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亡者低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个大案,王队,这是个大案啊。”
“那多,那记者,那些乞丐,那些流浪汉们,流动性非常大,是吧,哈,否则怎么叫流浪汉呢?今天他们住在这里,明天就可能住到那里,或者扒了货车离开上海都说不定。没有尸体,没有目击,也就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他们失踪了出事了。你看,其实连报案人都没有,你这严格说来也不能算是报案人,因为根本还没有案,没证据说明有案子,告诉你的那两个流浪汉也没证据,都是揣测之词。”
这是在市刑侦队的一间办公室里,王队很客气地敬了根烟给我,但对我说的事情,却明显并不上心,而且不吝让我看出来。
倒退回去七八年,我刚当记者,还是个初出茅庐愣头青的时候,碰到这样的事情,可能就会兴冲冲地向报社申请个深入报道计划,混到流浪者中呆上一个月,好好盘盘这事的底,顺便捎上一篇至少两个版的上海流浪人群生存报告。不过现在嘛说自己年纪大了实在有点可笑,但确实没有那时的劲头了。大多数时候,我惯于借用各种助力来达到目的,而不再亲力亲为。
说得好听些,人是学会借助工具才得以为人的,年轻时什么关系都没有,只能自己赤膊上阵,现在就不同了。其实我也知道,是自己懒了,在红尘里打滚久了,消磨了锐气。很多毛病,知道不代表能改掉,就如我的废话随年纪越来越多一样,关于调查失踪案,我压根就没想过扮流浪汉打入内部,而是找了个几年前打过交道的警官,现?他已经升到了市刑侦队支队长的位子上。
“我看,你要么还是去当地的派出所,他们熟悉地头,可能知道些什么呢。”
我苦笑:“不瞒你说,来你这儿之前,我们跑公检法的记者就帮我联系了他们的副所。人家说,如果我报的案属实,一样还得归刑侦队办,他们没办法听我白唬两句就展开调查。”
“你听听,你听听,还是证据问题呀。我说,如果是你自己什么亲戚朋友出了事,就算没有证据,我也帮你这个忙了。现在,怎么说你呢,真有社会责任感呀。”
“嘿!你这话说的。”
“那我和你掰开来说明白,你关心流浪汉群当然是有责任感的好事情,但我们每天有多少刑事案子要办,你是知道的。那些都是实实在在有人伤亡有人报案的,而且社会危害性都比好吧,我先假定真有流浪汉失踪了,都比流浪汉失踪危害大吧。于公于私,你自己说说,我该怎么选?”
我哑口无言,猛吸烟。
王队不依不饶接着说:“流浪汉群体,我们关注的不多,尤其是收容站制度取消之后,了解得更少。你现在这个案子,只有些传言,一点真实信息都没有,让我们无从下手。也就是说,真下手查得耗费大量的警力,从头开始摸开始排查。我们的警力资源一直很紧张,这么大的警力用在上面,从社会的安定效益上讲,肯定远远不如放在其它地方。到时候查出案子也没功劳,查不出来,哈,谁拍板查的谁倒霉。”
他拍拍我的肩膀:“还是那句话,要是你的私事,我一定帮。这件事情,不值当的。”却不知道这不值当指的是我,还是他自己。
“我跑到派出所,被弹到刑侦队,跑到刑侦队,又被弹回派出所,总之就没有人愿意花力气查。见鬼,这可是群体失踪案件!”
“不好意思纠正你一下,群体失踪事件指的是一群人同时失踪,你这个该说的是连续失踪事件。”梁应物拿起杯子,轻轻晃了晃,喝了一口。好像杯中是红酒似的,实却是热巧克力。
我和梁应物有阵子不见了,约在铜仁路上的某酒吧。他面带倦色,皮肤比我印象里黑了三分,也更粗糙了些,仿佛在沙漠里呆了几个月似的。我确实有几个月没联系上他,却并不打算寻根究底。早些年我会问的,现在我的好奇心被时间打磨掉许多,或者说,我学会了在某些时候克制自己的好奇。
我们坐在酒吧里最安静的角落,但依然需要提高音量说话。
为什么不换个安静的地方,我问。
他却感叹起来,指指外面的男女,说,你看他们,最小的会比我们小十岁吧。这几天我想闻闻人味道,这儿对我正好。然后他招?侍者,点了杯热巧克力,奇怪的是这酒吧里真的有。
“补充能量?”我笑着问。
“好喝。”他正经回答。
所以我也要了一杯。侍者走开的时候,一定在心里说,两个怪人。
我和他扯了几句闲话,说起我对太岁的忧虑,又提到了公主和宝宝的故事。
“好吧,是连续失踪事件,这还不够严重吗,竟然没有人关注,谁想得通,你能想通吗?”
我瞪着梁应物,他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我忽地歇气。
“好吧,其实我也想得通。”我说:“没人关心流浪汉,路上见了都避之不及,我也好不了多少。流浪汉失了踪,除了流浪汉没人关心,甚至流浪汉们也不关心。对于文明的市民们来说,城市里的流浪汉总是越少越好,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少的。警方也没错,他们有大把的案子要查,那些案子就像是社会的毒瘤,而流浪汉们,他们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多一个少一个没人知道,用脚丫子想都知道他们该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这些都他妈的是道理,但我怎么就那么不舒服!”
“因为道理是道理,人情是人情,向来就是两回事。但这个世界没了人情还是可以运转,没了道理就不行。”梁应物说。
“没了人情也转不动!”我说。
“也许。”梁应物不和我争,这让他怎么瞧都那么的讨人厌。
“但是,失踪的可不仅仅是流浪汉,还有竹竿和刘小兵呢!”
“竹竿是个社会闲散人员,刘小兵是个黑车司机,在这个社会里他们的地位比流浪汉更重要,但重要得有限。如果刘小兵恢复他的另一个身份,那就不同了。他的父母,他的家庭是这个社会的核心成员,是值得警力投入的地方。”
“暂时还恢复不了。”我有些丧气地说:“张岩不想惊动到他的父母,那样的话,刘小兵就算找回来了,恐怕也得和她分开。”
“那么是把人找回来更重要,还是两个人在一起更重要?是人命更重要,还是感情更重要?”
“见鬼!你给我做什么选择题?”我再次瞪他。
“如果张岩意识到她必须做选择,她一定最后会通知刘家的。但现在不是还没到那步吗,我这还在帮她想着办法呢。”我说。
“那除了从这个警局跑到另一个警局,你还想了什么办法?”
“?找了几个那里附近的流浪汉,做了点调查。不管相不相信,大半都从其它流浪汉处听说过那个地道,流浪汉有他们自己的世界。”
这样的传言,当然不可能精确,甚至连失踪事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有人说三年前,有人说五年前,还有人说十五年前。实际上,这座地道才造了十三年。
关于失踪的细节,有人说必是雷电交集大雨倾盆的夜晚——这就是把我揍晕那两兄弟听说的;有人说见到游离的火光;有人说消失者留下了沾染血渍的随身衣服;还有人说失踪后连续几天夜里地道中会响起失踪者的说话声总之,极尽?怖诡异之能事,但都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属道听途说。鉴于他们对第一起失踪案件时间上的巨大分岐,这些离奇传言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根据我的分析,失踪事件已经持续了至少一年以上,根据流浪汉们的生活习惯,找出确切时间是不可能的。
在流浪汉群体中,也有领地概念。白天在什么区域活动,晚上在哪个桥洞里睡觉,都是相对固定并且彼此泾渭分明的——至少晚上是这样,混居的情况很少。
砸晕我的那两人之所以同住一个桥洞,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亲兄弟,一家人当然住在一起。有时候同乡出来的血缘很近的表亲,也会住在一起彼?照应。但除此之外,流浪汉都各有地盘,并且排斥他人的入侵。除非地方特别大——失踪地道其实就算,才会偶见两个或以上的流浪汉同时居住,通常这种居住在同一区域,领地相互覆盖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过不了多长时间,其中之一就会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离开,另找住处。
所以失踪事件被发现,必然有一个过程。我想象第一宗案件发生后,由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几天后,下一个发现失踪地道无人居住的流浪者会以为原“主人”返乡了,兴高采烈抢着住进来。估计直到第三第四个人失踪后,才会有其它流浪汉觉得异常,再失踪几波人,就有诡异的流言传开。然后会有很多不信邪的人跑去住,失踪事件继续发生,直到没有人敢住为止。
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还有个找不到工作舍不得住旅馆的泥水工,自恃胆大阳气足百邪辟易,住到失踪地道里去。只一个星期,人就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我听说过最多有同住的两人一起失踪的,以一年半计,平均每个月失踪一个人,就已经有近二十人消失。实际的数字肯定比这更多。
虽然这事情在流浪汉世界中,几乎人尽皆知,但没有人认真调查过。流浪汉和流浪汉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太亲密,彼此都有着一份提防,谈得来的,也多是?为同病相怜,所以没有人会冒着搭上小命的风险调查失踪真相。实际上,不管失踪地道里有什么妖魔鬼怪,也不会对整个流浪汉世界造成影响,只要别住在那儿就行了,不是吗。
所以王队的预见完全正确,如果警方真的要查,搜集线索恐怕费时费力,难。
“那接下来呢,你打算怎么办?”梁应物问我。
“还没想好。”我看了他一眼,说。其实我有点希望梁应物可以伸出援手,但看这意思我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你知道我现在最怕什么吗?”我问他。
他笑笑。
“我最怕张岩又冲到报社来,或者是发短信来,问我有没有找到她的宝宝。我有点过低估计这事情的难度了。”
梁应物又笑笑,说:“不是你过低估计这事的难度,而是你过高估计现在的自己了吧。”
“怎么说?”我不明白。
“你刚才说的那些,是问了多少流浪汉以后总结出来的?三五个?”
“六七个吧。”我耸耸肩。
“其实还有另一条路不是吗,你?成流浪汉,混在他们中间,呆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接触上百的流浪汉,从他们嘴里打听关于地道的事情。也许你会碰上亲历者,也许你会碰上目击者,也许你会碰上直接接触过失踪者的人,也许你会碰上在那儿住过一小段时间却没失踪的人。不论如何,都要比你现在接触六七个人后下的结论更靠近真相。很多年来,你一直走的就是这条路吧。”
我恼火起来,我知道他说的有几分道理,但这更让我生气:“可是那样就有用吗,你确定?”
梁应物喝了口热巧克力,说:“我当然不能确定。但你现在看上去正一筹莫展,不是吗?再说,你难道向来是?确定了再去做的人?”
“你是说我变了?”
“人总是要变的,不是吗?”
“见鬼,我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找流氓头子的麻烦,淋着雨跑了大半夜,在刑警队和派出所两头来回跑,四处找流浪汉搭讪,结果证明我变了。因为我不打算风餐露宿和流浪汉们勾肩搭背,就该被你指责?哦,谁找不出点道德瑕疵,可是你什么时候开始做审判者了?”
我的音量大到盖过音乐,有几个人往这里瞧了一眼,但也仅此而已。
梁应物反倒笑起来:“哈,你心虚了。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觉得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拯救全世界的年纪了。我并不?在建议你混到流浪汉群里去查这件事,更不是指责你。我只是说,我们都变了。”
“所以你也变了?”
“当然,谁能不变呢?”
我愣了一下,一时无话。过了片刻,我说:“这事情从里到外都透着奇怪的味道,我本来是想,你这里能不能帮忙查一下。你们和警察不一样,不用考虑对社会安定的破坏性有多严重,只要足够古怪就行。”
“你知道我们是研究机构,这种事情,专门调查特异事件的特事处更合适。你不是认得郭栋的吗?”
“别提了,他现在一副官腔,求他办事情,不定拖到什么时候。用你的话说,他也变了。要?你们x机构”
梁应物向我做了个压低声量的手势。x机构的存在对公众来说是个秘密,他们内部肯定有类似禁止在公众场合谈论的条例,至少要屏蔽敏感词。
“噢,x机构x档案,大家都看过美剧。”我可不在乎这些,现在本人的心情正不爽中:“我相信你们最初的确是纯粹的研究机构,成员也都是你这样的科研者,但那么多年下来,那么多资源集中到你们手里,越来越多的特权,即便这些都是为了研究,但最终的结果我没有必要细说了吧,我们都不是毛头小伙子了,都知道资源和权力的过度极中,会带来什么必然的结果。”
梁应物?嘿”了一声,侧了侧头,没有反驳。
“你自己呢,不再是个纯粹的实验室动物了吧?”
梁应物摆了摆手,灯光黯淡,看不清他的表情。
“牢骚发完了?”
“呵,哈。”居然被他说成是发牢骚,我一阵不忿:“回头我就向报社请个长假,去卧底流浪汉。我这也不是发什么善心有多高的觉悟,我这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你要是路上瞧见了我,给我碗里多扔点硬币。”
梁应物指着我大笑起来:“我不是毛头小伙子了,我看你倒是还像,真不经说,一说就冲动。”
我虎着脸,三秒钟以后也开始笑起来。
“但你不是说真的吧。”他问我。
“怎么?”
>
“这是个大案,王队,这是个大案啊。”
“那多,那记者,那些乞丐,那些流浪汉们,流动性非常大,是吧,哈,否则怎么叫流浪汉呢?今天他们住在这里,明天就可能住到那里,或者扒了货车离开上海都说不定。没有尸体,没有目击,也就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他们失踪了出事了。你看,其实连报案人都没有,你这严格说来也不能算是报案人,因为根本还没有案,没证据说明有案子,告诉你的那两个流浪汉也没证据,都是揣测之词。”
这是在市刑侦队的一间办公室里,王队很客气地敬了根烟给我,但对我说的事情,却明显并不上心,而且不吝让我看出来。
倒退回去七八年,我刚当记者,还是个初出茅庐愣头青的时候,碰到这样的事情,可能就会兴冲冲地向报社申请个深入报道计划,混到流浪者中呆上一个月,好好盘盘这事的底,顺便捎上一篇至少两个版的上海流浪人群生存报告。不过现在嘛说自己年纪大了实在有点可笑,但确实没有那时的劲头了。大多数时候,我惯于借用各种助力来达到目的,而不再亲力亲为。
说得好听些,人是学会借助工具才得以为人的,年轻时什么关系都没有,只能自己赤膊上阵,现在就不同了。其实我也知道,是自己懒了,在红尘里打滚久了,消磨了锐气。很多毛病,知道不代表能改掉,就如我的废话随年纪越来越多一样,关于调查失踪案,我压根就没想过扮流浪汉打入内部,而是找了个几年前打过交道的警官,现?他已经升到了市刑侦队支队长的位子上。
“我看,你要么还是去当地的派出所,他们熟悉地头,可能知道些什么呢。”
我苦笑:“不瞒你说,来你这儿之前,我们跑公检法的记者就帮我联系了他们的副所。人家说,如果我报的案属实,一样还得归刑侦队办,他们没办法听我白唬两句就展开调查。”
“你听听,你听听,还是证据问题呀。我说,如果是你自己什么亲戚朋友出了事,就算没有证据,我也帮你这个忙了。现在,怎么说你呢,真有社会责任感呀。”
“嘿!你这话说的。”
“那我和你掰开来说明白,你关心流浪汉群当然是有责任感的好事情,但我们每天有多少刑事案子要办,你是知道的。那些都是实实在在有人伤亡有人报案的,而且社会危害性都比好吧,我先假定真有流浪汉失踪了,都比流浪汉失踪危害大吧。于公于私,你自己说说,我该怎么选?”
我哑口无言,猛吸烟。
王队不依不饶接着说:“流浪汉群体,我们关注的不多,尤其是收容站制度取消之后,了解得更少。你现在这个案子,只有些传言,一点真实信息都没有,让我们无从下手。也就是说,真下手查得耗费大量的警力,从头开始摸开始排查。我们的警力资源一直很紧张,这么大的警力用在上面,从社会的安定效益上讲,肯定远远不如放在其它地方。到时候查出案子也没功劳,查不出来,哈,谁拍板查的谁倒霉。”
他拍拍我的肩膀:“还是那句话,要是你的私事,我一定帮。这件事情,不值当的。”却不知道这不值当指的是我,还是他自己。
“我跑到派出所,被弹到刑侦队,跑到刑侦队,又被弹回派出所,总之就没有人愿意花力气查。见鬼,这可是群体失踪案件!”
“不好意思纠正你一下,群体失踪事件指的是一群人同时失踪,你这个该说的是连续失踪事件。”梁应物拿起杯子,轻轻晃了晃,喝了一口。好像杯中是红酒似的,实却是热巧克力。
我和梁应物有阵子不见了,约在铜仁路上的某酒吧。他面带倦色,皮肤比我印象里黑了三分,也更粗糙了些,仿佛在沙漠里呆了几个月似的。我确实有几个月没联系上他,却并不打算寻根究底。早些年我会问的,现在我的好奇心被时间打磨掉许多,或者说,我学会了在某些时候克制自己的好奇。
我们坐在酒吧里最安静的角落,但依然需要提高音量说话。
为什么不换个安静的地方,我问。
他却感叹起来,指指外面的男女,说,你看他们,最小的会比我们小十岁吧。这几天我想闻闻人味道,这儿对我正好。然后他招?侍者,点了杯热巧克力,奇怪的是这酒吧里真的有。
“补充能量?”我笑着问。
“好喝。”他正经回答。
所以我也要了一杯。侍者走开的时候,一定在心里说,两个怪人。
我和他扯了几句闲话,说起我对太岁的忧虑,又提到了公主和宝宝的故事。
“好吧,是连续失踪事件,这还不够严重吗,竟然没有人关注,谁想得通,你能想通吗?”
我瞪着梁应物,他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我忽地歇气。
“好吧,其实我也想得通。”我说:“没人关心流浪汉,路上见了都避之不及,我也好不了多少。流浪汉失了踪,除了流浪汉没人关心,甚至流浪汉们也不关心。对于文明的市民们来说,城市里的流浪汉总是越少越好,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少的。警方也没错,他们有大把的案子要查,那些案子就像是社会的毒瘤,而流浪汉们,他们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多一个少一个没人知道,用脚丫子想都知道他们该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这些都他妈的是道理,但我怎么就那么不舒服!”
“因为道理是道理,人情是人情,向来就是两回事。但这个世界没了人情还是可以运转,没了道理就不行。”梁应物说。
“没了人情也转不动!”我说。
“也许。”梁应物不和我争,这让他怎么瞧都那么的讨人厌。
“但是,失踪的可不仅仅是流浪汉,还有竹竿和刘小兵呢!”
“竹竿是个社会闲散人员,刘小兵是个黑车司机,在这个社会里他们的地位比流浪汉更重要,但重要得有限。如果刘小兵恢复他的另一个身份,那就不同了。他的父母,他的家庭是这个社会的核心成员,是值得警力投入的地方。”
“暂时还恢复不了。”我有些丧气地说:“张岩不想惊动到他的父母,那样的话,刘小兵就算找回来了,恐怕也得和她分开。”
“那么是把人找回来更重要,还是两个人在一起更重要?是人命更重要,还是感情更重要?”
“见鬼!你给我做什么选择题?”我再次瞪他。
“如果张岩意识到她必须做选择,她一定最后会通知刘家的。但现在不是还没到那步吗,我这还在帮她想着办法呢。”我说。
“那除了从这个警局跑到另一个警局,你还想了什么办法?”
“?找了几个那里附近的流浪汉,做了点调查。不管相不相信,大半都从其它流浪汉处听说过那个地道,流浪汉有他们自己的世界。”
这样的传言,当然不可能精确,甚至连失踪事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有人说三年前,有人说五年前,还有人说十五年前。实际上,这座地道才造了十三年。
关于失踪的细节,有人说必是雷电交集大雨倾盆的夜晚——这就是把我揍晕那两兄弟听说的;有人说见到游离的火光;有人说消失者留下了沾染血渍的随身衣服;还有人说失踪后连续几天夜里地道中会响起失踪者的说话声总之,极尽?怖诡异之能事,但都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属道听途说。鉴于他们对第一起失踪案件时间上的巨大分岐,这些离奇传言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根据我的分析,失踪事件已经持续了至少一年以上,根据流浪汉们的生活习惯,找出确切时间是不可能的。
在流浪汉群体中,也有领地概念。白天在什么区域活动,晚上在哪个桥洞里睡觉,都是相对固定并且彼此泾渭分明的——至少晚上是这样,混居的情况很少。
砸晕我的那两人之所以同住一个桥洞,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亲兄弟,一家人当然住在一起。有时候同乡出来的血缘很近的表亲,也会住在一起彼?照应。但除此之外,流浪汉都各有地盘,并且排斥他人的入侵。除非地方特别大——失踪地道其实就算,才会偶见两个或以上的流浪汉同时居住,通常这种居住在同一区域,领地相互覆盖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过不了多长时间,其中之一就会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离开,另找住处。
所以失踪事件被发现,必然有一个过程。我想象第一宗案件发生后,由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几天后,下一个发现失踪地道无人居住的流浪者会以为原“主人”返乡了,兴高采烈抢着住进来。估计直到第三第四个人失踪后,才会有其它流浪汉觉得异常,再失踪几波人,就有诡异的流言传开。然后会有很多不信邪的人跑去住,失踪事件继续发生,直到没有人敢住为止。
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还有个找不到工作舍不得住旅馆的泥水工,自恃胆大阳气足百邪辟易,住到失踪地道里去。只一个星期,人就没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我听说过最多有同住的两人一起失踪的,以一年半计,平均每个月失踪一个人,就已经有近二十人消失。实际的数字肯定比这更多。
虽然这事情在流浪汉世界中,几乎人尽皆知,但没有人认真调查过。流浪汉和流浪汉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太亲密,彼此都有着一份提防,谈得来的,也多是?为同病相怜,所以没有人会冒着搭上小命的风险调查失踪真相。实际上,不管失踪地道里有什么妖魔鬼怪,也不会对整个流浪汉世界造成影响,只要别住在那儿就行了,不是吗。
所以王队的预见完全正确,如果警方真的要查,搜集线索恐怕费时费力,难。
“那接下来呢,你打算怎么办?”梁应物问我。
“还没想好。”我看了他一眼,说。其实我有点希望梁应物可以伸出援手,但看这意思我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你知道我现在最怕什么吗?”我问他。
他笑笑。
“我最怕张岩又冲到报社来,或者是发短信来,问我有没有找到她的宝宝。我有点过低估计这事情的难度了。”
梁应物又笑笑,说:“不是你过低估计这事的难度,而是你过高估计现在的自己了吧。”
“怎么说?”我不明白。
“你刚才说的那些,是问了多少流浪汉以后总结出来的?三五个?”
“六七个吧。”我耸耸肩。
“其实还有另一条路不是吗,你?成流浪汉,混在他们中间,呆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接触上百的流浪汉,从他们嘴里打听关于地道的事情。也许你会碰上亲历者,也许你会碰上目击者,也许你会碰上直接接触过失踪者的人,也许你会碰上在那儿住过一小段时间却没失踪的人。不论如何,都要比你现在接触六七个人后下的结论更靠近真相。很多年来,你一直走的就是这条路吧。”
我恼火起来,我知道他说的有几分道理,但这更让我生气:“可是那样就有用吗,你确定?”
梁应物喝了口热巧克力,说:“我当然不能确定。但你现在看上去正一筹莫展,不是吗?再说,你难道向来是?确定了再去做的人?”
“你是说我变了?”
“人总是要变的,不是吗?”
“见鬼,我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找流氓头子的麻烦,淋着雨跑了大半夜,在刑警队和派出所两头来回跑,四处找流浪汉搭讪,结果证明我变了。因为我不打算风餐露宿和流浪汉们勾肩搭背,就该被你指责?哦,谁找不出点道德瑕疵,可是你什么时候开始做审判者了?”
我的音量大到盖过音乐,有几个人往这里瞧了一眼,但也仅此而已。
梁应物反倒笑起来:“哈,你心虚了。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觉得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拯救全世界的年纪了。我并不?在建议你混到流浪汉群里去查这件事,更不是指责你。我只是说,我们都变了。”
“所以你也变了?”
“当然,谁能不变呢?”
我愣了一下,一时无话。过了片刻,我说:“这事情从里到外都透着奇怪的味道,我本来是想,你这里能不能帮忙查一下。你们和警察不一样,不用考虑对社会安定的破坏性有多严重,只要足够古怪就行。”
“你知道我们是研究机构,这种事情,专门调查特异事件的特事处更合适。你不是认得郭栋的吗?”
“别提了,他现在一副官腔,求他办事情,不定拖到什么时候。用你的话说,他也变了。要?你们x机构”
梁应物向我做了个压低声量的手势。x机构的存在对公众来说是个秘密,他们内部肯定有类似禁止在公众场合谈论的条例,至少要屏蔽敏感词。
“噢,x机构x档案,大家都看过美剧。”我可不在乎这些,现在本人的心情正不爽中:“我相信你们最初的确是纯粹的研究机构,成员也都是你这样的科研者,但那么多年下来,那么多资源集中到你们手里,越来越多的特权,即便这些都是为了研究,但最终的结果我没有必要细说了吧,我们都不是毛头小伙子了,都知道资源和权力的过度极中,会带来什么必然的结果。”
梁应物?嘿”了一声,侧了侧头,没有反驳。
“你自己呢,不再是个纯粹的实验室动物了吧?”
梁应物摆了摆手,灯光黯淡,看不清他的表情。
“牢骚发完了?”
“呵,哈。”居然被他说成是发牢骚,我一阵不忿:“回头我就向报社请个长假,去卧底流浪汉。我这也不是发什么善心有多高的觉悟,我这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你要是路上瞧见了我,给我碗里多扔点硬币。”
梁应物指着我大笑起来:“我不是毛头小伙子了,我看你倒是还像,真不经说,一说就冲动。”
我虎着脸,三秒钟以后也开始笑起来。
“但你不是说真的吧。”他问我。
“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