及同时代的报纸和小册子之类作了彻底的研究之后,将布莱克预言诗中的每一句话同英法战争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并作了解释,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受到震撼,在文章一开始,阿德曼就指出布莱克在预言诗亚美利加中是怎样把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变成自己诗的语言,我认为这非常有趣。
阿德曼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照着历史把文章翻译出来。在十八张对折的彩绘版画上画着亚美利加,在第六张有这样在该页的下方,阿德曼对照着独立宣言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分析。
生命
“天亮了,黑夜消失了,哨兵离开了哨所。坟墓被打开,奠仪散乱,绵布被洗劫一空。死人的骨头,盖在上面的土,干缩的肌肉一切又都复活了,蠕动,喘息,呼吸,睁开眼睛、就像挣脱枷锁、逃出牢笼的囚犯一样跳起来。”
自由
“推磨的奴隶,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关在阴暗和叹息中,三十年了,疲倦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从未见过一次微笑,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
追求幸福的权利
“——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然后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人们反复地唱着:“推翻统治是我们的权利,是我们的义务。”
“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帝国已经没有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
读这句诗,可能有的人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而有的人会认为这不过是把过多修饰独立宣言思想体系的韵文连缀起来。我们的生活远离布莱克那一时代的气氛和圣书神话中的隐喻。在这两者之中,或许后者更自然。可是我却属于被这首诗深深打动的一类人。
我认为紧接着战后的动荡时期(或者不如说从战时到战后更确切些)和新宪法推出的时期,曾给少年时代的我带来最强烈的震动和影响。我以评论、随笔的形式写下了当时的感受。这些都受到了所谓怀疑“战后”的评论家批评。从新宪法的公布到实施这一期间,会给十一、二岁的人带来疑问,为什么宪法中抽象的条文会让人铭记在心呢?
我决定以宪法为出发点,为义幺写一本定义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想回答那些批判和嘲弄。可是,我怎么也不能着手做这件事,也许我得承认我有一种担心,我果真能把少年时代的兴奋充分表达出来吗?这件事不是绝对不可能,而且,作为文学创作也是会有乐趣的。可是,因为我预感到将会出现这种困难,所以我没有轻率地开始
深夜,我望着饭桌上放着的冲绳宪法小册子,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喝着酒,已经超过了我平时为了睡眠而喝的酒量了。不久我就清清楚楚地回忆起以前从我的记忆表层中消失的片段。才明白妻子为什么突然说出那句话来。偶遇f先生之后,又过了两、三个月,他来请求人们援助美军统辖下的冲绳第一次主席选举。f先生好像完全不知在三轩茶馆的那件事,于是我又想那也许是我看错了,我们在客厅里谈话时,义幺每次进来,f先生都为之一惊,所以我也可以理解他神色紧张的原因。
那天,请f先生吃了简单的晚饭,他坚决不接受我请他喝威士忌,我记得他只喝了些啤酒。f先生曾经当过教师,他突然对伺候我们吃饭的妻子说:“我看你们家的孩子病不重,如果在冲绳的话,可以进普通班级。”妻子常常感到消沉,她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家长会上,平常我们就想,作为残疾儿的父母,哪怕是能比他多活一天来照顾他,那该多好呀。”f先生有一张黑软无力、像老头yīn茎般的娃娃脸,他把脸凑过去说:“夫人,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呀。是失败主义,所以不行呀。(f先生好像说的是‘系失败主义,学以不行呀。’现在,我觉得那是f先生自己的习惯,而不是冲绳人讲普通话时带的口音。)让残疾儿把宪法小册子放在胸前口袋里,遇到麻烦时,只要他说“是”然后把它拿出来,问题就全都解决了。不实现这样的社会是不行的呀。对此不抱希望的人全都是失败主义呀。”
在收复冲绳行政权运动还没成功的时候。f先生就在活动根据地——日本青年馆的火灾中死了。在义幺第一次参加社会工作训练的日子里,妻子想到让我把那天晚上f先生留下来的宪法小册子放在他工作服的胸前口袋里。本来,就连妻子也深深感到。f先生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当残疾儿遇到困难时,只要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宪法小册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那种社会还没有到来。恐怕仅仅是因为想起了那个肥胖矮小、走路摇摇晃晃、终日疲惫不堪嗜酒如命,皮肤细纹里沾着黑油,坚决反对失败主义的f先生吧
我在前面引用过布莱克的诗,他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的教义没有相同之处。预言诗亚美利加直接道出了布莱克的政治主张,这一点跟其它的预言诗不同。美国革命波及到法国,之后在英国也取得了成功。“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月亮露出了笑脸。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帝国了,狮子和狼结束了战争。”可是这种理想社会没有到来,却进入了反动时期,布莱克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被说成是反动政治。当时,在政治上与布莱克对立的最主要敌人就是乔治三世。那个时期,布莱克陷于深深的抑郁之中,然而,乔治三世的性格却因此恢复开朗了吗?目前,我正在为世界史的高考作准备,通过阅读英国史,使我想起了大彼得、小彼得和纳尔逊提督,再次把布莱克的诗和他们的光荣与失败对照起来。可是,在小说中引用英国史恐怕不妥当吧。由于引用了布莱克,我不得不立刻返回来谈自己的儿子。首先,我想写一段历史插曲。因失掉了美国殖民地,乔治三世受到了刺激,据说是发了疯,一八一年二月十三日,再次表现出疯狂的征兆。阿德曼起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题目美国最后的国王,他在文中写到“在作礼拜的时候,乔治三世突然站起来,用近似疯狂的语言大声叫喊着第九十五号诗,使整个教堂里的人感到震惊。‘吾拼命奔波政治四十载,被错误蒙蔽之民全然不知吾之苦心哉’。那年,正好是乔治三世在位四十年。要注意国王把自己当成耶和华了!”接着,国王跪下来,久久地做祈祷,冰冷的地砖和冬天刺骨的寒气使他发抖,可他仍然在不停地祈祷
布莱克多次修改四个动物,从这一时期的删改中可以看出这件事也传到他的耳朵里。国王尤莱根是布莱克神话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他想通过理性来统治天下,发疯的乔治三世潜入尤莱根的影子里。“王冠的废墟像冰石一样,他躺在上面颤抖的四肢剧烈地摇晃着,尤莱根使坚固的洞穴震颤了”另外,我被布莱克所吸引的主要原因是这位诗人立足于从基督教到秘教的传统上,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同时他还引进那一时代的变化,作为展开神话世界的契机——当然,他也必须这么做。
布莱克采用超现实的手法,通过独特的神话世界,把那个时代的政治、国际关系等问题表现出来。通过这两条线索,描写一件事情,我发现了布莱克魅力之所在。
我开始读布莱克预言诗的时候,最先呈现在面前的是壮观而又丰富的神话世界,可我也有一个疑问,是什么力量使他每天能写出如此大量的诗句呢?书店发行的法兰西革命,本来要出七卷,可实际上只出了第一卷。正因为如此,由布莱克自己刻版印刷,带有精美插图的无以类比的诗稿成为传世之作。
也就是说,既没有书店的劝说,也没有读者的反映,布莱克经过反复修改,写完了这部长篇巨诗。因为担心被检查,被读出真正含义,布莱克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将神话式的构思极尽错综复杂。他每天都在预言诗之林中推敲,幻想着批判乔治三世,这些直接避免了乔治三世政府的镇压。阿德曼在阅读那一时期的资料之后,把布莱克的真实意图解释出来。通过这些,我多次想到,布莱克在与终生相伴的妻子凯瑟琳的私人生活中,不正是对乔治三世的治国之道给予了激烈的批判吗?在此,我还想写一段有关布莱克被推上审判席的很有名的真实故事。
一八年,布莱克离开伦敦,在海滨的寓所里,度过了他自称为“在太平洋岸边的三年睡眠”的时光。得到一位富有的实业家、诗人威廉亨利的资助,那三年,布莱克在创作与自己的神话世界无关的插图和细腻肖像画。费尔潘寓所的仆人越来越感到不满,终于告发了布莱克。根据审判的结果,很难以叛逆罪判处死刑。我根据费尔潘的证言记录,写下了故事梗概,有一天,布莱克发现陌生的士兵走进自家庭院。布莱克认为庭院是神圣的场所,幻想着妖怪在草阴下举行葬礼,士兵是这个堕落世界里野蛮、残酷、兽性的象征。布莱克用尽全力将士兵推出去,怀恨的士兵发出叫喊,说布莱克诅咒国王、人民和士兵,告发他扰乱朝纲。四季法院最后宣布布莱克无罪。在下面的一部分证言记录中,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
在和士兵的斗争中,布莱克的妻子也站出来鼓励丈夫。而且凯瑟琳还说:“只要自己的身体里还有一滴血,就要战斗到底。”布莱克问她:“亲爱的,你不是跟法兰西作斗争吧?”“当然不是,我要为波拿巴贡献一切”
从布莱克的几部短篇作品中,可以知道凯瑟琳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态丰满、面容温和的女性,跟布莱克结婚的时候,只能在证书上画一个“x”来代替签名,是一位没受过教育的女性。可是到了晚年,她取得了很大进步,甚至帮助布莱克给版画上色、印刷。布莱克和凯瑟琳都没有使用士兵的证词中那种粗野的语言。可是这和赶走士兵的那些语言,两者的含义有不可思议的一致性。当布莱克看到证言记录时,可能会惊讶的,他偷偷地写批判乔治三世的预言诗,充满谜一般的隐喻,可能还感觉有必要警惕某处有盯梢的密探。这件事使得布莱克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着沉默。
我想,可能是布莱克和妻子说话的内容被原原本本揭发出来,只不过是经过士兵的耳朵后变成粗野、下流的语言。当时,拿破伦还没有登基,布莱克认为他是拯救法国革命的英雄。法国革命之火波及英国,布莱克希望革命也能给英国带来解放。不久布莱克就对拿破伦感到幻灭,把他视为可恶的暴君
对于士兵的告发,四季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宣布布莱克无罪,可是布莱克受到诗才平庸的乡绅资助,必须不停地干与理想相悖的工作,他写预言诗,批判那个时代,这比画画更难找到知音——甚至被亨利嘲笑是发疯的创作。布莱克四十五、六岁时还保持着赶走士兵的体力,而且正像士兵曾经说过的那样,妻子鼓励布莱克,说出过激的语言。这些都给我留下难以忘记的感受。实际上,即使推出士兵的布莱克和担心丈夫的凯瑟琳都保持沉默,但他们的灵魂会在沉默中同士兵的传言交谈。被推出的士兵听到了他们沉默的声音。阅读布莱克用暴力推出士兵的故事,引起我无限遐想。这时,我回忆起儿童时代的一个片段。在回忆中,布莱克惯用的字眼又发挥了作用。事情是有关战时死去的父亲。关于父亲的死,以前我也写过多次——虽然不是直接地,但也把当时的印象清楚地写下来。可是这回,我第一次清楚地回忆起已忘掉的情景,从年幼无知的我对战时强权的理解到父亲的死,特别是到听到战败的消息,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好像是有生以来的新发现。通过阅读布莱克,我感到自己好像得到了很多体验,真是不可思议呀
从农家买来黄瑞香树皮后,开始进行被称为“削皮”的工艺,即将黄瑞香重新浸到水里使其柔软,然后刮掉表皮和黄色嫩皮,最后,将韧皮晒成白色。把简陋的工具作为“削皮”机器租出去,由农家来帮助做这道工序。父亲把收购来的韧皮弄成小捆,压成一个大长方体之后,交给内阁印刷厂作纸币的原料。从战前到战时,我们家就是以此为生计。
少年时代的我,看到四十五、六岁的父亲总是保持沉默,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活儿,从不同侧面感受到父亲的内心,当然这只不过是我天真无知的想法。跟农家作交易时,父亲给我留下统领、族长的印象。拿一把透着冷光的黑色小尖刀,仔细地削掉留在韧皮上的表皮,然后捆成一捆,父亲端坐在地板上,俨然是个工匠,我觉得这同我现在以写文章为工作的日常生活最接近。县道两旁的仓库阴暗,而且地面是土的,父亲在那里做最后一道工序,即操作黄瑞香成型机器,这时的父亲给我留下工厂里工人的形象。机器内部产生出强大力量,父亲很好地控制力量把握方向,我似乎从中最能感受到父亲那成人健壮的身体。
成型机器,就是在捆成橹状的橡树材料两端,钉入两根直径为十厘米的带螺旋的铁棒,然后安上带齿轮的把手,使模具从上往下移动。机器两边各站一人,顺时针方向推把手,黄瑞香韧皮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声音,当把模具压到下边时,齿轮间便发出“咯噔、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拉回把手,继续压。在长方体状的格子中,在看不见的部分里,黄瑞香的高度被压缩到原来的五分之一,用结实的黄瑞香绳固定之后,咣噹一声,恰好落到事先做好的那块坚实的木板上
成型机器就被放在像我的狗下崽一样阴暗的地方。我每次读到布莱克文中的齿轮或碾机、榨葡萄汁机和石磨等这些负重的字眼时,都不由得想起成型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布莱克把尤莱根给人类带来最大错误的理性体系称作齿轮和碾机。而且就像刚才引用亚美利加中所描写的那样,把榨汁机和石磨作为劳动的象征,与乐园中的人们不相称。我读布莱克的诗,每次碰到这些词时都会想起第二年死去的父亲和与黄瑞香成型机器相关的事情。我还发现这同布莱克使用暴力的故事有相同之处。
县知事从来没有视察过山谷里的村庄。这次可能是为了宣传国家提倡的战时“后方增产运动”鼓励地方产业而做出的一种姿态。我觉得在他们到来之前,乡政府似乎跟父亲打过招呼,因为那天父亲穿着我从未见过的新厚司,像木板一样支棱着,像个怪人。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年龄跟我现在的差不多,作坊里已成型的黄瑞香上撒满了柔和的金光,父亲就是这身打扮,坐在黄瑞香旁边的木椅上,背对着阴影里的成型机器,忧愁的样子,低着头等待着。我从路边窥视微光中的父亲,已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县知事和随从人员依次视察了下游的木材厂、酱油厂,然后由村长和邻镇的警察署长陪同沿着县道走上来。终于,一群人来到父亲的作坊前,以县知事为中心围了一圈,由村长向他们介绍村里加工黄瑞香的历史。我和母亲被挤出人群,我们退到房檐下,母亲透过缝隙往里看,我注意到她全身在发抖,显出不安。村长讲完话之后,就该演示成型机器了。成型机器的模具中已堆积了黄瑞香捆儿。机器两侧必须要有两个人推把手,可是父亲的搭档十天前已经应征入伍了。这时,还没找来代替他的人。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县知事他们骄傲地挺着胸脯,看着下腭对面作坊的阴影里,父亲将头埋在硬梆梆的厚司领子里
——喂,起来!警察署长对父亲喊。我觉得警察署长那种盛气凌人的口气,别说对父亲,就是对任何人,对家畜,也不能喊出口。父亲抬起头向警察署长看了一眼,又埋下了头。
我和旁边的母亲都吓得发抖。警察署长走上前一步,呵斥道:“喂,起来!还不快点干?!”父亲慢慢地站起来,抓住成型机器一侧的把手“吱,吱”地压,接着齿轮发出“咯噔、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父亲拉回把手,旁若无人的样子,盯着把手的前方,反复压。成型机器向下倾斜,整个成型机器好像眼看就要倒了。只要铁棒从橡树做的模具上掉下来,把手就会反向空转,会把父亲弹出来的。我吓坏了。接着,父亲转回齿轮,放开把手,绕过成型机器前面(即县知事和警察署长们的前方),静静地步到对面把手处。这时,旁边的母亲——比我现在的妻子还小十岁左右,强忍着没有发出惊叫声,喉咙里却发出一声悲鸣。可以说父亲的厚司像怪人的军装,腰里别着一把柴刀,那是用来切断捆已成型黄瑞香硬绳的。父亲慢慢地走着,似乎在沉思,紧握柴刀的手都僵硬了。可是父亲一只手扶住把手,开始很艰难,形势渐渐缓和下来“吱、吱”地压“咯噔、咯噔、咯噔”然后拉回把手,连续操作。不久,县知事一群人呼呼拉拉地朝着上游的栗子集市方向走了。他们走后,父亲渐渐缩短单侧操作,轮换着推把手,终于做完了成型工序
一年后,也就是战败前的初春,母亲从二楼下来,告诉我们说,半夜里父亲狂怒地大叫一声后死了。这就是那天早晨一开始的记忆。中间的事情已想不起来了,所以现在回想起来,狂怒地大叫一声死去的那个夜晚好像就是在县知事等人前受侮辱的第二天。父亲去世那天的事情我只记得一点儿。其中有一件事是邻组的组长来商量丧事的程序。他在劝慰时说了句“因为这一年成天沉浸在酒里”母亲突然挺起脊背,有气无力的呜咽声变得粗犷起来,说:“虽说我丈夫每晚都喝很多酒,可是早晨大家还都在睡觉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书了,白天工作。这能和每天沉浸在酒中一样吗?”
另一件事曾给我留下可怕的回忆,那漫长的一天我一直都在想这件事。现在,我在反复读布莱克的诗之后,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事情是这样的,被警察署长像呵斥狗一样催促后,父亲走上碾机,开始操作。机器受到不平衡的压力,好像快要爆炸似的,不用说,正是在父亲的身体里,处于眼看就要爆炸的关头。为了减缓压力,必须把能量从身体里释放出来。那天,母亲完全理解父亲的动作和表情,他不正是大有斗争到底的意味吗?不管对方是警察署长、村长,还是县知事——就算是“天皇陛下”(后面将谈到我之所以这么想的根据),大声臭骂这些不讲道理的东西,甚至要挥起成型时使用的柴刀。所以,当身穿厚司的父亲腰间挂着柴刀走到机器前面时,母亲不正是在发抖吗?
可是,像对狗一样被警察署长呵斥后,父亲屈服了,一个人面对机器进行艰难的成型工作。机器本身没有爆炸,可是一年后,父亲肉体的机器却因此失去了控制,被爆破力摧毁了。父亲愤怒地大喊一声后死了。年幼的我认为,一年前,如果拿着短刀对县知事那群人大声呵斥的话,父亲会被警察署长当场打死,否则也得在监狱里被拷打死。父亲死的那天,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连串幻想,如果父亲对警察署长、村长和县知事进行恐吓的话,敌人会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最后出来的肯定是“天皇陛下”所以,我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最后,我将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父亲死了以后,母亲不读报,也不听广播,她说社会上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战败那天,一听到天皇宣布停战的迟到的消息时,母亲的脸颊兴奋得变红了,热流吹进我的耳朵,说:“跟你父亲说的一样!上面的变成下面的,下面的变成上面的。确实如此!”
几天后的一个晌午,我躲在河里,不知是什么原因,除我以外,甭说水里没有一个人,就是岸上,远处的桥上,也不见一个孩子影。(我又回忆起那奇特的情景,也许那是一场梦。)一个奇怪的想法缠住了我。县知事来视察民情的那天,就在警察署长呵斥父亲,要父亲给他们演示工作的一瞬间,如果整个山谷里响起天皇宣布停战宣言的广播的话父亲身穿厚司,一股英雄气概,右手高高举着柴刀,警察署长和县知事不正是按着柴刀的指示“吱、吱”地推成型机器“咯噔、咯噔、咯噔”地拉回把手吗?宣布停战宣言的天皇,脱掉了白手套,排着队等着轮到自己劳动
那之后又过了十天左右,播放告少年国民书,经母亲允许,把收音机搬进餐厅,于是我感到以“天皇陛下”为最高地位的国家秩序,即命令父亲操作黄瑞香成型机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k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他和我是同一年代的人,他在战后教育史记载过这段广播的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
“我们懂得天皇陛下的可贵,听从他的命令,按着他的指示去做。像这次这种停战方式,别国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到昨天为止大家还在一心一意地同敌人战斗,可是只要天皇陛下的一个命令——‘结束战争吧’,大家就毫无怨言听从圣旨,结束战争呢?这是日本国民性优秀之所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国民能这样一心一意听从天皇陛下的召唤,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无往而不胜。而且,如果我们如此拥戴天皇陛下,那么同外国交往时,不必折磨他国,也不必与之相争,各国应该是互相协力,达到共同繁荣。”
通过这些体验,爆发力这个东西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对此,有一个基本的定义。现在,通过阅读布莱克,我又一次认识到这一点。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个类似储存爆发力的装置。如果它负载过多的话,作为这种装置的肉体就越来越歪曲,终于被从内部爆发出来的力量所摧毁。要想控制歪曲的扩大,有时必须找到将爆发力释放出体外的办法。年轻时,我曾把一种现象叫作“跳跃”现在我还是这么叫,所以“跳跃”就是在负荷低的时候将能量释放出来。以前,我、或许父亲也做过,身穿厚司的父亲从腰间抽出柴刀,呵斥县知事们,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如果事情轮到我的头上,我也会发出愤怒的呼喊,从内部打破身体这一装置吗?我的年龄已经比当年死去的父亲还小一岁,在此之前,有过轻度的发作,义幺因疲劳和发烧躺在沙发上,我从他黑里透红的脸上,仿佛看到了父亲的面影。想到这里,我也照起了镜子。在兄弟当中,我觉得只有自己最不像父亲,可是在镜子中,我找到父亲生前最后那张照片的特征,那是父亲在县知事来视察后不久照的。
然而,既不是爆发力从内部爆发出来,也不是粗暴地强加于外部而得到解脱,而是可以采用第三种办法,或许这是梦境。在战败的那个夏天,在见不到一个孩子的河里,我不正是被这种幻想缠绕着吗?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当时的感受,前面翻译的布莱克的诗最贴切。“推磨的奴隶们,奔向原野吧。仰望天空,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吧。被禁锢在黑暗和叹息中,三十年啊,疲惫不堪的日日夜夜,那张脸上,从未见过一次微笑,被禁锢的灵魂,站起来吧,睁开眼睛吧,”然后是“——锁开了,城堡的门被打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统治者的鞭子下解放了——他们每走一步,回头看一眼,怀疑着,这是在做梦吗?一边唱着‘阳光下乌云消失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一边”
义幺每天去福利工厂,他的工作是把由新宿中村屋提供的装“月饼”用的纸箱组装起来。指导老师和成年残疾人们一喊义幺,他就慢条斯理地、准确认真地回答。休息的时候,跟他一样带有残疾的女学生在游戏室弹钢琴唱歌,他就热心聆听并鼓掌。还把错误的指法跟和弦改正过来,以便于理解,不久他就得到了大家的信赖。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些后,向妻子提出疑问“我从几个方面注意观察了义幺,虽说他热情、努力,可是,下课后扫除的时候,义幺急忙拿起扫帚和墩布,——这还不错,可他却站着不动。结果是什么也没干,是懒呢?还是他实际上根本就不会干这些呢?”
妻子很惊讶,让义幺屋里屋外地打扫,进行实地训练。我也在旁边看着,儿子身高体壮,堪称巨人了,他歪着脑袋“为什么落叶落在庭院踏脚石上?”一旦角落堆积了落叶,他就非要用扫帚把落叶撒满一院子。我们在自己家里对儿子进行能力训练,有一些很明显的缺点,所以受到外界指责。
有一天,妻子因感冒和牙痛直哼哼,我就代替她到工厂前的车站去接义幺。可是到得太早了,傍晚路上寒风凛冽,我无法站在路上等,只好走来走去。还有一个原因使我不便在车站标志牌下等,那就是有一位比我小十五、六岁,身体肥胖、脸色苍白的妇女已经先站在那儿了,她把下巴缩在厚厚的大衣领子里,大衣鼓得像个枣核,一看就知道她也是来福利工厂接孩子的母亲,她显得冷漠而忧郁,我很难跟她打招呼。前不久,义幺的福利学校死了两个残疾儿。有一个孩子是在运动会之后,跟父亲去看太子堂的祭祀活动,即神轿游行。吃完了烤肉,挨着父亲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在静静地睡觉,父亲在快要上学之前,叫他的时候,他早已凉了。我读完福利学校的校长先生写的文章后,深受感动,最后一个晚上,孩子跟父亲高高兴兴地团聚,我甚至想说他像风一样飘走了。另一个孩子留着莫希干族的头型,曾给我留下愉快的印象,所以我还记得他,他精神抖擞地一个人去洗澡,因癫痫发作,淹死在水里。
其中一个孩子的死讯从福利学校传来的时候,妻子去为义卖市场作准备。当谈到以何种形式去吊唁时,一位跟妻子一起工作的年轻母亲说:“谁想去谁去吧,因为这是好事呀。”这位母亲也积极参加义卖市场的准备活动,她不但尽心尽力培养自己的残疾儿,还关心残疾朋友们。她可能把一瞬间闪现出来的绝望念头说出来,她和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妻子没有批评这位年轻的母亲,这是他们共有的痛楚,可她好像总在想着这句话。于是我说,如果可能的话,还是把这种话忘掉的好。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轻轻靠在汽车站标志牌下穿着又重又厚大衣的人就是那位母亲。
也不知是第几次走过福利工厂前面的时候,碰到三个女子。她们年龄比那位忧郁的母亲还小一轮,正在从工厂的大门往里看,那是一条直通房屋的路。她们穿着一样的仿鹿皮大衣,一样的红褐色长筒靴,一样地将头发染红,挽在头顶,满精神的女子。我经过她们身边的时候,她们正在说悄悄话,却显出故意要让过路的行人听到以造成舆论的样子,热烈地说:“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我没停下步子,从福利工厂前面路过,来到十字路口,穿过人行横道,走到对面的便道,一边走,一边想,刚才的事儿真奇怪。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不一会儿,我就明白她们的明显意图。我误以为她们也想让自己的残疾儿进工厂才来参观的,所以她们说“太美了”她们的态度让我感到奇怪。可是她们都抱着对都城、市区福利政策的批判态度,作为她们行动的开端,先来看福利工厂,所以,她们故意大声评判的谈话明显说明她们的意图。实际上,不但义幺自己,连妻子也认为世田谷区的福利工厂是漂亮宜人的建筑,
我走在工厂对面的便道上,看到义幺走到工厂门口,被刚才的三个女子围住,从举止上,可看出他正在非常客气地回答问题。走过福利工厂前,穿过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我一直都没有加快脚步,只是注视着前方的动向。不一会儿,义幺慢慢地摇着头,刚才说话的客气劲儿没有了。突然,他一下子张开肩膀,挺起胸,一副带搭不理的样子,耷拉个脑袋不说话,可是围在旁边的三个女子还在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使义幺无法脱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