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黄河故道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林,我要走了。”
他装没有听见,逃跑似的跑出了屋,穿过院子,跑下台阶。巷子的碎石子路,硌得脚底生疼。一辆拉粪车在石子路上摇摇晃晃地过来。黄颜色的粪水在柏油桶的口里晃荡,晃荡。他侧过身子硬挤了过去,跑出巷子。
“三林,我要走了。”
他一头钻进一条窄窄的巷道,跑不动了,倚着墙站了下来,他气喘得不行。他倚着墙喘气。
“三林,我要走了。”
他倚着墙,抬起头,顺着墙往上看。墙高,把巷子夹窄了。高处有一方小窗眼,亮着黄黄的灯光。他慢慢缓和下来,气喘平了。他听见有一把二胡在拉着一个凄凄凉凉的调门,颤颤微微的巡回在这僻静的小巷上空。他渐渐平静了下来。
文工团上班的铃声在响。当他在一溜烟骑到大门口时,铃声止了。他没下车,径直骑进了大院。练功房里正点名。
他一直往练功房骑去,停在窗外。等着点他,答过“到”后,才下车,慢慢地到自行车棚去放车。看见梁爽从男厕所出来。
“梁爽,”他叫着“从武汉回来了?”
“昨天半夜到的。”梁爽眼圈有点发青,人也消瘦了许多,精神却很好,眼睛虎虎的有神。
“怎么样?”
“太棒了!”梁爽兴奋得脸都红了“那才叫艺术!”
“怎么个艺术?”杨森被他感染得也有点兴奋。
“棒!”梁爽崩脆地说“马上,点好名,我们就要汇报了。”
“那你快去吧,我放了车就来。”杨森双手扶着把,一脚蹬在踏脚上“(同:口兹)”的溜了过去。当他跑回来的时候,梁爽已经开始汇报了。
这次去湖北歌剧院学洪湖赤卫队,大大开了眼界。文工团虽然演过好几出歌剧,可是象洪湖赤卫队这样的歌剧,还是第一次见识。团里立即排了计划,造了预算,争取春节在本市上演。乐队,演员队,舞美队,宣布了严格的纪律,这套纪律也是梁爽从湖北带来的。总之,雄心勃勃。
排练厅里在放录音,是现场实况录音,效果不好,加上电压不稳,混沌得很,远不如梁爽描绘得鼓舞人心。可大家还是紧紧围坐着认认真真地听,每个人的态度都变得很不同起来。似乎,文工团的新纪元开始了。
总谱已经拿在老田手里,正安排着各声部抄分谱。
“老田,我这就去抄,给我吧!”杨森挤到老田跟前,动手去拿总谱。
老田只给了他序幕和一场的总谱。
总谱密密麻麻的,铅笔淡淡细细地点出小小的符头。他望着它们,有些疑惑。它们毫无表情地排列组合着各种毫无意义的队形,默然着。他跑到乐队排练室里,趴在角落里的定音鼓上,摊开总谱。
他先用首调的唱法哼了几行旋律,然后再学着用固定调哼。逢到升号或降号,他总唱不准,必须要用首调唱一唱,听准音之间的关系,再回过来换成固定调的唱名。他吃力地哼着旋律。而那旋律又不老老实实地在一行上呆着,它一会儿跑到长笛上,一会儿跑到大提琴上,一会儿跑到圆号上,一会儿干脆没了,上哪儿也找不到了。他索性不去管它了,一行一行地唱。一边唱一边在想象中把它们重迭起来,垒在一起,他开始唱出一些意思了。
有人来,是圆号小军,他走到定音鼓跟前,把杨森吓了一跳。
“咱一起抄好吗?”小军说,他手里拿着谱纸和一把铅笔“给你两支,老田叫发的。”
杨森接过铅笔,沈吟了一会儿:“小军,我帮你抄吧,我抄得快。”
“怎么好麻烦大哥你。”小军客气着。
“没关系,我抄得很快。”杨森牢牢地接着总谱,不打算丢手了。
“那多谢了,我的铅笔给你。”
“不要了。”杨森推着,推不过,还是接下了。
“我生炉子。清冷!”小军在门背后找着半个破板凳,提出去,几斧头就劈碎了,捧进来,再去端炭,忙得很欢。材料备齐了,他便仔细地往炉膛里填废纸、木柴,一边自言自语: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填好了料,他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跺跺脚,掸掸身上的灰,搓搓手,准备点火。脸上的表情很郑重,好象是一座高炉要点火了似的。
火,蓬的一下着了起来,他喊道:
“大哥,你抬头看看。烟道里出烟了没有?”
杨森无可奈何地抬起头,往窗户上方瞅了一眼,一大蓬黑烟从烟囱里喷然而出“出了。”
“没治了!这炉子,没治了!”小军往炉里添着炭,兴奋地大叫。然后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对杨森说:“大哥,你把休止小节数查清楚了啊!要不,岔口对不上,指挥又训。”
“知道了。”杨森有点不耐烦了。音符一无意义地盯替着他,好象白痴的眼睛。
屋子里陡然暖和起来,同时也逐渐充满了一股煤烟味。小号彭少扬进来了,也是要抄分谱的,杨森向他说:
“我替你抄。”
少扬把自己的两支铅笔给了他,作为酬劳。
尹欣的谱子,杨森也答应下来了。她便拿着琴到一边去练了,练的是帕格尼尼的练习曲,拉得十分熟练,技巧一无困难。可是,要她当首席,她却总挑不起来。
郑瑛瑛来了,带了一只红芋,要求在炉子里烤。小军不让,除非她答应烤熟了给他吃。郑瑛瑛只答应给他一半。
“那不行。”小军说。他霸道地垄断着炉子。
“给你一半还不行?”郑瑛瑛和他商量。
“不行。”
“这又不是你家的炉子。”
“就是我家的,我生的。”
“我拿一盆水泼灭了它!”
“你敢!”小军把火钳对着郑瑛瑛的鼻子尖,郑瑛瑛也不躲,只是格格地笑。
尹欣埋头对着墙壁拉琴。
杨森叹了一口气,索性摊开分谱纸,决定抄谱。一下子揽了这好几份谱,够他抄一气的。可是,倒也能熟悉各个声部了。他安慰着自己。
“让她烤。”少扬说话了“和他闹啥,让她烤。”
小军这才把火钳放下来。
郑瑛瑛胜利地笑着,把红芋小心地放进炉门里边,然后说:“替我看着点儿,别烤糊了。”
“你上哪儿去?”小军问她。
“不上哪儿去,就在这屋里。”她心情愉快地在屋里走着舞步,嘴里哼着:
“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
她戴着两只大红色的手套,手套边上翻出白茸茸的毛毛,懒洋洋地张着两只胳膊,走着“北风吹”的舞步。虽然棉衣穿得胀鼓鼓的,可是仍然能显出颀长的线条。两条长腿很有弹性,臀部、胸部都很高,肩有些窄,却圆圆的丰满,两条小辫垂到肩上,系着红毛线绳。小军和少扬在后面看她。
“体型不错,就是太憨了。”小军说了一声,不屑地转过头去给炉子加炭。
少扬不说话,看她。
她忽然转了个身,问道:“熟了没有?”
“想的!哪有这么快。”小军没好气地说。
“快了。”彭少扬却说,手里的火叉子拨弄着红芋。
“熟了叫我。”她说。
“叫你。”少扬答应,火叉子却在红芋上左一下右一下地捅,捅成了个马蜂窝。
她慢慢地挨到角落里,站在定音鼓旁边:
“抄谱子啊!”“抄谱。”杨森答应。
“眼花吧?”
“眼花。”
“歇歇再抄。”
“歇歇。”
“吃花生吧?”她摘下手套,在方格格的蒙袄褂子口袋里掏着。
“不吃。”
“才香哩,大油果花生。东站买的。”
“不吃。”
“不吃算。”她自己剥着吃起来,扑鼻的花生香,他想打喷嚏,硬忍住了。他揉揉鼻子,说:
“少吃点吧,吃得太胖,跳不动了。”
“我才不问这些事哩,能吃就吃。”她说。又说“我饭吃的少。你别看我老吃零嘴,我饭吃的少,早饭从来不吃,中午,晚上,二两饭都吃不了。”
见她絮叨,便打断了问道:“洪湖没你的事?”
“没我的事。”
“赤卫队里也没你?”
“嫌我太高了,不整齐。”
杨森看了她,她倒也不是太高,就是有点突出,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她只能跳领舞,不能跳群舞。确实不整齐。
“那你也练练功。”
她不响,倚着定音鼓剥花生,花生壳扔了一地。红红的花生衣撒在他的谱上,他一口气吹掉了。
“郑瑛瑛,给我吃点花生!”小军叫道。
“不给。”
“我夺啦!”小军站起来,还没迈步哩,郑瑛瑛已经笑软了:
“给你,干啥的呀!”她走过去,把花生分给他们“我的红芋哩?”
“烤的才好。”小军从炉膛里扒出灰拓拓的一大疙瘩,上面满是?人的窟窿眼。
郑瑛瑛恶心地说:“谁?这么缺德!”
“谁?我。”少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样才能烤透呢!”
她又笑,什么都觉得怪有趣似的。
杨森把谱子卷起来,走了。
一股清冷的空气迎面扑来,来不及呼吸,先呛了一下,打了一个寒噤,精神却抖擞了起来。他推出自行车,出了大院。阳光刺得眼睛睁不开,他眯着眼。天很蓝,阳光很暖,风有点割耳朵。他一手扶车把,一手捂住耳朵。骑一段,再换手。前边是下坡,他任凭车子往下溜,风在耳边呼呼地吹。他在心里唱着洪湖的序曲,那序曲似乎是有一种磅礡而激越的力量。
他骑过闹哄哄的开明菜市,进了丁字巷,碎石子地上泼着粪水,粪车刚过去。小孩儿蹲在院门口台阶上,高高的拉屎。
他扛着车子上了台阶,七绕八拐到家门口。大嫂爱玲正在淘米,招呼道:
“回来了?”
“回来了。下班了?”
“厂里停电,就来家了。”爱玲柔声柔气地说,也不抬头,在米里捡着砂子,手给冷水冰得通红通红的。阳光下,她眼角的皱纹显了出来,细细的,象一张网。
“我做饭吧。”他客气。
“我做了,你忙去吧。”她背过身去,拣着米里的砂子。
他进了屋,刚坐定,就听院里有人喊。推门一看,是指挥老田。
“开过队长会,我就找你,他们说你走了。”老田说。
“团里没地方抄谱,我拿家来抄了。”他解释。
“和你商量个事。”老田进了屋来。
“坐,坐。”他从东屋搬来一张藤圈椅。
“不客气,你别倒茶,我一会儿就走。”老田谦让着“和你商量,借几个人。”
“借人?”
“咱们商量着,一定把这个大戏搞上去,好好干一番。四人帮打倒了嘛!”
“是啊,四人帮打倒了嘛!”他笑了,老田也笑,两人笑了一阵。
“... -->>
“三林,我要走了。”
他装没有听见,逃跑似的跑出了屋,穿过院子,跑下台阶。巷子的碎石子路,硌得脚底生疼。一辆拉粪车在石子路上摇摇晃晃地过来。黄颜色的粪水在柏油桶的口里晃荡,晃荡。他侧过身子硬挤了过去,跑出巷子。
“三林,我要走了。”
他一头钻进一条窄窄的巷道,跑不动了,倚着墙站了下来,他气喘得不行。他倚着墙喘气。
“三林,我要走了。”
他倚着墙,抬起头,顺着墙往上看。墙高,把巷子夹窄了。高处有一方小窗眼,亮着黄黄的灯光。他慢慢缓和下来,气喘平了。他听见有一把二胡在拉着一个凄凄凉凉的调门,颤颤微微的巡回在这僻静的小巷上空。他渐渐平静了下来。
文工团上班的铃声在响。当他在一溜烟骑到大门口时,铃声止了。他没下车,径直骑进了大院。练功房里正点名。
他一直往练功房骑去,停在窗外。等着点他,答过“到”后,才下车,慢慢地到自行车棚去放车。看见梁爽从男厕所出来。
“梁爽,”他叫着“从武汉回来了?”
“昨天半夜到的。”梁爽眼圈有点发青,人也消瘦了许多,精神却很好,眼睛虎虎的有神。
“怎么样?”
“太棒了!”梁爽兴奋得脸都红了“那才叫艺术!”
“怎么个艺术?”杨森被他感染得也有点兴奋。
“棒!”梁爽崩脆地说“马上,点好名,我们就要汇报了。”
“那你快去吧,我放了车就来。”杨森双手扶着把,一脚蹬在踏脚上“(同:口兹)”的溜了过去。当他跑回来的时候,梁爽已经开始汇报了。
这次去湖北歌剧院学洪湖赤卫队,大大开了眼界。文工团虽然演过好几出歌剧,可是象洪湖赤卫队这样的歌剧,还是第一次见识。团里立即排了计划,造了预算,争取春节在本市上演。乐队,演员队,舞美队,宣布了严格的纪律,这套纪律也是梁爽从湖北带来的。总之,雄心勃勃。
排练厅里在放录音,是现场实况录音,效果不好,加上电压不稳,混沌得很,远不如梁爽描绘得鼓舞人心。可大家还是紧紧围坐着认认真真地听,每个人的态度都变得很不同起来。似乎,文工团的新纪元开始了。
总谱已经拿在老田手里,正安排着各声部抄分谱。
“老田,我这就去抄,给我吧!”杨森挤到老田跟前,动手去拿总谱。
老田只给了他序幕和一场的总谱。
总谱密密麻麻的,铅笔淡淡细细地点出小小的符头。他望着它们,有些疑惑。它们毫无表情地排列组合着各种毫无意义的队形,默然着。他跑到乐队排练室里,趴在角落里的定音鼓上,摊开总谱。
他先用首调的唱法哼了几行旋律,然后再学着用固定调哼。逢到升号或降号,他总唱不准,必须要用首调唱一唱,听准音之间的关系,再回过来换成固定调的唱名。他吃力地哼着旋律。而那旋律又不老老实实地在一行上呆着,它一会儿跑到长笛上,一会儿跑到大提琴上,一会儿跑到圆号上,一会儿干脆没了,上哪儿也找不到了。他索性不去管它了,一行一行地唱。一边唱一边在想象中把它们重迭起来,垒在一起,他开始唱出一些意思了。
有人来,是圆号小军,他走到定音鼓跟前,把杨森吓了一跳。
“咱一起抄好吗?”小军说,他手里拿着谱纸和一把铅笔“给你两支,老田叫发的。”
杨森接过铅笔,沈吟了一会儿:“小军,我帮你抄吧,我抄得快。”
“怎么好麻烦大哥你。”小军客气着。
“没关系,我抄得很快。”杨森牢牢地接着总谱,不打算丢手了。
“那多谢了,我的铅笔给你。”
“不要了。”杨森推着,推不过,还是接下了。
“我生炉子。清冷!”小军在门背后找着半个破板凳,提出去,几斧头就劈碎了,捧进来,再去端炭,忙得很欢。材料备齐了,他便仔细地往炉膛里填废纸、木柴,一边自言自语: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填好了料,他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跺跺脚,掸掸身上的灰,搓搓手,准备点火。脸上的表情很郑重,好象是一座高炉要点火了似的。
火,蓬的一下着了起来,他喊道:
“大哥,你抬头看看。烟道里出烟了没有?”
杨森无可奈何地抬起头,往窗户上方瞅了一眼,一大蓬黑烟从烟囱里喷然而出“出了。”
“没治了!这炉子,没治了!”小军往炉里添着炭,兴奋地大叫。然后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对杨森说:“大哥,你把休止小节数查清楚了啊!要不,岔口对不上,指挥又训。”
“知道了。”杨森有点不耐烦了。音符一无意义地盯替着他,好象白痴的眼睛。
屋子里陡然暖和起来,同时也逐渐充满了一股煤烟味。小号彭少扬进来了,也是要抄分谱的,杨森向他说:
“我替你抄。”
少扬把自己的两支铅笔给了他,作为酬劳。
尹欣的谱子,杨森也答应下来了。她便拿着琴到一边去练了,练的是帕格尼尼的练习曲,拉得十分熟练,技巧一无困难。可是,要她当首席,她却总挑不起来。
郑瑛瑛来了,带了一只红芋,要求在炉子里烤。小军不让,除非她答应烤熟了给他吃。郑瑛瑛只答应给他一半。
“那不行。”小军说。他霸道地垄断着炉子。
“给你一半还不行?”郑瑛瑛和他商量。
“不行。”
“这又不是你家的炉子。”
“就是我家的,我生的。”
“我拿一盆水泼灭了它!”
“你敢!”小军把火钳对着郑瑛瑛的鼻子尖,郑瑛瑛也不躲,只是格格地笑。
尹欣埋头对着墙壁拉琴。
杨森叹了一口气,索性摊开分谱纸,决定抄谱。一下子揽了这好几份谱,够他抄一气的。可是,倒也能熟悉各个声部了。他安慰着自己。
“让她烤。”少扬说话了“和他闹啥,让她烤。”
小军这才把火钳放下来。
郑瑛瑛胜利地笑着,把红芋小心地放进炉门里边,然后说:“替我看着点儿,别烤糊了。”
“你上哪儿去?”小军问她。
“不上哪儿去,就在这屋里。”她心情愉快地在屋里走着舞步,嘴里哼着:
“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
她戴着两只大红色的手套,手套边上翻出白茸茸的毛毛,懒洋洋地张着两只胳膊,走着“北风吹”的舞步。虽然棉衣穿得胀鼓鼓的,可是仍然能显出颀长的线条。两条长腿很有弹性,臀部、胸部都很高,肩有些窄,却圆圆的丰满,两条小辫垂到肩上,系着红毛线绳。小军和少扬在后面看她。
“体型不错,就是太憨了。”小军说了一声,不屑地转过头去给炉子加炭。
少扬不说话,看她。
她忽然转了个身,问道:“熟了没有?”
“想的!哪有这么快。”小军没好气地说。
“快了。”彭少扬却说,手里的火叉子拨弄着红芋。
“熟了叫我。”她说。
“叫你。”少扬答应,火叉子却在红芋上左一下右一下地捅,捅成了个马蜂窝。
她慢慢地挨到角落里,站在定音鼓旁边:
“抄谱子啊!”“抄谱。”杨森答应。
“眼花吧?”
“眼花。”
“歇歇再抄。”
“歇歇。”
“吃花生吧?”她摘下手套,在方格格的蒙袄褂子口袋里掏着。
“不吃。”
“才香哩,大油果花生。东站买的。”
“不吃。”
“不吃算。”她自己剥着吃起来,扑鼻的花生香,他想打喷嚏,硬忍住了。他揉揉鼻子,说:
“少吃点吧,吃得太胖,跳不动了。”
“我才不问这些事哩,能吃就吃。”她说。又说“我饭吃的少。你别看我老吃零嘴,我饭吃的少,早饭从来不吃,中午,晚上,二两饭都吃不了。”
见她絮叨,便打断了问道:“洪湖没你的事?”
“没我的事。”
“赤卫队里也没你?”
“嫌我太高了,不整齐。”
杨森看了她,她倒也不是太高,就是有点突出,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她只能跳领舞,不能跳群舞。确实不整齐。
“那你也练练功。”
她不响,倚着定音鼓剥花生,花生壳扔了一地。红红的花生衣撒在他的谱上,他一口气吹掉了。
“郑瑛瑛,给我吃点花生!”小军叫道。
“不给。”
“我夺啦!”小军站起来,还没迈步哩,郑瑛瑛已经笑软了:
“给你,干啥的呀!”她走过去,把花生分给他们“我的红芋哩?”
“烤的才好。”小军从炉膛里扒出灰拓拓的一大疙瘩,上面满是?人的窟窿眼。
郑瑛瑛恶心地说:“谁?这么缺德!”
“谁?我。”少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样才能烤透呢!”
她又笑,什么都觉得怪有趣似的。
杨森把谱子卷起来,走了。
一股清冷的空气迎面扑来,来不及呼吸,先呛了一下,打了一个寒噤,精神却抖擞了起来。他推出自行车,出了大院。阳光刺得眼睛睁不开,他眯着眼。天很蓝,阳光很暖,风有点割耳朵。他一手扶车把,一手捂住耳朵。骑一段,再换手。前边是下坡,他任凭车子往下溜,风在耳边呼呼地吹。他在心里唱着洪湖的序曲,那序曲似乎是有一种磅礡而激越的力量。
他骑过闹哄哄的开明菜市,进了丁字巷,碎石子地上泼着粪水,粪车刚过去。小孩儿蹲在院门口台阶上,高高的拉屎。
他扛着车子上了台阶,七绕八拐到家门口。大嫂爱玲正在淘米,招呼道:
“回来了?”
“回来了。下班了?”
“厂里停电,就来家了。”爱玲柔声柔气地说,也不抬头,在米里捡着砂子,手给冷水冰得通红通红的。阳光下,她眼角的皱纹显了出来,细细的,象一张网。
“我做饭吧。”他客气。
“我做了,你忙去吧。”她背过身去,拣着米里的砂子。
他进了屋,刚坐定,就听院里有人喊。推门一看,是指挥老田。
“开过队长会,我就找你,他们说你走了。”老田说。
“团里没地方抄谱,我拿家来抄了。”他解释。
“和你商量个事。”老田进了屋来。
“坐,坐。”他从东屋搬来一张藤圈椅。
“不客气,你别倒茶,我一会儿就走。”老田谦让着“和你商量,借几个人。”
“借人?”
“咱们商量着,一定把这个大戏搞上去,好好干一番。四人帮打倒了嘛!”
“是啊,四人帮打倒了嘛!”他笑了,老田也笑,两人笑了一阵。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