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丰饶之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用于细究却又太长。尽管清显的形象还没有同那些粗鲁的、感觉迟钝的、暴徒般的剑道部成员混淆在一起,可他作为大正初年那种任情而动、只顾一味沉溺于感情之中的短命时代的代表,他的“英姿”现在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开始褪色了。当年那些真挚的热情,如今除了还存留在极个别人的记忆里,早已成了一种滑稽可笑的东西。
时间的流逝,一点点地把崇高变成了滑稽。这又是怎么腐蚀的呢?假如是从外侧开始腐蚀的,那么崇高原本就只是徒具其表,滑稽才是它真正的内核。或者说,崇高仍不失其为崇高,只不过外侧落满了滑稽的尘埃罢了。
本多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具有意志的人。然而他也不得不怀疑地思索,自己的这种意志,不要说对历史,就是对社会又有哪些改变或贡献呢?的确,在判决时自己曾多次左右过他人的生命,当时自己也认为那都是些重大的决定。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发现那只不过是在帮助那些注定要去死的人结束生命而已。于是,这个死亡就被顺利地安排在历史的某一点上,不久便被湮没了。而且,现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并不是由于自己的意志而造成的,却使得身为法官的自己终日不得安宁,为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所使役。他无法确切地知道,在决定自己的意志时,究竟有多少纯粹的理性成分在发挥作用。或者说,在不知不觉间,他一直在被时代的思潮所影响?
与此同时,本多细致观察了现代的周围,却丝毫没有发现清显这样的青年,没有发现他的热情,他的死,以及他那美丽的生涯留下的影响。本多没有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证据来证明清显的死留下的任何影响。清显以及清显的一切,好像被不留一丝痕迹地从历史中抹去了。
这时,本多发现自己在19年前说过的话,竟包含着极其准确的预见。他曾那样起劲地述说过与历史相关的意志遭受挫折的话,这正是在那种意志遭受挫折论中肯定自己有用性的一面。但在19年后的今天,他又禁不住羡慕起19年后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清显那种没有意志的生活。本多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位完全湮没在历史之中的清显,比自己更具有参与历史进程的本质。
清显是美丽的。他无所作为,也不带任何目的,只在这个世界上匆匆地一掠而过。而且,他还严格地保持了美的一次性,一如刚才的谣曲中所吟唱的那样:
驱动水车汲潮水,
车轮慢悠悠。
浮世四时自轮回,
人世本无常。
一个生气勃勃、孔武勇猛的年轻人的面庞,从那个行将消失的美的泡沫中泛了出来。在清显身上,只有美是一次性的,而其余的一切则都要复苏并希求转世。清显在彼世没有得到满足.的一切,都只能以负数的形式在现世得到补偿
另一个年轻人出现了。他摘下被夏日映照得闪闪发亮的剑道防护面具,露出被汗水濡湿了的剧烈掀动着的鼻翼,紧紧抿合着的嘴唇好像横叼着一柄长刀。
在光雾缭绕的舞台上,本多看到的已不是美丽的主角和配角所扮演的汲水女子们的身姿。舞台上或坐或立,在月光中异常优雅而又徒劳地劳作着的,是相隔一个时代的两个年轻人。远远看去,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是那样相似,可近看时各自却又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一个用被竹剑磨出茧子的、粗鲁的手,另一个则用无所事事的、白嫩的手,专心致志地轮流汲取着时间的潮水。从云缝间露出的月影和不时传来的笛声;把这两个年轻人的现世之身连接到了一起。
在平滑如镜的水边,两个人正轮换拉着用红缎装饰那直径为一尺二车轮的双轮水车。不过,此时传到本多耳朵里的,已不是那段优雅而略显疲惫的诗句“驱动水车汲潮水,车轮慢悠悠。浮世四时自轮回,人世本无常”了,它忽然变成了心地观经中的一段辞:
有情轮回六道生,
一如车轮无始终。
舞台上汲水车的车轮眼看着滚滚转动起来了。
本多想起曾偶尔入迷地阅读过的轮回转生的种种说教。
在梵语中,轮回和转生都叫作samsara。所谓轮回,是指众生无始无终地往复经历迷界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而转生这个词,有时则包含从迷界升往悟界的意思,因而那时轮回就会停止。轮回必定会转生,而转生则未必就要轮回。
总之,佛教只承认这种轮回的主体,而不承认常住不变的中心主体。还因为佛教否认“我”的存在,从而也就否认灵魂的存在。它所承认的,只是在轮回过程中生生灭灭、流转不息的现象内核,即心识中最细微的东西,认为那就是轮回的主体,在唯识论中被称之为阿赖耶识1。
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即使是生物,也没有作为中心主体的灵魂。无生物则更是出自于因果而没有中心主体。因而,这大千世界里的万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
如果把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那么轮回转动不息的状态则是业。而且,佛教因学说的不同而分化为种种门派,从而形成了佛教学说中异论纷呈的奇特局面。有的学说认为,阿赖耶识早已被罪恶所污染,因而它就是业。另一些学说则认为,阿赖耶识为半污半净,因此它藏有可以走向解脱的桥。
的确,本多学习过烦琐的业感缘起2说和五蕴相续论中复杂的形而上学,可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弄懂了多少。
此时,松风上半部的演出已临近高潮。
(主角唱)明月清清往回转,时过三更半。
(伴唱)情深意浓有月君,伴我把家还。
(主角唱)清月有半对,
(伴唱)人影为一双。潮满浪高夜沉沉,水车悠悠慢。碎银铺地车载月,忧思亦释然,不觉归途路漫漫。
1梵语的音译。在原文中为alaya。vijnana,也叫作藏识和无没识,是佛教中的八识之一,意为积累经验、形成个性,构筑所有心理活动之根源的精神基础。
2在梵语中为pratityasamutpada,指因诸多因缘而集中生出的现象。
再次出现在舞台上的,是美丽的松风和村雨,配角和尚也离开边座站了起来。这时,已经可以分辨出观众的一张张面孔,听得清伴奏的一声声鼓响了。
本多想起了六月间在奈良旅馆彻夜难眠的那一夜。当时他认为发现了清显转世的证据,可现在这一切却又变得那样遥远和模糊。理性的基础确实出现了龟裂,可随即便被泥土填补上,并且从那里丛生出茂盛的夏草,遮掩住了那一夜的记忆。如同现在正观赏着的能乐一样,那是幻想对自己理性的造访,也是理性难得的一次休暇。与清显在同一部位长着痣的青年,或许并不只是阿勋一人。而与阿勋邂逅的那个瀑布,也未必就是清显谵言般说出的那个瀑布。仅仅把这两个重复了的偶然作为清显转生的证据,是远远不够的。
本多非常熟悉刑法对证据的要求,只依据这两点便认定是转生,则未免过于轻率了。在心底里,希望这就是转生的那种心情,宛如枯井中那一点可怜的积水在闪烁着光亮。本多的理性却早已清楚地知道,这井终将彻底干枯,至于理性根据中的一些奇怪的成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一一加以检点,只须照原样搁置在那里。
“我太愚蠢了。”本多睡醒了似的想着“我实在太愚蠢了。这不是38岁的法官应该考虑的事。”
佛教学说不论构筑了多么精致的体系,那也只是所涉及范围截然不同的问题。本多觉得,这数月间压在心头的那个郁闷的谜团,在这瞬间竟彻底解了开来,灵魂的白昼也随即得到恢复。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从繁忙的公务中抽出身来,成为这个能乐殿里的一个优秀观众而已。
表演能乐的舞台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然而却闪烁着好像永远触摸不到的来世的光辉。本多被舞台上呈现出的一个幻景深深打动了。19年前的惜爱之情在复苏。现在细想起来,在六月里的奈良之夜所感受到的困惑中复苏的也许不是清显,而只是本多自身的惜爱之情罢了。
本多在想,今晚回家后,要翻阅一下久已未读的清显遗物梦中日记。
而用于细究却又太长。尽管清显的形象还没有同那些粗鲁的、感觉迟钝的、暴徒般的剑道部成员混淆在一起,可他作为大正初年那种任情而动、只顾一味沉溺于感情之中的短命时代的代表,他的“英姿”现在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开始褪色了。当年那些真挚的热情,如今除了还存留在极个别人的记忆里,早已成了一种滑稽可笑的东西。
时间的流逝,一点点地把崇高变成了滑稽。这又是怎么腐蚀的呢?假如是从外侧开始腐蚀的,那么崇高原本就只是徒具其表,滑稽才是它真正的内核。或者说,崇高仍不失其为崇高,只不过外侧落满了滑稽的尘埃罢了。
本多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具有意志的人。然而他也不得不怀疑地思索,自己的这种意志,不要说对历史,就是对社会又有哪些改变或贡献呢?的确,在判决时自己曾多次左右过他人的生命,当时自己也认为那都是些重大的决定。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发现那只不过是在帮助那些注定要去死的人结束生命而已。于是,这个死亡就被顺利地安排在历史的某一点上,不久便被湮没了。而且,现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并不是由于自己的意志而造成的,却使得身为法官的自己终日不得安宁,为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所使役。他无法确切地知道,在决定自己的意志时,究竟有多少纯粹的理性成分在发挥作用。或者说,在不知不觉间,他一直在被时代的思潮所影响?
与此同时,本多细致观察了现代的周围,却丝毫没有发现清显这样的青年,没有发现他的热情,他的死,以及他那美丽的生涯留下的影响。本多没有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证据来证明清显的死留下的任何影响。清显以及清显的一切,好像被不留一丝痕迹地从历史中抹去了。
这时,本多发现自己在19年前说过的话,竟包含着极其准确的预见。他曾那样起劲地述说过与历史相关的意志遭受挫折的话,这正是在那种意志遭受挫折论中肯定自己有用性的一面。但在19年后的今天,他又禁不住羡慕起19年后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清显那种没有意志的生活。本多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位完全湮没在历史之中的清显,比自己更具有参与历史进程的本质。
清显是美丽的。他无所作为,也不带任何目的,只在这个世界上匆匆地一掠而过。而且,他还严格地保持了美的一次性,一如刚才的谣曲中所吟唱的那样:
驱动水车汲潮水,
车轮慢悠悠。
浮世四时自轮回,
人世本无常。
一个生气勃勃、孔武勇猛的年轻人的面庞,从那个行将消失的美的泡沫中泛了出来。在清显身上,只有美是一次性的,而其余的一切则都要复苏并希求转世。清显在彼世没有得到满足.的一切,都只能以负数的形式在现世得到补偿
另一个年轻人出现了。他摘下被夏日映照得闪闪发亮的剑道防护面具,露出被汗水濡湿了的剧烈掀动着的鼻翼,紧紧抿合着的嘴唇好像横叼着一柄长刀。
在光雾缭绕的舞台上,本多看到的已不是美丽的主角和配角所扮演的汲水女子们的身姿。舞台上或坐或立,在月光中异常优雅而又徒劳地劳作着的,是相隔一个时代的两个年轻人。远远看去,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是那样相似,可近看时各自却又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一个用被竹剑磨出茧子的、粗鲁的手,另一个则用无所事事的、白嫩的手,专心致志地轮流汲取着时间的潮水。从云缝间露出的月影和不时传来的笛声;把这两个年轻人的现世之身连接到了一起。
在平滑如镜的水边,两个人正轮换拉着用红缎装饰那直径为一尺二车轮的双轮水车。不过,此时传到本多耳朵里的,已不是那段优雅而略显疲惫的诗句“驱动水车汲潮水,车轮慢悠悠。浮世四时自轮回,人世本无常”了,它忽然变成了心地观经中的一段辞:
有情轮回六道生,
一如车轮无始终。
舞台上汲水车的车轮眼看着滚滚转动起来了。
本多想起曾偶尔入迷地阅读过的轮回转生的种种说教。
在梵语中,轮回和转生都叫作samsara。所谓轮回,是指众生无始无终地往复经历迷界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而转生这个词,有时则包含从迷界升往悟界的意思,因而那时轮回就会停止。轮回必定会转生,而转生则未必就要轮回。
总之,佛教只承认这种轮回的主体,而不承认常住不变的中心主体。还因为佛教否认“我”的存在,从而也就否认灵魂的存在。它所承认的,只是在轮回过程中生生灭灭、流转不息的现象内核,即心识中最细微的东西,认为那就是轮回的主体,在唯识论中被称之为阿赖耶识1。
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即使是生物,也没有作为中心主体的灵魂。无生物则更是出自于因果而没有中心主体。因而,这大千世界里的万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
如果把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那么轮回转动不息的状态则是业。而且,佛教因学说的不同而分化为种种门派,从而形成了佛教学说中异论纷呈的奇特局面。有的学说认为,阿赖耶识早已被罪恶所污染,因而它就是业。另一些学说则认为,阿赖耶识为半污半净,因此它藏有可以走向解脱的桥。
的确,本多学习过烦琐的业感缘起2说和五蕴相续论中复杂的形而上学,可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弄懂了多少。
此时,松风上半部的演出已临近高潮。
(主角唱)明月清清往回转,时过三更半。
(伴唱)情深意浓有月君,伴我把家还。
(主角唱)清月有半对,
(伴唱)人影为一双。潮满浪高夜沉沉,水车悠悠慢。碎银铺地车载月,忧思亦释然,不觉归途路漫漫。
1梵语的音译。在原文中为alaya。vijnana,也叫作藏识和无没识,是佛教中的八识之一,意为积累经验、形成个性,构筑所有心理活动之根源的精神基础。
2在梵语中为pratityasamutpada,指因诸多因缘而集中生出的现象。
再次出现在舞台上的,是美丽的松风和村雨,配角和尚也离开边座站了起来。这时,已经可以分辨出观众的一张张面孔,听得清伴奏的一声声鼓响了。
本多想起了六月间在奈良旅馆彻夜难眠的那一夜。当时他认为发现了清显转世的证据,可现在这一切却又变得那样遥远和模糊。理性的基础确实出现了龟裂,可随即便被泥土填补上,并且从那里丛生出茂盛的夏草,遮掩住了那一夜的记忆。如同现在正观赏着的能乐一样,那是幻想对自己理性的造访,也是理性难得的一次休暇。与清显在同一部位长着痣的青年,或许并不只是阿勋一人。而与阿勋邂逅的那个瀑布,也未必就是清显谵言般说出的那个瀑布。仅仅把这两个重复了的偶然作为清显转生的证据,是远远不够的。
本多非常熟悉刑法对证据的要求,只依据这两点便认定是转生,则未免过于轻率了。在心底里,希望这就是转生的那种心情,宛如枯井中那一点可怜的积水在闪烁着光亮。本多的理性却早已清楚地知道,这井终将彻底干枯,至于理性根据中的一些奇怪的成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一一加以检点,只须照原样搁置在那里。
“我太愚蠢了。”本多睡醒了似的想着“我实在太愚蠢了。这不是38岁的法官应该考虑的事。”
佛教学说不论构筑了多么精致的体系,那也只是所涉及范围截然不同的问题。本多觉得,这数月间压在心头的那个郁闷的谜团,在这瞬间竟彻底解了开来,灵魂的白昼也随即得到恢复。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从繁忙的公务中抽出身来,成为这个能乐殿里的一个优秀观众而已。
表演能乐的舞台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然而却闪烁着好像永远触摸不到的来世的光辉。本多被舞台上呈现出的一个幻景深深打动了。19年前的惜爱之情在复苏。现在细想起来,在六月里的奈良之夜所感受到的困惑中复苏的也许不是清显,而只是本多自身的惜爱之情罢了。
本多在想,今晚回家后,要翻阅一下久已未读的清显遗物梦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